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飞越老人院开头怎么写

飞越老人院开头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08-04 11:38:34

❶ 《飞越老人院》:垂暮之年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人生最大一种痛,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自己想要经历的一切。别忘了心底的那个梦想。”
《飞越老人院》—老葛

慵懒的午后,我在书房泡一杯茶,带着周末懒懒的惬意打开电影,本想随便看看消磨时间而已,却被电影打动哭得稀里哗啦。

《飞越老人院》,这是一部2012年的电影,由张杨执导,讲述了关山老人院里一群老人为了实现各自人生最后的价值,一起寻找生命中纯粹的快乐与意义的故事。

影片从葛老头因为续弦的老伴去世,被老伴非血缘关系的儿子“赶出”无家可归被迫进入养老院的故事说起。进入关山养老院后他与曾经的同事老周住在一个房间,老周热情开朗,平日里组织这里的老人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为了实现各自人生最后的价值,这群老伙伴们毅然决定排练节目去天津参加比赛。可是,衰老与疾病让院长(颜丙燕 饰)无法下定决心开绿灯,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对老周他们的表演下了禁止令。

养老院其余的老人,要么是无亲无故的老周,要么是疯疯癫癫半夜乱叫的老金,还有性格执拗处处与家人作对的老钱……他们或穷困潦倒,或疾病缠身,或孤苦伶仃,但是面对晚年无法排遣的孤苦却能互相帮助,一起面对。

整部电影除了廖凡、陈坤的几个明星客串之外,其余全部都是一群老戏骨,老艺术家。他们的平均年龄有80岁,但通过他们所刻画、表演出来的孤独,没有安全感却又拼劲全力开心活着的老人。

他们有梦想,有希望,有愿望,也有无能为力的牵挂,有无限的憧憬,所以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无畏,似不在乎似了无牵挂般的无所畏惧,纵然经历死亡,无悔!

这部电影用朴实的情感引起无数人的共鸣。面对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步进入而立之年,其父母的养老问题也浮出水面。剧中老葛的一句“我怎么会混成这个地步?”不仅是在垂暮之年的一个自我反省,更是直接拷问普罗大众:如何解决越来越严重的中国老龄化问题。这是一部让人不能不流泪不思考的电影,导演用一贯的温情风格揭示了观众再也不能回避的比死亡还要残酷的人性问题。

尽管如此,影片更多的还是励志喜剧的情节,面对老年的孤苦伶仃和疾病,他们并没有放弃对梦想和远方的渴望,他们却如同我们一般,依旧向往快乐,向往自由,依旧有着梦想的追求。电影里的周老头,知道自己身患癌症晚期时日不多,却还有看看大海看看海边日出的梦想。影片带着点“疯狂”的“青春励志片”,充满了浪漫色彩,虽然有令人感怀落泪之处,更多的却是无限的欢乐。

除了老人对梦想的追求让人钦佩之外,影片还揭露了一个很多家庭都存在的沟通问题。“每次下定决心回家好好吃一顿饭,吃到最后,不是他‘啪’的放下筷子,就是我走人。大家都觉得我挺善良一个人,怎么就跟父母相处不好?”我们总是把最好的脾气给外人,把最差的自己给最亲的人,“每年只有春节那几天能回家过,其实也就是五、六天,但是每天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两、三个小时,五、六天是十几个小时,二十年是两百多个小时,想想就觉得可怕。”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情节是剧中的老太太把老周认成自己的老伴,吃饭给他夹菜、拿了重阳节的老人红包也要替他保管,大伙都说她失忆了,但是她真的是失忆吗?她记得和老伴出行在河边一起野餐,记得他爱吃的菜,记得他们一起住院遭受的苦和罪却自然觉得幸福,“人家这是活到了一个境界,该忘得都忘了,不该忘得都记着呢,这他妈才叫幸呢!”

影片以老周圆梦,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海边永远沉睡结尾,他点燃最后的生命,燃烧着他的热忱与梦想,以悲壮而决意的姿态向世人宣告:即使是垂暮之年,我们依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养老院也正因为有了他才一扫沉默死寂的风格,背着院长搞“地下活动”,带着一群返璞归真的老顽童勇敢地去追梦,他是这部影片的灵魂。

总有一天,我们会老去。
总有一天,我们会老态龙钟不能自理。
总有一天,我们的肉身会枯朽。
总有一天,我们将化作一胚黄土。
在那之前,让我们拼尽全力,让生命绚丽地燃烧,让这漫长又短暂的人生无憾

❷ 飞越老人院的简介是什么

《飞越老人院》于2012年5月8日在中国国内公映,影片囊括了新中国影史上最著名的老艺术家们。许还山、吴天明、蔡鸿翔、王德顺、唐佐辉、李滨、田华、管宗祥、陶玉玲、刘江、贾凤森、黄素影、张华勋、江化霖夫妇、仲星火夫妇等所有老演员年龄相加超过3000岁,可谓“千岁天团”。其中许多人息影多年,特为本片再度出山集结。陈坤、徐帆、廖凡、斯琴高娃等也为“千岁天团”甘当绿叶,友情出演。事发生在一个民营的老人院里,

❸ 老人的集体飞越,电影《飞越老人院》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电影《飞越老人院》讲述的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一群老人在老人院的生活每天都很枯燥,然后他们决定不顾院方和子女的反对偷跑出去参加比赛,路途中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最后他们的梦想也没有达成。这部电影深刻地反应了老人的心理问题,他们并不是有了安逸稳定的生活就满足了,子女的关心、生活中的激情都是他们需要的。他们并不是只能这样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他们还有很多的梦想可以去实现。

很多人看这部电影看到的只是老人们寻找单纯快乐的过程,反而没有发现根据深层的东西。老人们的寂寞更加可怕。

❹ 飞越老人院观后感,作文怎么写

《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现实实在太过恶心

一对父子,
坐在树下。
年迈的父亲在儿子身旁,
父亲问儿子,
树上的是什么?儿子看了
看,回答道:
“树上的是麻雀,父亲。
”过一会儿,父亲又问:
“树上的是什么呢?”儿子又
回答到:
“爸,我刚刚告诉你了,树上的是麻雀。
”又过了一会儿,父亲又用同样的问题问儿
子。

“树上的是什么呢?”
“麻雀,麻雀,麻雀啊!
”终于,在父亲第
5
次问儿子同一个问题
的时候。儿子生气了,不耐烦地说道:
“那是麻雀啊!我都告诉你多少次了!你有病吗?”

这时,
父亲从口袋拿出一本日记给儿子看,
是他年轻时候写的。
儿子看到这么一段:
“今
天是孩子的三岁生日,
我带他到公园玩,
坐在一棵树下。
孩子问我,
树上的是什么呀?我说,
那是麻雀,宝贝。一会儿,孩子又问我,那是什么呀?我又开心地回答到,那是可爱的小麻
雀,我的小宝贝。孩子足足问了我十次,我就回答了十次,每次我都开心得不得了。


“当年,我就是在这棵树下抱着你,回答着你的。
”父亲说道,只见此时孩子已经热泪
盈眶。

故事讲完了。
而讲故事的却是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今天,
终于考完了试。
我们在
课室观看了
《飞越老人院》
这部催人泪下的感人影片。
上面这个故事中的故事,
是最最触动
我的一个情节。讲故事的是以为
70
多岁,被继子赶了去老人院的老人,听者则是自己的亲
孙子。而老人的亲儿子,此时还对老人心存怨恨。只因,当初没给钱他。

可见,
影片反映的就是现实中,
不少老人的生活现状。
现代生活节奏快,
很多人工作十
分忙碌,
加之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不少老人被自己的子女冷落,至于送到了老人院。
表面
是冠冕堂皇的“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实际上其实就是丢包袱一样把老人们丢进监狱似得
老人院。我不得不感慨,现实真的太恶心了!

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
老了无依无靠,
不过是想自己儿女在身边陪伴,
他们并没有
欠我们什么,而我们却欠他们太多太多了。把他们丢在老人院,实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庆幸,
《飞越老人院》反映的除了现实的恶心,还传递了正能量——老人们的梦想。

老人们幸苦忙碌一辈子了,
除了想晚年有儿女在身边陪伴,
最想的莫过于出去走走,

去看看。
好让自己人生更加精彩,
更加没有遗憾地离开。
只可惜,
现代人陪老人的时间都没
有,更别说带他们出去玩了,诶!

其实,人是可以选择的。我觉得吧,再忙也总有时间陪伴老人,只是愿不愿意。想想父
母多年来为我们的一切一切付出,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冷落他们,
让他们有儿女却孤独终老?!
多陪父母吧,多陪父母出去走走吧!至少,我一定会这么做的。

观后感,
除了影片,
我还想说说看影片的过程。
一场电影,
看透了多少人心,
多少本性。
一个男同学,从影片开始就叫喊着,就不满着,一直怂恿关掉、快进。畜生,不就是这样的
吗?!一个女同学,哭了,真的哭了,就当着全班
50
多人的面上,哭了!她是无法控制自
己澎湃的情绪,谁能说,她不是仁者?!

同是爹妈生的,
同是吃饭长大的,
怎么就有仁者和畜生之分?我觉得,
教育有着不可推
卸的责任。
多少年了,
我们的教育制度一直存在问题,
急功近利的尖子生教育,
灭杀了多少
本该有才能在其他领域发展的人。
更抹杀了,
多少本该存在在这些人心中的
“善”

德”

爱”
?!

无力改变什么的我们,也只能这么深思了。庆幸吧,不少开始起哄的同学,看着看着,
也还是动情了。
人非草木,
除了是畜生的非人类,
还是有感情的,
会动情的。
这次这么一看,
不少同学心中的善还是能被感受到的。

也许,越是恶心的社会,这种“真善美”的真感情越是会发展开来吧。

❺ 电影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电影飞越老人院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飞越老人院观后感1

飞越老人院电影开始后,温馨的画面和老戏骨们自然的表演让我知道名字只是一个噱头,飞越老人院观后感。一群年岁已高的老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被家人们送到了老人院,身体的每况愈下和精神上的孤独让他们十分憧憬老人院外面的生活,可是迫于家人的担心和院长的管束他们不得已一次又一次地放弃自由生活的权利。直到老金的一次提议,他在老人院里召集身体健康的老人跟他一起去参加超级变变变的节目,当他们设计的节目博得了大家的笑声,他们更加坚定了要到节目现场去参加表演的信心。商量过后,他们的想法虽然遭到了家属和院长的反对,老金和其余老人们仍旧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出去看一看走一走,不想再只活在老人院里。于是大家齐心协力买了一辆大巴,逃脱了老人院保安的管辖,偷偷溜出了老人院,一路歌唱欢呼,活出了他们想要的激情,脱缰的野马自由地奔跑在大草原上让我想到了这群老人们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并不是只有年轻人可以活出自我,老人们也应该比年轻时更热爱生活。

这部电影里的老人们是一个大家眼中的弱势群体,可是他们虽然在生理上不如从前,心理上却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热爱自由和生活,他们有自己的烦恼,虽然被忙碌的孩子们冷落在老人院里,可他们心系子女渴望温馨的家庭生活,渴望化解跟子女们的矛盾。

电影里很多细节的刻画都让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想起自己的父母来。让我们这些在喧嚣之间忽略家人的孩子们重新审视自己,主动去呵护和父母之间无比珍贵的感情。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情节是老葛跟自己的孙子说的那个麻雀的故事,我流了眼泪。老金在参加超级变变变的舞台上被采访的时候说之所以参加节目是为了在日本的女儿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我听到影院里有此起彼伏的抽泣声。没能在海边看到日出的老金终于在老人院里看到了大家特意为他准备的节目,坚强有爱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为老金表演了最美的一次海边日出,谱写了不老的生命乐章。

其实老人们想要的很简单,有时候只要我们一句温暖的话,尊重他们的眼神,不嫌弃他们的态度。只要我们换位思考,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体味,这一切都是来得及的,不要等到父母头发斑白或远离人世才后悔莫及。让这部电影给我们一个反思的空间,也给我们敲响警钟,重视跟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电影飞越老人院观后感2

刚看《飞越老人院》便想到了《飞越疯人院》,两者虽一名词之差,内容很大程度上有些许雷同,但表达的意思在我看来是迥然不同。

《飞越疯人院》大概是一两年前看的片子,它被拍的很早,印象之所以很深刻倒不是因为它获得了很多奖项,而是里面自我,本我,超我的一种精神让我费解,我时刻被困惑,于是便牢牢记住了。

今天看的《飞越老人院》最大的特点就是里面都是些老艺术家,如电影宣传所说,里面老艺术家的年龄加起来达3000多岁,我想这是任何一部电影也不能所比拟的吧。《飞越老人院》的导演说他所拍摄的电影是追求励志,青春,疯狂的。并没有刻意反应现在老人在老人院的生活,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我也看到电影上的标签,有写喜剧。看完电影,我觉得确实也达到了导演所说的追求了,励志,青春,疯狂。

励志

在关山养老院里,老人们过着都是一潭死水般的生活,定时吃饭,吃药,由护士陪着,喂着等等。但片中的老周一直娱乐大众,变魔术,鼓励大家也参与世人都觉得老人在做一些不可能做的事:超级变变变。自己掏钱买材料制作麻将道具,其中“演员”的选定,麻将的排练,充满各种嘻哈,逗人发笑。经过一点时间的排练众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去天津参加比赛了,于是向院长提出了这个请求。院长本着医院要注意老人的安全,要对老人负责,对他们的家人负责,不同意。于是说老人们的孩子都同意的话,养老院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老人在孩子们面前的麻将表演,也确实逗乐了他们,但最后结尾,有两个老人脖子扭到了,正好给了一个不能出去的理由,太不安全了!众人陷入低谷,这样闲下来的几天,老周的病情也恶化了,被老葛发现了,老葛决定一定要完成老周的生前的愿望,去天津表演。养老院的老人们于是偷偷背着院长练习新的活动。这让人觉得这些老人就是老顽童啊。为了自己的愿望不愿意坐以待毙,积极进取,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活在一潭死水之中,在老人院等死。

青春

我们经常感叹时间是把杀猪刀,感叹青春在流逝,不再回来,青春在我们眼中就是年龄,二十一过,我们在奔三......但青春在这部影片里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另一个新的含义,青春不再是年龄,是一种心态,做着年轻的事,影片中老人们的青春,让人羡慕,可敬可叹。

影片一开始就是老葛没地方住,孙子结婚,儿子不让他参加,来到老人院后,院长又说满了,根本没床位再给他,于是他和老周是共挤一张床位,房间的另一个老人老金又总是发“人来疯”,老葛老伴给他留下的一盆植物也摔坏了,一切的不如意让老葛有了自杀的年头,最后被老周发现了,劝了下来。老人心情郁闷,伤心啊,到头来混的如此凄凉。老周也没再说什么,接下来的几天里,养老院的老人们忙活了,推拉木头,做床,手工刺绣,做枕头,完工之后,大家齐齐来到老葛房间,搬进床,送上绣有一朵花和“葛”字的枕头,植物重新找了个铁盆种下了,这样就像有了根,同样也收获了友情,大家互帮互助,温暖人心,日子有了盼头。这种没有利益的友情我们曾经拥有,在青春不谙世事的时候,大家交心互助。当生活的种种关乎生计小事,渐渐迷惑心智,疏离朋友,给自己的内心筑上一道墙壁,自认为有了避风港,但从此孤独着,我们有时会想这是成长需要的代价,其实这些都是借口吧,其实这会青春是真正的再离去......

疯狂

养老院就是给老人家养养老,晒晒太阳,和护工聊聊天,准时吃饭吃药睡觉。这是在常人眼里老人院的作用。而老人们在老人院里自己排练活动,想出去参加比赛,这些都是疯狂的事,应该被遏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们只能决定偷偷溜出去,在新的节目练好之时,运用聪明才智想出偷溜的法子,借助老人们大家的配合,成功飞出了老人院。到之时,老人院外的风景真的好美,蒙古草原的辽阔,有草有河流,有羊有马,这也是一种青春,老人们年轻的时候都是一匹匹骏马在生活中不讲驰骋天涯,那也应该是自由自在的吧。疯狂的外出,被院长得知之后就是加急寻找啦。老周在途中病情明显的恶化的更厉害了,但他们依然是在车中歌唱,去河边郊游野餐,生命的最后,纵死又何妨?当然不能死,还没有到天津,还没完成愿望。院长他们当然找到了老人们,但是被老人们感动了,我想这就是戏剧性吧,当然是真的很感人,让人心酸,老人们生命的尽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外面连这个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又是何其的残忍。最终参加了比赛,老周也满足了最后个愿望,到了海边,虽然没看到海上日出,那种新生。但他应该也满足了吧。尽管影片后文也有老葛的提议,大家的帮忙合作,一起在老周的遗像面前以生前表演活动的形式表演了海上日出,这也是种升华,影片嬉笑的背后还是让人有丝丝感叹。生命的终结其实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电影飞越老人院观后感3

老人都是容易感动的。老人都是脆弱的'。或许武断,但是大多如此。

这个时候的他们是七零后,是八零后,是九零后。他们声音听不见,他们口齿不清话说不明,他们腿脚不麻利走不快,他们老年痴呆卧床不起。他们有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儿子是某某集团CEO,是大律师,是大医生,是学校教授,但是他们依然在疯人院一样的老人院里面"安享晚年"。并不是一定要描绘一个病态的老年人还有树立一个不孝的后代给大家看,只是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的子女在口口声声吼着责任的时候却把老去的父母当成是一个负担。

在电影进行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老周和自己的孙子在夜晚的河边聊天,老周讲了一个麻雀的故事给他的孙子听。麻雀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迈的父亲在和儿子聊天时候像是假装痴呆一样问儿子站在树上的鸟儿是什么,连续问了三次。儿子不耐烦的告诉说是麻雀,最后一次回答甚至吼起来了。这个时候老父亲眼里面噙着泪,从自己的荷包里面拿出一本日记本,上面记录着这个年轻的儿子小时候刚刚学会说话不久父亲带他出去郊游的事情,那个时候,儿子天真的问着父亲树上的鸟儿是什么,父亲高兴的说那是麻雀,儿子每问一次父亲就欣喜的回答一次,说不出有多幸福。讲完故事之后老周的孙子给了老周一个拥抱,爷孙俩都哭了。

全社会,都应该为我们的老人们做点事情。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不能不顾一切的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再去哀叹,人老了不中用了。而是需要每一个儿子,每一位女儿,莫要觉得给了自己的老父母每个月六百块就以为是尽到了孝道,莫要觉得把自己的老父母送去了老人院,就是尽到你们的责任了。他们要的不是六百块,要的只是你在身边,哪怕只是一年短暂的一两次,他们都心满意足了。

我看着他们表演都不自觉的笑了。是真心的笑,幸福的笑。我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他们可以飞跃老人院,不光是老人这样,任何时段的人都不能过得太安稳把梦想搁浅,尤其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们更应该是这样。他们告诉我要跟着自己的心走,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要去迈开第一步。走着走着。我也会在者不自觉中,找到我们自己了。

再多的误解都会化解的。搞不懂为什么有的子女荣华富贵而自己的老父母却没有落脚之地。这是一种变态畸形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该要改善而且必须要改善。

愿他们就像奔驰的骏马一样,老骥伏枥,却志在千里。拥抱生活去,在阳光下,在河流边。放声大吼放声大叫,该忘得都忘掉,这才叫幸福。

电影飞越老人院观后感4

电影看完,脑海中留下了这几个画面,老人们充满热情地集体排练,在排练中相互逗趣、设计逃离老人院,驾车“飞越”驰骋公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头子和老太太住在老人院里,想要离开院子去做一些常人看来比较疯狂的事情。有活力,有激情,像是老小孩,直到他们如愿以偿登上了梦想的舞台,但外表健康、乐观幽默的老周已经到了生命的终点??很现实很写真的片子,反应了现实的社会。虽然整部影片穿插着幽默和温暖,但是却不能掩盖那种儿孙不能膝下承欢的凄凉之感。也许整部片想告诉社会,希望老有所依。

当老人们在排练节目响起动画片《西游记》的配乐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唐僧师徒还有白龙马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的形象,再联想起这些老人们,心里莫名有种酸楚的味道。看着这些老人,给我的感觉,除了以上的遗憾和不满,更多的是对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完成和实现自己心愿的那种精神。

我们有什么可以埋怨父母的呢!我们总是苛责身边的人,对陌生人却很宽容,这让我难掩痛心。当他们晚景凄凉、茫然的坐在老人院的太阳地儿里放空,接受模式化的探望和慰问,他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都已经不在重要了。他们是模糊的,已然淡出人们的视野。

《飞越老人院》在讲一群老人们故事的同时,不乏对现实社会的一些令人心寒的事实的揭露。儿孙满堂,子女绕膝,曾经的多么令人向往和羡慕的事情啊!现在这些老人身边,除了自己的影子,和一群同龄人,没有一个家人儿孙的影子了!我想,除了家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对老人的关怀问题。很多人认为,把老人往老人院里一送,然后想着以后有空了再来探望探望,这样就算是尽了一片孝心了,甚至送了,根本就忘记还有老人在老人院这一回事儿了!这还像话吗?他们根本不关心老人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老葛在给他的孙子讲故事的时候,哭了;所有人都哭了。只是一个麻雀的故事,就已经让我们感到如此悲哀!

擦擦湿润的眼眶,给远方的奶奶、爸妈打个电话。电话那头开心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有一位父亲曾说“我们给孩子打电话,其实就是想听听孩子的声音,知道他们一切都好就行了。”没错,做父母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好,他们就感到放心、安心,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有这样一则广告,讲一群老年人不顾年事已高,带着朋友及妻子的遗照,骑着摩托车环岛,最后到海边看日出,打出的广告词是“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谁也没有办法给出,或许它的意义就在于寻找我们活着的意义本身。一群老年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设法偷走出老人院,“超级变变变”的舞台表演,就在这样一场路途和表演的过程中,化解了家庭几代人之间的怨结。

在他们去天津的那一段,路边大片大片的金黄色原野,蜿蜒的河水,蓝天和白云,奔跑的马群。海边看日出时,老人并排着坐在沙滩上,初生的太阳映红了海水,老周就在这样的安详的景色中离世。生命的浮与沉在这一刻交汇,宁谧之间流露出的情怀无法用言语表达。老太太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和眼神却都清纯得如同初生的生命,沧桑的岁月仿佛完全被遮蔽,一切在他们的眼里都已经无法言语。

老人院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阴沉、悲戚、压抑,电影中老人院门口写的“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是的,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在那时,我们的子女又会怎样对待我们?送往老人院?还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用我们抚养他们长大的耐心来对待我们?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关心、尊重老人,给老人一个安心、舒逸的环境,让他们在自己的晚年依然拥有开心,让笑声伴随他们的晚年。

阅读全文

与飞越老人院开头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双腿截肢老年人赔多少钱 浏览:267
享受特殊津贴退休年龄 浏览:460
到达退休年龄公司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么 浏览:136
80岁透析的风险 浏览:2
上海闸北之星养老院 浏览:360
五月十几号退休当月有没有工资 浏览:871
中国省部级领导退休年龄多少 浏览:302
给老人家包红包多少寓意好 浏览:143
养老机构心理咨询服务包括 浏览:709
网购花光积蓄怎么跟父母交代 浏览:643
敬老院十四孝 浏览:893
老人用的护膝多少钱一个 浏览:56
老年痴呆多久去世 浏览:113
南京养老院招聘 浏览:574
寒门子弟父母如何教出状元子女 浏览:280
福田区社区养老院 浏览:153
长春市户口如何申请退休年龄 浏览:54
养老保险全球投资 浏览:74
支持女儿不要和亲妈相认孝顺养母 浏览:115
大学生重阳节小报图片 浏览: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