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病重老人去世之前有什么症兆
下面3个症状时就要注意了,不要错过陪伴老人的最后时光。
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
老人在快要去世时会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甚至记不清亲人的名字,记忆发生错乱,无法将人跟人名对上号。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这是由于老人在去世前大脑的机能已经完全衰退,无法正常运行,负责记忆的区域也已经出现衰退,所以才会出现记忆错乱和意识模糊的症状。
老人临终前,身体可能会有3种表现,多陪陪他们
突然出现回光返照的症状
如果家里的老人身体已经非常差,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了,但是突然有一天身体好像变好了,而且容光焕发,胃口变好,会主动提出想吃东西,甚至还能自己走动,这些看似好转的症状,其实是即将去世老人的一种回光返照。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就曾对“回光返照”这一情况作出解释:“老人之所以会出现回光返照的症状,是因为人在临终前心肺功能衰竭,身体会出现缺氧症状,人体就会出现应激反应,大脑会发出信号,调动全身的潜能来抵抗死亡,刺激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髓质激素等,用来抵抗炎症、病毒和休克,这样就可以帮助老人暂时缓解临终症状,在短时间内出现身体好转的情况。”
并且,老人在临终之前,身体还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元素可以让人出现兴奋感,让人看起来神采奕奕,但其实身体无法坚持太久。
老人临终前,身体可能会有3种表现,多陪陪他们
手脚冰凉,全身怕冷
四肢处于血液循环的末端,如果血液循环差的话就容易导致四肢冰凉。《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对此解释道,这一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老人在临终前身体机能衰退,血液循环速度变缓。此外,在血液供血不足的情况下,便会连累心脏等重要器官,使其失去血液供应,丢失了能量的来源,最终导致四肢冰凉的情况出现。
当老人出现以上的症状时,可能在某一程度上说明生命快走到尽头,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说法,具体的情况还是根据患者自身来判断。
⑵ 老人去世前有没有明显症状
老年人在去世前,往往会存在一些征兆。
第一、如有不少的回光返照的情况,昏迷时的病人突然清醒,甚至与亲人进行短暂的交流。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身体常见的反应,比如食物、水无法自主进食。
第二、会因为发烧会导致糊涂,出现一些常人听不懂的话,多数会喊开门、开门之类的话,之后会出现脑昏迷。
第三、会出现小便失禁,自己不能控制。
第四、手脚冰冷,但肘关节膝关节以上发烧,手上的血管由青变成青黑色。
第五、额头上的皱纹会出现肿胀情绪会反复无常,无缘无故会波动得很厉害,不能自控。当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应该引起警惕,很有可能就是去世前的征兆。
⑶ 临终前的"好转" 老人临终前的征兆有哪些
死亡是每个人都会走到的一步,而临终前的征兆常常让人无法把握。老人临终前其实是有征兆的,那么老人临终前都有哪些征兆呢?怎么判断老人是否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呢?最近,在金华市第二医院的老人康复住院病房,医生讲述了老人临终前出现的一些征兆,他们建议家人在病人临终前应时刻陪伴在身边,给病人以最大的安慰,以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痛苦,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金华市第二医院护士吴珍说,所谓临终是指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判定已到终末,活不过三个月的这段时间。她已护理过多位临终病人。据她观察,临终病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脑子清楚的,另一种是大脑已昏迷或脑子不清楚的。对于临终期间大脑已昏迷不清的病人,虽然看不出其表情,但从心电图等仪器的监测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情绪起伏。这类病人在临终前一般生命迹象比较平稳,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其原因是他们的大脑早已失去思维能力,意识不到死亡的来临。但也有一些病人例外,曾经有位病人,得病以后因为记忆力减退,一直记不起家里的亲人。然而有一天他的脑子突然间清醒了过来,准确地叫出了大家的名字,家人很高兴,并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病人快不行了,还以为是他的病情好转了,结果他当晚就离开了人世。如果是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病情的“好转”是向亲人发出的诀别信号。而脑子清楚的病人就不一样了,病人虽然接受了死亡的事实,有的还能够和家人交流,告诉家人自己的感觉,但从病人的眼神、眼泪等一些肢体语言能看出其惊恐和留恋。像上述的那位80岁老人所表达的语言及抓住家人的手紧紧不放的举动,就表现出其对死亡的惊恐及对人间的留恋。其家人感人肺腑的语言让病人平静地度过了最后一刻。还有那位40岁的女士,其丈夫表示他很爱她,并会照顾好儿子,让她放心地离开了人世。在病人临终这段时间,家人的关怀和安慰非常重要,家人合适的表态会让病人觉得无比安慰。吴珍表示,每次看到病人临死前对生活的那种留恋,对她都是一种震撼,让她更深刻地感到身体健康的重要。吴珍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因为脑溢血变成了植物人,在老人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虽然工作很忙,但她还是每天抽空到医院为母亲擦身,换衣服,风雨无阻。如果女儿实在没有时间,其女婿就代替妻子照顾丈母娘,帮她擦身。这件事至今回想起来都让吴珍感动。吴珍说,几乎所有的病人临死前都希望那个时候对自己最重要的人能够陪在身边,帮助自己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或是解决担心的事。害怕、不放心是大部分病人临死前的心理反应。所以很多时候,作为病人家属要做的,除了赶到病床前送亲人最后一程外,告诉病人你是多么爱他、感谢他,活着的人会相亲相爱,这对逝者来说是最好的鼓励。而且这样做的话,家人也不会因为没有表露心声,让病人带着遗憾去世而一辈子感到自责。 0
⑷ 老人临终前的种种征兆
呵气呵到手掌心,感到吐出来的这个气都是凉的。呵一口气吐到手掌心,我们一般呵出来的气一定是热的啦,这个感到是凉的。
2.在别人眼睛的瞳孔里面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一般这个是看得到的啦,随便哪个都是看得到的了,但是临死的人是看不到的了。
3.四大衰减,四肢剧烈的疼痛。
4.大便变成白色。
5.牙齿变得很干燥,变黑了。
6.耳朵枯萎了,失去光泽了。所以我们前面说耳朵也很重要,一看这个耳朵突然一下子没有光泽,枯萎了,也差不多了,还有六个月。
7.鼻子变歪斜了,鼻子都歪了。
8.自己大白天就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当然大白天的时候其他正常人看不到的。
9.正午的时候,看太阳觉得它不刺眼。当然正常人看起来,哎呀,很刺眼,不敢看,但他就可以静静地看着不刺眼。
10.小便变酸,有很大的酸气,酸味。
11.在太阳底下也好,在月亮底下也好,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了,没有影子了。
12.额头上的纹会肿胀起来。
13.丹田会出现一个比较红的疙瘩。
14.两个脚心,脚底的涌泉穴和印堂好像针刺那样子的疼痛。这个第十三、第十四如果有的话呢,就比较很危险了。
15.情绪反复无常,无缘无故波动的很厉害,不能自控。
这些征兆出现,其中有一项就可能六个月之内就会要走了,特别是第十三、第十四两项有的话呢,寿命大概只有三天。
⑸ 老人临终前有什么表现
老年人临终前确实是有征兆的,就像平时我们所说的回光返照或者残灯复明,昏迷多时的病人突然清醒,甚至与亲人进行短简短的交谈,食欲丧失,不吃不喝的人会突然想吃东西。
(5)临终老人高烧多少度扩展阅读:
老人临终前的生活护理:
设置安宁病房提供舒适环境。室内要求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房间布置应符合老年人要求,让老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时光。因为临终是生命的特殊阶段,应提供单间病房,增加同亲人团聚的机会,减少感染,使病人在拥有自我尊严中去迎接死亡。
制定临终护理计划,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临终老人不以延长临终者生命时间为主,而是提高临终的生活质量。临终老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发症多。应提高高质量的护理,让病人感到舒适,协助患者饮食、排泄及睡眠等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做好必要的基础护理。
老年人因胃肠功能减弱,长期卧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口舌干燥或口腔有痰无力咳出,应及时清除,并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对便秘者可用双手在患者腹部依结肠的走向做环形按摩,也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保持病人大便通畅。
⑹ 老人临终前大概会有什么样的症状
老人临终前的表现:吞咽困难,越吃越少;濒死喉声;越睡越多;视觉、听觉、味觉的改变;意识改变及烦躁不安。
1、吞咽困难,越吃越少
因身体器官功能日渐衰竭,此时患者吞咽功能减退或拒食等现象,造成患者食量少、无食欲、吃不下或不想吃等,此时患者可能并不会感到饥饿,可能无法消化及代谢食物,所以不要强迫患者进食,以免增加患者的困扰。即使没有进食,也要定时清洁患者的口腔,保持其口腔湿润。
2、濒死喉声
由于机能的衰竭,患者无力将集聚喉头部的口腔分泌物吞下或排出,或肺部的分泌物增加,于吐气时发出痰音般的嘎嘎声(痰音在吸气、吐气都会发生,嘎嘎声只有在吐气时才有,而且声音较明显)。此时如果给患者吸痰也只能缓解几分钟。也可以把患者的头侧转,或抬高床头,会使呼吸容易些。
3、越睡越多
并将会逐渐地花更多的时间在睡眠上,而且不易被叫醒。这是身体代谢改变的结果。注意把握患者清醒的时间,多陪伴他,与其沟通,给予其最大的支持。
4、视觉、听觉、味觉的改变
濒死期由于神经系统机能衰退,患者视力逐渐模糊,目光呆滞,无焦距,目视前方,睡眠时眼睛不能完全闭合,球结膜水肿。多数患者常伴有口干、口苦、吞咽困难、口角发炎及唇裂等症状。听觉是患者最后消失的生理功能,患者常能听到周围的声音,但无力回应或表示。
可让室内的灯光柔和些,播放轻柔或患者喜欢的音乐。经常跟患者保持对话,可以靠近他慢慢说,表达自己的感受。
5、皮肤的变化
濒死患者因血液循环变慢、周围血管痉挛、极度虚弱、营养不良等原因,以至全身皮肤苍白湿冷、肌肉无光泽、暗淡,松软无弹性或有盗汗现象,四肢末梢冰冷,口唇指甲呈灰白或青紫色,皮肤可出现淤血斑点,身体靠床侧肤色渐深或出现紫斑。
6、意识改变及烦躁不安
患者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辨别能力减低,回答的话语变得很简单。可以握着患者的手,主动告诉患者日期、时间以及何人在场,会令患者有安全感。
有时患者会坐立不安或烦躁,这时先要查看是否存在疼痛、缺氧或膀胱积尿无法排出等生理上的原因,及时处理。但临终阶段的烦躁不安多与心理因素有关,此时家人可以与患者有肢体接触,如紧握他的手,用温柔的声音跟他说话,轻柔的音乐和柔和的灯光也可以令患者平静下来。在需要时,应使用医生处方的药物。
(6)临终老人高烧多少度扩展阅读
临终患者护理过程的4个阶段
1、第一阶段(否认期)。接受面临死亡的事实是困难的,患者通常无法接受面临死亡的事实,亦否认希望的存在;有时患者已认识到,而家属仍处在否认阶段,这将阻碍患者表达其感觉和想法。但对知情者则会哭诉真情,以减轻内心痛苦,期待奇迹出现。
2、第二阶段(愤怒期)。当病情趋于危重,对自己疾病预后有所了解时,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暴躁易怒,事事不合心意,不讲道理,甚至不接受治疗,将愤怒发泄于家属及医务人员。
3、第三阶段(磋商期)。患者处于死亡边缘、试图与生命磋商阶段,患者祈盼延长生命而提出种种要求:如能看到子女升学、就业、成家等,了此心愿。
4、第四阶段(忧郁期)。此时患者不得不面对现实,随着病情日益恶化,身体各器官逐渐衰竭,精神疲惫以及亲友们伤心、忧愁的表情,所有无法避免的打击更显著,故患者忧郁、悲伤、痛苦以至产生绝望,不愿家人离开,忍受不了疾病的痛苦,但亦依恋生活。
⑺ 老人临终前几个月征兆
要么身体特别差,油尽灯枯。要么身体特别好,回光返照。
⑻ 老人去世前有哪些症状
1、手足冰凉,但肘关节、膝关节以上烫人,身体发高烧39度以上,手上的血管由青变青黑色。
2、小便失禁,自己不能控制。
3、用药无效用,手、足无法输液,即使输液也不过一个多小时,就无法输入,小腿输液还可以,但是会越来越慢。
4、额头皱纹舒张开,当全部张开时,人就会离去。
5、因发烧会糊涂,会说一些常人听不懂的话,多数会喊“开门,开门”之类的话,之后会出现脑昏迷。
6、食物、水无法自主进食。
出现以上情况可能离老人辞世的时间不多(一般不超过72小时,我父亲出现以上症状31个小时后辞世),这时要做好临终关怀。
2
临终关怀
1、握住老人的手,与他攀谈,并用湿棉棒搽老人的嘴,这样老人会好受些,安静些。
2、酒精加热水用毛巾擦拭老人全身,他会感到很舒服,同时也可以降体温,从脖子到脚全身擦拭,重点擦腋窝、裆部、四肢,前胸后背。
3、为老人净面,老人爱干净,要把胡须刮干净,用热毛巾檫脸和头。
⑼ 老人去世之前,有什么表现征兆吗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尤其是去世这件事,每个人都会遇到,只是所遇时间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一些重大问题,而离开我们,算是英年早逝,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衰老的缘故,八九十岁离世的人,都是幸福的,该享受的都享受了。
老人临终之前,是比较念旧,会叫人聊天,或者做一些事,如拍个照之类的异于平常的事,其实是身体要不行了,想要在最后的时光里再做一些事。此时的家人们要满足老人的要求,注意陪在身边,让老人能够不留遗憾的离开,其实也是让家人们不留遗憾。
对于家中有老人的,特别是患有大病的人,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所以当老人身上的这些异常表现,同时出现的时候,亲人们一定要陪在身边,走过最后的时光,并且也是提醒年轻人要注意珍惜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