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社区怎么核实老人生存情况

社区怎么核实老人生存情况

发布时间:2023-06-12 08:06:12

老年人生活状况 用什么调查方法

关于江苏省大丰市特困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生活困难问题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切实关心这部分弱势群体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健康快乐度过自己的晚年,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为了解我市特困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导致贫困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更有效地开展扶老助老活动,现将实地调查情况的剖析供商榷。一、基本情况年初,我们对全市14个镇(街道)233个村(居)的老年人进行了摸底调查,重点调查了解了特困老年人家庭的基本情况。统计结果,全市104753个老年人中有特困老年人3806人,其中男性1848人,女性1958人,丧偶的2233人,分别占全市老年人总数1.8%、1.9%、2.1%。二、形成原因最近,我们又深入大中、刘庄、裕华等镇进行走访调查,初步摸清了特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致困原因。主要表现在:1、体弱多病,生活没有依靠。从调查中发现,全市有1044人特困老年人是体弱多病,这部分人员占困难老年群体的27.4%。这是老年人走向贫困线的一个不容忽视主要原因之一。老年多病是规律,加之老年人的收入相对较低,医疗费用又相当高,一旦病残则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困难,形成“因病致贫,因贫难治”的恶性循环,导致老年人生活、就医困难。如大中镇阜南村一组智恒厚老人,已是古稀之年,老人自幼身体不好,被人们称之为“病鬼子”。因常年生病,不能劳动,婚后生有一子,又是弱智,也不能劳动。仅靠妻子一人种几亩田 维持生活,家境十分贫寒。2、儿孙无力赡养。一方面是:子女有劳动能力但不学好,不学无术,惹事生非,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被判刑,无法尽赡养义务。如裕华镇福东村六组王德富老人,现年84岁,其妻73岁,生有两子,大儿子王明宏,今年48岁,第一次因盗窃罪被判刑5年,第二次因盗窃强奸罪被判无期徒刑,现在新疆某监狱服刑,媳妇因独守空房且孙子又是呆子,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二儿子因盗窃罪被判8年,刑满释放后,仍游手好闲,至今有家不归。这样的人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去,又怎么赡养老人呢?另一方面是:子女下岗、病残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连自己生活都难以维持,有的甚至还依靠老人。虽有孝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确实没有赡养能力。全市因儿孙无力赡养,生活极为困难的老人就有584人,占特困老人的15.3%。3、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目前,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途径。我市80%的老年人依靠子女赡养,“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旦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年人生活就比较困难。少数子女自身素质不高,头脑中根本就不存在尊老养老观念。往往是“一个老子可以养十个子女,而十个子女却容不得一个老子”。如刘庄镇友谊村五组王齐生,今年73岁,生有3个儿子,现住的房子还是原来生产队砌的,大儿子到兴化入赘,二儿子在家为无业游民,三儿子和老人住在一起,由于三个儿子相互扯皮、推诿,都不主动赡养老人,使老人生活缺少来源。这类的特困老人共有83人,占全市特困老人总数的2%。4、好逸恶劳,无固定收入。这部分特困老年人约占弱势 群体的3%左右,他们年轻时就好逸恶劳,不务正业。如大中镇长安村四组蒋高艮,男,61岁,至今仍是单身汉,该人曾三次因诈骗罪被判刑入狱,第三次刑满已49岁。目前住在原生产队仓库的一间房子里,虽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但恶习难改,整天东摇西逛,有时还到村里找干部一些麻烦,缺乏自养能力,生活水平低下,生活困难。三、救助措施和优待办法针对上述高龄 、病残、贫困的老年人,目前大丰市政府已经采取一些救助措施和优待办法。一是结对帮扶。自从1995年开始,我市就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与特困户结对子,从资金、物资、技术等各方面帮助特困老年人,帮他克服困难,走出贫困线。二是发放定补和救济物资。每年年底都由民政部门负责,为全市的特困老年人发放一定的救济金以及救济物品(米、油、被子、衣服等),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凡是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老年人均已纳入低保,每月享受人均13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三是制定优待政策。1997年,大丰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的通知。1999年2月市政府就以大政发26号文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社会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十二条优待和服务项目。2000年6月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时出台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办法》,开通了老年人法律援助热线电话;市政府还以大政办发[2000]42号文转发了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各乡镇设点法律援助物的意见》。2001年10月,市政府又以大政发[2001]84号文下发了《关于农村残疾人税费减免有关政策的通知》。四、存在问题尽管政府及社会各界已从各方面来关心特困老年人,但仍有少数老年人没有摆脱贫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优待政策未完全到位。《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社会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中的“老年人游览麋鹿保护区、施耐庵纪念馆免购门票;乘车、看病优先、优惠”等优待项目有时难以到位。2、有些特困老年人,尽管生活比较困难,但又不属低保对象,仅靠政府年终一次性救济解决不了根本问题。3、老年人体弱多病,医疗没有保障。老年人年老多病,除老干部老职工外,绝大多数老年人医疗没有保障,医药费全部自理,老年人收入相对较低,如果老人无钱或子女经济条件又比较差,则老年人看病就是个问题。老人一旦病残则给家庭带来经济困难,形成“因病致贫,因贫难治”的恶性循环,导致老年人生活、就医困难。五、对策关心老年人生活,让特困老人走出贫困线,是老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主管部门呼吁、政府投入、社会赞助、群众参与,才能解决特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等基本问题。1、加大政府救济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老年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为特困老年人提供特殊保护性措施,要建立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助老基金,基金的来源除政府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还要发动社会各界的捐助,这笔基金专项用于对特困老年人的救助。对特困老年人生活上的困难和需求,政府要大力提供救助。对一些因病、因灾致困的特困老年人,政府要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救济,动用特困基金,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有关部门要建立定期走访、慰问特困老人的制度,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政府要制定帮助特困老人摆脱困境的倾斜政策。党委和政府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从而使下岗职工家庭摆脱困境,能够承担起家庭赡养职责。2、大力倡导社会赞助。对特困老年人,政府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资助,为老年人献爱心,帮扶老年人,救助特困老年人。从资金、技术、信息、帮工和实物等多方面,为特困老人家庭提供全方位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人间亲情。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动党政机关、部队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与这些特困老年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有所保障。教育、卫生、工商、税务和科技等部门要从自己的行业特点出发,做到有技术的送技术、有信息的提供信息,有资金帮助解决部分扶持资金,特别是工商、税务等服务部门,要千方百计降低准入门槛,为特困老人子女从事力所能及的职业提供各种方便。每年在“三夏”大忙期间,可由共青团、妇联等对象组成“助耕帮工小分队”或“志愿者服务队”,无偿为农村特困老人提供代耕代种等服务,切实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同时要鼓励和组织健康低龄老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自养能力。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老龄等部门在节假日都要组织专人上门慰问,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3、运用典型宣传教育。加大《老年法》宣传力度,营造家庭养老的氛围。对不主动尽赡养义务的赡养人进行批评教育,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宣传教育,使每位中青年人都懂得尊老养老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老年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化法制建设,加大依法调解赡养纠纷力度,对拒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坚决将他们绳之以法,严惩不贷。对因懒惰而导致贫困的老年人,要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这部分老年人能够自食其力。使他们认识到“等、靠、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由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4、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要发挥在立法和行政中的特殊职能,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尤其是特困老年人服务,健全和完善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基本金的征缴率,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民政部门要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逐步提高城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对城镇和农村中的一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老年人,应将他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积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制度。对患重病的特困老人当地政府要根据情况给予适当帮助,医疗部门也要实施适当的医疗救助,为特困老人发放医疗救助卡,享受一定的医疗优惠政策。如免挂号费、诊疗费、护理费等,其它医疗费用给予适当的减免,切实解决特困老人的养、医问题。来源于网络,希望可以帮助你。

Ⅱ 在社区如何开展老年人服务

首先必须知道老年人的特点,他们的爱好和需求,有针对性进行服务,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1. 有的人喜欢唱歌,跳舞,可以组织合唱团,舞蹈队,满足他们娱乐和健身需求;

  2. 有的人喜欢打扑克,打麻将,下棋,打乒乓球------可以准备场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

  3. 有的人喜欢健身器材,在小区设置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满足健身需求;

  4. 有的人年纪大,身体不太好,需要医疗保障,小区附近要有医疗急救的人员,设置,药品,满足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120救护车到来之前做好救护;

  5. 有的人喜欢绘画,书法,摄影,玩电脑,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请老师上课;组织学会,协会,定期进行交流。

  6. 组织志愿者和老年人谈心,解决他们心里忧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Ⅲ 84岁独居老人去世无人知晓,社区该如何保障独居老人的安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独居老人,他们非常的可怜,没人照顾,这不,就发生一起非常心寒的意外,一84岁独居老人在家去世,竟然无人知晓,这背后,是不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反思,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进入老年化时代,全国老年人数将倍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独居老人的安全怎么保障呢?所以,作为社区应该给予高度关注,那么社区该如何保障独居老人的安全呢?个人觉得,社区应该建立健全的老年人档案,并且定期做好访问工作,确保独居老人的安全,但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他们独居,所需要面对的安全隐患有很多,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

养儿为防老,所以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随着爸妈的年纪变大,我们是要考虑给他们养老了。而不是把他们一个人抛在家里,这样对他们非常的不负责任,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Ⅳ 社区该如何做好孤寡老人的监护工作

孤寡老人救助和监护的基本原则 社区孤寡老人救助和监护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居民临时困难救助制度的补充和 完善,又是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对社区内孤寡老人生活困难给予救助和监护 的救助. 孤寡老人救助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倡导社区互助的原则 (四)、鼓励劳动自救

2.
孤寡老人救助和监护的对象、标准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居住在社区内所有常住孤寡老人.救助的标准,根据实际困难程度确定, 每户每月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走访. 救助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或子女不在身边的 (或抚养人和扶养人确无抚养和扶养能力的)老年人. 救助标准:孤寡老人除享有每月定期的低保救助标准外,对因遭遇重大

3.
救助和监护的程序 (一)、孤寡老人的低保救助及临时困难救助程序按照《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城 市居民临时困难救助暂行办法》执行. (二)、孤寡老人的监护以社区干部包干,做好各类回访记录和上报工作. (三)、社区要做好定期检查和走访,了解孤寡老人生活起居.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为做好鼓楼区

Ⅳ 如何关注得到失独老人,获得失独老人的信息

独居孤寡老人不仅子女离家,而且丧偶,还独自一人居住。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势的群体。据《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重庆全市60周岁及以上达604.61万人,占比19.8%。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因人口流动带来的独居孤寡现象愈发显现,独居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并不乐观,能得到来自社区、公共部门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独居孤寡老人的现状:

1、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加上一些家庭中儿女外出谋生或迁徙他处,而老人们由于故土难移而依然留在原籍,导致不少老人常年独居家中。独居孤寡老人不仅缺乏来自子女的经济资助、生活照料,还会陷入精神空虚、心理障碍的泥沼。如何保障老年人积极健康的生活,减轻青壮年人的负担,这又成为社会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2、安全保护不足。独居孤寡老人安全已成为牵动全社会的问题,一旦生病或发生意外,很难及时救助;有些老人因突发意外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导致身体的伤残甚至死亡,有的即便去世一段时间可能也没人知道。

3、自理能力有限。独居老人虽然大部分还有自理能力,扫扫地擦擦桌子这种轻活老人们还可以自己完成,可是像一些擦窗户等爬上爬下的体力活,老人们已无能为力了。

4、亟待社会关爱。独居孤寡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时间的延长,身体、心理、精神的患病率上升,健康状况,越来越需要社会关注并提供帮助。

关爱独居孤寡老人的建议:

1、全方位摸底调查。由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开展摸底调查独居老人基本信息,分类建立档案掌握老人们的生活情况及健康状况。建立60岁以上独居孤寡老人数据库,设立安全等级,按照等级高低,制定入户照料、探访频次。通过对社区独居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掌握,有针对的制定护理措施,提振人文关怀,老人尤其是独居孤寡老人的生存生态,才会得到根本改善。确保独居孤寡老人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管。

2、完善特殊智能养老服务设施。建议划拨专项经费,逐步为60岁以上独居孤寡老人们安装应急铃或者联接社区服务中心的紧急求助呼叫器,老人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及时获得邻居或社区服务人员的救助。针对卧床、行动不便、疾病独居老人,有针对性的配备急救药品的“贴心小药箱”,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发挥关键作用。

3、筹建“独居孤寡老人关爱团”。由社区征集志愿者,利用给老人投递报纸、杂志等的同

Ⅵ 就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的提纲

就社区老年人生活来状况调查的提纲自
(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姓名,性别,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伴侣,医疗保健情况(公费,私费),子女情况;
(2)日常生活情况:每日生活程序,主要活动;
(3)精神方面:有何种爱好,特长,参加什么文化活动;
(4)愿望:最希望什么。鼓励学生探询老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深层次的问题,自行设计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访谈。
(5).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

阅读全文

与社区怎么核实老人生存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退休后死亡返还养老金 浏览:700
云南今年二月份养老金会提前发吗 浏览:776
60岁一个牙齿松动 浏览:412
江西萍乡80岁老人补助政策 浏览:251
老人家请是歇后语吗 浏览:345
内科医生退休年龄 浏览:486
想操60岁以上老太太 浏览:223
什么养生学校好 浏览:938
描写60岁男人的诗句 浏览:678
在私企买的社保女的几岁退休 浏览:661
昆山跟苏州社保退休金一样吗 浏览:648
老人脚肿消不下来怎么办 浏览:330
养老保险断缴的危害 浏览:265
广州国企女工退休年龄 浏览:552
目前常州养老金最低价格是多少 浏览:392
长寿5例在哪里 浏览:438
爷爷今年60岁比孙子 浏览:177
养老金补偿标准 浏览:704
新西兰流浪汉有退休金吗 浏览:551
古田县农村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