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参加葬礼有什么要注意的
参加葬礼时要注意穿着打扮得体,要给逝者亲属送上礼金和吊唁的东西,言语要适宜。
1、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不管男士还是女士都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一般穿黑、蓝等深色服装比较合适,当然纯白色的也可以。女士切记不要穿着太鲜艳或图案太花的服装。
2、参加葬礼除了要给逝者亲属送上礼金和吊唁的东西,比如花圈、烧纸、鞭炮等,还要对逝者家属表示出关心及安慰,比如对家属说一些“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请节哀顺变”“有什么困难尽管说”等安慰的话语会给家属心理上带来很大的慰藉。
3、葬礼会场是庄严、肃穆的,参加葬礼时言辞应注意点,切记不要在现场高谈阔论、放生大笑,这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要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诚意和风度。
4、参加葬礼的人,一切都要以逝者为大,无论和逝者生前是什么关系,无论关系好坏,都应该对逝者肃然起敬,不能对逝者评头论足,谈论生前的是非。
(1)参加老人丧事有什么忌讳扩展阅读
建议:
1、逝者如果有工作单位,那一般会有工作单位的领导来组织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 这时一定记得手机要关机或静音。默哀和鞠躬的时候表情要庄严、肃穆,腰稍弯,头要低下来方显得真诚。
向遗体告别时记得把别在身上的小白花放在棺材上面,走到亲属跟前时要和他们握手并说一些安慰的话语。
2、追悼会完毕一般就要火化,如果没有急事尽量不要先走,可以主动询问家属有没有要你做的事情。一般都是帮着家属把花圈、逝者的衣服拿到祭奠的地方或火化的地方烧掉。
『贰』 参加葬礼有什么忌讳
(一)、忌讳去世时候身边无亲人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二)、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讲究,在死者断气前就要穿好殓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而去。
所以旧时,老人们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儿孙们往往就要在闰月年为其准备寿衣,让老人们看着放心。
寿衣的件数、质地是很有讲究的。件数要单数,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材质上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而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还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三)、入殓时候的忌讳
逝者入殓的时候有很多忌讳。
1、入殓的时候忌讳泪洒尸身
在入殓的时候,亲人们要暂时忍住悲伤,控制住眼泪,以免泪洒尸身。
2、入殓前后忌讳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引起死者骤然挺立或成僵尸。
3、棺材忌讳用柳木
棺木以松柏材料为佳,禁用柳木。因为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恐会绝后。
(四)、报丧的禁忌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
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五)、葬礼日期、墓地的选择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死亡会涉及很多事项,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俗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旧时,关于墓地的选择禁忌,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因此,要请专业人士选择葬礼的日期、好风水的墓地。
(六)、下葬后的禁忌
逝者下葬之后,送葬的人要绕墓三周,在回家途中则忌回头观看,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随活人回家。
(七)、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
(八)、守孝期间,子女忌穿色彩鲜艳衣服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孝,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现代时间缩短,但也不宜少于一年。守孝期间,子女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浓妆艳抹,饮酒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