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寿衣有哪七件
通常包括寿衣、寿裤、大袍、衬衣、衬裤、夹衣、夹裤七件寿衣。
除了标准的七件寿衣外,寿衣七件套套餐还包括被褥四件套、首饰九件套、标准配件18套,部分配件可以根据家属需求及逝者生前喜好进行调换。
根据传统寿衣件数的规定,“四领”主要包括棉袍、棉衣、夹衣、衬衣四件上衣。“三腰”主要包括棉裤、夹裤、衬裤三件下衣,这就是寿衣七件套中的“四领三腰”。
关于寿衣七件套是哪七件的问题,还有人认为是衾衣、寿衣、寿帽、寿鞋、寿袜、寿枕、寿被七件殡葬用品。如果单从“七件套”数量构成上看,此七件的确是寿衣的套装组合,但与传统“四领三腰”的习俗相悖,因此这样的组合充其量是寿衣的套装,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寿衣“七件套”。
Ⅱ 老人寿衣一般是几件
老人寿衣一般是5件,但规矩不同,件数也不同。一般寿衣都是以奇数为准。但是南方部分地区是取偶数的,也就是常说的八件套。从传统上来讲,寿衣是根据亲人的年龄、属相来确定寿衣的件数以及颜色花纹。
寿衣的件数一般都是市面上的五件套:包括大袍、棉衣、棉裤、衬衣、衬裤。这是由于火葬时对棺木的大小有要求,否则,进不了火化炉,所有的纸棺都是固定大小的。较之以往的木棺偏小。如果寿衣的件数,被褥的件数过多,逝者就无法入殓。
(2)民俗文化过世老人寿衣穿多少件扩展阅读
寿衣选择:选择寿衣的关键要注意搭配,也就是说衣、裤、鞋、帽、被的款式、色彩、图案要协调,要呼应。在款式上尤其要将中式和西式区别开来,切不可上穿西装下着布鞋,中不中西不西,显得不伦不类。
色彩的选择更要注意整体的格调,将零碎的色彩统一在大调子中,不可使用大面积的对比色,不然会显得杂乱、刺眼。图案同样有古典的、现代的、中式的、西式的之分,在风格上要协调、统一。此外,面料的选择还牵涉到"殡"礼的档次,一般缎织料的寿衣较为贵重,家属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寿衣。
Ⅲ 寿衣有哪七件
寿衣七件套是:衾、寿衣、寿帽、寿鞋、寿袜、寿枕、寿被。寿衣是指为亡人穿戴的衣服,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美称寿衣,寓为健康长寿之意。现在的寿衣,除中山装、西装、唐装等。颜色也由以往的蓝色、褐色,慢慢发展到现在的红色、粉色、紫色、绿色、金色,加入更多的五行元素,来对应逝者的五行属相。
寿衣七件套是:衾、寿衣、寿帽、寿鞋、寿袜、寿枕、寿被。寿衣是指为亡人穿戴的衣服,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美称寿衣,寓为健康长寿之意。现在的寿衣,除中山装、西装、唐装等。颜色也由以往的蓝色、褐色,慢慢发展到现在的红色、粉色、紫色、绿色、金色,加入更多的五行元素,来对应逝者的五行属相。
图案同样有古典的、现代的、中式的、西式的之分,在风格上要协调、统一。此外,面料的选择还牵涉到"殡"礼的档次,一般缎织料的寿衣较为贵重,家属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寿衣。
为老人准备寿衣时,寿衣的件数一定要为单。通常三件、五件、七件为宜,切忌不能为双。因为人们深信,阴世的吉利数字与阳世的吉利数字相反,活着的人讲究好事成双,而阴世的吉利数字为单数,因此寿衣件数一定要为单。
Ⅳ 寿衣有哪七件
寿衣七件衣服分别是,五件短衫,两件长衫,短的穿里面,长的穿外面,短衫的第三件是白色的,女装寿衣数量要单数,共7件或11件。
寿衣一般是,七件衣服,三条裤子,衣服有五件短衫,两件长衫,短的穿里面,长的穿外面,短衫的第三件是白色的,其余的衫裤都是黑色的,七件衣服先由逝者的子女在身上一件件的穿着理好,再一并脱下穿与逝者身上,女子月经期不可碰触寿衣寿被,穿与逝者身上后一件件为逝者理好并系好绳扣,系好衣服并停放后由长子拿一支焚香在每件寿衣的一边衣角上烧一个洞。
寿鞋不能有鞋带子,寿袜用纯棉袜,寿衣袖子要长至完全盖着手,据称有藏富之意遗体收殓时以左手执手巾,右手执纸扇或檀香扇,寓意透心凉,无牵无挂有家人把红利市装满冥纸,置于亡者手中,俗称执手利市,代表预备冥府上路费用男装寿衣最少有6件,女装寿衣数量要单数,共7件或11件,先人平常喜欢之衣服,可选择两至三套陪葬。
(4)民俗文化过世老人寿衣穿多少件扩展阅读:
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美称寿衣,寓为健康长寿之意。在庆阳,老人一般过了60岁以后,儿子要及早想法为父母做寿衣。寿衣包括帽子、衣裤、鞋袜等,衣裤至少要做够三套,套数均要单数,忌双数。
做寿衣一般要在古历闰年做,因古历闰年比平年多一个月,俗称闰年做寿衣,可以为老年人增寿。所做的布料要用棉线织的布。古时,从被褥鞋帽到内衣、外衣、袍子、鞋袜,均要女子亲手做。新时代,一般人家除过做外衣,内衣和鞋帽等都从寿衣店购买,大衣取代了袍子。
Ⅳ 寿衣七件都是什么
是衾、寿衣、寿帽、寿鞋、寿袜、寿枕、寿被。
1、衾:裹尸的包被,形似斗篷,以绸、缎面料织成,绣以花卉、虫鱼、寿星等吉祥图案,穿在逝者的最外层。
2、寿衣:寿衣包括衣、裤、裙。衣有长衫、短袄、马褂、旗袍等,并有内衣、中衣、外衣之分,裤和裙皆有长、短及各类中西不同款式。
3、寿帽:寿帽又称寿冠。男的一般用礼帽、便帽,也有戴传统的清朝瓜皮帽的;女的特别是我国南方的老年妇女,常戴蚌壳式绒帽,有"老夫人"相,但不适合中青年女性。
4、寿鞋:寿鞋一般是中式布鞋或西式皮鞋。
5、寿袜一般为棉布袜。
6、寿枕:以纸、布做成。按传统习俗,头枕饰有云彩,脚枕为两朵莲花,谚曰:"脚踩莲花上西天"。
7、寿被:寿被是一种盖在逝者身上的狭长小被,处于最外层,以布、缎作为面料,上绣星、月、龙、凤等图案。
(5)民俗文化过世老人寿衣穿多少件扩展阅读
现代寿衣
满族入关后,于顺治元年(1644年)厉行“改冠易服”法令,有些乡间百姓,因不知法令,偶尔穿著明代服装进城,大多被剥得全身精光,咸以保全性命为幸。
因为清朝初年的剃发易服,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被迫改穿满族服饰(即现代唐装马褂),久而久之满族唐装马褂也逐步扩展到生活各个方面,成为现代寿衣的标准形式。
大多绣五蝠捧寿图案。寿衣颜色,一般为蓝、褐色,年轻妇女用红、粉或葱白色。此外,还配以被褥,通常铺黄、盖白(意为铺金盖银),被面常绣“八仙”。少数乡村还沿用这类寿衣,但多数农村和城市移风易俗,办丧事一般给死者穿整齐干净的日常生活服装,习惯上仍称寿衣。
Ⅵ 村里老人说“死后得穿寿衣”,这有什么讲究吗
这个特别有讲究,寿衣传承几千年,中间演变过很多次,但是核心的东西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寿衣是专门给死人穿的,一般都是在死之前准备,传统里面,寿衣购买或者制作的年份一般是闰年,因为时间长,寓意着延年益寿越活越长久的意思,只是现在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寿衣的组成一般分为帽子,上衣,裤子或者裙子,还有鞋子组成,寿衣的制作材料一般是两种,一种是麻布,一种是棉布,制作寿衣是坚决不用动物皮毛或者绸缎的,古人的丧葬文化里面是,死了灵魂投胎,如果身上披着动物皮毛的寿衣,就会被投胎到六道里面的畜生道,变成动物去,所以对动物皮毛寿衣忌讳。
在这里面寿衣跟这些布料的作用很明显,因为古时候人死后就需要停尸,停尸原因有,一是看是否假死复活,第二就是等待远方亲人回来奔丧,第三就是等待找到一个合适的下葬地,第四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下葬时间,因为不是什么地方都能下葬也不是什么时间都可以下葬。
寿衣的作用就在这里了,停尸的时候尸体会腐烂,古人的基本上防腐技术就是吸水防潮,寿衣穿在身上,吸收尸脱出来的水分,这样可以让尸体能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上半身的水分比较多,所以穿的件数也是比较多,之所以用棉布的寿衣,因为棉布吸水性强,在没有棉布之前使用的是麻布。
Ⅶ 老人寿衣一般是几件
寿衣一般包括:内衣、中衣、外衣、帽子、鞋、袜子、垫盖被7件。
寿衣当中没有内裤、背心以及纹胸等,贴身内衣只有衬衣和衬裤,并且不区分男女,只有大中小号的不同。内衣没有扣子,衬裤没有松紧带,都是用两根飘带;中衣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为了表示对逝者“厚葬”,因此无论冬夏,中衣都要选用棉制的衣裤。
外衣包括上衣和裤子两个部分。因为是寿衣中的外层,通常要求配套使用。外衣分常服与寿服两种。常服与活人衣服大体相同,只是没有钮扣。为了不改变上衣的式样和美观的需要,将钮扣缝在上衣的外摆上作为装饰,而使用魔术搭扣。常服有男女之分。男式服装通常为中山装、人民装、西装等。女式常服的式样不多,常见的有西装,用平领、立领来区别不同。
传统外衣的种类也很多,汉式对襟外衣、满式大襟外衣都是常见的式样。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寿衣是外衣仅有上衣,不配裤子。外套是寿衣的最外层,也有常服与传统寿服之分。常见的外套有风衣、长袍、斗蓬等,其中斗蓬是女式专用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