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如何进行田径训练

老年人如何进行田径训练

发布时间:2022-12-20 04:10:46

老年人该如何跑步

老年人该如何跑步 ?

研究表明,进行轻松的慢跑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慢跑时所供给的氧气较静坐时可多8~12倍。氧气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吸氧的能力大小又直接影响到心肺功能。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吸氧能力较低,而锻炼能提高吸氧能力。

练慢跑的老年人,最大吸氧量不仅显著高于不锻炼的同龄老人,而且还高于参加一般性锻炼的老年人。慢跑运动可使心肌增强、增厚,具有锻炼心脏、保护心脏的作用。多年从事慢跑运动的老年人的心脏大小及功能与不参加锻炼的20岁的年轻人的心脏无异,这是因为长期坚持锻炼,改善了心肌营养,使得心肌发达,功能提高。

不少老年人常说:“跑跑跳跳,青春年少”。但对此也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慢跑,如果不注意,也会对身体产生意想不到的损害。

1、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跑

有些老年人进行跑步锻炼,习惯风雨无阻,这样做是错误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若在雾天跑步,由于雾滴含污染物,易吸入大量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种过敏反应。另外要忌迎风跑。老年人可迎风时走,侧风和背风时再跑。

2、心态不好不要跑步,忌争强好胜、心情烦躁

在和同伴或家人一起练跑时,不要有比高低、争强好胜心理,应该心平气和、量力而行。如果跑时烦躁不安,难受苦恼,也应停止。

3、体形过胖的朋友不宜选择跑步

因为过重的身体会加重膝盖的负担,造成膝盖损伤。跑的方法不得当,也可能导致膝关节损伤。预防的办法是一方面不要跑得过量,另一方面注意跑的动作要正确,步子小些,着地时尽量有弹性;冬天注意膝关节保暖。

4、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

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后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引起绞痛。

5、跑后休息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不少老年人长跑锻炼后进入室内时,原有的呼吸顺畅、肺部舒适的感觉很快消失,并随之产生气促、胸闷、头昏、乏力等不适。很可能是因为室内外气温相差太大,室内空气不流通的缘故。因此,居室应注意清洁干燥、空气流通。

慢跑可使血流增快、血管弹性增强,具有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慢跑时冠状动脉血流量较安静时可增加10倍,即每分钟血流量可达1200~1400毫升。坚持长期慢跑的人,平时心跳频率可下降到每分钟50~60次左右,这可使心肌得到较长时间的休整。慢跑能促进全身新陈代谢,能改善脂类代谢,可防治血液中脂质过高。

相关阅读—老年人到底适不适合跑步?

有些老人不适合跑步

除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下肢骨科疾病或足底筋膜炎这样不适宜运动的伤病史,跑步可以称得上是“广谱抗菌”。当然,在进行任何一项运动前(包括跑步),我都建议读者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让医生、跑步教练、资深跑友在内的专业人士详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伤病情况、运动习惯、跑姿特点,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给出运动强度、训练方式、注意事项等建议。

对于一般的小伤小病,通过调整跑姿、选用适合自己的跑鞋,绝大部分人都可以从慢跑开始或者恢复跑步训练。膝盖或踝关节有严重病灶的读者,也不是完全不能跑,可以选择椭圆机或水中跑。水中跑在国外已经风靡了很多年,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训练方式和康复手段,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

跑步前做哪些准备

切记不要空腹跑步,建议在正餐或加餐后两个小时左右锻炼为宜,以活动筋骨为目的的跑步可以控制在30至40分钟,有基础者可以延长至1小时,即便是参加全程马拉松备战的跑友一般也不宜单次跑步超过16公里。

跑步前首先要以仅仅比原地颠快一点的速度慢跑6至8分钟,让心率慢慢地增加到每分钟100下左右,加快血液在骨骼肌的循环,促进关节分泌润滑液,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之后根据自己的习惯做数组跑前动态拉伸,将颈部、上肢、脚踝、腰等不易预热部位略加牵引,然后进行跑步主项的锻炼。入门者以走跑结合的方式为宜,比如第一次锻炼总时长15分钟,跑1分钟、走2分钟、再跑1分钟,逐渐增加跑步占的比重。一般建议一周跑3至5次即可,零基础的跑友训练4周后能一次连续跑10至15分钟就算基本达标。我们特别强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控制心率的重要性,粗略估算最大心率为220-年龄。

静态心率即早上醒后平躺在床上测出的心率,一般人是在每分钟60至70下之间。

如果是一位70岁跑友,静态心率是每分钟70下,锻炼目标就是慢跑,那么60%和70%所对应的心率区间就是每分钟118到126下之间。如果没有心率测试手表,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跑步的时候能轻松地说完整的句子。

跑完步以后,就算再累,也不要立刻停下来,还要用很慢的速度慢跑6至8分钟,让心率缓缓回落。之后就是跑友们最容易忽视的跑后静态拉伸,它能拉长肌肉、肌腱和韧带,帮助身体放松,排除跑步产生的废物,消除疲劳感。静态拉伸的时间越长越好,半个小时都不嫌多,最好是身体各个部位都拉到。静态拉伸的幅度不超过关节活动的极限,也不要到抽筋的感觉,每个动作保持至少20秒,双侧身体都要做到位。如果室外太热、太冷、有风,希望先回家洗澡,静态拉伸也可以在家里做,边看电视边做是节省时间的好方法。

跑姿正确最重要

身为跑步教练,经常有人问我“跑步也需要学吗?”“人不是天生就会跑的吗?”当然需要学!想要跑得聪明、效率高、不受伤,这还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跑步爱好者,或多或少存在半月板磨损、十字韧带损伤、骨刺、关节积液等陈旧病灶,大家往往谈跑步色变,认为“跑步有百益,唯伤膝盖”。其实是不是伤膝盖,是有前提的。如果体重或背负过大、鞋的缓冲减震不好,加上重重的脚跟落地,的确会对膝盖造成冲击。记住“小步幅、高步频、轻落地、快抬脚”这十二个字的要诀,步子不要太大,不用追求速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老年人的运动伤害。另外,优化跑姿,纠正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小动作也会有很大帮助。

紧急情况如何处置

如果遇到胸闷、岔气或喘气困难,首先要降速,必要时要停止跑步。但是万万不可原地躺下、坐下或低头用手扶腿站立,这样身体极易不适,甚至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原地慢走,同时双手叉腰,做深呼吸。

如果遇到眩晕,应该迅速找就近的树木、墙壁或路灯这样的固定物体扶靠或抱住,最好寻求路人帮助。低血糖的跑步爱好者可以随身携带一两块糖果或巧克力,以备不时之需。

老年人如何选用跑步机

跑步机和跑平路还是有很多区别的。跑平路可以随时停、随时加速或减速,跑步机的加减速则需要按键;跑步机是依靠滚轮的旋转带动传送带,如果滚轮直径较大、排列稀疏的话,与路跑的脚感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跑步机只有前进一个方向,路跑则可以随时变向。

老年人购买跑步机不一定选最贵、功能最多的(燃脂、山地、间歇训练一般是不需要的),只要有基本的功能就可以了。但是,跑步机一定要有紧急制动装置。这种装置一般是一个红色的塑料或金属夹子,锻炼时固定在腰部的衣服上,另一头有一根绳子与跑步机相连,万一身体的移动范围超出正常跑步的安全区域,滚轮可以立刻停止转动,保护跑者的安全。

大部分跑步机选择开始后显示三秒倒计时,然后以每小时0.6公里的默认速度启动,建议每次提速0.2至0.5公里为宜,适应一分钟左右再继续提速。如果目标是微微出汗的健步走,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至5公里就可以。每小时6公里速度以上,就必须慢跑才能跟得住。即便是经常锻炼,也不建议跑超过每小时10公里以上的速度。一旦感觉吃力,可以先单手或双手扶握住两侧的把手,再用手去操作降速按钮。

此外,注意跑步机布放的位置、使用中的稳定性和锻炼时间,尽量减少震动,不要影响邻里的休息。

⑵ 田径体能训练办法有哪些

田径体能训练办法有哪些

你知道田径体能训练办法有哪些吗?田径运动有很多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尤其是校园,更是与运动息息相关。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田径体能训练办法有哪些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田径体能训练办法有哪些1

一、锻炼计划:

体育竞技课堂教学训炼工作中应依据少年儿童的特性,由浅入深有所差异,科学安排运动强度,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精解多练,留意直观教学,高度重视人体训炼和基本技术性训炼,自小奠定优良的基本。

a、开展以速率和弹跳力的主导的全方位人体训炼

b、基本把握走、跑、跳、抛掷等某些新项目的基本技术性要点

二、分配与比例:

a、每一次训炼时间为60分钟

b、比例:全方位人体训炼占65~70%,技术性训炼占30~35%

三、训炼内容和方式:

a、走:塑造选手走的恰当姿势和协调性

方式:一歩走、昂首阔步、直线走、踩着直线走,在20~ 30CM 宽的运动场上走。

b、跑:把握跑的恰当姿势要点和发展趋势素养速率

方式:1)跑的专业训练: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摆臂练习

2)站立式起跑训练:听动态口令训练站立式起跑融合20~ 30米 跑的训练。

3)速率训练:融合中途跑技术性课堂教学开展

1、30~ 60米 行驶间跑,融合改善技术性开展

40~ 80米 反复跑、融合改善步幅开展

30~ 60米 记时跑

车轱辘接力赛跑、穿行接力比赛、小足球赛事

c、弹跳:把握跳的基本姿势要点、发展趋势跳跃素养

体能训练方法实际上不只是体育竞技训炼的从头开始,也是全部比赛都需要开展训炼的一个层面,由于这立即关联到我们中后期会有多大的潜力能够 开发设计。此外,在体能训练方法的情况下我们还要留意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上的累计配搭,才可以做到更强的实际效果。

田径体能训练办法有哪些2

田径具体指的是什么

1、田径具体指的是什么

田径(track and field)或称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统称。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项全能”.

2、田径的世界历史发展

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奔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3、田径运动有哪些项目呢

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运动形式,被誉为“运动之母”.现在人们把各种不同距离、不同形式的竞走、赛跑等凡是用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均叫做“径赛”;把各种不同方式、不同器械、不同场地的跳跃、投掷等用距离(高度或远度)来衡量成绩的项目均称为“田赛”.

另外,由部分跑、跳、投掷项目组合的综合项目用评分办法来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做“全能运动”.在现代奥运会比赛中,设项的田径运动主要包括田赛、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

在1876年举行的第一届近代奥运会上,田径项目被列为主要比赛项目,并按单项设奖。1912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international amateur athletic federation,LAAF)成立。1928年奥运会首次有了女子田径比赛项目。

田径运动之短跑练习方法有哪些

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 臂动作协调进行。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田径运动的好处有哪些

1、消除紧张感:慢跑可以分解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两种造成紧张的激素。

2、“通风”作用:在跑步的过程中,肺部的容量平均从5.8升上升到6.2升,同时,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也会大大增加。

3、促进健康:跑步可以促进白血球和热原质的生成,它们能够消除我们体内很多病毒和细菌。

4、提高“性”致:有氧运动能提高女性的雌激素、男性的睾丸激素,因此,对于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很有帮助。

5、保持稳固:经常慢跑练习,肌腱、韧带和关节的抗损伤能力会有所加强,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同时,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也可以变得更加牢固。

6、提高睡眠质量: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5%,这样夜晚的睡眠质量也会跟着提高。

7、“泵”力大增:运动中,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功效都大大提高,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随着升高。

⑶ 如何提高田径运动中肌肉的抗乳酸能力

力量训练是提高抗乳酸能力有效手段

  1. 纵观2012年10月14日第29届荷兰埃因霍坦国际马拉松赛,高手云集,竞争激烈。20人为第一集团,半程时间为1小时02分57秒。25公里时第一集团只有9人了。25岁的肯尼亚选手楚姆巴在29公里继续加速,领先,最终以2小时05分46秒获得冠军。后半程比前半程快8秒。体力之好是其他选手不可比拟的。现在专家们说,谁的肌肉抗乳酸能力好,谁的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强,谁的无氧代谢能力强。谁就能后半程比前半程跑得节奏快,谁就能破马拉松世界记录。

  2. 现在专家们研究得出,力量训练是提高抗乳酸能力的有效手段。人体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而肌肉力量是人体体育运动的基础,力量训练是任何体育运动的基础训练。力量训练必须与技术训练相结合,才能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标。力量训练能促进肌肉中收缩蛋白质的生长,并且积蓄力量减轻压力,还远离运动创伤。所以现代马拉松跑训练,不仅加大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还要进行专项力量训练。介绍几种马拉松跑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参考)。

  3. 第一种:上坡跑,要求坡度15度以下,长度1000米。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格言。澳大利亚科学家专门研究上坡跑,下坡跑。肌肉肌纤维的变化,人体肌纤维总数为1500万,(标准)。肌肉力量效率受限于神经传导水平,可以通过力量训练加以改变。上坡跑就是一种。跑步时动作要规范,尽量向前高抬腿,后蹬要充分伸直,送髋,此时肌肉是被动缩短的,这是被动性的,人为的。所以这样长期有目的,有规律地科学训练,肌肉力量就会自然而然增长。下坡跑肌肉是主动的收缩。(不详细谈)。

  4. 第二种:沙滩跑:现在许多马拉松选手都在沙滩上训练,在关键训练课结束后,疲劳情况下进行沙滩跑。距离至少1000米,间歇训练。有意识进行肌肉力量训练。采取后蹬跑,弹性跑与跳。小步跑,等,结合自己的特点训练。目的提高肌肉力量。

  5. 第三种:负重跑,穿负重沙背心,(禁止踝关节处绑沙袋负重)负重重量要轻,跑的距离根据个人能力决定。最好在草坪地上跑步,保护膝关节和踝关节。

  6. 还有其他,在海绵上跑步,在雪地上跑步,在跑步机上跑步(调整到上坡阻力跑),另外还有注重上肢力量练习,要求重量小次数多,举小哑铃次数30次以上,反复3-5组。负重摆臂,手持500克(矿泉水)对照镜子摆臂500次,反复几组。总之谁重视力量训练谁提高马拉松成绩就越高。

⑷ 田径的训练方法 如何训练田径

1、在进行田径运动的时候,其实我们所需要做的还是去锻炼专门的项目,在一定长的时间的练习下,起到的效果肯定是很好的。

2、锻炼的时候,核心力量的主要还是自己的腰腹力量,在进行锻炼这样的部位的力量的时候,其实所需要注意的还是要去提升自己的腹部肌肉的强度。

3、锻炼腹部的运动是很多的,仰卧起坐,两头起,登山跑,卧姿运动都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腹肌的力量的,这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的。

4、在进行别的运动的时候,其实在进行锻炼的时候,自己是需要做的比较多的一个就是我们在进行锻炼的时候,自己的腿部肌肉都是起到的一个爆发力的作用。

5、所以在锻炼的时候,是要懂得去增强自己的大腿的肌肉的力量,一般都是以冲刺跑以及慢跑互相提升自己的肌肉的力量。

6、进行这样的锻炼的时候,其实我们所需要掌握的技巧就是在锻炼的时候,自己的全身的肌肉要处于一个最好的状态去锻炼,不要再疲惫的时候去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这样训练核心的效果是很差的、

7、基本上一周进行个三次核心的训练的就是足够了,只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最高限度,其实是可以在短时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的。

⑸ 田径跑的几种训练方法

大家知道田径跑的几种训练方法是什么呢?大家清楚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小步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主要作用:

1.体会足前掌着地。

2.体会踝关节放松和交替用力。

3.体会肩臂放松及摆臂技术。

4.体会髋、膝、踝放松及摆腿技术。

5.发展速率。

教法要点;

1.做小步跑时,要求前后摆臂,幅度从小到大、节奏从慢到快。

2.摆腿时膝向前,摆到半高抬腿的程度。

3.练习原地摆臂技术可与小步跑结合起来。“小步跑大摆臂”,不仅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并可发展速率。

二、高抬腿跑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3.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主要作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3.发展腰髋肌群的力量和腿部力量。4.提高踝关节的力量及缓冲技巧。5.低支撑的高抬腿跑、发展髋、踝关节的柔韧性及力量,是踝踞式起跑的辅助练习。

教法要点:

1.先学会小步跑,逐渐加大摆腿幅度,然后过渡到高抬腿跑。

2.先学会高抬腿跑、逐渐加大向前摆动幅度及跑速,转化为“前进式高抬腿跑”。由于加大了向前的摆幅和速度,躯干适度扭转使髋向前,增大步长,增大两大腿的夹角,着地腿的膝关节可稍有弯屈接近于平跑技术。

三、后蹬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同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主要作用:

1.体会积极着地技术与后蹬、摆腿、送髋技术。

2.发展腿部力量和掌握膝、踝关节的缓冲技巧。

3.提高后蹬能力,加大步长。

教法要点:

后蹬要迅速,当髋膝踝三关节蹬直,或接近蹬直时,立即放松,切勿在蹬直后仍保持僵直,这样做多了会影响摆腿的技术,破坏节奏。

四、后踢小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足前掌着地,离地时足前掌用力扒地,离地后小腿顺势向后踢与大腿折叠,膝关节放松,足跟接近臀部。

主要作用:

1.体会扒地技术。

2.体会膝踝关节放松和大小腿折叠技术。

3.发展大腿后群肌肉力量。

教法要点:

1.后踢腿跑容易造成上体前倾,对上体过分前倾的儿童少年,不宜多做后踢腿跑,否则会影响抬腿技术。

2.足前掌着地时膝要有一定高度,否则容易产生制动,着地缓冲技术不好的学生不宜多做。

五、折叠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后蹬结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边折叠边向前摆动。

3.在摆腿折叠前摆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关节缓冲。

主要作用:

1.体会折叠摆腿技术。

2.发展膝关节的`灵活性。

3.发展大腿后群肌肉力量。

教法要点:

1.折叠是为摆动服务的,折叠及时、充分是摆好腿的基础。

2.折叠跑是小步跑到高抬腿之间的过渡动作,是小车轮跑的开始阶段,可以单独练习,也可以与其它专门统习结合起来运用。

六.小车轮跑

动作要领:

1.前三点要领同折叠腿跑。

2.加大大腿的幅度,当大腿摆到一定程度时,小腿随惯性向前摆出,随着大腿积极下压,小腿主动做扒地式的动作,用足前掌扒地式着地。主要作用:

1.体会摆腿的折叠技术。

2.体会足着地技术。

3.发展膝关节的灵活性。

4.发展腰髋肌肉力量及腿部力量。

教法要点:

1.先从小步跑过渡到折叠腿跑,然后逐渐加大摆腿幅度,折叠动作要充分。

2.膝关节必须充分放松,小腿才能随惯性摆出,着地前踝关节也必须放松。

七、大车轮跑

动作要领:

1.要点同高抬腿跑。

2.摆动大腿抬到水平,小腿随惯性向上方摆出,然后随着摆动大腿的积极下压,小腿积极向下刨扒,着地时膝关节可以稍有弯屈,上体可以稍有后仰,特别是做的距离比较长时。用踝关节缓冲,有扒地动作。主要作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2.发展积极刨地的能力。3.发展腰髋肌群的力量。

教法要点:

1.在小车轮跑和高抬腿跑的基础上,加大摆抬大腿的幅度。

2.抬腿的幅度大了,可能上体稍有后仰,属正常现象,可以用于纠正上体过分前倾的错误。

3.这个专门练习是全身用力,强度较大,对一些基本技术不稳定,比较紧张的运动员不宜多做,如要做时,动作幅度应逐渐加大,距离不宜过长,以免动作变形。

运用专门练习,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放松的特点:做任何一个专门练习,都要体现放松,在放松中体会局部技术要领,掌握局部技术。

2.大幅度的特点:要突出所夸大的某一部分动作,主要逐渐增加幅度,增加难度。

3.快速的特点:专门练习的节奏是加速的,切忌用不快不慢的匀速练习,要逐步提高节奏。

4.向前的特点:前三个特点都要以向前性为转移。摆臂、摆腿、后蹬技术都要对总重心的向前效果有利。

5.过渡特点:专门练习与平跑交替进行时,中间有一段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中既要表现出专门练习的特点,又要有平跑的特点,因此专门练习要与平跑交替进行,各个专门练习之间要交替进行,用各种不同速度交替进行。总之,要想在教学和训练中事半功倍,必须把专门练习用活。

⑹ 1000米怎么训练

1000米对很多人来说比较困难,关键是在于体力和呼吸调节。对于1000米得训练来说:中长跑讲究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一般情况下都是匀速跑成绩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后要冲一下。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在比赛起跑时,都要猛冲一下,不要慌,冲几十米就会慢下来。然后,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随跑,就是跟上一个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个单步,一直保持吸气,再跑三个单步,一直呼气。如果气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张的太大,否则,进冷气会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标准场地,就是两圈半,在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根据你的能力,应该采用匀速跑战术: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呼吸方法 中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长跑途中,为了加大肺通气量,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七、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中长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在中长跑运动中,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发生腹痛情况,主要是由胃肠痉挛引起,此时学生切不可紧张,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
或者采用跟随跑战术:出发后,始终跟随在领先者或小集团后面,力争在最后冲刺阶段超过对手,率先通过终点。
跑步的动作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只要身体各部位动作能协调、顺畅,不会造成紧张的动作,大抵就是有效的跑步动作了。
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姿势(Posture);而良好身体姿势的先决条件是具备适当的肌肉力量。一些可以强化肌肉力量的运动如:仰卧起坐、伏地挺身、交互蹲跳、引体向上等都对维持良好的身体姿势以及获得有效的跑步动作有益。

标准的跑步姿势是,头部与躯干保持正直,身体相当放松,抬头,眼睛正视前方,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轻握微向身体中线。脚跨步向前踩时刚好是在身体重心的正下方。

初学跑步的人都犯有步幅太大(Over-striding)的错误;也就是当脚跨步向前踩时,脚著地瞬间的位置是在身体重心的前方。不论体型如何,每个人都有他适宜的步幅长度。其方法是靠经常的练习与尝试修正。

其他一些常犯的错误动作包:脚踩地时,脚尖向内或向外;身体弹跃的动作过分明显;手臂摆振太大或成左右方向摆动。跑步动作,应该是力求顺畅自然,并且将所有过分强调的动作减至最低程度。

千万不要用脚尖跑,这是一般初学者常患的毛病。这种跑法,当脚尖每次接触地面时,小腿肌肉和脚跟键承受相当大的负荷,长时间下来,小腿会有疼痛现象。以耐力型的长跑来说,以脚跟或全脚掌著地的方式跑才是合理。

呼吸的搭配对跑者的速度控制相当重要,以笔者的经验,用步数搭配呼吸是不错的做法。维持均速时,以4步吐气、2步吸气、加速时以3步吐气、3步吸气,耗氧量大时以2吐2吸为原则。

强度的控制:

控制的关键在於确定最适宜的运度强度(Workload Intensity),也就是所消的配速(Running Pace)。先了解跑步的心跳反应,在予以调整跑步的速度。反覆尝试,就不难找出适当的速度了。

其公式为:(220-年龄)- 休息时每分钟心跳 × 75%+ 休息时每分钟心跳

例:年龄40岁,休息时每分钟心跳为80次

则(220-40) - 80 × 75% + 80 =100 × 75%+80 =155

即此人最适当的训练心跳数为155次/分钟

没有经验的跑者,在开始跑步时前段时间因跑得太快,很快的心跳反应状态超过了其理想心跳数,以至於后半段跑得很辛苦。

因此,对配速控制较差者,可以在开始跑后5分钟时,测量其心跳反应,再调整其跑步速度,依此方法练习,很快地就可以将配速控制得很好。一般青少年理想的运动心跳数可於每分钟150-180次之间。

跑步的运动伤害:

常见的跑步运动伤害有:胫骨骨膜发炎、膝痛、肌肉拉伤甚或断裂、肌键发炎或骨折等。发生的最大原因在於运度过度-太多、太急,因此,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强运动功能。

开始时的肌肉酸痛属於正常现象,原因是肌肉受到新的刺激的缘故,只需跑步方法正确,酸痛现象会逐渐消除。

跑步前后的暖身运动和伸展运动绝不可省略,它除了可预防伤害的发生,也可减低运动后的疲劳感及酸痛。
跑步训练有4个基本的要素:耐力、力量、速度和休息。
耐力
如果我们把跑步看作是一个金字塔,每年一次到两次的最高级的比赛作为它的金字塔顶,耐力基础是塔的塔基。对追求健康的跑步者来说,塔基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但对大多数的跑步者来说,塔基是整个计划的开始和结束,没有良好的基础,较大强度的力量工作和速度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部分的跑步者往往忽略了计划,从而使我们的跑步受到不良的影响其实我们可以很好地设计自己的跑步计划,特别是在每年一度的为耐力训练打下良好基础的时间里。

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已经下降到如同悬崖的边缘上了。肌蛋白的减少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典型病症。在老年人中,由于其肌肉力量的下降和身体极度地虚弱,摔倒和骨折是比较常见的。研究表明:力量训练也能有效地减少老年人摔倒的频率及骨折。

不管什么年龄的跑步者,很少有人努力去锻炼腿部以外的肌肉。但是,在日常训练中,有规律地安排一系列简单的上身力量练习,将有效地提高训练者的跑步能力。目的是提高肩臂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通过合理地利用双臂,跑步者的成绩可以提高近12%。不知道利用双臂的普通的跑步者就很不幸,跑步的距离越长,双臂就越疲劳。双臂能有效地维持步幅是因为,,他们像一个节拍器一样有节律地带动着腿的节奏。
增加上臂的力量可通过简单的俯卧撑练习。做俯卧撑时不用太快,并注意两臂的宽度来加强背、肩、臂的力量,所有这些部位在长跑的最后阶段将起重要的作用。不要一下子做得太多,刚开始做4次到5次即可,然后,随着力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次数。做俯卧撑的好处在于用你自身的体重提供阻力,3而不需要投资任何设施。

跑步时,另一块重要的肌肉是腹部肌肉。无力而松弛的腹部是你在长跑训练、比赛的最后阶段步幅减小、胸腔缩小,运送到腹部的空气总量减少。此外由于腹部肌肉的力量差,可能会给和腹部相对的腰部肌肉带来麻烦。解决的办法是有计划、有规律地做仰卧起坐。这个练习使背部、腰部、腹部肌肉都会得到锻炼。把加强上身力量融入到你的日常跑步中去,简单的方法就是像每天跑完步后要做整理运动一样来做它。一开始做10个仰卧起坐,5个俯卧撑和20次双臂屈伸,在两个星期后增加到12个仰卧起坐,6个俯卧撑和24个双臂屈伸。

尽可能地加强跑步的力量,一旦有了一定的耐力基础,加大步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山地跑。有规律的山地跑计划将对日常跑步产生奇效,对比赛成绩更是有显著效果。山地跑可增强跑步者的大腿力量,增强腿部的协调性,更可增强大脑的协调性。对老年跑步者作用更大。在斯坦福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跑山的老年人的骨质密度比那些没参加训练和参加缺乏刺激训练的老年人的要大得多。

进行山地跑训练可以慢慢开始。首先,在山地跑训练时不必跑很陡的山。如果跑很陡的山,那么,所做的唯一的事即是爬山。理想的山地跑,其山路长为四分之一英里,山的坡度不要太陡,这样既能锻炼到腿的后蹬力量,又不至使肌肉过分紧张。其次,尽量做上山跑。因为当你做下山跑时,地面对脚、踝、膝和腿的撞击力加大了(大约为体重的4到5倍)。而当你做上山跑时,撞击力会小很多,更有利于加强大腿的力量,有助于跟腱的拉伸。下山跑时要减小跑的步幅。

根据其他系列山地跑的效果,第一周,跑一次;第二周,跑两次。在你计划参加比赛的前8到10周,把山地跑有效地融入你每周的大强度训练之中。每周重复1到2次,使山地跑在日常、有规律地中等强度训练中占到中等比例。

速度
对一个跑步者来讲,有很多方法进行速度训练:到田径场上,重复进行各种各样的短距离跑;做速度游戏;从上上快速地地跑下来;参加比赛等。速度训练对每个人都是可以的,对老年人的作用更大,因为它在保持步态的同时,也保持了人体良好的生物力学结构,而这两者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许多没跑过不得成年人,认为自己只是适应日复一日的以每英里10分钟的速度慢跑,而不管跑的强度和速度,这是不正确的。
提高速度可以通过三种方法:
⒈增加步频
⒉增大步幅
⒊既增加步频又增大步幅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更可取,步幅的增大会造成步幅过大,进而会引起某些生物力学上的问题和运动损伤。
速度训练,尤其是在田径场的速度训练应该是逐渐的(无痛的)提高步频和步幅的训练。重要的是要循序渐进地提高。田径场上的速度训练对于发展速度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改进跑步形式的机会。

休息
跑步的4个要素中,许多跑步者在训练耐力方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有的跑步者把速度与耐力协调得相当好。但是,很少有跑步者认真对待休息这个重要的部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休息在4个基本的要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跑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而这些好处都是我们用代价换来的。在跑步中这个代价就是肌体内肌肉组织的不断被破坏和重组的反复过程。无休止地跑步最终会导致肌肉损伤,在跑步中,我们认为损伤和过度使用的含义相同。而肌肉组织在休息后比原来更加强壮了。

为了使我们保持健康,不受损伤,跑得更好,在跑步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每周少跑几天。
2.每周用一些低强度的训练来代替1天或2天的跑步。如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有氧、出汗的训练。
3.把某些步行活动融入到你的训练之中
4.比赛应该少一点。
5.在你没有比赛任务而准备维护体能时,应尽量尝试降低运动量,保持成绩和坚持降低训练量。
6.有计划地进行深层组织按摩。
7.将同样的理论运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像学习工作一样学习休息和放松这门艺术,这门艺术是值得追求的。通过学习创造性地休息和放松,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恢复,变的更加强壮

建议比赛前喝瓶红牛

还有跑步的动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另外在提几点建议:

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长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长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

⑺ 1000米训练方法

这里说的是业余训练
星期一,速度练习,100m,200m
练习
星期二,耐力练习,以跑圈为主
星期三,身体素质练习,力量,仰卧起坐之类的
星期四,休息
星期五,速度耐力练习,400m
or
专项练习
800m(1000m)
星期六有空么,出来慢跑下
读书的时候我的长跑不错,而且达标的时候是满分,下面是我的策略:
1、做一些准备活动,热一热身,这是十分重要的。你还可以喝一些葡萄糖(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尽管我没有试过,但相信对你成绩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2、不要紧张,因为紧张引起的心跳过快会让你跑起来以后呼吸节奏紊乱,影响成绩。
3、起跑以后,跟着大部队跑,尽量跑在稍前的位置,但是不要领跑,也不要为了节省体力落在后面,到后来会很难追上。最好找个跑得比你稍快的同伴一起跑,并且尽自己全力紧跟着他(一次校1500米比赛,我和我们班另外三个人在一起以一定的队形跑,结果70人的比赛中,我们进了前十,我跑了第五)。
4、跑得时候节奏很重要,不要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控制呼吸,使呼吸均匀。步子迈大一些。尽量在整个跑步过程中一直保持同一速度跑(我跑1500米所用的时间基本上是跑1000米所用时间的二分之三,也就是说,在跑步过程中,不能因为距离地增加而时平均速度减慢),良好的节奏会使你在长跑时感到更轻松。
5、到最后一百米或几十米时,你可以冲刺,这并不与上一条矛盾,因为这是最关键的时候。如果没有力气冲刺,那么保持原速,坚持到终点。
6、跑完千万不要马上停下休息,特别是不能马上躺下或坐下。跑步后,人体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动,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下来,建议跑完后漫步几百米,全身彻底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动。
7、另外,比赛时穿轻便一些的跑鞋,最好不要穿篮球鞋或板鞋,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鞋都适合用于参加长跑,而且最好不要穿新鞋,最合适的是穿过一段时间,合脚但是不是很破旧的跑鞋(长跑和短跑不同,要用脚后跟先着地,所以千万不能穿钉鞋)。
如果你的体能不好,那要坚持锻炼,坚持每天跑几千米,并补充充足的营养,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我的一个同学每天训练,800米成绩从不合格变成了良好。为了成绩,就不能怕吃苦。
希望你取得好成绩,也希望我提供的方法是最佳答案,谢谢!

⑻ 如何指导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

应遵循以下几点:
1 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 锻炼时先柔韧,再力量
3 锻炼时先练力量,再练耐力
4 锻炼时先轻阻力,小负荷,再大阻力,大负荷
特别注意:老年人千万别做头朝下的动作(倒立,侧手翻等)

⑼ 老年人应该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运动有哪些运动呢

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老年人,通过锻炼能使血循环加快,肺活量增加,消化能力增强,促使健康与长寿

3、体育锻炼要注意环境

体育锻炼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锻炼一般应选择在景色宜人,环境幽静,空气新鲜的园林中草坪或新村里的绿化地带,有同龄人的群体场合,伴随着轻松、悦人的乐曲进行练拳、做保健体操或者跳交谊舞和老年迪斯科等。如果进行慢跑或快走锻炼,最好以3—5人为伴,在宁静平坦的道路

二、老年人可以做的体育运动

1、太极拳,八段锦,练功十八法、保健体操以及慢跑

2、乒乓球,象棋,羽毛球

⑽ 针对田径训练锻炼问题,你有什么新颖的锻炼方法

田径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统称。针对田径训练锻炼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几种田径运动锻炼方法。


、后踢腿跑

目的:提高脚的动作速度。

方法:从慢跑开始,使摆动腿脚跟拍击臀部,膝关节在弯曲过程中向前摆动。

要求:上体保持正直,可以根据运动员能力适当加快步频。

五、高抬腿折叠跑

目的:发展快速提高膝关节的能力和摆动腿折叠速率。

方法:从慢跑开始,使摆动腿脚跟拍击臀部,膝关节在弯曲过程中向前摆动。

要求:折叠摆动腿时脚跟必须在身体前面。

六、脚回环

目的:发展摆动腿快速折叠和前摆能力。

方法:单腿支撑,手扶固定物维持平衡,一只脚以短跑动作进行回环练习。

要求:在动作过程中折叠大小腿以脚跟拍击臀部。以扒地动作结束。脚的回环动作路线在身体前面完成。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如何进行田径训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20字左右 浏览:806
退休老人每月要求交8元钱是怎么回事 浏览:732
养老保险不想交了怎么办 浏览:669
江北区到长寿县多少公里 浏览:594
敬老院一年多少钱 浏览:807
办养老保险需要几张相片 浏览:546
诸城19年农村养老保险什么时候交 浏览:721
醉酒后的照片怎么寄给父母 浏览:162
90岁老人是否可以独自在乘坐飞机 浏览:681
老年人焦虑症浑身乏力吃什么药 浏览:316
在成都养生怎么样 浏览:355
苏州市园区老年公寓 浏览:756
老年人合理用药论文 浏览:386
这个儿子看上去很孝顺 浏览:501
骗老年人投保 浏览:493
安阳今年退休养老金涨多少什么时候补发 浏览:436
50岁男士天天掉大量头皮屑 浏览:932
关于重阳节和文明城市板报初中 浏览:140
长寿村到巴马县城有多少公里 浏览:149
鞍山东方老年公寓 浏览: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