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给孩子讲故事,爸妈要掌握什么妙招
孩子小的时候全是十分惊讶的,她们也会对一些童话或是寓言十分的有兴趣,而常常让孩子阅读文章这种小故事,对她们的了解和发展都是有非常大协助的。而当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情况下,父母也必须给孩子多读一些童话故事书,比如在入睡以前也是必须给孩子讲一些睡前小故事,随后让她们更强的睡眠质量,但是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情况下,父母都需要把握什么窍门呢?
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情况下,假如过度枯燥乏味得话也会让孩子觉得非常的乏味,因此在讲故事时也可以播放适合的歌曲,再挑选一个故事的情况下,就可以依据它的情感及其内容来挑选适宜的歌曲。如果是在这类美妙的旋律的情况下父母讲的剧情也会滔滔不绝,加重孩子的了解,也可以再让孩子听故事的历程中渐渐地塑造孩子的音乐素养,当然会造成她们对歌曲的兴趣爱好。
② 该如何为孩子讲故事呢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听的了,童话故事中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童话人物形象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童话故事中的一切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去观察这整个世界,会说话的动物,有生命的山河,会流泪的树木……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掺杂了虚与实,儿童把现实与幻想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若家长经常为孩子讲故事,营造一个充满幻想的氛围,这有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
那么该如何为孩子讲故事呢?
1、有感情地为孩子讲故事,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2、讲故事时,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比如,讲到《狼和七只小羊》当中的惊险情节时,可以抱住孩子,使孩子不那么恐惧;讲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可怜女孩的遭遇时,拥抱孩子,给孩子一个吻,让孩子在同情小女孩之余,感受父母的爱,使孩子懂得珍惜。这将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时间,这是孩子最快乐是时光,能给他们带来亲情和安全感3、。
3、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听音乐,并为孩子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玩具等等。例如,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时,准备一张乌鸦的图片,或是乌鸦的手偶,家长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用图片或玩偶演绎。听故事时让孩子边听模拟的声音,让孩子触摸有关的实物,这样童话故事就会在孩子脑中形成一幅幅鲜明的图像,孩子的想象触角将伸得更深更远。
为孩子讲故事不仅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
-----------------------回答摘自4399幼儿教育
③ 家里的老人会给你讲怎么样的故事呢
小时候,奶奶常常给我讲“党阁老后人”的故事:清朝阁老党崇雅回到了故乡,给子孙留下了丰厚的家资。为了保障后人的生活,将盖房子的椽子中间掏空,将银子注入,以备子孙家道中落,拆房而取……谁知道,党阁老的后人们,直接将房子,一件挨一件地卖掉了……根本就不知道,老房子里面藏着的秘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爷爷再想的周到,后人自己不努力,藏再多钱也没用!!!她老人家,告诫我从小努力,长大靠自己。
④ 大人讲给小孩的睡前故事大全
儿童睡前故事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作用巨大,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具有自由的想象力、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情感力,使孩子内心柔软细腻而丰富。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人讲给小孩的睡前故事大全,希望能够帮到你!
小灰熊离开家,到山野去觅食。走着走着,无意中发现岩缝中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它好惊奇,听妈妈说,宝石可是贵重的东西,能值好多钱呢。小灰熊把宝石捧在手上,朝哪搁呢?自己还得要采摘果子哪!它想了想,要不,先找个地方藏起来,过几天再来取。想到这,小灰熊摘了片树叶把红宝石包好,藏进了附近的石洞里,又在洞口做了个记号。
藏好了宝石,小灰熊高高兴兴采果子去了。没走多远,遇到了外出游玩的小沙狐,小灰熊兴致勃勃地把藏宝的消息告诉了它,并叮嘱道:“这事只有你一个知道,千万要保密。”小灰熊告别了小沙狐,又朝前走,走着走着,又遇到了去河边喝水的小狗獾[huān],小灰熊乐滋滋地把藏宝的消息告诉了它,并再三交待道:“这事只有你知道。千万要保密,不能对别人说呀。”小灰熊告别了小狗獾,又朝前走,走着走着,又遇到了外出溜达的小狸鼠,小灰熊神秘兮兮地把藏宝的消息告诉了它,并连声提醒道:“这事只有你知道,千万要保密,别往外讲呀!”就这样,小灰熊一路上又遇到了小花鹿、小山羊、小灵猫、小瘦猴,都同样把藏宝的事跟它们说了,并让它们千万要保密……
过了几天,小灰熊来到藏宝的石洞,打算把红宝石取回家交给妈妈,可找遍了整个石洞也没找到,红宝石怎么不见了。红宝石被谁拿走了呢?虽然我告诉了那么多小伙伴,可它们都答应要保守秘密的呀!这会儿小灰熊呆呆地怔在那里,它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事。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兔一家。这天早晨,阳光明媚,兔妈妈一大早就去买菜了,兔宝宝一个人在家里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饭呢!
这时,一只狡猾的狐狸经过小兔的家门口,看到家里只有兔宝宝一个人,眼睛一转,心里马上打起了坏主意。它轻轻地走到窗户旁边,用力一跳,就进了屋子,慢慢地走到兔宝宝后面,双手扛起它就往外跑,在打开大门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门边的报警器。被正在巡逻的黑猫警长听到了。警长很快地到了小兔家,发现小兔家的大门敞开着,可是家里没有人。警长刚想帮它们把门关上的时候,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它看到窗台上布满了狐狸的脚印。脑筋一转,心想:坏了,肯定是坏狐狸把小兔抓走了。它连忙转身跑到家门口骑上警车飞快地向狐狸家骑去,在半路的时候就追上了狐狸和兔宝宝。狡猾的狐狸看到黑猫警长,吓得腿都软了,把小兔放在地上转身就跑走了。
黑猫警长救回了小兔,开开心心地把小兔送回了家。
从前掌管三门峡的水龙王,是一个以人类为敌的凶神。在江上过往的船只,经常受害,艄公、船夫,都做了龙宫里的俘虏,龙王口渴就喝他们的血,饿了就吃他们的肉,龙宫外面,堆满了白骨。
这些白骨不甘灭亡,变成青青的小草,和龙王争田夺地,包围了水晶宫。
后来,他们露出水面,在沙滩上散步。凶恶的龙王,派泥沙水冲刷他们,使他们枯黄下去。奄奄一息的青草,为了生存,就向张道士、梳妆娘娘求救,他们的要求,被拒绝了。神门上的石壁老人告诉他们,若能把牧羊孩子的鲜血洒在他们身上,他们就会有一颗倔强的心了,他们就会得救了。小草们不忍心让牧羊孩子为他们做出牺牲,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牧羊孩子听了石壁老人的话,慷慨地用镰刀割破了自己的手指,把鲜血洒在小草身上。小草们马上长高了,长挺了,在他们的胸部开放了像五星宝石般的小红花,牧羊孩子给它们起名叫山羊花花。然后,牧羊孩子就倒下去,睡在山羊花花的绒毯上闭上了眼睛。
多少年后,人们传说牧羊孩子又醒过来了。那最早来察看三门峡准备活捉老龙王的,穿着军衣,头上戴的帽子,正中有一颗亮闪闪的五星帽徽,人们认出他正是当年的牧羊孩子了他原来是领着军队前来兴修水利,制服龙王、为人类造福的。山羊花花会见了救命的恩人,格外地高兴,他们热心地帮助这支作战的队伍,白天给这支队伍传递龙宫里的情报,夜晚从五星花瓣里睁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像黑夜照路的星星,给这支队伍举起了一盏盏小灯。
小猴哥哥是森林里最聪明的人。小猴哥哥有一位小猴弟弟,要多笨有多笨。小猴哥哥经常都为自己的弟弟哀叹:“你什么时候能变聪明一些呢?”
因为小猴哥哥的聪明,所以小动物们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来找小猴哥哥寻求帮助。小猪想要要盖房子啦,黄鹂想要要学乐谱,熊猫想要学画画,小猴哥哥就把房子怎么盖,五线谱怎么识,画上怎样着颜色,都告诉了小动物们。
于是,小猪便专心学起盖房子来;黄鹂也每天起得早早的练歌喉;熊猫也每天都到野外去画画。
有一天,小猴弟弟也出了门,不知干什么去了。
只有小猴哥哥仍在家里,喝茶听音乐,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许多日子过去了,小猴哥哥觉得小动物们好久没来他家了。他们都干什么去了呢?
后来,小猴哥哥拿起新出的晚报,才发现,原来小猪已经成了建筑师,黄鹂成了红歌星,熊猫也成了画家,连他的笨头呆脑的小猴弟弟,也开起诊所当起医生。?
“原来他们有多笨呀,可现在都成了名人。我呢,我这么聪明却什么也没干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猪的家并不大,一个人睡一张长6米,宽1米的床上还有一点点多。
猪的家并不漂亮,用四张纸合成的窗户,塞满了稻草的墙。
猪的家不豪华,家具也不齐全,一张单人桌,一个破了角的碗还有一桶水。
猪并不懒,也不是特别勤快,每天干完该做的话就开始睡,抓食物吃了它,等它消化再吃,是猪的活法,只要养活自己就足够,别人那豪华宝马还没我三轮车蹬得快呢,即使这样,猪八戒还是长了一身的肥膘。
猪的家里特别乱,猪才没有这么多时间去整理,猪的脑子已经过忙了,它要想啊,HI等于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吃的,什么时家能更大点,什么时候能有点钱雇个保姆收拾收拾家。
猪干脆不去想,跑去工地开始了搬运,猪说,一天挣十块钱,一个月三百多块钱,一年三千多块钱,有了钱,买两汉堡,吃一个,扔一个。
猪开始不停地忙活,他省吃俭用,一身的肥膘也减了下来,用存了十年的钱雇了个保姆,替它收拾房子,也用剩余的钱开了个小店,小店挣的钱娶老婆,猪说,虽然我猪头猪脑的,也辛苦地挣着钱,娶个老婆住上了房子,我也很快乐啊。
⑤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文:张鼎一
听故事对于幼儿来讲具有深刻且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让孩子习得更多语言,同时还承担着促进亲子交流、甚至是塑造孩子终身人格的重任。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呢?在这里,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题材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无论是针对男孩,还是女孩,在题材内容的选择方面,都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比如说可以选择一些乐群性的故事,讲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也可以选择情商方面的故事,比如故事主角经过一番挫折或者困难,在自己坚韧不拔且勇敢自信的努力下,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还可以选择一些国学经典故事,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时,在具体内容性质方面,还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阶段进行选择,例如1岁到2.5岁左右的孩子,主要应该学习一些认知方面的东西,生活家具、交通工具、色彩、小动物等等都可以;而3岁到4岁左右的小朋友,则可以听一些训练情商方面的故事,或者科学小故事等(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十万个为什么?》);而在5、6岁的孩子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幼小衔接时期,除了情商小故事,还可以适当学习一些汉语拼音、英语字母、单词等一些语言基本功,以及一些基本的算术小常识,比如10以内的加减法。
第二,选择渠道无定式,可以多种多样。
讲完题材选择之后,可能有些家长仍会困惑,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从哪里挑选故事。关于故事来源的渠道方面,我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定式和规程,可以多种多样。
1.日常生活小故事。
比如前段时间我们一家出去游玩的时候,我们在地摊上看到了双节棍,于是我就给5岁的儿子讲了双节棍的渊源,讲了李小龙的故事,也讲了陈真打败日本空手道高手的故事。
2.《十万个为什么?》等综合类工具书。
3.绘本书。
现在市面上的绘本书籍非常多,国外的国内的都有,可以在网上多购买一些,最好买那种成系列的绘本书籍。在睡前拿一本跟孩子一起看,孩子看图画的同时,父母在旁边读文字。一方面增加孩子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亲子之间的 情感 交流。
4.电视动画片。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或者害怕孩子电视成瘾,于是干脆就一点都不让孩子看电视,我认为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为看动画片不但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还可以获得一些良好的 情感 体验。比如通过看《熊大熊二》,可以让幼儿知道人和动物之间也可以和谐相处,懂得保护大自然;通过看《超级飞侠》,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些国家和地理知识和人文常识;通过看《海底小纵队》,让孩子知道更多的海洋知识。
所以,适量让孩子看一些动画片是有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5.国学小故事。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国学方面的小课程,比如有讲中华上下五千年 历史 的,有讲名人传奇故事的,有动漫形式视频的,也有音频的,都很不错,值得学习和参考应用。具体可以从网络或者微信公众号里面寻找,比如“睿谷幼教知名品牌”就很不错。
6.父母童年经验。
父母自己小时候听过的一些故事,这时也可以拿出来讲给孩子听,这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了。比如,我经常给我们家两个小朋友讲《神笔马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故事,讲这些故事的同时,还可以时不时地说一下自己当年的童年经历,争取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第三,故事形式方面以听为主,以看为辅。
在故事的呈现形式方面呢,由于幼儿的认知范围有限,所以一般是以听为主,以看为辅。同时,父母既可以当面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把故事录制成音频,晚上睡前拿出来给孩子播放,这样子的话,可以增加一些新鲜感的同时,调动孩子听故事的兴趣。
第四,语言风格轻松活泼,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在讲故事的语言风格方面,一定要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很容易,一般来讲,讲故事的语言有四个级别的要求。
1.语言清晰,听得清。就是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必须要让孩子能听得到,听得清,否则容易造成沟通方面的障碍。
2.要流畅。讲故事时候不要有太多的口头禅,比如“哦”、“嗯”、“啊”等不要有。
3.要有逻辑性。一方面,父母讲故事时候有逻辑性,可以让孩子更容易聆听和吸收。另一方面,言传身教,父母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说话的逻辑习惯。
如何更有逻辑呢?在这里我想更加明确一点,我们讲故事或者说话的逻辑大体可以分为 内容逻辑 和 形式逻辑 两种。其中内容逻辑就是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从大到小(抑或从小到大)进行讲述;形式逻辑是指我们讲故事时候,出现一些逻辑连接词,比如“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
4.生动形象。生动形象是讲故事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首先必须达到以上三点要求,同时再有一些小的技巧和策略。这些小的技巧和策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模仿幼儿,进行语音语调的夸张。
(2)添油加醋,进行场面化语言的描述。
(3)一边讲,一边演。
最后,讲故事绝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的科学和小的技巧,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学会讲故事,会讲好故事!把孩子培养成对 社会 有用的人!
⑥ 父母应当怎么给孩子讲趣味故事
1、给故事取个名字
家长为孩子讲述一个“没名字”的小故事,然后让孩子根据故事内容为故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家长要指名字中的不足之处,比如,孩子可能会用很长的几句话当做故事名,这是家长就要告诉孩子,故事名要简单,最多不能超过一句话。当孩子能够用简介的语言为故事起名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名字就像是故事的帽子一样,一个故事可以戴不同的帽子,鼓励孩子为故事想更多、更好的名字。
2、复述小故事
家长先为孩子讲一个小故事,然后再让孩子将故事内容复述。家长注意,刚开始进行此游戏时,家长讲的故事不要太难,情节不要过于复杂。
3、看图续编故事
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图文向报,孩子看图,家长读文字,为孩子讲述向报上的故事。故事讲到一半时,家长停下来,然后让孩子根据图片上的向面,猜故事后面的情节,看图续编故事。
⑦ 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呢
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呢
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呢,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培养宝宝的这种意识是要从小抓起的,未来的发展是现在的每一步累积起来的,应该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一同成为更好的人。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呢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北京小杨
从“讨价还价”到“奖罚并用”
小瀚4岁半了。从1岁半起,他每晚都要听睡前故事。我也有过一晚上讲5本《婴儿画报》的经历。大人讲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孩子却听得双目炯炯,毫无睡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慢慢摸索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1.讨价还价
每晚睡前,我先问小瀚:“今天晚上讲几个故事啊?”开始时他报10个,我说太多了,只能讲4个。接着他就主动降到9个,我说还是太多,讲5个吧。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7个成交,彼此皆大欢喜。他觉得胜利了,而我的目的也达到了。等他适应了以后,我又慢慢降低“报价”:从报4个到3个,再到2个、1个。最后,成交的数目也从7个慢慢降至3个。有趣的是,这种“讨价还价”讲故事竟然成了每晚睡前必做的亲子游戏,开心又温馨。
方法2.奖罚法
每晚讲3个故事成了习惯以后,我又在讲故事过程中引进“奖罚机制”。有时为了催他快点洗脸刷牙,我就告诉他,如果5分钟之内洗漱完毕,就奖励1个故事;有时他白天有非常好的表现,我也奖励他1个故事。相反,如果他刷牙洗脸慢吞吞,或者白天犯了明显的错,我就罚掉1个故事。由于这种奖罚法和他的行为表现直接挂钩,所以对他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很有效。
此外,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一次不要讲太多故事,半饥渴状态更有利于保持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还要把挑选故事的权利给孩子,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
山东胡力
录下妈妈的保留曲目
我儿子从半岁开始,就喜欢伴着妈妈的催眠曲入睡,而且翻来覆去就喜欢听那两三首老掉牙的儿歌。后来,因为他妈妈需要经常值夜班,所以哄儿子睡觉就成了我们家的头号难题。
一次,我被小家伙闹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压低嗓门,模仿他妈妈的声音给他念儿歌,没想到还真奏效,小家伙一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于是,第二天,我找来一台复读机,让他妈妈把自己的几首“保留曲目”录下来。晚上,我哄儿子睡觉的时候,再放给他听。这样,我这个劳动力就解放出来了。
山东王海洋
用美丽梦乡诱惑他
我儿子刚满3岁。每晚睡前,他也总是让我讲故事,讲了一个又讲一个,他就是不肯睡觉。
一次,我实在累得不想讲了,就顺口编了一个故事:只要你睡着以后,就会进入一个梦乡。梦乡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花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有你喜欢的所有的东西。而且,妈妈还会在那里,等着再给你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我一边用生动的语言,一边用夸张的表情,把梦乡描绘成一个诱人的好地方。儿子听得都入迷了。于是,我趁机说:“那就赶快睡觉,进入梦乡吧。”儿子欣然同意。然后,我们互道晚安。不一会儿,儿子就甜甜地睡着了。
故事CD来帮忙
我儿子跳跳也爱听睡前故事,我也会经常给他讲。但有时,我实在没空,就会找我的助手――故事CD来帮忙。
跳跳未满周岁时,我就给他买了几张故事CD,里面有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声情并茂的分角色讲述,加上与故事情节相配套的儿童歌曲,生动有趣,而且想听多少遍都能轻松满足。如果没有时间亲自给他讲故事,我就放CD给他听。他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2岁左右,跳跳就会自己选择想听的CD盘放人CD机中,自己操作遥控器上的数字按钮选择想听的故事。
浙江郑敏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晨晨从2岁开始,睡觉前也会缠着妈妈讲故事。不过,妈妈的故事总是在变。因为我常常在睡觉前,帮助晨晨回忆一下白天发生的事情。说到有趣的事情时,晨晨会咯咯地笑。有时,我也会提醒她,今天哪些事情做得不太好,比如推了小朋友,对奶奶没礼貌等等,晨晨也会“虚心”接受。
讲完白天的事情,接下来我就开始给她讲故事了。不过,从一开始我就告诉她,最多讲3个故事。如果她一定要求多讲,那好,明天晚上就只能少讲一个。坚持这个原则不变,晨晨很快就习惯了。我讲完3个故事,她就知道睡觉的时间到了。
选择合适的讲故事时间。
一般讲故事的时间会固定在晚上入睡前,这个时间周围环境比较安静,且有助于孩子入睡。家长要将讲故事固定在某个时间段,让孩子养成习惯,且要坚持,不能今天一会后天一会,不利于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
选择合适的故事章节。
家长讲故事时,要选择篇幅简短适合月龄宝宝的故事,不宜选择超过年龄段的且篇幅过长的故事,这样容易引起听觉疲劳,且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最好能够用图说话,让孩子容易产生兴趣。
跟宝宝互动。
家长给宝宝讲故事不能单纯地自言自语,而是要观察宝宝的表情变化,要时不时与宝宝产生互动,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来,体会到故事的有趣性。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引起宝宝的思考,丰富其创造力。
把握讲故事的技巧。
有的家长讲故事只是照书本读完就可以了,其实这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家长可以以就当时的情况带入到故事情节中,比如奖励下宝宝今天的衣服穿得很整齐啊,然后我们今天讲的故事就是如何做一个整洁的好孩子等,这样容易让故事带有兴趣,孩子也容易听进去。
讲完后要巧妙结束。
有时候孩子精神比较好,一直不睡觉,家长讲了很多个故事也没用。这样是不好的,要跟孩子达成一种原则性,比如最多将3个故事,剩下的时间要自己睡觉了。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去,或者可以以一些其他的话题巧妙结束讲故事时间。
总之,孩子讲故事的方式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家长必须要用心跟孩子互动。孩子是比较容易感受到故事的过程的,如果家长也敷衍了事,那孩子可能也不会用心听,当完成任务一样。所以,讲故事要讲究技巧,不仅仅是学习,也是培养好习惯的开始。
⑧ 如何为孩子讲故事
如何为孩子讲故事
如何为孩子讲故事,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十分关心自己宝宝的生长情况,不过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讲故事,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为孩子讲故事吧!
美国故事家吉姆·科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稳妥办法。
这表明,故事的内涵不仅反映生活,揭示世界,而且故事对人的塑造施加着积极影响,有教育性。据此,给孩子讲故事,要充分发掘故事的教育性。
通常情况下,孩子都爱听故事、只要你的故事一开讲,孩子那双明亮的小眼晴就紧紧盯若你的嘴巴,他们贪婪地听杆,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变化,故事主人公的详怒哀乐会深深打动孩子们那稚嫩的心灵。
但凡事都有另外,有时候妈妈在一边认真的讲,孩子却在一旁要么玩自己心爱的玩具,要么就被身边的其他事物所吸引。孩子不愿意听故事吗?还是这个故事不吸引孩子呢?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得不想——究竟如何讲故事,孩子才喜欢听?
其实,要讲好故事,使孩一爱听,又能受到有益的启发,也不容易 要讲有意义的故事,家长要选择内容健康、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故事来讲,切怠给孩子讲那些荒诞、恐怖费解或情趣低下的故事,否则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毒害孩子的心灵,一般说来,孩子年龄小,理解力、感受力差,应给他们讲些内容简单、情调欢快的故事,对年龄大的孩子,就可以讲内容复杂一些、情节曲折一些、哲理性强一些的故事了。
讲故事要有针对性。不知你留心过没有,不少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听不进父母的话,却能牢牢记住故事里某些人物的语言,这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了一条好力、法。假如你的孩子有说谎话的毛病,你不妨给他讲一讲《狼来了》的故事;
假如你的孩子仃骄傲的毛病,你不妨讲一讲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假如你的孩子学习不刻苦,你可以讲讲《铁柞磨成针》的故事……家长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故事,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要研究讲故事的技巧,当然,不必要求每个爸爸、妈妈都象说书一样讲得引人入胜,但也应该下一番功夫。讲故事时,家长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做些动作,模拟一些声音。这样能增强感染力,把孩子的思想“抓”进故事中去。
让孩子复述故事。这里介绍三种复述故事的方法。一是让孩子详细地把全部或某一段故事复述一下。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二,适引导孩子在复述故事时加以发挥。孩子在复述时,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添加一些情节和语离。家长对此应给予丧扬和鼓励。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三是让孩子用几句话把故事梗概描述一下。这种方法虽然难,却可以徽炼孩矛的概括能力。
和孩子比赛讲故事,当孩子缠着你讲故事时,你可以向孩子提个条件:一人讲一个,看谁讲得好,只要孩子讲得认真,就让孩子得第一,以示鼓励。这样,孩子就会由听故事到学会给别人讲故事,不但能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还锻炼了记忆力和表达力。
要经常讲新故事。你要经常给孩子讲些新的故事、不要天天重复老一套。你可以利用下班乘车等零星时间看些故事书,为晚上临睡前的”故事会“备一备课,这样,你的家庭“故事会”就能越开越成功。坚持下去,你的孩子一定能从许多新故事中得到丰富的营养。
如果家长希望能帮助孩子将阅读向纵深发展,最好的办法是“和孩子聊书”,当然不是要每一本书都聊。家长可以尝试着从孩子的书中找到自己也感兴趣的书,与孩子以闲聊的方式谈谈那本书,可能会找到一种“共同语言”。
当孩子独立读第一遍的时候,他可能只对这个故事的基本线索感兴趣,读完就完了。但如果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帮助孩子发现了其他更有趣的线索,常常能刺激孩子“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一般情况下,孩子是有兴趣重读一本书的。国外的一些阅读实验表明,孩子经过聊书后常常发现在聊书的过程中似乎“重读”了书,甚至有孩子感叹“没有聊过就像没有读过一样”。
不过,父母在聊书时切忌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要记住:孩子的阅读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作用更多应是引发孩子的兴趣,找出孩子阅读中的困惑,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应是孩子自己,并不应由家长简单地告诉孩子结论。
一、选择最具有民族性的民间故事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必要了解、继承我们的民族传统。在开展民间文学的课题时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颇具中华民族特征的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了解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1、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帮助孩子知道真爱是无敌的,可以与一切的坏势力斗争,激发幼儿爱憎的情感,明白爱可以战胜一切。也让孩子认识到我们的国家是个充满爱的国家,人们向往真挚的爱情的同时,也企盼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呼唤整个社会的爱。
2、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过年的传说》、《元宵节的传说》等等一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也了解了自己身边的习俗,积极参与节日的庆祝和传统活动中。在清明节到来时,我们不仅与孩子分享清明节的故事,还与孩子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在实践中纪念祖国的烈士和自己的家人。
3、龙的传人,龙的故事。
《龙的传说》、《巧妹绣龙》、《锦线女龙》等龙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我们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过去的东方的巨龙,现在更是一条越来越强大的龙,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在元宵节到来时,和孩子一起听故事,一起舞龙,孩子在舞龙时亲身感受到龙的威猛和庞大,孩子在一个个活动中,体会着民间故事。
4、名人、名家故事
《花木兰替父从军》、《金城公主的故事》等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孩子明白了,为了整个国家的兴旺,每个人都会付出自己的力量。每一个人,作为祖国的一员,都会用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国家的。
二、选择最具有教育性的民间故事。
与孩子分享民间故事的愿望就是要通过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民间故事中的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和睦、立志勤学、谦虚礼让、律己宽人、公正无私、明理、诚信等良好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爱的教育
《孔融让梨》、《木兰从军》、《老虎拜师傅》、《三个和尚》、《渔童》等这些故事使孩子明白了要学习故事中的人物,要做一个爱父母、爱老人、爱老师、爱伙伴、爱集体、爱祖国的好孩子。
2、德的教育
《聪明的阿凡提》、《小兔子洛珠》、《狼来了》、《三把斧头》、《珍珠翡翠白玉汤》、《白头翁》、《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鲁班学艺》在这些故事中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像正直、勇敢、诚实、信用、勤学、持之以恒等,为孩子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⑨ 父母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链接: https://pan..com/s/1GnKV2so9IPh0uuJWCDwM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