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把父亲骨灰和母亲合葬一起,但不明白如何选时间,有哪些说法和形式,请教各位老师了。谢谢!
这是一个很好的动议,是儿女对老人家的孝心体现。首先要和家里所有子女们聚在一起,或是个别沟通。大家都同意参与这件事。这时,大概的定下什么时间段较为合适,这是家族里边的大事,大家都要参加。拿出你自己的意见,大约的时间段。定好以后,去你们当地的殡仪馆或花圈店,也就是销售花圈的店铺,和他们联络。他们与殡葬业的小队伍都有联系。你说明你的来意。和你的意图。他们会找殡葬队伍中的人与你具体洽谈。他们这些队伍的小师傅们与你们见面以后,你说出你的意图和要求。然后先询问价格是多少,防止事后变卦,做到心中有数。
家族中的子女们能不能承受这些费用?每人一份孝心钱,不能拖延。然后定下大概的日期。这些负责殡葬队伍的工匠,干这类事情他们是得心应手的,很专业,也很内行。让他拿出简单的方案。然后说出你们的要求。两方在一起磋商。最后定出大概的程序。
然后你和所有的兄弟姐妹们。通报这件事情的概略情况。
此时要定下迁葬的具体日期。与负责殡葬队伍的负责人,把日期定妥。
通常他们要求,要先去现有墓地确认一下地址。
在现场观察一下他们就会知道应当怎么样施工,怎么样具体操作,现有坟冢的朝向、坟冢是什么结构,是砖砌还是水泥封层或是黄土堆起?他们要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施工当天应该带什么工具。
然后他们会告诉你应该备什么物品:首先要买个大红萝卜,这是在坟茔中起出骨灰盒以后要扔进这个大萝卜,寓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意思。
其次是摆放很简单的当天用的祭奠品,迁坟当天的骨灰盒需不需要更换(一般情况下,超过两年,骨灰盒在坟里会腐烂);包骨灰盒的红布谁来预备;他们起骨植的手套谁来预备(通常他们自己预备,也有让迁坟的人家预备的);照明灯具谁预备(这种起坟移址,都有自己的规矩,必须要在太阳出来前完工,而且你们这种还要再起一座坟,挖开入土,时间一定会非常早就要开工,因此照明问题一定要提前预备)等等等等。
要讲好价钱,不能临场加价!
与兄弟姐妹们分一下工,谁预备什么,条条落实,不能含糊其辞要落到实处。并且再次告诫大家,施工当天,现场大家不要胡乱指挥,不要多嘴,静观人家施工就可以。
开工当日早晨,你们这一方最好给施工方预备些早餐,主要是让工人们多多关照一下的意思。通常是面包或点心加瓶装水,每人一塑料袋。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骨灰盒入土合葬以后,一切完毕了,才能付款。不能提前付给。付款时,要让你们家族中其他人与你一同在场。防止兄弟姐妹们有别的说道。
⑵ 父母骨灰合葬是上午几点好
对于父母的骨灰合葬,在上午几点好的问题,各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规矩,有的合葬,讲究父母的生辰八字,有的讲究择吉日合葬。对于你专门提的上午时间问题,父母骨灰合葬上午几点好,上午应该是”龙时”最好,按照十二生肖的排列就是辰时合葬最好。
⑶ 老人去世后合葬规矩
老人去世后合葬规矩
老人去世后合葬规矩。我们都知道风水是有非常多的讲究的,老人去世虽然是件常事,但给老人下葬也有不少讲究。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老人去世后合葬规矩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死者一归天,丧家便会找到家族长辈,几个人一起到家族墓地。根据死者的辈分、年龄和家族男性成员的情况,确定死者的墓葬地点。死者如不是突然亡故,这项工作在死者病危时便会完成、挖掘墓穴是在死者辞世后进行。北方农村把挖掘墓穴叫做打坑。
打坑人多是同族晚辈。也有邻里帮忙的。打坑之前,孝子要先祭奠祖坟,烧一些纸钱,然后再对墓穴地进行祭奠。祭奠仪式很简单,烧一炷香,叩首几个即可。打坑的前三锹土要由孝子亲自挖,表示孝道。墓穴都是直上直下的竖井。类似于棺木,也是一头大—头小。长和宽都要大于棺木两二尺。给下放灵枢留下空间。墓穴深度要看地势,高坡要挖得深一些,低洼地则要浅一些。深度一般为七八尺,使灵枢上面有四五尺厚的土层。
不少地方有暖穴的风俗。墓穴挖成后,在穴中烧把火,俗称暖窝。认为经过暖穴,埋葬在穴中的死者,就能在温暖舒适的冥界里生活。有的是往墓穴中倒上一些草木灰,意思是烟火不断,生活美满。
送葬队伍来到墓地,杠夫调整好方向,将杠床抬到墓穴上。把灵枢对准墓穴,前边朝北,后边朝南。死者在灵柩里头冲西北,脚冲东南。坐起来面向东南,象征转世为人,会再次踏人阳界杠夫用两根粗大麻绳,一根从棺木前底穿过。一根从后底穿过,四根绳头分别缠绕在杆床的两根竖杆上,类似滑轮。
每根绳头由一个身体强壮的杠大横背在肩上,旁边有两三个人帮着。随即抽山支撑灵枢的横木,形成悬空,一点点滑动着将灵柩放到穴底,然后将绳子抽出。富户人家的棺木又大又沉,出于安全考虑,灵枢的中间也耍穿过构根麻绳。按行活说,的后两根麻绳叫“口花”,小间两根叫“腰花”,四根全称“八把花”,往下滑这灵枢叫“抖花”。
在杠夫让下滑放灵柩时,死者的亲属要脆在墓穴周围,表演丧礼中的最后哭泣。同时焚烧纸车、纸马、纸人等各种纸制冥器。门吹儿在此时也将吹完最后一支丧曲。
灵抠被放到墓底前,还要端正方位,使灵枢能够按照要求,不偏不斜的放在墓里。墓穴较深,棺木沉重,有时端正方位也很困难。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抖动麻绳,将灵他方位调正。如若这样不行,就要用杠杆,入墓底,利用墓坑土帮将灵柜拨正。一般不用手脚直接拨动,一人面是墓穴深,手脚不容易够到,另一方面怕脚蹬时用力过猛,使人滑落墓穴。这将会出现重大事故,当事人也会认为这是大不吉利。
填土封墓也不能随意开始,要先由死者长子抓一把土投放在棺木上,其他子女和亲属相继抓上垣墓。举行了这个“添土”仪式之后,众人才用铁锹填土封墓。在土填到没过灵枢时,有些地方这时还要放人—个小土罐,罐里放些五谷杂粮,死者是男人偏左放,死者是女人偏右放。
据说是以后合葬时,控到了罐,就标志快要挖到棺木了。等到把坟头堆好,孝子将自己举来的幡插在坟头上。北方农村还有这样的规矩,下葬完后,参加送葬的死者亲戚、家族成员,都不要再回丧家,而是直接回自己的家。
老人去世下葬的注意事项
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要讲究的,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也落土。落土的时候八仙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下葬之前还要由死着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三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
埋葬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在有的地方辞灵之后,只要是亲属就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在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就是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后,在出丧的那天丧家要准备一大桶肉骨头汤,就是长寿汤,一大盆煮得烂烂的黄灿灿的大豆,就是长寿豆。送丧的人回来都要喝一小碗长寿汤,随意吃一些长寿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寿。有的地方还把又香又糯的长寿豆分给邻里左右的小孩吃,说法是,吃了长寿豆,日后长又寿。
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种下葬仪式是非常讲究和烦琐的。抬灵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 做打穴。在打穴之前还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有的地方要请地仙,还要画太岁,开山的时候要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丧家就会遭受到祸害。开山的时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个木桩,然后让孝子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接着八仙就过来做穴,做好之后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这种墓穴,是把灵柩推进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铺垫着两根竹子或者剥了皮的光滑润泽的小衫树。放的时候,把灵柩的上首搁在上面,再用撬棍往里面推,推进去之后再抽掉垫底,最后铲一些草皮把洞口砌严封好。
灵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后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拦鸡笼和床下,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要是媳妇多的,就要争取第一个吉祥,甚至有脱掉鞋子抄水路捷径回家的。撒完黄土之后,媳妇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里吃几口饭菜,这叫做进宝,是为了图个吉利。
老人去世下葬六大禁忌
1、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
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
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
(2)棺木忌讳用柳木
棺木忌讳用柳木,相传是因为柳树不结籽,担心会绝后。
2、葬礼的日期忌讳选在重丧日
重丧,(音CHONG SANG),重,重复,双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丧事,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
习俗讲究,举行葬礼的日子一定要避开重丧日,以免家中再发生亲人去世的情形。
3、热孝期间忌讳走亲访友,尤其是参加喜事
直系亲属去世一百天内,最好在家守孝,除非必须,不要外出旅游、探亲访友等,以免将自身的悲伤气息带给他人。
尤其是婚礼、开业、庆贺小宝宝出生等喜事,最好不要参加。
4、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带绿
守孝期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
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还是不可穿红带绿。
5、守孝期间,子女忌参加娱乐活动
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
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如果官员不回乡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弹劾,受到处分,严重者甚至会永不录用。
如果官员在丁忧期间,有嫁娶、生子、分家、作乐等行为,都被视为不孝,也是会受到弹劾的。
现代社会,很多人们将守孝时间缩短,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讳子女寻欢作乐。
6、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忌贴红对联
过年贴红对联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习俗。
但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是忌讳贴红对联的。
老人一般几点下葬
1、三天左右下葬
丧葬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且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国家往往都讲究落叶归根,所以说很多时用土葬,所以说也是有着一定的研究的,并不是随意的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在三天左右下葬,这样的话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间,尸体也不会腐烂。
2、需要做法事
当然在下葬之前一定要做一些法式的,特别是在农村这样的做法会更加的多,而且做法事的时候是需要自己的子孙后代来参与的,而且整体的流程也是比较繁琐的,还需要去找一些道士,每天晚上都要去做法事,虽然说会比较麻烦,是会让活着的人更加的放心。
坟上不长草后代必出
3、忌讳猫狗靠近
当然在做这些下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就是一定要注意猫和狗的靠近,因为猫狗往往都是一种不太好的现象,一般来说猫代表的是阴,狗代表的是阳,所以说当这两者靠近的时候,都会对死去的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会变得更加的不安宁,所以要注意。
4、必须魂归故里
而且死去的人一定要魂归故里,因为我们国家的人都讲究落叶归根,所以说每一个人去世的时候都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说不管在什么样的地方,都要把他们的尸骨给带回来,这样的话会非常的安宁,而且对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有着很好的影响的,还要找一个风水宝地。
5、白天下葬
当然很多时候下葬的时间都是在白天,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早上,因为早上的时候会比较凉爽,而且早上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天气也不会太炎热,也非常的方便,同时也会让运气变得更加的好,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间段,一定要非常的注重。
老人去世的话一般都是土葬,就算是取火化了之后,骨灰也是要埋在土里面的,因为讲究一个落叶归根,而且不管再远,都希望自己的尸骨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当然下葬的时间也是有着一定讲究的,一般都在去世后的三天下葬,这样各方面都会非常的好。
⑷ 老人去世后,什么时候下葬最好根据各地的风俗是否在五七下葬最好
佛教告诉我们,人死后灵魂还会在身上一段时间,八到二十四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至少一天后,最好三到七天后再下葬,而且至少头一天不要送去冰柜。
上天有好生之德,祭祀和下葬时不要杀生和吃肉。在未亡前就要开始为他念阿弥陀佛助念,亡后一直要念佛,念经超度。放生和行善为他修福报。
所谓的七个七,五七那是提醒我们抓紧超度亡者的,因为灵魂大多一般在七个七天内会去投胎。要早点为他超度和行善修福报
⑸ 老人下葬最好什么时候
1.最为常见的下葬时间是在已故者死后的七七49天内入土为安叫“热灰葬”
2.在已故者死后的一百天落葬为佳期,叫“百日葬”
3.对于守灵习俗的地方按民俗习惯在已故亲人的周年落葬最有纪念意义,叫“周年葬”
4.查找一个黄道吉日叫“吉利葬”
5.大寒节气是迁墓落葬的最佳日子,叫“干燥葬”
6.清明、冬至期间前七后八落葬,叫“习俗葬”
7.五月初五: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也有在此日祭祀先人
8.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民间有拜观音求渡的习俗
9.七月十五:即鬼节,此日亡人可以得渡,脱离苦海,是灵魂解脱的节日
10.七月十三:地藏菩萨生日,将救助一切行善之人
11.十月初一:此时寒意已现,民间有送寒衣之俗
12.十一月十七:此日祭祀供月请求佛祖超渡亡灵之意
13.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祀迎春之日
14.同时,可以在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祀
农村老人死后需要进行盛大的葬礼活动,这其中不仅是为了尊敬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也是为了让其好好地安息,以此来护佑后代,这也就是为什么葬礼那么隆重的原因。在葬礼中下葬又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注意事项我们必须知道。
第一:农村先人下葬参加人员
在农村参加葬礼或者下葬的时候,是非常肃穆和悲伤的。这个时候如果孕妇或者刚出生的小孩参加这个仪式,由于本身的气场非常的弱。就很容易被“吓”,造成身体的健康的损害,很容易被缠身,所以要回避。另外和先人相差六岁的或者六岁的倍数在下葬的时候要,转身回避,以免造成相冲。
第二:农村先人下葬墓穴内部
在农村给先人下葬是需要几个人一起放棺的,这个时候棺木下面的土必须赶紧,不能留有脚印或者手印。如果留下了这些东西,必须用纸钱磨平。再进行下葬,另外活人的身影也是不能映射在墓穴内,否则会被死人压身,造成身体方面的损坏,犯呼不断,难以根治。
第三:农村先人下葬暖坑
在给先人下葬的时候,必须进行暖炕,但是不能借助阳光或者月光,因为这两者阳气和阴气太大,会破坏墓穴内的气场,要用纸钱或者烧纸进行暖炕,待燃尽后再进行安葬,目的就是让地气瞬间因为暖气而上升,护佑棺木,让先人安息。另外有太阳的时候,必须用黑布遮挡墓穴。
第四:农村先人下葬莫回头
在农村给先人安葬,当所有的程序走完的时候。回家的路上千万不能回头观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看到不该看的东西,造成精神上的损害,容易被不干净的东西“缠身”。另外在进入家门的时候,必须进行洗手、照镜子。因为镜子可以反射晦气和煞气,避免对生者产生影响。
农村葬礼为什么那么的隆重,其根本原因不仅是为了对先人的悼念,也是生者的“面子”,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先人护佑后代。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人注重坟墓的选择,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但是其根本原因都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