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神经细胞减少达到多少

老年人神经细胞减少达到多少

发布时间:2023-02-01 03:59:53

㈠ 人体构造基本有那几部分

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

身体的内部组成有:肺、肝、腹部、胸部、心脏、胃、肠组成的。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

人体包括:

1、皮肤:25岁左右开始老化,随着生成胶原蛋白(充当构建皮肤的支柱)的速度减缓,加上能够让皮肤迅速弹回去的弹性蛋白弹性减小,甚至发生断裂,皮肤在你25岁左右开始自然衰老。女性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死皮细胞不会很快脱落,生成的新皮细胞的量可能会略微减少,从而带来细纹和褶皱的皮肤。

2、大脑:20岁开始衰老,随着年龄增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逐步减少。出生时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大脑细胞末端之间的这些微小缝隙被称为突触,突触的职责是在细胞数量随我们年龄变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保证信息在细胞之间正常流动。

3、头发:30岁开始脱落,男性通常到30多岁开始脱发。

4、骨骼开始衰老:35岁

儿童骨骼生长速度很快,只要2年就可完全再生。成年人的骨骼完全再生需要10年。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老化过程。骨骼大小和密度的缩减可能会导致身高降低。椎骨中间的骨骼会萎缩或者碎裂。

5、眼睛开始衰老:40岁

老花情况比我们预想中出现得早,一般人从40岁开始就变成了“远视眼”。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肌肉变得越来越无力,眼睛的聚焦能力开始下降。

6、心脏开始衰老:40岁

40岁开始,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大幅降低,这是因为血管逐渐失去弹性,动脉也可能变硬或者变得阻塞,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脂肪在冠状动脉堆积形成。

7、牙齿开始衰老:40岁

人变老的时候,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可冲走细菌,唾液减少,牙齿和牙龈更易腐烂。牙周的牙龈组织流失后,牙龈会萎缩,这是40岁以上成年人常见的状况。

8、肾脏开始衰老:50岁

肾脏过滤量从50岁开始减少,肾过滤可将血流中的废物过滤掉,肾过滤量减少的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过滤量是30岁壮年的一半。

9、肠:55岁开始老化

健康的肠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细菌之间起到良好的平衡作用。肠内友好细菌的数量在我们步入55岁后开始大幅减少,结果使得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疾病风险增大。随着我们年龄增大,胃、肝、胰腺、小肠的消化液流动开始下降。发生便秘的几率便会增大。

10、肝脏:70岁才会变老

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老化进程的器官,因为肝细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大。如果不饮酒、不吸毒,或者没有患过传染病,那么一个70岁捐赠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给20岁的年轻人。

我们人类的器官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结构,能够执行特定的功能。器官的组织结构与其功能相符。我们倾向于注意到一些直觉器官有很多组织浓缩。

例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如:内脏心、肝、肺、胃、肾等。许多器官作为器官很容易被忽视。任何一块骨骼肌,任何一块皮肤。

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

消化腺包括消化腺和消化管。消化腺包括口腔消化腺、胰腺、肝脏和消化管中的分泌腺。消化器官包括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器官都参与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活动,但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作用。任何器官功能障碍都可能影响消化和吸收。由于消化器官众多,疾病也多而复杂,是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1)老年人神经细胞减少达到多少扩展阅读:

我们人类的器官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结构,能够执行特定的功能。器官的组织结构与其功能相符。我们倾向于注意到一些直觉器官有很多组织浓缩。

例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如:内脏心、肝、肺、胃、肾等。许多器官作为器官很容易被忽视。任何一块骨骼肌,任何一块皮肤。

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

消化腺包括消化腺和消化管。消化腺包括口腔消化腺、胰腺、肝脏和消化管中的分泌腺。消化器官包括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器官都参与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活动,但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作用。任何器官功能障碍都可能影响消化和吸收。由于消化器官众多,疾病也多而复杂,是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老年痴呆是脑萎缩吗

老年痴呆是通过医学判断得到的临床诊断,老年痴呆是一个疾病;而脑萎缩不叫疾病,它是一个影像学表现,它可以表现为脑组织的皮层的缩小、萎缩。老年痴呆和脑萎缩它是一个病的两个方面,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这一个疾病,但是它们两个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有一些脑萎缩它跟年龄相关的正常的老年性的脑改变,不一定会出现痴呆的表现。"

㈢ 老年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老年人的思维 方法 固然同中年人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老年人思维反映相对迟钝一些,所以我想专门就老年人的思维方法谈谈个人的观点。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老年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老年人的思维特点
思维是人的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已有的知识 经验 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和反映。人类通过思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这是一种高级、理性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概括、类比、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老年人思维变化的表现

思维出现衰退较晚,特别是与自己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但是,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减退,尤其是思维的敏捷度、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创造性比中青年时期要差。老年人思维弱化及障碍的表现形式如下:

1) 思维迟钝、贫乏 对有些事情联想困难,反应迟钝,语言缓慢;有些老年人不愿学习,不想思考问题,导致词汇短缺,联想易间断,说话常突然中止。

2) 思维奔逸 如对青壮年时期的事情联想迅速,说话漫无边际,滔滔不绝。

3) 强制性思维 不自主的偶发毫无意义的联想,或者反复出现而又难以排除的思维联想。

4) 逻辑障碍 主要表现为对推理及概念的紊乱,思维过程繁杂曲折,内容缺乏逻辑联系。

2. 老年人思维变化的应对策略

人在老年期思维能力的弱化在各个老年人的身上表现程度不同,有些人思维仍很清晰,甚至仍有创造思维,而有些人却有严重的思维障碍。因此,要重视对老年人的全面身心保健,鼓励老年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培养其思维品质,以恢复和保持其良好的思维能力。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使某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出现下降、衰退,而另一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仍趋于稳定,甚至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是指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改变,包括感知觉、智力和人格特征等。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力的变化

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能力。老年人在限定时间内加快学习速度比年轻人难,老年人学习新东西、新事物不如年轻人,其实习也易受干扰。人的智力与个体因素(如遗传、身体状况等),社会环境因素( 文化 水平、职业等)有密切关系。

2.记忆的变化

随年龄增长,老年人记忆能力变慢、下降,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再认能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表现在能认同熟人但叫不出名字。老年人意义记忆完好,但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另外,老年人在规定时间内速度记忆衰退。记忆与人的生理因素、健康、精神状况、记忆的训练、社会环境都有关系。

3.思维的变化

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是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但由于老年人 记忆力 的减退,无论在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还是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都受到影响,而且个体差异很大。

4.人格的变化

人到了老年期,人格(即人的特性或个性,包括性格、兴趣、 爱好 、倾向性、价值观、才能和特长等)也相应有些变化,如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所产生的不安与焦虑,保守、孤独、任性,把握不住现状而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等。近年来有人认为,老年期主要矛盾是人格的完整性或绝望之感。

5.情感与意志的变化

老年人的情感和意志过程因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素质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老化过程中情感活动是相对稳定的,即使有变化也是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变化所造成的,并非年龄本身所决定。
老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迈入老年(60岁以后)后,生理、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中、青年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机能逐渐地衰退:老年生理机能的衰退,这是人体自然发展的生理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①由脑细胞减少带来的脑萎缩,导致脑功能的衰退。表现在神经中枢的兴奋性降低而抑制性的增强;神经细胞的恢复过程也有所处长,整个大脑的调节控制能力都降低。

②感官的感受能力衰退,表现在视力下降。特别是对高频率的光波感受能力下降快。一般看书报 文章 都要戴老花眼镜;听力减弱,特别是抗干扰能力低下,需要大声说话才听得到,并且说话的频率要慢,才听得清楚;嗅觉下降,并易疲劳;味觉降低,味蕾萎缩,常常饮食无味;触觉的灵敏度降低,对温、冷觉和压觉反应缓慢,动作迟缓;运动分析器老化,平衡能力降低,往往容易 摔跤 ;操作能力也随之降低,往往手脚都会打颤。 ③注意力下降,表现在注意力涣散,不易集中;注意力转移缓慢,甚至呆滞,易钻“牛角尖”,注意分配往往顾此失彼,顾东扔西。

④ 记忆力减退 ,表现在近期记忆、机械记忆、瞬时记忆很差,过目就忘;对远期记忆还可以,不过有时也会卡壳。如原来很熟悉的亲友、战友、同事的名字突然记不出来,但过后偶然又想起来了。 ⑤思维能力降低,表现在思维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都不如中青年时期。特别是抗干扰能力和调控思路的能力明显降低,思路易打乱,常常难于连贯地思维;思路定势后,不易转向思维,常常固执己见。 ⑥想象能力减退,主要是对原有事物的表象,往往记忆不清楚,而对新的事物的接受能力又降低,信息的贮备量明显减少。

⑦操作能力降低,主要是手脚协调性差,特别是动作缓慢,不灵巧,有时手握物不紧,脚站立不稳,甚至震颤。 然而,老年人也有其优势,这就是智力的衰退远比生理机能衰退要晚。特别是那些勤用脑的人,他们的智力不仅不减退,而且与中青年时相比,还有所增强。如一些大器晚成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政治家等,60-70岁还属于智力高峰时期。据统计,在1979年以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83人中,60岁以上者53人,占获奖者的64%;70-80岁者25人,占31%;只有5人是60岁以下者,占5%。这就足以看出了老年智力的优势。因此,老年人不要因生理机能的衰退而自卑。老年人阅历深,见识广,经验丰富,善于理论思维,长于深谋远虑,考虑问题全面、深刻、实际,还可以使余热生辉。

(2)心理逐渐老化变异:老年人离退休后,随着 人际交往 的减少,生活圈子的缩小,隔离感、孤独感、依恋感渐生,再随着光阴的流逝,自我活动和自我保健能力的降低,依赖感、衰老感甚至离世感渐生,出现一派心理老化的趋势。在认知上,出现成熟性与衰退性的对立统一。认知的成熟,是老年人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正如孔子所说的,“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然而,由于感官的衰老和大脑机能的衰退,又必然导致认知的衰退,对新近的事物,接纳、记忆较差,因而影响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在心态上,表现为积极性与消极性的对立统一。积极心态在老年人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所谓“老骥伏厉,志在千里,不要扬鞭自蹄。”就充分表明人老心不老的方向。但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和疾病的缠身,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理体验油然而生。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使某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出现下降、衰退,而另一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仍趋于稳定,甚至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是指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改变,包括感知觉、智力和人格特征等。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力的变化

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能力。老年人在限定时间内加快学习速度比年轻人难,老年人学习新东西、新事物不如年轻人,其实习也易受干扰。人的智力与个体因素(如遗传、身体状况等),社会环境因素(文化水平、职业等)有密切关系。

2.记忆的变化

随年龄增长,老年人记忆能力变慢、下降,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再认能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表现在能认同熟人但叫不出名字。老年人意义记忆完好,但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另外,老年人在规定时间内速度记忆衰退。记忆与人的生理因素、健康、精神状况、记忆的训练、社会环境都有关系。

3.思维的变化

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是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但由于老年人记忆力的减退,无论在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还是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都受到影响,而且个体差异很大。

4.人格的变化

人到了老年期,人格(即人的特性或个性,包括性格、兴趣、爱好、倾向性、价值观、才能和特长等)也相应有些变化,如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所产生的不安与焦虑,保守、孤独、任性,把握不住现状而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等。近年来有人认为,老年期主要矛盾是人格的完整性或绝望之感。

5.情感与意志的变化

老年人的情感和意志过程因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素质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老化过程中情感活动是相对稳定的,即使有变化也是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变化所造成的,并非年龄本身所决定。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摘要:老年人是一个社会群体。近年来,随着老年人比重和总人数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部相应地出现一系列变化,老年期的变化可以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等。本文着重阐述与老年期的心理健康有关问题,以引起对老年人的重视,进一步做好老年人的保健工作。

关键词:老年生理 心理 心理健康

老年人生理特点

衰老是人类寿命中的一种自然规律,人的一生经童年、青年、壮年而至老年,到一定年龄就会逐渐出现一系列的衰老象征。一般认为,50岁左右称老年前期,60岁就算进入老年期,90岁以上即为长寿,因此,衰老是一种生理性衰退的渐进过程。

1机械的运动靠能量,人的一切活动同样离不开能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和耗氧量在不断降低,到老年降到低点,所以老年人所需要的能量较成年人少。从能量产生方面来看,老年人细胞量较成年人少。从能量产生方面来看,老年人细胞内的ATP、磷酸肌酸,糖元也相应减少,而这些减少已远远超过了能量需求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体的工作能力。因此,老年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给自己机体以能量补给。

2“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老年人的蛋白质代谢呈负平衡,也就是说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机体中必须氨基酸水平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老年人机体中的一些酶的活力及在细胞内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变化,人的衰老使其某些组织中蛋白质的比例也有一些变化。一些蛋白分子变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大而不活跃,沉积在细胞中,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成为人老的表现。

3人常言“有钱难买老来瘦”。的确,人老了皮下脂肪常出现增多的表现。老年人由于饱和脂肪酸的积累,肝脏中胆固醇酯化能力增高致胆固醇增加,引起血脂升高。老年人体中脂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能力增加,胆固醇易沉着于血管壁内,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老年人血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也明显增高。所以“有钱难买老年瘦”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4脑是人精神、神经活动的中枢器官,有人研究表明,老年人大脑重量比青年时期减少6.6--11%,大脑表面积比年轻时减少10%,脑神经细胞可减少10--30%,所以,老年人脑力劳动能力降低,易疲劳,易失眠,记忆减退,对生活的感情色彩缺乏。但是老年人的大脑也有它的长处,如适应机制的发展使其具有较高的智商水平, 逻辑思维 理解能力强,因此,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事一些负荷轻、节律慢,而智力逻辑思维要求高的工作。有部分老年人也可能因脑动脉硬化、脑栓塞等原因造成大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组织软化、坏死,大脑皮层萎缩,使智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降低。

5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老年人的心脏有其一定的特点。正常衰老的心脏,其在生理需要减少的情况下,心率减慢、心肌萎缩、体积变小、心肌的收缩功能有时也下降,易患心脏疾病。美国公布的数字表明每年一百万人死于心梗或猝死。也有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36%有冠心病,44%有心肌纤维化,29%的病人有心肌变性。高血压和 其它 心脏病,使心脏出现病理性扩大,临床中常会见到。

6老年人由于肝细胞的再生功能减退,使得肝脏的老化比较明显,往往体积变小,重量变轻,这种变化在60岁以后更为明显,90岁时肝脏的重量仅有正常人的50%,所以老年人的肝病常重危,异常的增生可致肝癌。

7 老年人的肾脏由于肾小球、肾小管减少,肾功能减退。

8老年人肺组织会出现弹性降低,肺泡扩大,加之胸廓前后径扩大活动受限,出现肺总量和肺活量下降,有人发现80岁时最大换气量,只有20岁时的50%。呼吸道粘膜萎缩,粘膜纤毛功能减退,使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成为老年人常见病。

9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胃酸、消化酶分泌减少。平滑肌和粘膜萎缩,使对食物消化,对营养成份吸收能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排便延缓,出现老年性便秘。有的老年人还因慢性肠功能紊乱,出现过敏性肠炎。所以,老年人应根据自己肠胃特点,安排好自己的饮食品种及其营养成份。

10在生殖系统方面,老年人也出现明显变化的特征。老年男性精子的数量减少,活动能力减低,性欲也减退,表现为生殖功能减退。多发病前列腺肥大常引起老年男性患者急性尿潴留,排尿困难,甚至有猝死。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到45--49岁由于内分泌紊乱会出现广为人知的“更年综合症”。引起生理、性格及心理的特殊变化。老年女性的内外生殖器随年龄增高也会出现萎缩干枯的变化。

11在骨骼方面,老年人骨骼中有机胶质成分减少,而无机成份增多,可由年轻时的50%增加到80%,导致骨骼变脆,韧性降低,易发生骨折。骨骼骨质疏松受力后可发生变形,如驼背等。老年人的软骨有时会发生脂肪化、钙化等变化。关节的表面粗糙不平整、变形等使老人年站立不稳,行动不便。一些部位的骨质增生,给老年病人常常带来极大的痛苦。

12在五官、皮肤方面,老年人下眼睑囊状下垂,角膜透明度降低,结膜菲薄,球结膜下易出血,晶体的调节功能下降出现“老花眼”,甚至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耳垂缩小,听力下降在老年人中也常见。老年人嗅觉功能减退,鼻粘膜干燥。牙根的萎缩性变化,常使牙齿脱落。老年人的皮肤菲薄,皱纹增多,皮肤弹性降低。皮脂腺功能减退,出现皮肤干燥,汗腺功能减退,使热量散发受阻,易中暑。以上老年人各部分组织、器官的变化如同“树老枝枯”呈衰退征象,但是如果老年人掌握了自身的生理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 措施 ,动静结合,注意养身,就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余热,到那时即使是夕阳景色也会无限好。
老年人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起了急剧的变化,从为国家为社会作奉献的地位变成受社会供养的“闲人”。身份地位变了,从有承担各种工作任务而忙碌变为无职务而整日无所事事。闲住在家社会交往明显减少,此时若再有子女分离,老伴有病或去逝,则很容易随之相应地出现神经精神调节的障碍。在这较大的转折时刻,自然很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有的容易产生动辄发怒、抑郁、焦虑、孤独悲凉,同时产生自卑,衰老感、失落感等消极心理状态,有的并同时出现睡眠不宁、血压波动、食欲不振和疲劳等各种不适状态。如果原有冠心病,高血压等这时更会加重,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离退休后的生活计划,重建离退休后的新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老年人易产生以下几种心理:(1)失落心理。现代化事业需要现代观念意识了现代科学知识、现代心埋素质以及强健的体魄等,可是一般老年人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缺憾,这时候最容易产生失落心理。(2) 怀旧心理。对于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价值目标的改变使老干部心理反差变大,因而怀旧心理也变强烈。(3)淡泊心理。既不刻意追求名利也不悲观厌世,虽清贫度日却自得其乐,虽劳碌却不已为然。(4)自卑心理。其表现有:胆小谨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担风险,生怕打破平静的生活和平衡;易孤独,由于离开了岗位相对减少了同他人的联系,极易产生孤独感,依恋和交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忧郁寡欢;嫉妒多疑,同年、同在一岗的同志相比较显示出较大反差,于是一方面加剧了自卑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嫉妒心理;童稚心理。其特征一是依赖,对组织依赖,对家人依赖,放弃个人努力,一切等待照顾。二是任性.,易冲动,爱发脾气,动辄气冲斗牛,倚老卖老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式。三是多情,好管“闲事”,好为人师。四是固执性格倔强,处事刻板很难通融。有时偏执得不近人情。

老年人达到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

老年人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好自我保健。

1更新观念。首先要对老龄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 “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八十不稀奇”。老年人要树立自信、自强、自立观念。日本提倡老年人要做到经济自立、身体自立、精神自立、凡事靠自己,这种精神状态,可以抗衰老。在心理上摆脱“老年意识”,保持“永远年轻”的心态才能推迟衰老。

2要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与疾病作顽强斗争的信心。俗话说“年老多病”这话虽非绝对,但多少是人们经验的概括。如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但不能因怕骨折而整天户外不出,甚至卧床不动。而应该增加饮食中钙的摄人量,多喝奶,多运动,防治骨质疏松。另外,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较弱,常同时患有数种疾病,更易受到慢性病的侵袭。因此,要注意心理因素在疾病中起的作用。有的人患了癌症,长夜难眠、茶饭不思、精神极度紧张,抑郁或悲哀,结果由于处在不正常的精神状态下,降低了机体免疫力,加速病情恶化,而有的人虽患绝症,但能做到“忘我忘病”振作精神,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延缓病情恶化。

3生命在于运动。适当地合理地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使精神饱满,力充沛,生气勃勃,青春焕发。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是多方面的,如做 体操 、练气功、早晚散步、慢跑、打 羽毛球 、兵乓球、骑自行车郊游等,锻炼时应注意因人而异,遵循机体机能规律,养成稳定型的有规律的活动习惯,动静结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许多事例都证明,坚持各种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推迟衰老和延年益寿。

4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充实老年生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老年人诸多心理不适,追根溯源是生活中缺少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鉴于老年人本身的惰性,我们更要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休闲方式,例如知识型休闲、旅游型休闲、 收藏 型休闲等。同时,我们每个人特别是近亲属千万不要把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误认作精神病讳病忌医,适当的时机应取得心理医生的积极治疗,效果会很好。

5要学会与人相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要相互依赖、相互交往。老年人由于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给阅读带来困难;视力模糊,给外出带来不便;听力减退,导致交际困难。由于身体衰老引起的生活困难所产生的消极心理反应,是老年人经常遇到而又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老年人最易产生的心理疾病是孤独。所以老年人要学会与人相处,与朋友保持联系,经常地给别人友爱和温暖,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温暖。心理学家发现,与朋友接触,可以解除痛苦和紧张,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促进身体健康。老年人还要学会交一些年轻朋友。一则可以使自己年轻,二则从年轻人那里也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加强与青年人的思想沟通减少认识上的代沟。因此,老年人要尽自己所能,多与社会保持联系,为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处于一种年轻活泼的氛围中,使自己从心理上感觉自己还年轻。

6精神上、感情上要有寄托。上了年纪的人,要避免激烈的情绪波动,万事要采取乐观的态度。如到了应该退休的年龄,高高兴兴退下来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往往有些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社会交往少了,每天习惯做的工作不做了,每天接触的人已不见或少见了,这样往往失去工作时的节奏感和责任感,而在生活上感到空虚,精神上若有所失,因此产生孤寂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种心理上的变化,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因此,要正确理解退休、年老是自然发展规律,万事要想得开。应当继续振作精神,乐观积极,重新替自己安排合理的生活、学习和 工作计划 ,发挥余热,给人民做些有益的事,这样使晚年过得更充实和有意义,就可以消除寂寞、孤单焦虑和忧郁。

参考文献:《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与健康 》王惠娟 洛阳大学学报第11卷第1期

《老年心理危机与健康 教育 对策》任占奎 中国健康教育1998年第14卷第9期

《老年人生理特点浅析》 李士新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7卷第2期

《老年人的心理调适》中国心理咨询网

《老年期心理卫生》朱同保 中国校医1994.03

《老年心理情态与心理康复保健》唐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

《人际关系与老年人心理健康》肖健 中老年保健2000.04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范清兰汪国珍 中华医学丛刊2002.07
老年人的思维特点
思维是人的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和反映。人类通过思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这是一种高级、理性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概括、类比、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老年人思维变化的表现

思维出现衰退较晚,特别是与自己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但是,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减退,尤其是思维的敏捷度、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创造性比中青年时期要差。老年人思维弱化及障碍的表现形式如下:

1) 思维迟钝、贫乏 对有些事情联想困难,反应迟钝,语言缓慢;有些老年人不愿学习,不想思考问题,导致词汇短缺,联想易间断,说话常突然中止。

2) 思维奔逸 如对青壮年时期的事情联想迅速,说话漫无边际,滔滔不绝。

3) 强制性思维 不自主的偶发毫无意义的联想,或者反复出现而又难以排除的思维联想。

4) 逻辑障碍 主要表现为对推理及概念的紊乱,思维过程繁杂曲折,内容缺乏逻辑联系。

2. 老年人思维变化的应对策略

人在老年期思维能力的弱化在各个老年人的身上表现程度不同,有些人思维仍很清晰,甚至仍有创造思维,而有些人却有严重的思维障碍。因此,要重视对老年人的全面身心保健,鼓励老年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培养其思维品质,以恢复和保持其良好的思维能力。

㈣ 老年人的智力是指什么

所谓智力,也就是指人的聪明程度,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智力分为两类,液化智力和晶化智力。液化智力指比较直接依赖于生理结构,而不依赖于文化、知识的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如近事的记忆力、思维敏捷度、知觉操作技巧的智力机能等;晶化智力主要指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后天习得的能力,如对常识、词汇的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人的“液化智力”机能一般在成年早期达到最高峰,以后随年老而减退;而“晶化智力”直到五六十岁也不减退,有时还有所改善,只有在七八十岁后才略有减退。因此,那种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断言“年老智必衰”,某些人甚至年未老便从心理上感到“智先衰”,不仅缺乏科学根据,而且也影响“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
人的智力发展和衰退的个体差异很大。这是由于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和衰退的因素是多侧面、多层次的。下面主要介绍个体因素、社会和环境因素。
1个体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与年龄因素。人的智力是由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美国心理学家斯坦莱?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能胜过一吨的教育。”根据标准的智力测验发现,就一般人而言(不包括科学家,发明家等智力优异者),人的智力在20岁以前是上升时期,以后便逐渐衰退。有人曾对7岁~92岁的832人进行智力测验,结果表明,18岁时智力达到最高点,50岁时智力下降到15岁时的程度,80岁以后智力便急速下降。
身体条件也包括在个人因素中。老年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智力衰退,有些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如身体器官的老化、疾病,身体虚弱等,特别是由于老年痴呆病及脑动脉血管硬化所造成的。与健康老人相比,身体有障碍的老年人智力衰退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这里重点谈一下脑和神经系统老化的问题。脑的老化及其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脑重量的减轻。据科学估计,20岁以后,人每天要死掉上万个脑神经细胞。70岁的人其脑重量只有其青年期的95%,80岁时减少到90%。有人估计,高龄者的脑重量如与脑重量最大的年龄层相比,大约减少50~150克。大脑皮层的萎缩和脑神经细胞的减少是导致老年大脑重量减轻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的代谢水平,核糖核酸、蛋白质、脂肪质的含量和更新率都逐渐降低,再加上神经纤维的密度逐渐减小,神经传导速度减缓、通路逐渐失灵,从而导致脑神经机能的衰退。因此,老年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减弱,记忆力下降,思维的灵活性降低,对紧急状况的应变能力减弱。
关于性别因素,无论在各个年龄阶段,男女的智力都是有差异的。这一问题,尚待研究。
2社会和环境的因素。学历、工作经验、配偶、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人际关系都是影响智力的社会因素。
探求不同的学历究竟会给老年期智力带来何种影响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学历会造成职业、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的不同。从整体来说,学历越高,也就是说,直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由于年龄增长所造成的智力衰退的速度就越缓慢,而且,学历所带来的影响,在老年妇女身上反映的要比老年男性强烈。
一般认为,能继续工作的,身心都很健康的老年人,也能维持较高的智力水平。另外,老年人过去从事何种工作,也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智力。总的来看,未担任过管理职务的普通工人及过去从事体力劳动的老年人,智力衰退的幅度就比较大。
由于老年人身心机能的下降,活动范围往往变得狭小,与社会接触也逐渐减少,缺乏必要的交往及信息沟通,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孤立感、障碍感等,多数会成为维持智力水平的不利因素。人到了老年期,智力确实有所衰退,但并非全部衰退。到底多大程度上是生理变化,有哪些是病理变化,分晓尚待研究。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神经细胞减少达到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龙王传说同人 浏览:946
养老院的生产与运营是什么 浏览:481
自制长寿糕 浏览:221
日本电影网址 浏览:583
体检抽血完多久可以洗头 浏览:891
16春节退休金到位通知 浏览:473
养老导出最大期号是什么意思 浏览:221
老人肠瘤能活多久 浏览:715
长寿冠海棠花期是几月 浏览:462
北京市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浏览:31
日本男主角应聘鸭子的电影 浏览:22
李沧区万家康养老院 浏览:667
农村养老保险政策2019攀枝花 浏览:948
现在公务员体检要检查什么 浏览:451
武汉退休人员有菜贴 浏览:638
退休人员未及时办理退休手续违反了什么 浏览:673
空间变美系统清穿多肉 浏览:48
米璐璐作品集txt 浏览:497
美国大片男男 浏览:552
宝包网txt 浏览: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