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于老人来讲,血压是多少算是比较正常
对于老人来讲,血压是多少算是比较正常?
55岁以上的人正常血压是多少?一般情况下,5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血压需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免血管健康受损。55岁以上中老年人收缩压保持在91139mmHg,舒张压保持在6189mmHg,脉压差保持在3040mmHg是正常的。如果能控制在这些合理的范围内,说明血压正常,不用担心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压达到130/85,说明已经达到临界值,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血压达到140/90。55岁以上的人怎么会有高血压?
⑵ 老年人血压低怎么调理
一、老年人血压低的注意事项:
1、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高血压、低血压都有调节作用。国外有位学者说过:“锻炼身体可以代替许多药剂,但任何药剂也代替不了锻炼身体。”低血压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2、高盐饮食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约为正常食盐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摄盐后必须多喝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3、药物治疗低血压症状明显,可选用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4、选用滋补药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选用滋补药来调节血压,可每日服用桂圆肉6克,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中药“生脉散”(人参1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每日1剂煎服,效果也佳。
5、病因治疗体质虚弱者宜加强营养;服降压药后感到身体软弱者,要停药或换用较温和的降压药;因各种急性疾病引起的低血压要积极地诊治原发病;避免过快地变动体位和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枕头垫高以15厘米为宜;夜间最好不去厕所,在床上备有便盆或有他人陪同,以防意外。国外医生观察到咖啡因对慢性直立性低血压疗效甚好,早餐前30分钟口服咖啡因0.25克,能减轻饭后血压下降。也可在早饭前喝杯浓咖啡,借此提供咖啡因,也可收到相似效果。
二、老年人血压低的饮食注意事项:
1、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2、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3、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4、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⑶ 老年人高血压很高,低血压很底怎么办
高血压的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的诊断,年龄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血压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8.7千帕)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12.0千帕)者称为老年人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人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对它的研究与研究与防治受到重视。流行病学调查提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其糖尿病、主动脉钙化、心肌梗死、脑卒中、间歇性跛行的发病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老年人总死亡高于同龄血压正常人。且收缩压随年龄而增高,发生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较舒张压升高的危险性更大。另外,老年人高血压在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老年人高血压大多属于轻型,恶性或急进型者罕见。老年人高血压比年轻者较多合并其它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
老年人高血压在临床表现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血压波动大。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变,体内各种血压调节机制敏感性降低,导致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尤其是收缩压。血压波动不仅在长时期内较明显,在24小时内的波动也大于年轻患者。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休位性低血压也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功能减退有关。三、并发症多且严重。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障碍明显,心排血量降低,因此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老年人肾功能异常在伴有高血压时发生更早更严重的临床异常表现。四、假性高血压。老年人间接测压法测量血压由于气囊压不住僵硬的肱动脉,有时可有读数过高,产生“假性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在药物治疗方面,应特别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因老年人代谢和内环境平衡功能呈生理性退化,故可影响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对降压药物的选择,应尽可能选用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药物,并且较小剂量始,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是否增减剂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珍菊降压片是中西医复合制剂,其以野菊花、珍珠层粉、槐米等中药为主要成分,加入少量的西药盐酸可乐定及双氢氯噻嗪,起到了提高药效的协同作用,又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具有服用量小、降压平稳、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故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选择。
⑷ 60岁以上的老人, 血压正常值标准是多少
关于多少岁算老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是:在发达国家65岁,发展中国家超过60岁,即为老年。
探讨“老年人血压问题”前,大家需要先明确一个事实:
已患高血压老人与未患高血压老人,其安全血压标准是不同的,切不能一概而论!
根据老年人是否患高血压,老年人血压标准分为两类:
健康老人,血压正常值是多少?
已患高血压老人,血压降到多少合适?
健康老人,血压正常值是多少?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60岁以上居民血压分级标准与普通成年人高血压分级标准相同,具体包括: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举例子:
王大爷高压145mmHg,低压80mmHg,按照以上标准高压和低压属于不同级别,以较高级别为准,高压处于较高级别,王大爷就属于一级高血压。
那么老年人高血压怎么办?
中老年人牢记四项原则:“合理饮食、多喝茶、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1、合理饮食
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0克,最好是5克以下。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主要食用植物油,这样不仅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便于控制血压。
⑸ 中老年人低血压是怎么回事
关于中老年人高血压,一般人都比较熟悉,而对于中老年人低血压,则相对了解不多。实际上,中老年人持续低血压往往是体质衰弱或体内存有某类疾病的反映,而低血压本身也会导致某些机体功能障碍,故不宜忽视。
按标准,血压低于90/60mmHg(相当于12.0/8.0kpa),即可诊断为低血压。一般说来,除非血压降低较多,否则多无明显症状,多在查体时发现。所以,一旦出现较长时期低血压,即应查找原因,并回顾有无其他身体不适或症状,一般可考虑有无以下情况:1.近期有无经常服用安眠药、镇静药、降压药等,这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多合并有头晕、头痛、健忘、心悸、精神不振等。大都停药后血压迅速恢复正常水平。
2.近期有无因牙疾、胃病等影响食量,导致一个时期内严重营养不足。这种情况应针对原始病因治疗,多属短暂性低血压。
3.是否与体位变动有关。少数中老年人由仰卧位至站立位时突然出现晕厥等脑缺血症状,测量血压显示收缩压低于标准值20mmHg;舒张压也降低超过5mmHg,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位置性低血压,多发生于体质衰弱或近日较长时间卧床者;个别中老年人由于遗传素质或有广泛下肢静脉曲张,也可发生位置性低血压。有这种病史的中老年人,平日行动,尤其是起床时动作要慢,睡眠时经常变换体位,枕头稍高,也可试穿弹力袜。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般不需用药治疗。
⑹ 老人原来是高血压,现在变成低血压了怎么办
原来高血压,现在低血压了!
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危险,会有脑梗死的风险,也有别的全身供血不足的发风险。
对于82岁的老人,原先高血压,现在血压80/50,必须马上停药,尽快就诊。
一般从高血压到低血压的转变有很多可能,但不管什么原因,低血压的危险更大。
高血压一般对人体的危害是缓慢的,所以我们把高血压叫沉默的杀手,如果长期高血压不控制,才会导致心脑肾血管损害。但是低密度如果几十分钟或者几个小时不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简单理解低血压就是休克,会导致全身脏器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肾缺血、肝脏缺血,进而引发脑梗死、肾衰、肝衰等等危险。所以低血压更危险。
高血压造成低血压常见的几个原因:
1、药物过量,老年人高血压吃着降压药,有时候忘记吃过降压药,重复吃降压药就会导致低血压;吃短效降压药也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吃着治疗前列腺的升桐药物也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2、年龄导致,随着年龄增加,生理变化导致低压越来越低,好多老人都会出现高压高,低低压常常低于60,问是不是低血压,这时候还是以参考高压为准,因为这是生理变化,老年人低压都会越来越低。这种情况没有风险,参考高压即可。
3、发生了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都会导致血压急性下降。还有一些疾病,比如任何原因导致的休克肯定会低血压,或腹泻、不进食也会导致低血压。吵段坦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低血压,都必须先停药,如有必要尽快升压,并找到低血压的原因。因为低血压更致命!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维权勇士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老人高血压突然变成了低血压,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立即停用所有的降压药物。 部分患者觉得自己是高血压,就一辈子吃药,即使血压降低了,也还在服用降压药物,以至于出现头昏乏力、甚至黑朦晕厥等不适。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降压药物的使用是以血压为基础的,如果说血压偏低就要减量或者是停用降压药。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积极的寻找血压降低的原因。 1. 有没有大量的丢失液体?比如严重腹泻、失血、出大汗等。2. 有没有出现一些疾病?比如,急性心梗、急性心衰、急性心肌炎等。3. 季节原因引起的,部分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到了天气转暖以后,周围血管扩张,血压容易降低,这个时候,可以把将药物减量甚至停用一段时间,使血压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如果血压持续偏低,有可能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情况,所以尽早到医院去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关注 健康 ,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除了要注意高血压的控制以外,低血压的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对于高龄老年人来说,如果出现血压收缩压低于90,而舒张压低于60的情况,就属于低血压的情况了,低血压影响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供血,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的 健康 损害,也会因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浑身无力、健忘、思维迟钝等问题,而低血压同样有引发心绞痛、心梗、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低血压通常比高血压更难控制,因此,对于高龄老年人低血压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注意。
老年人低血压原因1——药物性低血压
很多老年朋友,有高血压的问题,坚持用药是很好的,但也要做好血压的监控测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血压调节功能也会逐渐衰退,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远来能够控制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内,但当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这个药物用量就会使血压降得过低,导致低血压问题的出现;对于高龄老年人的血压调节,季节冷暖的变化也不容忽视,现在慢慢天气转入夏季,气温升高,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的血管也会有一定的舒张,这时候如果应用冬天时燃迅的降压药方案,可能也会引起血压降的过低的情况。
对于上述情况,应根据高龄老年人血压的降低情况,及时的停服或减量服用降压药物,具体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服用降压药可能引起低血压的问题,一些中枢神经镇静药、安定类的药物,如奋乃静、氯丙嗪等,改善心绞痛的硝酸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都可能会引起低血压的问题,在评估药物引起的低血压时,是否服用了这些药物,是否经常服药这些药物,也要进行排除和评估。
老年人低血压原因2—— 餐后低血压
如果老年人的低血压症状经常出现在餐后1~2小时,那么餐后低血压的可能性就很大。通常情况下餐后低血压是指老年人在餐后2小时测量血压,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原来老年人收缩压大于100mmhg,但餐后测量血压小于90mmhg的情况;对于餐后血压并未下降这么多,但餐后仍然规律的出血眩晕、乏力等心脑血管缺血症状的情况,都可以诊断为餐后高血压的问题。对于80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之所以更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的问题,与餐后脏器血流增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交感神经代偿功能不全,都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问题,通常说来,在生活上多加注意,通过非药物调节的方式来控制低血压,是最常用的方法。对于高龄老年人有餐后低血压问题的朋友,给大家以下建议:
1. 避免一餐吃的过饱,过多;
2. 不要大量的进食碳水化合物;
3. 不要吃的过热,尽量不要超过50℃;
4. 戒酒;
5. 餐前喝一杯温水补充血容量;
6. 少食多餐,本来的一日三餐,改成一日五餐或六餐;
7. 避免餐前服用降压药,有餐后低血压问题的老年人,应该选择两餐之间服药。
上述建议,都可以有助于改善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问题,在药物方面,研究证明,利尿剂降压药最容易引起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因此,对于服用此类降压药的老年人,不妨在医生指导下换服跟柔和的降压药物,如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等。
老年人低血压原因3—— 体位性低血压
如果高龄的老年人,经常在站立时发生低血压的相关症状,甚至会引起摔倒等问题,那么应该排查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在卧位转为站立后3分钟内,测量血压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的情况,就属于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了。
高龄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7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高达30%,而住院或养老院的老年人发生率更是高达50%,有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其发生脑卒中,心梗的几率要比其他老年人高出2~3倍。衰老引起人体的压力传感器敏感性下降,血压调节功能减弱,而高龄老年人,很多也有自主神经障碍的问题,同样可以影响身体对于血压调节的反应能力,对于有这些问题的老年朋友,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
如果确认有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的老年人,在生活起居上就更应该注意——
1. 首先起床千万要慢,让身体能够逐渐的适应缓慢的自主神经调节,从卧位转为坐位或站立时,一定要尽量的慢,不要太急;
2. 要注意身体 健康 ,不要因为感冒、炎症等,引起咳嗽等方面的问题,咳嗽会增加胸内压,减少静脉回血量,导致心输出量降低,引起低血压风险增加;
3. 有体位性低血压问题的老年朋友,一定要避免久卧,慢慢起身,尽量的活动以下,都有助于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减少风险;
4. 体位性低血压的勤快,可以抬高枕头15cm,或者抬高床头10~20cm,白天的时候做斜靠椅,可以减低卧位低血压的发生率;
5. 快速饮水500ml左右,可以在5~25分钟内迅速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除了生活上的注意事项,对于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情况下,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也会加大,如非必须服用,应该在医生建议下调整 尽量 用药方案。
心衰患者的低血压问题
对于有心衰问题的老年朋友,如果出现低血压的问题,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很多抗心衰的药物本身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简单的把对血压有降低作用的药物停用是非常不可取的,对于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问题的朋友,首先还是应该配合医生查找导致出现低血压的具体原因,对于治疗心衰的金三角药物:普利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利尿剂不建议停服,而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服用,同时合理加用其他改善低血压的药物,控制血压不要过低的同时,对心衰进行有效的调节控制,很多时候心衰的问题控制住了,虽然服用的药物有降压作用,但血压却有一定的升高,这才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心衰患者的低血压控制是非常专业而且复杂的问题,在这里就不过多的赘述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的,一定要记住这一条:在专业医生的评估指导下进行药物的调整和治疗。
⑺ 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怎样才算是高血压或低血压
健养生: 医疗保健 - 保健常识 正常的血压一般以肱动脉的血压为准,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血压比较稳定。 年龄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mmHg 1个月84/54 1岁95/65 6岁105/65 10-13岁110/65 14-17岁120/70 成年人120/80 老年人140-160/80-90 另外还有性别的原因,成年男子的血压比女性略高约5mmHg.绝经期后的女性血压又逐渐升高,与男性差不多, 血压常在清晨最低,白天逐渐升高,到午后或黄昏最高, 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增高, 外界气温高血压就下降,反之亦然 肥胖以及体重过重的人血压较高 体位不同.血压也有所不同 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值达到或超过140和(或)舒张压达到90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 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那就会形成低血压,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慢性低血压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如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②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或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③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情绪,激动,紧张,恐惧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