① 简述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简述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择中核念时用药。我们应注意择时用药是根据疾病、药效学、药动学的昼夜规律,选择最适宜的用药时间;
(2)制订合适的个体卖困化给药方案,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老年人的吸烟、饮酒、喝茶等生活习惯可影响许多药物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应制定合适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3)提高用药依从性。良好地依从性是治疗氏档成功的重要前提。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格较固执,用药依从性差;
(4)加强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监测。针对毒性较大,治疗窗较小的药物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便调整适合的给药剂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② 老年患者的用药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往往多病共存,同时使用了多种药物,所以对老年人用药,讲究合理用药。对于老年人有一些常用的用药原则。比如说第一个,就是五种药物原则。一般来说,老年人如果同时服用药物达到五种以上的时候,它的副作用就会增加,所以尽量控制药物的种类。第二个原则就是受益的原则。就是在用药的时候,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要保证受益和风险的比例大于一,尽量让患者受益。第三个原则就是择时的原则。就是根据昼夜节律的变化,或者人体的生理的变化,确定这个患者服药的时间。第四个原则就是暂停原则。如果老年人一旦服用某种药物出现了新的症状,那么首先要考虑,可能是这个药物引起的,首先就要停用这个药物,再来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患者还有一些非药物的原则,所以就是在老年人中间,一定要做到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它不良的反应。
③ 老年人选择用药的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用药基本原则:
一、选用合适药物。诊断一经确立,首先权衡治疗药物的利弊,不仅要考虑到即时的治疗效果,也要考虑持续用药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在多药合用时,更应想到可能会发生药物有害的相互作用。
二、掌握最佳的用药剂量。一般要求是: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的1/3; 70岁以上,用1/4; 80岁以上,用1/5。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最佳剂量,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三、避免不适用药物。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抗病与承受药物的能力俱下降,故在使用药物时,应当非常慎重,努力避免不适用药物。
四、警惕合用药物的不良反应。颈肩腰腿痛病人常用的非甾体药与解热镇痛药,若合用会引起不少反应。如阿司匹林与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合用,可使抗凝作用增强,引起溃疡出血;阿司匹林与皮质类固醇合用,更会致溃疡出血;阿司匹林与氨甲蝶呤合用,可使后者的骨髓抑制作用加重;阿司匹林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可加剧低血糖反应等。由于老人慢性病多,合用多种药物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必须警惕合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五、控制特别慎用的药物。一些颈肩腰腿痛老人,常伴肝血流量减少,且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因而在用药后可使某些药物的排泄延缓,清除率下降,造成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升高,进而使药物在体内积蓄中毒。因此,在对腰腿痛伴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用药时,应特别谨慎。
男性老人还多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如使用了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就会使已有的排尿不畅更加重。利尿剂常可导致老年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压和血管栓塞。过强的利尿作用,也可使前列腺增生的老年腰腿痛病人产生尿潴留。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当合并严重感染时,即使致病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也有可能出现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情况,此时,有必要并用两种抗菌药,以增强抗菌能力。还有安眠药、抗焦虑抑郁药和补品等,均应慎用。
④ 老年人用药原则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有个特点:那就是普遍比较“迷信”各种保健品,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可是仍有很多老年人仍在“执迷不悟”。这里再强调一次:保健品不是药品,起不到任何的医疗作用,至于是否能起到保健作用,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基本没啥用处。问题是,起不到保健作用也就罢了,会不会起到副作用呢?这个也无法回答,因为它里面究竟放的是什么东西?是否含有了有害成分?谁也不知道。
以上是一些比较主要的用药原则,老年人要尽量遵从。药物不是其他的食物,吃不好不但治不了病痛,还容易造成新的伤害。另外,作为家属,一定要照顾好老年人,提醒、监督他们按时吃药,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⑤ 老年人健康用药讲究4原则
老年人健康用药讲究4原则
老年人健康老谜语,一般人到了老年,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疾病就跟着来了,因此很多的老年人需要吃药,但是药不可以随便乱吃的,是有一些原则要遵循的,来看老年人健康用药讲究4原则。
1、同时最多服4种药
很多老年人身患多种慢性病,医生计算用药量不能简单地用“加法”,最好用“减法”。遵循“最少数量药物、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一般不推荐同时4种以上配伍使用。
2、不可滥用保健品
不要迷信所谓名、贵、新药,轻信广告滥吃药,也不要大量服入延缓衰老药或保健品之类的东西。多数抗衰老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仅仅为了延年益寿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是不恰当的。
还有不少骗子盯上了老年人,推销所谓的“灵丹妙药”或“祖传秘方”,大家应提高警惕,到正规医院和药房拿药,以免上当受骗,危害健康。
3、看病记录别丢掉
老年人应该保存好自己完整的'用药记录、药物过敏史。老年人就诊时要带好用药记录,并尽量看固定的医生,这样能让医生开处方时更准确地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
4、小病尽量别吃药
比如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重要的是休息,同时可以通过食疗促进康复。如风寒感冒喝些生姜红糖水,头痛、关节痛等慢性疼痛可以先做理疗、按摩、针灸等,不要依赖止痛药。
此外,多与人交流,保持良好心态对避免病情反复,减少用药机会非常重要。
在老年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比正常成年人高三倍,药物不良反应可使体质较差的老年人思维混乱和机能丧失。为此,老年人药物治疗必须经常对其体质和耐受性、药物选择和剂量方案以及是否需要护理给予慎重的考虑。老年人的用药原则有以下几点:
(1)首先应确定药物治疗是必需的;老年人的许多健康问题无须用药亦可处理。
(2)尽量避免一次服用多种药物,最好同时用药不超过3种。
(3)服药剂量方案尽可能简单,如果可行,最好每种药物每日只服一个单剂量。
(4)为了确定个人的耐受性,多数药物首剂量通常最好小于标准剂量;维持剂量也应该慎重确定,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的维持剂量要比年轻人小一些。
(5)如果服用其它剂型,应避免大的片剂或胶囊;液体制剂对老年人较易吞服。
(6)应注意不要用错药或过多用药,尽量不要将药放置在床边的桌子上(硝酸甘油除外)。
(7)老年人用药应进行监督,不断观察药物的作用,以保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老年人患病时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酌情处理,有条件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仔细询问用药史、药物过敏史等。要选择疗效确切,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小的药物。
单用一种药物能治疗者不用二种或多种药物。如病情确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其毒性有无相加作用,如抗感染首先要使用抗生素,用广谱抗生素期间应注意菌群失调,防止二重感染。
总之,老年人用药必须掌握用药指征,全面考虑,权衡利弊,减少合并用药,品种尽可能简单,合并用药时尽可能避免严重副作用。
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大,用药要做到老年化、个体化,对毒性较大而非用不可的药物应做血液药物浓度监测。此外,应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对患者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应记录在病历上,并嘱咐患者再次就诊时供复诊医生参考,以免造成危害。
老年人要提高科学用药的意识,要牢记“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也能致病。“恨病吃药”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不能拿药当饭吃。
更不要迷信所谓名、贵、新药,或者轻信广告宣传滥吃药,也不要大量服用延缓衰老药或保健品之类的东西。
多数抗衰老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仅仅为了延年益寿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是不恰当的,而且,所谓保健品是“健字号”食品,它不是药品。
老年人有病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要遵医嘱用药。家属有责任和义务监督老人合理用药,老年人也要听从家人的提醒和劝说,切莫自作主张滥用药物。一些高龄老年人往往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对医生交代的服药方法容易遗忘或混淆,导致药物的错误使用。有的由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吃药的种类多且较复杂,易出现忘记服药或误服甚至过量服药的情况。
特别是伴有老年痴呆症、抑郁症或独居的孤寡老人,更容易发生上述问题。
良好的心态对治疗疾病至关重要。老年人要保持乐观、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作息有规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利于发挥药效,治疗疾病。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十分重要,老年人要融入群体,避免孤独和抑郁,与朋友与家人的情感沟通十分重要,倾诉和发泄可以帮助老年患者从病痛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