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带娃的观念与老人不一致时怎么办

带娃的观念与老人不一致时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8-21 12:27:52

Ⅰ 与老人教育观念不同该如何解决

招式一,家庭成员分块管理

通常请老人帮忙带娃,都是出于父母上班没有时间。然而,年轻父母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老人在带娃这件事上有些先天的劣势,例如身体机能的老化导致缺乏足够的体力,固化的思维模式导致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过往的育儿经历导致教育行为老套。

当年轻人面对“必须要老人帮忙带娃,但老人又有一些难以改变的问题”时,家庭成员可以实施分块管理方法。由孩子的父母主动与祖辈协商,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兴趣等,将其一日生活进行时段划分,确定每段时间内由一位成人负责带娃并制表,之后便请全家遵守该表内容,在对应时段内由负责人进行与孩子的“一对一管理”。

在家庭“一对一的分块管理”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列出不同时段的带娃责任人,此时其余非责任人不得干涉责任人负责时间段里的带娃行为。否则,争吵在所难免,一旦争吵就会致使这一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在原有问题上雪上加霜——于孩子而言,他们会敏感地捕捉到大人间的“不同”,一部分会利用这种“不同”来达成自己的愿望,一部分孩子会为此感到内疚,认为大人的争吵因他而起。于老人而言,他们会因儿女的指责而心生不满和委屈,并更易激起他们的对立态度。

经百余户家庭长期实践,成员分块管理方式能有效避免成员间因教育理念不同而造成的争执,还能帮助孩子提高与他人相处的适应性。课题组通过跟踪了解到,孩子们会对不同成人教育方式给出客观的评价,也会认可并采纳比较积极的方式,同时也会对成人不恰当的方式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招式二,执行“负面清单”管教

在隔代教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老人过分宠孩子。与其等待老人改变理念和行为,年轻的父母们不如直面老人的现实特点,放低对老人带娃的期许,将原来的“内心诸多育儿要求”(例如,需要老人管教孩子的一系列问题行为)改变为“几条简单的负面清单”。具体做法是,先列举1-3条老人宠坏孩子的行为,与老人共同协商,双方确认后形成“负面清单”。

需要注意的是,在笔者长期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与研究中,当列出“负面清单”后,老人一般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当遇到孩子吵闹时,又因不知道如何处理而选择满足孩子以快速息事宁人,因此,我们年轻父母们在与老人一起制定“负面清单”后,需要与他们继续沟通、询问在之后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帮助老人一起想应对方法,并将应对方法一同写在“负面清单”里,便于老人之后对照执行。

招式三,回应孩子不经意的活

Ⅱ 孩子父母与爷爷奶奶的教育观念不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抚养子女的费用也在增加。很多年轻父母为了养家,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必须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长辈。

老人也需要面子。我们和老人谈论育儿理念时,不必说老人的经验一文不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与老人部分妥协。这样不仅能解决冲突,还能让老人带着孩子更加费心。父母辛苦地养育了我们,现在又帮我们带孩子,真累。我们在工作中要尽力把孩子带走。一方面,自己带孩子的时间多了,隔代教育的很多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父母对孩子的伴侣至关重要。因为孩子的很多情感需要,安全感的建立,甚至性格的形成都需要父母的积极参与。因此,只有带好子女,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才能真正解决代际教育带来的问题。

Ⅲ 与老人带娃观念冲突怎么办

与老人带娃观念冲突怎么办

与老人带娃观念冲突怎么办?现在很多人由于要上班,就让父母帮忙带娃,但是以前人们的观念和现在人观念是不一样的,对于不一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会造成有矛盾,下面我分享与老人带娃观念冲突怎么办,一起来看下吧。

与老人带娃观念冲突怎么办1

老人带娃的问题

1、老人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模糊和多维的。既有主人心态又有经验者心态,更有家长心态。

2、要求老人出钱出力,又不出声?不可能。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是你不花钱雇的保姆,那么一定不甘心让你支配。

3、虽然父母的养育需求大部分是恰当、合理的,但由于老人经验者的心态、以及逐渐僵化的思维,导致他们很难成长和变化。小时候在你身上做不到的事情,年老了在你孩子身上,他们也几乎不可能做到。

4、老人的能力其实很有限,且很怕承认自己的有限。对大部分家庭来说,老人可以做到对孩子最基本的生活照顾,但是再高一点的要求,例如生活习惯和教育层面的,可能就比较难了。

5、选择让老人带孩子,是父母权衡再三做出的最优选择。这个选择一定不完美,所以不可能满足两方、甚至是三方的所有需求。为了保住最想要的部分,年轻的父母要选择承受一些不愉快。

与老人相处时的注意事项

1、始终对长辈保持尊重

隔代亲,讲的就是孩子对于老人而言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即使以前对儿女严厉的老人,对待晚辈也会溺爱有加。作为子女,首先要肯定老人的辛苦、对晚辈的爱。

很多老人的养育模式真的会让人抓狂。比如给孩子穿衣过多、里三层外三层;比如强制孩子吃饭、追着喂;比如对孩子过分宠溺、骄纵…

但是无论如何,养育孩子是我们的责任,这不是他们必须要尽到的义务,老人肯帮忙便是心中有爱,对老人的帮衬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然后有意识地借助一些故事或现实中的例子,给老人展示旧的教育方法或者溺爱会对孩子造成坏的影响。

老人的思想在我们看来是陈旧的观念,但这个是时代造成的结果。面对老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我们无法理解,起码在言语间保持对长辈的尊重。

2、尊重不代表全盘认同

但是尊重不代表全盘认同,需要明确的是,父母才是孩子的主要责任人,在孩子的问题上,该坚定的必须坚定,态度上始终保持温和,而内心却要有定力。

心理学认为,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健康家庭是有共同特征的,特征之一便是家庭有界限。

划界限,可以从自身开始锻炼。当老人带孩子时,看到这是老人与孩子之间的事,尊重界限,少一点指责和挑剔,允许老人用他的方式跟孩子相处。界限以内,自己能做的则是,多陪伴孩子,提高陪伴质量,增加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3、善于沟通,讲究方法技巧

当老师的朋友自从做了宝妈之后,经常拿教育学生的那一套方法与婆婆沟通,她说当妈最初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什么事都可以正面沟通。

于是跟婆婆经常展开育儿方法的辩论,却不懂沟通的技巧,想到什么说什么,话语间也少有尊重,结果便是:婆媳关系恶化,沟通也没有效果。

当有不同意见产生,夫妻间先沟通,两人达成一致后,本着“谁的父母谁沟通”的原则去处理,便会减少许多矛盾。

毕竟,亲生母子之间即便是吵起来,也不会有隔阂。但是婆媳争吵却往往产生许多嫌隙,难以抚平。夫妻之间先沟通,还能加强夫妻二人对于养育观点的黏性。何乐而不为呢?

4、接纳不同,放松戒备

当不同意见的产生时,有的人就会像个战士一样浑身紧绷,随时准备捍卫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尤其在跟老人共同带娃的时间里,更是会竖起一身的刺,时刻保持战备状态。

其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回看自己的内心,看看我们为什么这么紧张、戒备、害怕否定和分歧。

与老人带娃观念冲突怎么办2

老人带娃的好处

从心理学的角度,祖父母参与养育,对年轻父母,对孩子和老人,其实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这里的祖父母,泛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对年轻父母的影响

1、我国双职工家庭较为普遍,父母都要上班,无暇顾及孩子,尤其是上幼儿园前,这时老人自然成了最佳的带娃选择;

2、保姆价格的攀升,现在雇一个照顾孩子的保姆,花费不菲,而且寻找合适的保姆并不容易。

有老人帮忙带孩子,至少可以给年轻爸爸妈妈一些喘息的时间,不会增加请保姆的经济压力,而且几乎没有安全方面的顾虑。也就是说,老人的照料,实际解放了一部分年轻父母的精力,帮助他们腾出了时间,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花在一些琐事上。

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老人参与的隔代教育,对他的成长、他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会有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老人带娃对孩子有很多有益的影响,有些被我们忽视了。

1、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

作为老人,他们最重要的角色和意义,可能就在于传承,他们传承的可能不是最新的科学知识,而是文化,比如家风。在心理学中,老人的作用也被称为文化的传递者,他们是家庭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以及家庭中的榜样。

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认知、价值观、善恶观以及家族中美好的品质传递给孩子,包括教孩子要谦虚,要尊重其他人,常怀感恩等,对孩子将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老人也常常会讲那些过去的故事,比如家族的历史,这些故事会增加孩子家庭归属感。而除了言传,还有身教,比如告诉孩子不要浪费粮食,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老人会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教导孩子。

2、对孩子幸福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老人正常适度地参与照料孙辈的家庭中,能让孩子今后的幸福感、社会适应能力更好,而问题行为也更少。

例如美国的一项研究就发现,老人与孩子的`接触越多,孩子自己觉得更幸福,周围的人也觉得孩子的问题行为更少。研究者的解释是这样的:老人与孩子接触越多,他们的情感联系越密切,孩子也会更多感到被爱,被欣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也会感到有人可以依赖,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强大的家人在背后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对孩子智力发育的影响

根据英国的“千禧一代”研究(Millennium Cohort Study)发现,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有老人适度参与养育,孩子智力发展通常会更好。实际上,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影响是正面的。

而且研究还表明,老人越早参与(早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到孩子的照顾中,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好处会越大。而且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短期的益处,而是长期的,会影响孩子很长一段时间。

其实,良好的隔代教育,对年轻父母、孩子和老人来说,应该是三赢的局面。

老人带娃矛盾多怎么解决

1、赞美

一句赞美如果你发现婆婆在照料宝宝的某些方面做得好,可以时不时抓住机会夸几句,哪怕是「妈,还是你想得周到」简单几个字,就能让婆婆开心,让家庭氛围其乐融融。

一个笑脸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谁都知道,现在带娃一个字,累。

其实,老人本该过自己想过的老年生活,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而帮忙带孩子,承受了非常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多些感恩、理解和关心。

爱笑的女人运气不会太差,相信你在处理婆媳关系上也会顺利很多。

2、老公协调

婆媳关系好不好,老公的态度很重要。

当婆媳间碰到强烈的育儿冲突时,不妨先私下和老公沟通,跟老公达成一致,再由他出面和婆婆交流,很多时候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商量的态度婆媳间相处争对错是一大忌讳,不如采取商量的态度来解决育儿上的分歧,比如婆婆觉得宝宝手冷,要给宝宝穿衣服,怕宝宝感冒。

你可以这样做:今天我听xx大夫讲,判断孩子冷不冷,摸手是不准的,要看后脖颈处凉不凉,我摸了之后感觉热乎乎的,要不咱们先不给他加,不然太热该热出痱子了,等会再摸摸,要是凉咱再给宝宝穿,好不好?

而不是这样做: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宝宝不冷,不用穿……

3、引入第三方

第三方指的是有权威性的人、事、物。

人: 专业的医生、老师等形象。

比如可以在宝宝生病或平时体检时,带上婆婆同去儿童医院,借此机会咨询儿科医生「怎么判断宝宝冷不冷」,「宝宝穿多少合适」等问题。一般老人更信医生的话。

事: 身边的真实故事。

比如孩子用哭的方式来获取想要的东西,使得老人变得对孩子「言听计从」。这时候,可以借助邻居家的反面案例,告诉老人一味溺爱会导致孩子变得叛逆、不听话等严重后果。

物: 育儿领域的专业书籍等。

作为新手爸妈,要时刻用育儿知识武装自己,建立自己的判断力,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这同样适合老人。

Ⅳ 因两代人带娃观念不一样与妈妈关系变得很僵,该如何解决

要注意沟通的态度

两代人带孩子的观念一定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往往能够导致婆媳之间的矛盾。因为时代是发展的,婆婆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前,所以作为儿媳,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不赞同,但是一定要注意态度,态度一定不要生硬,要用平和的语气跟婆婆进行交流,要尊重老人。还要注意反对婆婆的时候,自己的方法是可行的,不能因为想否定婆婆就随意地否定,这样是不利于婆媳关系的。

理解婆婆的出发点

要相信婆婆的出发点是好的,无论是谁都会犯错,更何况是老年人,所以要多包容婆婆。不要把与婆婆的矛盾带到生活中,影响家庭关系。可以花一些时间,去解决和婆婆的差异,多跟婆婆聊天,从侧面让婆婆知道教育孩子正确的方法,要让婆婆产生被需要的感觉,缩小与婆婆的差异,争取跟婆婆在一条心上。

Ⅳ 长辈帮助带孩子,教育理念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长辈帮助带孩子,出现了教育理念冲突的现象,要找到让长辈改变教育的动力,适当的给长辈一些空间,不过多的去干预长辈。现在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忙,所以把孩子交给老人来帮忙带。但是这个时候老人和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所以他们的教育理念也不同。要知道老人能够带出那么多的小孩,就说明他们是有经验的。

学会信任

同时也要明白老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弄明白了之后就能够解决教育问题。其实想要找到让老人改变的动力还是非常多的,千万不要直接告诉老人,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会让老人有一个错误的感觉,适当的给老人一些空间,让老人明白自身有一些问题,但是后续更改就没有什么大碍了。适当的让老人在管理的同时不要去过多的干涉,因为如果干涉,那么就说明你不信任老人。信任是相互的,只要相信老人能够带好孩子,那么孩子才能够茁壮成长。

阅读全文

与带娃的观念与老人不一致时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艺术画 浏览:95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余额为什么和实际缴费不同 浏览:415
一般支架最长寿命多少 浏览:829
重阳节给爷爷奶奶制作的卡片 浏览:268
深圳养老金提取 浏览:808
养老金到哪去交 浏览:985
养老保险年限选哪个 浏览:308
单位聘用超过退休年龄 浏览:477
养生堂血瘀有哪些症状 浏览:824
韩国工厂退休金 浏览:25
养生杯里面石头是干什么用的 浏览:928
山西佛教免佛养老院 浏览:595
老年人广场舞活动胳膊腿 浏览:994
北仑有没有大点的老年活动室 浏览:190
余杭区留下街道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403
父母并骨下葬选什么日子对子女好 浏览:302
成都龙泉驿老年大学官网 浏览:87
退休金有17年跟20 浏览:801
老年活动中心交通方面考虑 浏览:238
现在上退休年龄是多少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