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老人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老人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我们在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给最好的给我们,当父母老了以后我们也要把最好的给父母,尤其在生日的时候送上一份心意给父母,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老人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代民间这样几句俗语:人到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66岁,73岁,84岁,都是人生的几道大坎,在古人来看,如果能够过得去,还可能多活几年,如果过不去,那可能就完了。那么,为什么这几个年龄会成为人生中的几道坎呢?
民间有这样一种广为流传的不说法。孔子死于73岁,孟子死于84岁,既然圣人都“倒”在这两坎上,凡人当然也是过不去的。而对于66岁这个坎,就更加奇妙了。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6”这个数字,现在“666”更是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用语。但一些研究《易经》的专业人士则认为,“66”这个数字,虽是两个吉利数合在了一起,却变得不吉利了,因此需要在这个年龄大庆一番,以趋利避害。
当然,这种说法,多少有点封建迷信。实际上,现在一些医学界的专家,给出了他们更加科学的答案。在古代,能活到60岁的.人,已经是高寿了,而能活到70岁,更被称为古稀老人,意思显而易见,70岁以上的老人在当时非常稀少。因此,这句话首先说明了一个客观规律,按照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到了这个岁数,已经算是老天照顾了,值得庆贺一番。
并且,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个生命周期的观点,他们认为,每7-8年就是一个生命的周期循环,每个循环都伴随着生命力的高潮与低潮。而66岁、73岁、84岁,基本都是在高低潮交替的前后。其实,这跟古代总结的年龄规律,也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不光是60岁的老人,年轻人也应该在这些生命“脆弱期”里,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不管古今,长寿、健康、平安都是儿女对父母的期盼,我们也祝愿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
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如果老寿星有女儿的话,女儿在生日当天给寿星包68个饺子,敬天一个,敬地一个。其实就在楼上扔一个。另一个就扔房顶就行,比如天台,或楼门的上面!另外66个,让寿星一天吃完,我父亲刚刚过了六十六大寿,剩下就是亲朋聚会吃饭庆贺!对了!饺子的面要六两六,肉也要六两六哦~~~~~不能在馅里放菜,否则,老人叫一天吃不完的~~~~~~~
胶东地方,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添了孙辈,就开始庆寿。泰 内安地方,从66岁开始做寿,俗谚“六十六,吃碗肉”。一般逢十的“整寿”,如60岁、70岁、80岁等都是大寿,祝寿仪式隆重,尤其是60大寿(60岁称“花甲”,60岁生日叫“甲子寿辰”)更受重视。80岁也要大庆,称为“庆八十”。鲁西 容南地区看重66、77、88岁寿辰,俗话说“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鸡,八十八吃只老母鸭”。民间认为66岁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难关,只有吃66块肉方可顺利通过此关,因此逢老人66岁生日时,至孝的儿女或侄女辈会送上66块肉,若寿者吃素,则用数量相同的豆腐干代替。
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老人的66岁生日应该怎么过,传统有什么说法吗?
北方过66是有讲究的,六十六,吃姑娘的肉。给老人过66有什么讲究。父母66岁生日那天,出嫁的闺女回娘家 给父母拜寿,寿礼少不了一块肉。这块肉,意味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生日之时, 回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是买的肉,也象征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买肉时不能计较肉的多少,须一刀割下来,以示儿女对老 答人的敬意。有的儿女则购六斤六两肉为父母祝寿,还要蒸小馒头66个,请老人食之,别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东北66岁生日风俗禁忌。
❷ 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在东北老年人六十六大寿,传统习俗有,为老人包六十六个饺子吃、吃长寿面(面条)、吃麻花。
包六十六个寓意祝贺六十六大寿,吃长寿面寓意祝老人健康长寿,吃麻花寓意祝老人越活越有劲。
古代,人们过生日,都是从60岁开始过生日,例如,60、66、70、80;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母亲在世不过生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活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所以在老人66岁生日的的时候,出嫁的女儿要为父母祝寿。一般都是将猪腿肉切成六十六小块给父母,寓意老人长寿。在北方,老人过66岁大寿时,后辈要包66个饺子给老人吃,如果能一次吃完,就能平平安安跨过这个坎。还有些地方是要送68块肉,敬天一个,敬地一个,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❸ 六十六大寿有什么讲究
老人的生日可以晚一天过,但是不可以提前过。
六十六大寿的由来:
俗传六十六也是一个「关」,语云:「年过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作六十六大寿时,女儿要买猪肉回来祝寿,只要寿星吃过猪肉就不要紧。
“六”,在中国是个吉利的字,人们都希望六六大顺。
古人以亲疏为差等,称为五服,如五服之内,再加一就成为六亲。
这种在作为十之一半的“五”前再加一的做法,
自然有“过半”的意思在内,因此,“六”也有“多”的意思,
如“六街三市”、“三头六臂”、“三推六问”等等。
中国古人很早就具有了立体思维,他们认为,宇宙是由
东、南、西、北、天(上)、地(下)六个面组成,
如果人与这个「六面体」的大自然和谐相处,就能感觉非常舒服,
「六六大顺」,安泰如意。
而《左传‧隐公三年》有云: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六十六,要吃六十六块肉」,这是绍兴城乡流传的一句俗语。
意思就是作父母的,活到六十六岁那年,要由已出嫁的女儿
送六十六块肉来吃。
据说不如此,父母今后的岁月就难保安康,
这一说法,也可以从绍兴另一句俗语里得到佐证。
此俗语云:「六十六,阎罗大王要吃肉。」意即人到六十六岁那年是—关,
阎罗要吃你的肉。此俗到底始於何时已不可考。
但从六十六岁和六十六块肉这两个「六六」之中,
似乎不难寻觅到「六六顺风」、「六六大顺」的意思。
「六六」是吉利数字,人活到这个吉利年纪的也不太容易。
尤其是以前活过三十六岁即已算活过了「本寿」的年代,
六十六岁已算得高寿。俗语有「七九六十三,要活也犯难」之说,
六十六岁已过了这「犯难」之年三年。又称「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六十六年离古稀已只屈指有四了,故女儿们要「六六」之年
送「六六」之肉为父母祈祷禳祸,祝愿他们长寿康乐。
❹ 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按民间忌六十六的说法,66岁是老年人的一个”坎儿”,民间俗谚为:年纪六来十六,阎王要吃肉和年纪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块肉。
东北一带老人66岁生日或正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时,要由后辈(最好是女儿)用6两面、6两肉给他们包66个饺子(一般都尽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天吃完,就预示这个”坎儿”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去,今后老人健康长寿。
习俗:
俗传六十六也是一个「关」,语云:「年过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作六十六大寿时,女儿要买猪肉回 知来祝寿,只要寿星吃过猪 道肉就不要紧。 “六”,在中国是个吉利的字,人们都希望六六大顺。 古人以亲疏为差等,称为五服,如五服之内,再加一就成为六亲。
这种在作为十之一半的“五”前再加一的做法, 专 自然有“过半”的意思在内,因此,“六”也有“多”的意思, 如“六街三市”、“三头六臂”、“三推 属六问”等等。
❺ 老人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不同地区风俗不同。
在东北,老年人六十六大寿,传统习俗有为老人包六十六个饺子吃、吃长寿面(面条)、吃麻花。包六十六个饺子,寓意祝贺六十六大寿,吃长寿面寓意祝老人健康长寿,吃麻花寓意祝老人越活越有劲。
鲁西南地区看重66、77、88岁寿辰,俗话说“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鸡,八十八吃只老母鸭”。民间认为66岁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难关,只有吃66块肉方可顺利通过此关,因此逢老人66岁生日时,至孝的儿女或侄女辈会送上66块肉,若寿者吃素,则用数量相同的豆腐干代替。
❻ 66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六六大寿的含义
1、在东北老年人六十六大寿,传统习俗有,为老人包六十六个饺子吃、吃长寿面(面条)、吃麻花。
2、包六十六个寓意祝贺六十六大寿,吃长寿面寓意祝老人健康长寿,吃麻花寓意祝老人越活越有劲。
3、古代,人们过生日,都是从60岁开始过生日,例如,60、66、70、80;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母亲在世不过生日。
4、现在人们过大寿,有的把时间进行提前。例如,60、66在正月初六,70在正月初七,80在正月初八。
5、通过给老人过大寿,可以表达晚辈对老人敬爱之意,增加亲人之间的联络,加强感情,增加家庭和睦、团结;通过耳目濡染教育年青一代,尊老、爱老、敬老,形成良好家庭风气,良好家风推动社会风气进步与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