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如何攻克老年人的心

如何攻克老年人的心

发布时间:2023-08-27 06:32:48

⑴ 帮助老年人克服悲观心理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认为:百病都喜欢乘虚而入。我们老年人如果心情悲观,自然为各种疾病的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悲观沮丧也加剧了老年痴呆、老年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生。所以,我们老年人必须注重从心里调节、体育锻炼等多个方面,来消除悲观情绪。

(1)正视衰老变化

要克服悲观心理,我们老年人要有自知之明,正视自已性格变异的可能性。弄清楚可能出现的病理、生理原因,以及变异的表现和趋向。做到自我克制,自我纠正、遇事三思。只要心理有了清醒全面的认识,我们才不会盲目悲观。

(2)主动调节情绪

当我们的情绪不好时,要认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危害,有改变自己不良情绪的愿望与决心,重视和主动去调节它。有人说悲观、忧郁的情绪就像小偷一样,偷去生活的乐趣,偷走了健康,甚至生命。长寿老年人胡夫兰德强调:“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因此,我们老年人无论是多么高兴或多么悲痛的事都要稳住神,否则会伤神伤身,人生总会有顺境和逆境,处顺利时,不欣喜若狂,碰到不幸事件也不悲观失望,这确实是养生要方。

(3)勇敢面对不幸

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能接受既成的事实,就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骤。”在我们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甚至是极其不幸的事,对待这些事有两种不同有态度,一种是想办法适应;另一种是让忧郁与悲哀毁灭自己。显然我们老年人应该选择前者,不幸面前,只要我们勇于并善于去顶,就能平安度过难关。

(4)不断激励自己

进入老年以后,我们自己要防止和克服离退休后那种不服老、不服气的脱离实际的想法,或追求安逸,无所事事的想法,鼓励自己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向往和追求,树立人生第二青春的奋斗目标,树立对美好生活的新的信念,以保持继续进取的动力,战胜晚年生活中的困难与曲折。

激励自己不断增强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要量力而行的尽自己能力,不当消极悲观的落伍者。

(5)适当保持糊涂

进入老年以后,家就成了我们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和根据地了。平日里,如果看到子女的一些不孝行为,或者听到子女的一些不太友好的话,我们常常会感到生气,感觉自己无用了,遭子女们嫌弃了,于是悲观心理就逐渐产生了。因此,我们老年人的悲观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家庭的和睦和亲人的关爱与否。

为此,我们老年人应学会“装聋作哑、不做主”的“难得糊涂”,对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可采取随听随忘的“糊涂”;对一些非原则的问题,可采取不知道、没看见的“糊涂”;对有些家务尽可放权、放手、放心,采取当家不做主的“糊涂”。

这样就能以清醒的“糊涂”销蚀那些烦心的杂音,以理智的“糊涂”融洽一些复杂的关系,以聪明的“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矛盾,从而构建幸福的家庭港湾,使一家人喜洋洋、乐融融,自己也享受到人轻松、身自在、心清静的快乐。

(6)戒除消极暗示

这就是说,我们虽然老了,心态绝对要年轻。要是人老了,心也老了,那才是真的老了。如果我们经常暗示自己,我已经老了,身体不行了,难免我们的心理也就会逐渐产生衰老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老想着自己老了,更不能老把这挂在嘴巴上。不要想这些,一切如同往常,做应当做的事,说应当说的话。

(7)学会自我宽慰

衰老是人生必由之路,进入老年,体力与智力不能与青年人相比这是客观规律,我们没法改变,也没必要改变,我们失去了活跃的精力,却也收获了安详与宁静的生活,又何必为了衰老而感到悲观呢!

面对社会的进步,我们感到适应不了新形势而产生悲观,这也是不必要的。社会在前进,科学在发展,我们老年人思想上难免有落后的一面,想法和看法与社会潮流可能有一定距离。这是客观存在,不必自卑、自弃,不要勉强做力不从心的事。

(8)坦然面对死亡

对我们老年人心理上最直接的威胁是死亡。死亡是日近一日地逼近,使我们不能不心生恐惧,以为来日无多,于是手忙脚乱,弄得身心两衰。其实,死亡是上帝平等赐给所有人的,上自帝王权贵,下至平民百姓,大家机会均等,有什么可畏惧的!

王瑶生前讲过:“不想死,不等死,不怕死。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增加面对死亡的勇气。

(9)丰富生活内容

孤独、寂寞常常为加剧悲观情绪,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多做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克服不良情绪,有意识地充实生活内容,并结识一些老年和中青年朋友,生活在群体的友爱之中。留心别人衰老后的性格变异,然后再反躬自看,就能克服变异,保持心理、精神上的卫生,才能有益健康长寿。

(10)多做有氧运动

中医研究表明,遇到不如意的事时,要想及时消除悲观沮丧,最好的办法就是跑步。大多数悲观沮丧者是因为缺乏运动,而跑步是一种有氧运动,除了活动筋骨、肌肉之外,还能加强心、肺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跑步还能分散注意力。跑步时,人的身体会获得新的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人忽略因心情沮丧而引起的不适。

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加强健身锻炼,最好养成天天锻炼的好习惯。锻炼可以选择跑步,年龄大的人也可以选择慢跑,或者散步。如果不能坚持天天锻炼,每周至少也应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这样,我们就能够远离沮丧。

当然,对于那些因疾病引起的悲观,要消除悲观情绪还有应该和治疗相结合。首先要从认知上改变对疾病的认识,要接受自己有疾病的事实;其次应解除过分担心疾病带来的危害;其三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果能够按照这种步骤做好调适,接受治疗,那么即使老年人的病不能很快康复,他也会消除悲观,愉快、充满希望地过好每一天。

⑵ 老人心情不好怎么办如何调节

研究表明,紧张和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是健康的大敌,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因为疾病等问题,心情不好,性格变得古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老人心情不好的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人心情不好怎么办

1、适时开导

老人心情不好,作为家人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解说工作。及时了解影响老人心情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老人的困扰,引导老人走出心理低潮。即使工作再忙,年轻人仍需要多抽空与他们交流、沟通,给老年人以精神安慰。同时还要注意生活中老年人的行为,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中发现其心理矛盾、冲突,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里说服、解释、劝慰、鼓励工作等。

2、出门走走

鼓励老人多出门走走,多和其他人交流,例如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晨练、打拳、跳舞、逛公园等,还可在老年大学进修;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与其他老年人一同外出旅行。集体活动要比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欣赏一下自然的风光,能够帮助老人放松心情,提高愉悦感。

3、坚持适量的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因为运动时大脑处于放松休息的状态。并且运动后身体的劳累能让人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提高人的精神动力。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提高信心,增加主动积极地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从而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功能。

4、保持规律的作息

平时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规律,对老人的身体有益。睡眠质量下降也会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老人以饱满的精神和精力去积极向上的迎接每一天的到来。睡得好,自然胃口好,心情也会有效提升。研究发现,那些睡得少,睡得晚的人与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的人相比,想法往往比较消极。晚睡或睡眠不足的人容易出现消极的心情,因此规律作息有益身心健康。

5、享受天伦乐

家人永远是老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定期安排家庭活动,让老人感受到家人亲切的支持,做起事来都必定更加起劲。不跟父母同住的子女,平日虽然不能常抽空见老人,下班后可别忘了打个电话问候他们。关心一下老人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让老人远离寂寞感。

老人心情不好如何调节

1、出门散散心

老人家心情不好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想说话,也感觉到自己比较郁闷,憋屈,但是有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此刻老年人应该去到公园走走,看着花花草草,游人来来往往,小朋友欢乐的在玩着,可能也回想起来自己童年的乐趣,自然慢慢心情也就舒展开来了。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可以帮助缓解不良的情绪。

2、学会自我安慰

老年人要学会自我宽解和自我安慰,切莫因为衰老而产生自卑、自弃的情绪。同时,老年人还应该尽量保持平和的心境,不勉强自己做一些力不从心的事情,遇事也要三思而后行,切莫心急烦躁跟自己过不去。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学会安慰自己,用“能这样已经是很好的了,很多人比我还不如呢”等想法来宽慰自己,让自己放松心情。

3、看看电视

其实有时候没有事情的时候人,人往往总会胡思乱想,总是觉得好无聊,无奈。此刻打开电视,看看搞笑的片子,喜剧片等,总会让自己偷偷乐一乐,何乐而不为呢?可能看到都一个愉快画面时候,那个正是自己当年做的事情,那么你的痛也就不痛了,心情开始好起来的,相信阳光总在自我调节后。

4、寻找精神寄托

退休固然是件好事,可是突然间改变了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难免会使人有空虚无聊、孤独落寞之感。最好的办法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两项感兴趣的活动作为精神寄托,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还应该抽些时间走出家门多结交朋友,以使自己生活在群体的友爱之中。

5、帮助有需要的人

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会因为“我还有用”的心理对健康有益。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鲁斯报告说,他们对全美洲884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对所充当的社会角色感到心满意足的老人,一般寿命都比较长。参与公益活动不仅帮老年人打发了空闲的时间,而且可以让老年人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取快乐。

6、多学一些自我保健知识

老年人应该正视心理变异,抽时间多学一些自我保健的常识,弄清楚发生心理变异的生理原因及其主要表现,一旦发现自己有了心理变异的某些苗头,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克制和自我纠正。

老人心情不好会得什么病

1、高血压

血压对于情绪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情绪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愤怒、仇恨、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可使血压升高,尤其以愤怒、焦虑、仇恨与血压的关系最为密切。有人甚至认为,被抑制的敌视情绪可能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

2、胃肠疾病

消化系统是对情绪反应的敏感器官。情绪与胃肠的功能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恐惧或悲痛时,胃粘膜会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怨恨时,胃粘膜会充血,胃酸分泌增多,长期如此,可导致胃溃疡。

3、心脏病

心脏和血管对情绪反应最为敏感。反复而持续出现的不良情绪,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焦虑、恐惧、愤怒、悲哀情绪者,其冠心病发病率或复发率较高。

4、紧张性头痛

⑶ 如何解决老人心理问题

人到老年,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很可笑或者是不可理喻。事实上,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基本上有这么几种:

没有安全感。他们会整日忧心忡忡:我没有收入了怎么办?今后病了怎么办?给孩子们添麻烦了怎么办?这时候做子女的应该不厌其烦地经常告诉父母:“您别瞎操心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管您的,放心吧。”以解他们的后顾之忧。

没有自信,总担心儿女会嫌弃自己。人老了,耳聋眼花了,牙齿掉了,腿脚不灵便了,脑子也不好使了,他们会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是个累赘。我记得我的奶奶,晚年时耳背得厉害,但是我们每次和她说话,她总是装作听见的样子。有一次我问她:“奶奶,你明明没有听见嘛,怎么乱答应我们?”奶奶说:“唉,我是怕你们觉得和我说话太费劲,烦我,不理我。”还记得那时候每次去看她,她给我们拿出各种好吃的,总要多加一句:“我都洗过了,可干净呢,你们别嫌弃我老太婆脏啊!”奶奶已经去世,现在想起这些,我仍感心中酸楚。

所以,请尽可能多给老人鼓励和赞美,遇到什么事情多请教他们,比如对他们说:“妈,您可得好好为我们活着,离了您我们可怎么办啊”或者“嘿,姜还是老的辣,爸,不听您的还真不行,以后您要多给我一些建议喔。”其次要增加和老人的身体接触: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拥抱一下,亲亲他们。请相信:这样的拥抱和亲吻一定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幸福和愉悦。

常感到寂寞和凄凉。做儿女的应该多抽出时间看望、陪伴父母,陪父母聊聊天,一起做顿饭一起吃,就像那首歌所唱的那样:“……父母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阅读全文

与如何攻克老年人的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郑州现在交的养老金退休后能拿多少 浏览:138
老人身体往右侧倾斜是怎么回事 浏览:268
天津养老机构要多少钱 浏览:412
养老保险与寿险哪个好 浏览:361
孝顺儿子十劝妈妈 浏览:432
老年痴呆的对话 浏览:806
哈尔滨江北的敬老院 浏览:119
孝敬爹娘的歌词 浏览:566
寿岛血脐是长寿湖的一种 浏览:396
聊城东昌府区养老金缴交比例 浏览:649
老年痴呆诱发原因 浏览:223
老年痴呆与心理问题 浏览:52
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表格 浏览:874
鹤岗矿务局和市政退休工资哪个高 浏览:625
老年痴呆症需要每年复查吗 浏览:670
吉林省17年退休养老金 浏览:174
老人肠癌不吃饭能活多久 浏览:887
70岁老村医云南男孩 浏览:560
小米养生壶怎么取消wifi闪烁 浏览:247
郑州市男职工退休年龄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