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老人与海讲的什么

老人与海讲的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30 06:52:59

Ⅰ 《老人与海》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1)老人与海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作品赏析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Ⅱ 老人与海讲了什么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与自己艰苦卓绝的命运抗争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的主角,也就是老人,上天赋予他的命运就是做个渔夫。这个渔夫的命运是不幸的,到老了还孑然一身,还要拖着自己的残旧之躯,去和残酷的大自然抗争。而这一切,都是他的命运。
在故事的中段,老人捕到了一条大鱼。读者看到这里,会觉得他的命运似乎有所好转。但到了故事的结尾,费劲千辛万苦捕来的大鱼,被鲨鱼吃的只剩一副庞大的骨架。老人依然一无所有。到了第二天早上,他还必须再次出海,为了自己的生存,再次接受命运发出的挑战。
作者在这里从旁人的眼光写了一段,大意是有人在沙滩上看到一副巨大的鱼骨,并且发出了感叹。这一段的用意是说,一个人如果遭遇了痛苦的命运,只能自己强撑、硬扛。别人是没有办法帮你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最多感慨几句。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作者告诉我们,以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和自己的命运抗争的。作者在这个故事中,是把自己投射在老人的身上,而用环境恶劣、巨浪滔天的大海,以及大海中的鲨鱼来指代自己残酷的命运。一个人如果不幸遭遇了残酷的命运,不管这个命运多么痛苦折磨,除了接受这个命运之外,别无他法。唯一坚持下去的方法,只有自己一个人撑下去。就像故事中的老人一样,已经到了风烛残年,还必须每天出海打渔。因为这是他的命运,避不开,也躲不掉,别人更加无法帮你。
小说中几次提到的老人梦见狮子。这里的狮子是一种象征,是指对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的憧憬,以及对曾经的美好生活的回忆。也可以理解为老人生活在残酷的环境中,给自己营造的一种期翼。正是这种期翼,一直支撑着老人奋斗下去。然而这种期翼最终是能出现在梦中,而无法成为现实。
这篇小说是在下在很多年前看到。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被文中老人坚韧执着的意志品质感动的眼含热泪。那时候年轻,以为老人最后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以为他再出海归来的时候,一定会满载而归。
年轻的时候,因为自己一定能战胜这个世界。直到最近几年,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也才明白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含义。这篇小说的作者海明威,最后用自己心爱的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老人,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的命运。

Ⅲ 《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人与海》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3)老人与海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

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

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Ⅳ 老人与海主要讲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4)老人与海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Ⅳ 《老人与海》讲的是什么

《老人与海》写的是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描写老人制服大鱼后,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然而作品中的形象却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他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为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桑提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6�1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Ⅵ 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人与海主要内容:年老的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捕鱼,前84天一无所获,第85天,他冒险去从未去过的深海打鱼。他发现一条大马林鱼,耗时3天刺死了它,回归途中遭到鲨鱼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反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港口,但巴林鱼仅剩下五幅巨大的白骨架。”

Ⅶ 《老人与海》讲述了什么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连续84天在海里捕鱼,但一个也没抓住,人们都嘲笑他。他拒绝失败,再次出海,遇到了巨大的马林鱼。他在海上耗了三天才将马林鱼杀死,回程时,这条马林鱼又引来了鲨鱼,而一度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马林鱼已被吃光,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的故事。

老人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即使失败多次,即使没有人陪伴,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去了更远的地方出海。在桑地亚哥的观念中,即使遇到巨大的厄运,也要充满自信,勇敢追求内心的渴望。不管生活给我们什么,都要勇敢面对和行动,以便摆脱困境。海明威说过: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后来受伤的地方一定会成为我们最坚强的地方。

Ⅷ 老人与海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古巴一个叫桑迪亚哥的老渔民住在海边一个小窝棚里,他过着贫困的生活,唯有一个叫马诺琳的男孩去和他聊天,帮他收拾打渔的工具。最近老渔民一连84天都没有捕猎到一条鱼,但是老渔民却没有放弃。

第85天,他依旧乐观的出海了。这一次,他的运气棒极了,捕猎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由于马林鱼过于巨大,老渔民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他把马林鱼杀死了。

他把马林鱼绑在船上,开始返航回家。马林鱼的血引来了海洋中的鲨鱼,虽然老渔民用尽方法杀掉了不少的鲨鱼,但是马林鱼的肉最终还是被哄抢一光,等到他回家,马林鱼只剩下一个骨架。

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8)老人与海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

参考资料

网络-老人与海

Ⅸ 老人与海内容简介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9)老人与海讲的什么扩展阅读: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Ⅹ 《老人与海》主要讲了什么

《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杰出的小说家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52年。

1954年,海明威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金。授奖的原因是:

“他精通于叙事艺术,并将此艺术熟练地运用于其作品中,如运用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

其中特地提到了《老人与海》,足见这篇中篇小说在海明威作品中的地位和它的世界性影响。菲力普·扬说过:“在现代世界,凡有知识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而凡知道海明威的人,没有不知道《老人与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为越来越多国家的读者所熟知。

《老人与海》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深远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主要的,还在于它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桑地亚哥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

《老人与海》的情节极为简单,写的是老渔民桑地亚哥连续84天捕不到鱼,后来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鱼,结果又被鲨鱼吃掉。作者通过这个故事,热情歌颂了桑地亚哥在失败面前毫不气馁、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

老人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老渔民。小说一开始,作者就用粗线条为他勾勒了一幅素描:

“老头儿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两边脸上长着褐色的疙瘩,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的反光晒成的肉瘤。疙瘩顺着脸的两边蔓延下去。因为老用绳拉大鱼的缘故,两只手上都留下了皱痕很深的伤疤,但是没有一块疤是新的。那些疤痕年深日久,变得象没有鱼的沙漠里腐蚀的地方一样了。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那双眼睛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这段肖像描写极为精彩,它不仅形象地勾勒出了老渔民桑地亚哥独有的外貌特征,而且还传神地表现出了他的性格特征,从那“跟海水一样蓝的”,愉快的、毫不沮丧的眼睛里,透出了老人那充满自信、刚强不屈的性格。

关于桑地亚哥的过去,书中交代得不多。我们只知道他当过水手,到过非洲。他曾有一个妻子,可现在已撒手而去,唯留下一幅彩色画像挂在墙上,由于看见了就觉得凄凉,他就把它拿下了。他无儿无女,非常孤独,关心他的人,唯有一个他曾教过捕鱼的小男孩曼诺林。他很少看报,即使看,也只想知道垒球比赛的消息,真可谓“我心与世两相忘”。他的生活极为清苦,住在一个狭小的茅栅里,全部家当只有一张床、一张饭桌、一把椅子。他辛辛苦苦打了一辈子鱼,自己的饭菜里却常常没有鱼。他穷得连外出打鱼时所必备的食物也带不起,只能带一瓶水。这些描述,突出主人公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揭示了形成老人那“典型性格”的“典型环境”,为下面更好地刻画桑地亚哥做了必要的准备。

黑格尔指出:“环境的互相冲突愈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坚强。只有在这种发展中,理念和理想的威力才能保持它自己,才足以见出威力。”老人性格的威力正是在不懈地出海——捕大马林鱼——斗鲨等一系列冲突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他接连84天没有捉到一条鱼,这件事本身对一个以捕鱼为生的人来说,是够惨的了。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由于“背运”,同行都躲避他,唯一与他相濡以沫的小男孩也被父母接到了另一条船上,他只好孤零零的一个,划着空荡荡的小船出去,划着空荡荡的小船回来,而那张补了一些面粉袋的船帆,“看去真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

可是,老人并没有丧气,并没有倦怠。他要拼命扼住厄运的咽喉,决不让厄运使自己屈服。第85天他继续扬帆出海了!“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的清新了”。在这一大段里,作者着重表现了老人“硬汉性格”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是:精神上——极为自信,从不灰心。

精神上的侏儒决然成不了实际上的巨人,但仅有强大的精神而不付诸行动的人仍是矮子。真正的强者,应该是自信和坚忍二者完美的结合。小说的第二大段,通过老人捕马林鱼具体过程的描述,突出表现了他“硬汉性格”的另一基本特征:行动上——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正是靠着强烈的自信,不懈的追求,他终于交了“好运”,钓到了一条比自己的小船还长的马林鱼。如同老人是人中英雄一样,这条鱼也是鱼中豪杰,两者旗鼓相当。鱼在水下坚持了两天两夜,不时地用苦刑来折磨老人。它掀起大浪,把老人脸朝下摔在船里,血从腮帮子上流下来;它拼命地冲撞,把老人的双手弄得血肉模糊。这时,老人只要割断钓绳,让大鱼跑掉,就能使自己摆脱困境,但这也就意味着他失败了。老人没有这样做,他甚至连想也没这样想。渴了,喝点冷水;饿一了,吃些生鱼;困了,把钓绳绕在垫了破麻袋的肩上打个盹儿;手抽筋了,咬咬牙忍住。在他看来,“痛苦对男子汉来说不算一回事儿”。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人之不能忍,力行人之不能行的拼搏,两天两夜后,他终于制伏了大鱼,乘胜而归。至此,硬汉子桑地亚哥已经活生生地站立起来了,他的性格的基本特征业已显现出来了。

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还要出人意料地用厄运的重锤再敲打这块钻石,使其放射出更灿烂夺目的光彩。

就在归途中,老人遇到了更大更可怕的灾难,一条,两条,成群的鲨鱼扑上来要抢劫他的猎物。他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无畏地向象征着厄运的鲨鱼宣布:要跟它们斗到底!他先杀死了一条巨大凶恶的鲭鲨,但鱼叉又被鲭鲨带走了。于是他把刀子绑在一只桨上做武器,又杀死了两条气味难闻的星鲨和一头像猪一样的犁头鲨,不幸刀子又折断了。当夜幕降临时,成群的鲨鱼第4次又扑了上来,老人的头脑此刻清醒得不能再清醒了,他深知:这是一场注定要打不赢的战争。但他仍没有丢下自己的劳动果实,落荒而走,他又精神抖擞地投入了战斗。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最鲜明不过地体现出他的这种硬汉子性格。书中写道:

“……他用棍棒朝它们(指鲨鱼)的头上打去,听到上下胯腭开裂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的时候把船晃动的声音。凡是他能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随着棍就丢掉了。

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

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上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舵把对准鲨鱼的头打去,鲨鱼的两腭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浆把子已经戳进去,他也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戳。鲨鱼放开鱼头就翻滚着沉下来。那是来到的一大群里最后的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这真是一段龙腾虎跃,扣人心弦的描写!在这段描写中,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的两个基本方面水乳交融在一起,得到了最高程度的体现。

老人回到岸边,只带回了一条大得不可思议的白骨、一条残破不堪的小船和一幅耗尽了精力的躯体——他失败了,英勇地失败了。但他始终没有失望。小说结尾写道:他梦见了狮子,——这说明他还有着力的追求,强者的向往。

老人身上有着海明威的影子。海明威的性格与老人的性格极为相似,他的孤独、高傲、自信、好斗、刚强的“男子汉气概”是出了名的。作者的儿子格雷戈里·海明威说:“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就是海明威本人,或者说是他身上最好的东西。”还说:“他总是要赢,输,他是受不了的。”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在思想感情上是与老人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他喜爱他,歌颂他,也真正进入了角色。他在老人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生活一的深切感受,也反映了自己灵魂深处的某些本质的东西。从这个意义和这个角度上讲,老人是海明威的化身。

如果海明威仅仅是为写一本捕鱼小说而写,单单为—位老渔民而作,而无其他的用意,那么,《老人与海》充其量不过是个二流作品,决不会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好在作家并非如此,他的作品是多层次的,寓意极深、耐人寻味的。

海明威自己有一个极著名的“冰山之喻”,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含蓄,应该像一座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是八分之一,而有八分之七在水面以下。”《老人与海》正是如此。书中句句写的是捕鱼人桑地亚哥,句句又不是捕鱼人桑地亚哥。桑地亚哥这一艺术形象是有着极广泛的代表性的,他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老人与海》写于这样的时代:战后,美国处于繁荣的巅峰时期。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物质文明并没有为美国的前途作出历史的道德判断,垄断资产阶级反而用种族灭绝、控制论、精神分析学等新观念摧垮了传统的价值标准。人们刚刚从大战杀戮、法西斯集中营和广岛原子弹的噩梦中醒来,又被冷战、热战的阴云笼罩。于是生活中失去了安全感,物质变成了压迫精神的重担,人们普遍感到精神空虚,对前途悲观绝望。“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还是及时行乐,沉湎于声色,满足感官刺激吧。于是吸毒热、酗酒风,“性解放”……泛滥成灾。与海明威齐名的作家费兹杰拉德就常与年轻美貌的妻子没明没夜的狂饮,醉酒后常坐在出租汽车顶上,或于午夜在豪华旅馆门前的喷水池中裸浴。这种颓废风气引起了美国一些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他们为早期美国开拓精神的丧失而深深忧虑。正在这时,海明威这头老狮子又抖擞精神出征了,从古巴向国内发出了怒吼,他于剪红刻翠之外别立一案,通过一个普通老渔民的捕鱼遭遇,热情歌颂了奋发向上、顽强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无疑是打开了一扇窗户,为当时的美国社会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因而引起了轰动。

《老人与海》虽然讲的是一个老渔民的故事,但在这个故事里却表达出了许多人的共同感受。老人的捕鱼经历是极具有象征意义的,它是人生的一幅缩影。

难道没有人咽过老人那84天劳而无功的辛酸?难道没有人尝过那条大鱼得而复失的苦果?难道没有人有过鲨鱼成群扑来的不幸?难道没有人有过伤痕累累之后得到的只是一架无用的鱼骨的感受?可见,厄运与失败乃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司空见惯浑闲事”,捕鱼老人的厄运和失败,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真切写照。莱蒙托夫有一句很有名的诗:“没有痛苦还成什么生活?没有风暴还成什么海洋?”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老人这一艺术形象的遭遇很容易使人将其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

《老人与海》热情歌颂了人性中最可宝贵的英雄主义精神——老人身上蕴涵着的能够打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人们心灵的普遍东西。厄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象大多数平庸的人那样被这些东西吓倒,自己缴械投降。人常说:做胜利的英雄容易,做失败的英雄难。这话很有道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更同情、更尊敬那些失败了的英雄。……

应该指出的是,桑地亚哥的形象之所以感人至深,还有一点原因:作者选取了一个老人,而没选年轻人。这话说起来似乎有些可笑,实则不然。人们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通常是人一老,脾气性格往往和年轻时大不一样了。……他单单选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作硬汉子代表,这在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这就更使人觉得非同一般,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崇敬,更能给人一股强大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奋发向上、永不伏老、进击不止、死而后已的精神力量,从而给人留下生动感人的不可磨灭的印象。

从艺术角度分析,老人形象成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里限于篇幅,只能略谈一二。

借助于对立面之强来刻画主体性格之强。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这种手法和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一段所采用的手法颇有相似之处。正像武松之勇是借老虎之猛而表现出来一样,老人之强正是借马林鱼、鲨鱼之凶而表现出来的。作者用了不少篇幅写大鱼的长、宽、高、威力和美,极力渲染那有着“又粗大又尖长的蓝色的头、两只大眼和那咬得格嘣嘣的、伸得长长的、吞噬一切的两颊”的鲭鲨的凶残,渲染那“饥饿会去咬一把桨或者船的舵,咬水里游泳的人,趁海龟睡觉时把它们的腿和四肢咬掉”的星鲨的贪婪,旨在表现老人的英雄性格。写鱼只是为了写人,大鱼和鲨鱼越是凶猛,不好对付,捕鱼、斗鲨的老人的形象就越有光彩。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往往容易将其神化,从而使其失去了真实性。《老人与海》却没有犯这个毛病。老人刚杀死一条鲨鱼,疲惫不堪时,忽见两条鲨鱼又袭来了。小说这样写道:“‘呀!’他嚷了一声。这个声音是没法可以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像是一个在觉得一根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里的时候不自主地发出的喊声吧。”老人失败后,拖着疲倦的身子由岸边回到他的窝棚,路很近,可他不得不一连歇了5次。这些描写都逼真地反映了斗争的艰苦。老人虽勇力过人,但毕竟是血肉之躯。这样写,愈发使人物形象真实可信。

在语言的运用上,寓激情于冷静,有助于刻画老人形象。海明威对老人是很偏爱的,充满着感情,但这种感情从表面上是看不出的,它深藏在作品的深处。通篇好象是用冷冰冰的语言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称赞老人的字眼极少。本来,《老人与海》描写的是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对此,雨里也许会大声疾呼,陀思妥也夫斯基也许会痛苦的呻吟,巴尔扎克也许会进行悬河般的论辩——然而海明威却只有这种冷静的叙述语言。这种语言,乍看起来与作品所描写的事情很不协调,实则不然。由于它所描写的是那样扣人心弦的搏斗,抒发的是那样痛苦而深邃的生活哲理,更由于这种语言很适宜表现老人那种孤高自傲,刚强无比的性格,因此也就越能摇撼读者的心灵和理性,越能突出老人的硬汉性格,越能深入地把读者拖入书中人物的境界中去作切身的感受。

老人形象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还是作者深入生活,选取现实中活生生的渔民作模特儿,然后反复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海明威晚年住在古巴海边,经常和渔民一起出海捕鱼,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曾发起设立一个“海明威杯”来奖励一年中捕鱼量最多的人。他在谈到《老人与海》的创作时说:“抛开怎样去做不谈,这一次我有了令人置信的运气,能够完全把经验传达出来,并使它成为还没有人传达到的经验。运气是,我有一个好老头儿和一个好孩子,而近来作家们已经忘记了还有这些事情。”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没有生活的原型和素材,是创造不出老人这样成功的艺术形象的。

但《老人与海》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它所歌颂的只是孤独的个人主义英雄。老人是高傲的,“古怪的”,他与同行很少来往。除了孩子,在他心目中其他人几乎都不存在。他一个人走自己的路,打自己的鱼。但一个人无论有多么伟大,他所能做的事毕竟是有限度的。正像不可战胜的巨人安泰一旦脚离开了大地就难逃厄运一样,离了群的老人终究敌不过占绝对优势的恶势力,他陷于失败的境地是必然的。那一副大得不可思议的鱼骨就是最好的证明。尽管小说结尾处写老人还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但可以预料得到,他成功的希望是极其渺茫的。

《老人与海》的乐观主义只能是广阔暗空中的一抹淡淡的微光,贯穿全篇的却是一种苍凉悲壮,痛苦消极的调子:桑地亚哥是在西方世界茫茫苦海中拼命挣扎的海明威告别人世前的忠实发言人。作品发表后9年,海明威用一颗猎枪的子弹结束了他的生命,恐怕不能单纯地用疾病的理由去解释。

阅读全文

与老人与海讲的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分清孝顺 浏览:93
当兵在家体检有哪些项目 浏览:212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门票 浏览:408
催人泪下的孝顺孩子 浏览:179
丹阳手机上怎么交养老保险 浏览:332
公司交养老保险比例是多少 浏览:665
15年刚退休的老师退休工资 浏览:918
宝鸡市敬老院价格 浏览:822
政府办的老年大学适合社会吗 浏览:74
2019年江阴市退休金计算公式 浏览:303
养老院慰问老人文章 浏览:998
慈溪市补缴养老金 浏览:80
孩子一直没有体检过怎么办 浏览:74
爹妈都不孝敬男人 浏览:813
我父母的关系用英语怎么翻译 浏览:506
老年人买电动汽车需要哪些手续 浏览:972
餐饮部门体检是些什么项目 浏览:325
孝顺这两个字含义 浏览:84
中国高校教授多少岁退休年龄 浏览:700
2015年退休年龄时间表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