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人被骗后的处理方法
老人被骗了立刻报警。被诈骗财物后,无论是否能够顺利追回被骗财物,都应当第一时间报警,维护合法权益。受害人应尽量向警方多提供案件相关的线索,以促进其侦破案件,以利于被骗财物顺利追回。
一、欺骗老人有可能触犯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
2、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欺骗了老人,符合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可以追究诈骗罪的责任的。
二、诈骗的判刑如下:
1、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构成诈骗罪,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犯罪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判处3
10年有期徒刑;
3、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B. 老人被骗后的处理方法
老人被骗后的可以直接拨打110电话或者到案发地的公安机关报警。老人被骗数额达到三千元的,对方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老年人应如何防诈骗?
1.不要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2.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社交软件中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软件。
3.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4.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5.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6.保持警戒心理。有些诈骗分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尽量不带贵重物品。
7.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8.不要轻易动钱。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9.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免费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如遇电信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或110报警。
10.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能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C. 诈骗老人钱财怎么举报
诈骗老人钱财的举报方法包括:
1、遭遇网络诈骗,建议到网络违法犯罪举塌盯报网站举报诈骗行为或者拨打110及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对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
2、去当地猜衫岩公安局的网络监察支队当面进行报案。也可以去刑警队报案。因为现在网络诈骗案件一般是刑警队主办,网监部门协助。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穗御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