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家庭老年人如何学习中医

家庭老年人如何学习中医

发布时间:2022-06-08 13:27:46

老年人怎么中医养生

人到老年,体质的总特点是虚,特别是血虚为主。血能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从而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一旦血不足,就会在人体各方面表现出来。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瘙痒,精神倦怠,舌质淡,脉细无力。这种体质多由年老体弱,或老年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内伤过度,阴血暗耗所致。这种老年人的养生宗旨是补血养血,益气生血。

1.饮食调养: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2.慎防“久视伤血”: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3.不要劳心过度: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就会耗伤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观赏一阵风景,使心情愉快起来,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4.保持乐观情绪: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5.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老年人经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血虚。而时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Ⅱ 如何发展学习传统中医

传统中医是我们中国的一种特别神奇的医治方法。有很多病是靠我们中医治好的。而且我们中医的疗效是非常优秀的。并且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中医也可以针灸。针灸也是非常棒的。可以治很多病。我们在这个年代我们要学会传统中医。中医在未来或是现在都是不错的一门行业。现在有很多老年人的中医手法都是不错的。我们可以跟他们学一下。也可以去学校单独学。中医是很不错的。我们要想学会中医,我们也要用心去学。

Ⅲ 想学中医该怎么开始入门学习

作为中医人,当然想成就明医。可是,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中医,才能有所成就呢?

(一)对名老中医成才经验的总结

有人通过文献研究法对81位名老中医的成才经验进行总结,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学医动机上是笃信中医且立志明确;(2)传承模式主要为家传师授,辅以科班;(3)读书学习方面是熟读经典,博览群书;(4)临床实践上勤学持恒,善悟创新;(5)治学态度秉持虚心善问,博采众长。

也有人对30位国医大师进行统计文献分析,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共同之处:(1)从医者品德修养高尚,终身热爱中医事业;(2)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是国医大师成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模式;(3)国医大师在成长历程中都熟读、反复背诵、专心钻研《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4)开展中医科研、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弘扬中医是国医大师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则,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

现代中医药院校多采用西医院校的培养模式,即先学习四年理论,最近一年再上临床实习。我当年读大学时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自己体会,这种模式非常不合理。一方面,前面四年所学的知识,上了临床几乎忘光了;另一方面,理论不能切合临床,学的非常枯涩乏味,缺乏兴趣。事实上,中医理论的内涵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深刻领悟,所以如此教育模式是不符合中医教育的客观规律的。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我的主张是尽早临床,边学习,边临床,在学习中医的第一年,甚至第一个月,就开始接触临床。这样不仅能提高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掌握,而且可以准确地用理论指导实践。

要想快速成长起来,中医学子就一定要从临床中去进取,理论与实践一体会,这样才能按照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形式去进步。古代的师带徒模式即是如此培养弟子的。我目前在选择中医工作室培养中医弟子,我所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

三则,正心

热爱中医是学好中医的内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愿意学习中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爱中医,信中医,对中医有兴趣。

学习中医绝非简单的过程,而是要历时数年,其间需要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可以说,学习的过程非常辛苦。这就要求学习中医者要先正心。

正心包括几个方面,其一,信中医,对中医理论有信心,对中医治病有信心,对中医的未来有信心;其二,爱中医,对中医有热情,有兴趣,这是坚持学习中医,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动摇的关键;其三,有远大理想,或为了传承绝学,或为了治病救人,或为了实现人生抱负,总之,要有舍身进取的精神。

中医属于精英教育,中医的未来非常美好。中医学子在准备学习中医之前,应该正确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若在学习期间丧失热忱应及时调换专业,以免增加学习负担与心理压力,更会妄耗许多时间。

小结:

综上所述,“读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几乎是所有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公认的中医成才的经典路径学历起点。我们要想学好中医,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必然会有所成就。

再者,中医人人可学,学历低的人也不要气馁。有人统计发现,学历对中医成才虽具有较大影响,但成才结果与学历高低并无恒定的递进联系,学历高低并非是决定因素。在我看来,只要高中毕业了,有了一定的文化功底,那么,就可以学习中医。只要自己能不懈努力,并且遵循正确的途径,必然会有所成就的。

建议每位中医学子都不妨读一读《名老中医之路》。这是一本真正的中医励志之书,读后必然会有发奋的动力。若某个时候学习中医的动力不足了,建议不妨再读此书。(董洪涛)

Ⅳ 如何学习入门中医

自学中医入门需要学习中医基础,还要学习一些中药材相关方面的知识。必须懂得中药材的功效,禁忌等。或者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药厂学习。这样效果来的快。

中医自学快速入门技巧

一、其实我们掌握一项技能或者学问的话,切记不可断章取义。应该掌握它的一个流程。学习中医也是如此。学习中医的话,我们应该从它发展开始了解。可以去书店买本关于中医发展的书看看。

二、中医是一门医学,是一门治疗人的医学。所以要想学习中医我们的了解人体结构。知道人体五脏六腑在什么位置。长什么样,有什么用等。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可以买张人体结构图挂在家里。这样方面学习。

三、学习中医还得了解精气血神等构成我们人体和维持我们人类生命的一些基础物质的关系。需要懂得他们在我们人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和他们的内在联系。家里面可以买本中医基础相关方面的书籍看看。

Ⅳ 老年人如何正确的进行中医养生

中医抄养生与治病一样,都讲究审因辨证、整体调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
比如有的老人长期便秘,就一味的用一些润肠通便,甚至泻下的药。殊不知大部分老年人便秘实际是气虚造成的,越用泻下药虚得越严重。所以建议老年朋友定期到专门的中医院或养生保健机构找专家就诊。先弄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调养。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养生原则是节饮食、慎起居、适寒温、调情志、忌过劳。
君临天下国医馆专家坐诊,为中老年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指导。

Ⅵ 想要自学中医,请问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吗

想要自学中医,我们学习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其实小编是不太建议大家去自学,一些医学方面,因为我们都知道,医学方面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如果稍微没有注意,抓错了一味药可能就会导致药效变得不一样,那么也很有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发生。如果大家想要自学中医的话,也是建议大家最好是找到一切相关中医的书籍进行背诵,我们一定要把书籍上面的内容都给记到自己的脑海当中,而且大家也是可以去找一个师傅,让师傅来教自己。

三、总结。

如果是自学中医的话,小编就建议大家最好是不要随意的给别人做针灸,也不要随意的去给别人正骨。因为针灸扎错了一个穴位,可能就会导致他人失去生命,因此小编也是建议大家选择最简单,最基础的抓药就很好了。

Ⅶ 老年人有什么中医养生方法

光脚滚网球,缓解腰酸背痛。可以试着把网球放在脚底,从脚趾到足跟缓慢滚动按摩2—3分钟,就能舒缓背部肌肉紧张和疼痛的症状。

Ⅷ 如何自学中医

1如何自学中医
自学中医首先就要看书,《思考中医》,这是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写的是中国的中医古文化,虽然有些偏激和义愤填膺,但书的质量绝对一流。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什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刚开始你会觉得难以理解,但只要你花心思多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道理,是可以很快入门的,然后就要自学一下人体解剖学,搞清楚人体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分得清桡侧、尺侧,找得到桡动脉在哪里,就可以开始练习把脉了。
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内科学》这五门中医学课程学完后,你就可以在中医老师的帮助下看病开方了,当然,你的第一个病人天经地义的就是你自己,切忌避开有毒性的中药,用药以平和的为主,一步步来。
想实战的话,先就是针灸。之后学本草经。当你有了针灸的基础,有了药物的基础,这个时候你去看《黄帝内经》,你就会发觉到,《黄帝内经》为什么讲寒热,讲的是什么了。
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中医很抽象的,只有跟这个好中医边学理论边实践才会能很好的理解很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的 ,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医就不难的。
2自学中医的方法
1、中医是一门医学,是一门治疗人的医学。所以要想学习中医我们的了解人体结构。知道人体五脏六腑在什么位置。长什么样,有什么用等。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可以买张人体结构图挂在家里。这样方面学习。
2、学习中医还得了解精气血神等构成我们人体和维持我们人类生命的一些基础物质的关系。需要懂得他们在我们人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和他们的内在联系。家里面可以买本中医基础相关方面的书籍看看。
3、学习了中医基础,还要学习一些中药材相关方面的知识。必须懂得中药材的功效,禁忌等。这个你可以通过从书上学习到。或者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药厂学习学习。这样效果来的快。
4、我们在学习中医的同时最好事接合自身身体情况来进行一个对比学习,这样 效果会好些。比如:书上说,人体湿气重的变现是舌苔白腻,刚好自己身体湿气 也比较重,然后你可以进行一个对比学习。这样对比学习下来你会发现对这个地方印象特别深刻。并且对自身的身体情况也有了一个很大的了解。这才是你学习中医的目的所在。

Ⅸ 怎样自学中医

我是中医药大学的,我觉得自学的话最好还是按照大学里的程序,毕竟我们刚进校门的时候对中医也是一窍不通,大一的课程就完全是针对我们这些对中医不甚了解的学生的。如果一上来就看些专业性强的书籍或者直接看《黄帝内经》之类,根本不可能看懂!
先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首先要弄明白中医最基本的理论,比如阴阳、五行、精气血还有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对五脏的认识等等。弄懂了这些,就可以适当看一看《黄帝内经》了,因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源于《内经》,当然,在这期间应该先学一下医古文,方便之后的阅读,要学好中医,熟读典籍是非常必要的。
然后是《中医诊断学》,中医学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诊断方法,比如脉诊、舌诊,要好好地学习领悟。
然后可以学《中药学》,要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性味、归经、用法、用量、禁忌症等等,书上都有,基本就靠背了。
然后是《方剂学》,怎样对症组方是一门大学问。
最后是《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是以上各科的汇总,包括了从对各个疾病的鉴别诊断到组方下药。
中医的课程还有很多,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想学好中医学,除了临床实践,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从古到今各大医家的医学著作,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中医治病,思路很重要,从一个方向走不通,或一个角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你学业有成!

Ⅹ 家里老人,今年54岁了,爱好中医,小有成就,想要考取一个中医医师资格证,应该怎么办

如果是西医医师或者助理医师,则可以考中医师。或者是2002年以前的电大医科毕业的,或者是92年以前批准的赤脚医生,否则就只能上中医大学或者研究生,从考。基本上不可能。
但是拜名师也行,或者有突出的见解发现,或者系祖传也行,直接可参加中医师考试。

阅读全文

与家庭老年人如何学习中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改善父母脏的问题 浏览:359
中老年人胃胀是怎么回事 浏览:366
老年人总是喊大便是什么意思 浏览:394
老年人全民健身运动活动方案 浏览:994
重庆头域养生堂哪里有店 浏览:448
老年活动中心羽毛球 浏览:466
父母为孩子改变三件事是什么 浏览:97
关于退休补发工资 浏览:279
疯狂敬老院 浏览:720
80岁老人查出心脏主动脉夹层 浏览:995
老年人芬迪 浏览:624
呼和浩特月均养老金最低 浏览:107
泰康复养老怎么样 浏览:152
活到80岁国家给什么 浏览:391
父母赖在儿子家里不走怎么办 浏览:296
父母遗嘱有效期是多少年 浏览:835
老年活动中心选址 浏览:275
养老保险不返回个人账户吗 浏览:965
兰馨美容养生护肤品怎么样 浏览:837
常规体检癌症多少钱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