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第一批“丁克族”已退休,没有儿孙的晚年,他们现状怎样了
利(一):经济上比较宽裕。我和爱人都是教师,工资在本地不算低,且稳定,大家都很羡慕我们。虽说我们俩的身体都不好,但并没有因为看病没钱而犯难,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医保投入力度,我家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再说如果有个小孩的话,我们的孩子刚刚是上大学或者是刚刚参加工作,哪里不需要钱啊?有治病的钱就没有上大学的钱了。
利(二):精神上更要相互取暖。因为我俩的身体都不好,所以更加理解身体不好的难处,因此更容易体会对方的感受!所以我们更懂得相依为命,相互搀扶,说不上相濡以沫,但的确是相互取暖!
弊(一):有时真的觉得家里太冷清了。他看他的平板,我玩我的手机;他看他的电视,我读我的朗诵,彼此互不干涉,有时候连掉到地上的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
弊(二):有事的时候,能帮得上忙的人太少了。真的觉得没孩子不行啊!虽说是有孩子不一定能帮上,但没孩子是真帮不上啊!这不么,最近我和先生都病了,只能麻烦大姑姐和我妹妹帮忙了!哎!都是一把辛酸泪啊!
㈡ 首批丁克夫妻,30年过去了,如今晚年过成什么样了
丁克自从传入中国之后,一直备受争议,因为它与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相冲突。但是,在一些夫妻文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家庭中,曾有一段时间非常流行。
丁克指的是那些具备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的人群,除了主动不生育之外,也可能受到经济、个人发展以及家庭的种种因素影响而被动丁克。
30年前,不少夫妻成为了首批丁克人群,而他们如今的生活,也一直令人好奇。30年过去了,他们开始步入晚年,有人对此专门进行了采访。
首批丁克夫妻步入晚年,他们过得怎么样?
1)李娜(化名):生活很惬意
如今54岁的李娜,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很不错的国企工作,当时的大学文凭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丈夫与她同样是大学生,一起进的国企,发展到后来已经是高管级别的了。
接触到丁克的概念之后,夫妻二人一拍即合,商量以后不生孩子。
3)做好养老准备
俗话说养儿防老,虽说有孩子的也不一定孝顺,但丁克一族到了晚年,是没有儿女在床边照顾的。
因此,年轻时就要做好准备,才能不让晚年生活困顿、孤独。
毕竟生老病死,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是睡一觉就能安安稳稳离开这个世界,很多人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此时没有人照顾,也是件比较棘手的事。
㈢ 国内首批“丁克”家族已退休,无儿无孙,他们的晚年将如何度过
国内首批丁克家族已经退休,无儿无孙,他们的晚年一般都只能选择在养老院里面度过。面临着没有子女抚养的老年人就只能考虑在养老院里面去养老,这样能够得到相应的照顾面对首批丁克家族,在退休了以后,每一个月都能够领到相应的工资。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都完全能够达到住养老院的需求,毕竟老年人在老年生活时一个人会显得非常的孤独。在养老院里面可以和更多的老年人在一起,相互的聊聊天,打发自己无聊的时光。
当代的一些90后在幻想自己老年生活时也都会憧憬在养老院里面生活,因为想着每个月只要有了固定收入,能够维持在养老院里面生活的开销。选择在养老院里面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但是如果老年人在老年时生病了,面临着没有子女的照顾。一个人待在医院里面,才能够体会到年轻时的选择是多么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