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有时突然眩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晕厥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心源性晕厥和非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是心脏病引起的昏厥,非常危险,威胁生命。非心源性晕厥有多种,包括某些疾病或某些环境、生理、心理、生理因素引起的突发性晕厥。奶奶已经86岁了,所以突然昏厥,容易受伤,部分心脏病突然发生,以前没有症状。建议患者立即进行医院神经内科、心脏内科检查、确切原因和预防措施。
脑动脉硬化患者会自觉头晕,并伴有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定、健忘、四肢麻痹等症状。脑动脉硬化导致脑血管内镜减少,脑血流减少,因脑血氧不足而头晕。颈椎病经常颈部紧张,活动受限,有时疼痛,大麻,发冷,感觉沉重。宫颈增生压迫颈椎动脉,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这是头晕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患者除头晕外,还会伴随头部肿胀、心悸、焦虑、耳鸣、失眠等不适。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2. 老年人忽然歪倒,事后也不知道怎么倒的。什么情况
主要有三种可能:一种是血压高或低,一种是血糖过高,另一种是心埂或脑埂前兆,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防不测!
3. 突然觉得天旋地转,是怎么回事,严重吗,需要怎么治疗
头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分类及常见疾病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1. 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3. 脑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 颈椎病 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6. 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4. 老年人经常眩晕怎么治
头晕又称为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1.
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3.
脑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
颈椎病
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6.
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1.
对头晕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预防。老人应定期作血压、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规、血脂、血黏度、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线等检查,防患于未然
治疗头晕方法
方法一:
鸡蛋红糖治头晕
豆油适量放锅内烧热,将2个鸡蛋、30克红糖(放一点水搅拌)倒入锅内煎熟,空腹服用,连服10天。为巩固疗效,也可多服几天。
方法二:
鸭蛋赤豆治头晕
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连用7天有特效
方法三:
菊花治头晕
菊花功能降血压、明目解毒、治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能使小便清长。高血压的人可用菊花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致头晕、晚间烦躁不能成眠者有帮助。可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或通草丝,晒干待冷装入枕袋内再缝密即可。
5. 老年人无意识原地打转怎么回事
白肌病:本病常发生于体质健壮的仔猪,有的病程较短,突然发病。发病初期表现精神不振,猪体迅速衰退,往往出现起立困难的病状,病势再发展,则四肢麻痹。呼吸不匀、频数,心跳加快,体温无异常变化。病程为3-8d,最后倒毙。也有的病例不出现任何病状,即迅速死亡。病猪主要表现食欲减少,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病程较长的,表现后肢强硬、拱背,站立困难,常呈前腿跪立或犬坐姿势。严重者坐地不起,后躯麻痹表现神经症状,如转圈运动,头向一侧歪等,呼吸困难,心脏衰弱,最后死亡。患病仔猪,精神不振,怕冷,喜卧。走路打晃,四肢强硬,站立困难。心跳和呼吸快而弱。有的前腿跪地,有的犬坐势,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心脏衰弱,最后死亡。 建议你参考下李氏杆菌:本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脑炎症状。败血型和脑膜炎型混合型多发生于哺乳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1.5℃,不吮乳,呼吸困难,粪便干燥或腹泻,排尿少,皮肤发紫,后期体温下降,病程1~3天。多数病猪表现为脑炎症状,病初意识障碍,兴奋、共济失调、肌肉震颤、无目的地走动或转圈,或不自主地后退,或以头抵地呆立;有的头颈后仰,呈观星姿势;严重的倒卧、抽搐、口吐白沫、四肢乱划动,遇刺激时则出现惊叫,病程3~7天。较大的猪呈现共济失调,步态强拘,有的后肢麻痹,不能起立,或拖地行走,病程可达半个月以上。
6. 老人突然眩晕是什么原因
老人突然出现头晕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颅内疾病引起的,比如脑出血,脑梗塞等,有一些颈椎病的患者也有引起头晕的可能。而有一部分患者当有发作性的心律失常时,也可以引起头晕的症状。还有耳部的疾病也可以出现头晕,所以当头晕的时候最好去当地医院就诊,检查一下心电图,颈椎CT,头颅CT等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如果是因为脑梗塞引起的头晕,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利于改善症状。
老人突然眩晕有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中枢性眩晕,如小脑病变可引起急性起病的眩晕,颈椎病引起的颈性眩晕,也是一种中枢性眩晕,患者可突然出现眩晕,有部分患者在颈部活动或者颈部的位置改变时,可诱发或者加重眩晕的症状。
第二、周围性眩晕,前庭感受器病变可引起周围性眩晕。
第三、位置性眩晕,患者在头部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等,多没有耳鸣以及听力减退的症状,此类眩晕多急性起病,恢复相对也较快。
老人频繁出现眩晕的症状考虑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大脑动脉硬化导致脑血管处于狭窄,容易出现发作性的眩晕。第二方面,老年人频繁眩晕也可能是高血压疾病引起,建议患者对于血压进行测量,同时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减少血压的波动性可以改善患者眩晕的问题。第三方面,老年人频繁眩晕,也有可能小脑或脑干部位的病灶引起,比如存在陈旧脑梗死等疾病会导致患者眩晕。第四方面,老年人频繁眩晕,也可能是心脏的异常波动而引起心源性脑供血不足。
7. 老人突然走路不稳,向一边斜着走是怎么回事
脑血管疾病可能性大,尽早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8. 什么是旋晕症怎么治疗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原因
[1]1.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3.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颈椎病 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5.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1]6.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7.美尼尔综合症 美尼尔综合症是一种内耳疾病,眩晕是美尼尔综合症最主要的表现。
8.血液疾病 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1)真性眩晕(周围性、前庭外周性):呈阵发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转、倾倒感、堕落感,症状重,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因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 。
(2)假性眩晕(中枢性、脑性):为外物或自身的摇晃不稳感,或左右或前后晃动,注视活动物体时,或嘈杂环境下加重。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 。
眩晕的预防和治疗
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 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5、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眩晕的临床表现:
梅尼埃病 过去称为美尼尔病,为最典型的内耳病引发的眩晕,其病理改变是内淋巴积水,发病以中年人多见,10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以后发作逐渐减少。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耳聋、耳鸣、耳闷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复听、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耳聋多为单侧,早期有听力波动,可恢复正常,约15-20%患者耳聋可波及对侧耳;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加重,早期伴随眩晕缓解 耳鸣可消失,反复眩晕发作后耳鸣会经久不息。前庭功能检查温度试验一般为患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消失。听力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者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如做耳蜗电图,典型者应记录到一个基底增宽的负相和电位,发作期患者-SP/AP≥40%。
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 此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突发性聋伴眩晕
突发性聋伴眩晕 30~50岁多见,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或血管病变或窗膜破裂引起。患者突发一侧耳鸣、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病情似梅尼埃病,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以后无反复发作。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多大于60dB),伴眩晕者前庭功能可有损害。
迷路炎
迷路炎 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感染扩散可波及内耳迷路,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耳漏外,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迷路有瘘孔时,外耳道加压可引起眩晕,眼震更加明显,即瘘管试验阳性。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不仅眩晕严重,持续存在,听力可下降为全聋,自发眼震转向健侧,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反应消失。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拍耳乳突X线片,最好做颞骨CT扫描,明确是否存在乳突炎、胆脂瘤、迷路瘘管。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继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明显的恶心呕吐,多伴有重度耳聋。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低下或消失。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健侧前庭功能正常,经1~3个月左右眩晕症状可逐渐完全消失。
迷路震荡
迷路震荡 多由于头外伤引起,常与脑震荡同时存在,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气气浪冲击,同样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受伤耳听力明显下降。耳科检查时部分可见伴有鼓膜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或出血。听力检查中可见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单侧或双侧的听阈改变,重者可全聋,有的声导抗测听可提示有听骨链损伤,患侧前庭功能低下。在诊断脑震荡患者时,特别是伴有听力障碍和眩晕主诉者,应注意到同时可有迷路震荡存在。
9. 突然性的旋转性眩晕是怎么回事
眩晕症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1、真性眩晕
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
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
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
(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
(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
(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
(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
(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
(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3、眩晕伴发症状
(1)自主神经症状:血压变化,出汗,面色苍白,腹泻;
(2)耳部症状:耳聋,耳鸣,耳闷;
(3)眼部症状: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
(4)颈部症状:颈项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动受限;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意识障碍,感觉运动障碍,语言或构音障碍等。
眩晕应该做哪些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1)诊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等;
(2)眼球震颤
(3)眼震电图
(4)平衡姿势图
听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以明确有无头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内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生化检查等。
伴眩晕的各种常见全身性疾病
1、脑血管性眩晕: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10-20天后逐渐减轻,多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
2、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
3、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4、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5、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
6、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7、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8、神经官能性眩晕: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头晕多系假性眩晕,常伴有头痛、头胀、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鸣、焦虑、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晃动感。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鉴别。
眩晕的预防和治疗
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 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5、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结语
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原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10. 老年人突然头晕目眩,天地颠倒是怎么回事
带老人去仔细检查一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