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信箱怎麼查詢投訴信
真有其事,還是蠱惑人心 ?!!
:『』人社部應向八千萬企退職工謝罪201606-15 07:51
憲法是國家大法,依法治國,首先需依憲立法。「雙軌制」惡法動揺了國之根本,瓦解了國家凝聚力。2016年養老金遲遲發不下來,實際上是遭到了滔滔民意的強烈抗議與譴責。迫使決策者陷入一個萬夫所指、萬人聲討的尷尬無解的怪圈。歷史翻篇後,恥辱柱將留給中國最不可饒恕的人。不繳費的機關事業退休待遇高過自已交費企業人員數倍。這種「刼貧濟富」的養老雙軌奇葩全球難尋。
20年來要求廢除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人社部也一次次承諾並明確了並軌大方向,但8000萬企退人,只聽雷響不見雨下,官方卻每依「牽渉面廣」、「情況復雜」「循序漸進」等借口蓄意將並軌一拖再拖。最可惡的是2016年以並軌之名又玩起了新的雙軌,不但讓雙軌制以一副新皮囊繼續存在。更改頭換面的夾帶了更多的私貨。一個連養老金都不能公平公正分配,還奢談全社會的公信度與中囯夢?
人社部在毫無人性地踐踏憲法,繼續玩弄文字和數字游戲。20年來頂層設計者擁權自肥,盤剝欺壓廣大企退人員。企退工人在人格受辱、人權被褫奪、經濟盤剝下己忍無可忍!
為此強烈呼籲:「立即真真正正廢除雙軌制,消滅待遇差」。全國各類退休人員實行統一的交費年限+工齡計算退休金,這才是最公平公正的養老金分配製度。
人社部如再熟視無睹,屆時8000萬企退人員將被迫遵照憲法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我們的經濟利益與人格尊嚴。
一、人社部曾信誓旦旦的向全世界宣布,退休金雙軌制已實行了並軌,「實現了社會公平」,全體企退職工千呼萬喚等來的,怎麼就變成了僅僅在制度上並了軌,「待遇差」依然照舊。既不控高也不提低,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改善,而這次養老改革方案出台,「待遇差」反而更大,請巧舌如簧的無恥「頂層設計」者給企業退休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
二、養老並軌改革到底應該給誰增長工資?實情不言而喻。不能再讓那些日落西山,苟延殘喘,命不保夕離死日近的企業退休老人再次失望甚至絕望!如果改革「頂層設計」只關照頂層,勢必淪為「私利設計、擁權自肥、利己而腐敗墮落」。規則雖是由公權力定的,但規則必須體現公平、公正的總原則。要照顧全社會每個人的利益,要一視同仁。堅決反對把人分為三、六、九等。
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以不降低退休待遇為前提,當年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怎麼就不考慮這些呢?企業退休職工連漲11年人均才2200元,我們有權強烈要求人社部向全社會公布機關亊業退休人員的 人均退休金。讓全社會來檢驗一下這是真並軌?這是真見鬼!
四、假並軌比不並軌更可惡!從決定「並軌」消息公布伊始,「頂層設計」者幾乎一面倒地在為機關事業單位精心策劃、不但毫發無損地讓其「軟著陸」非法攫取更多利益,又喪心病狂設計一個8%職業年金制度,說穿了是公務員老爺退休後拿「雙份養老金」。試問政府多支付的8%資金從何而來?而症結的另一方,則沒有一個公權專家,公開提到該如何彌補在「雙軌制」掣肘下,廣大企退人員待遇差該如何解決。這「流氓式改革」不要臉到了極致?
五、今年罔顧兩規所造成退休金基數存在的天壤之別和滔滔民意,為各類退休人員普漲約6.5%的工資,企業職工幾十年用自已工資交保險,2015年國家給機關亊業單位先漲工資再交保險,等於他們自已沒出一分銭還有剩餘。憑什麼「公僕」退休要領比「主人」多領2——3倍的退休金?這純粹是拿納稅人的銭在玩納稅人!人社部應給企退人一個明確的說法。
六、據工人日報披露,我國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花掉了我國80%的養老金資源。請問人社部:除了中國之外,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的公務員也像我國一樣,自已從不繳社保卻比出錢繳保費的人多領好幾倍的養老金?政府本當借這次「並軌」改革之機,通過實實在在的動作真正破除雙軌制,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化解積怨已久的社會矛盾。遺憾的是,這次雷聲隆隆、大張旗鼓的改革一經利益集團的化骨綿掌,便悄悄演化為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七、2016年並軌第一次普調,上海出台機關事業漲去年工資的4.5%企業漲2.5%這是根據什麼原則測算並制定的?為什麼不統一用本人繳費年限?有網民計算後結論是:此調整機關事業漲幅高出企業120元。事實勝於雄辯,這不是與「著力解決『雙規制』、『待遇差』問題」背道而馳嗎?這樣作將貽害無窮,錯在當代,禍及後世。改革不能刪除公平和正義,紅利不能只被少數體制內的人所享有和掠奪。歷史將證明誰是罪人!任何塗脂抹粉的掩飾都經不住歷史的洗禮。
八、誰都明白,表現在養老金上的巨大不公,並不在於二者之間是否「同幅度上漲」,而是要消除二者在養老金替代率上的巨大差異。同為國家公民,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替代率僅有40——42%左右,而公務員養老金竟然高達90%以上!究竟是國家哪部法律,給了政府官員任意給自己加薪、封賞的特權,不僅為自己在位時製造了攫取利益的無限權利,即使退位後,還要繼續尊享無上的特權?
九、1997年政府拿企業退休養老金來為改革祭旗,變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用工人的血來趟出一條血路,始初企業養老金替代率為80%,後一直下滑到今天的42%,跌破了國際警戒線,這是什麼原因?本應緊隨其後的機關事業單位,為什麼遲遲20年按兵不動?是改革錯了還是顧忌自身利益受損?人民日報競厚顏無恥刋文:「制度統一是改革的方向,但是在養老金待遇上卻不能搞簡單的「一刀切」。公務員是國家公職人員,掌握並行使公共權力。養老待遇差了,隊伍可不好帶,積極性和清廉度都會受影響........」這包藏禍心的無恥謬論內涵有兩點,既不敢否認企業改革錯了,又不想私利受損故改弦易轍為已謀利。企改走市場經濟,公務員事業單位仍享計劃經計之利,這實質是對改革的反動。
十、這次調整普調的第一點:體現了「公平」;第二點:體現了「激勵」;第三點:「與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體現了什麼?發言人不說,但民眾不能不問!免去公務事業人員「按交養老金年限漲資」是否適用全國參保人?請人社保部老爺給全國人民解釋什麼叫多交多得?這樣自打嘴巴欺天滅地喪盡天良的惡法十八屆內解決不了,十九屆仍是一道大坎,歷史翻篇後,這段丑惡史將永載史冊。遭後世永唾!!!
以上拙文,多年來似塊壘壓胸如刺梗扼喉,終覺不吐不快。此文雖未能全敘胸臆,扒光「雙軌制」的畫皮,但願能拋磚引玉,望廣大受害者,廣泛轉發讓其流布廣遠。只有人人發出聲討的呼聲,不公平才有改變的可能!只有人民發出憤怒的吶喊,特權和「頂層設計」者才有被遏制的可能!中國夢,是人民享受公平正義之夢!不是特權階層為所欲為之夢!!!
——承蒙閱讀此文者,致謝! " 。
❷ 人社部違法製造企業退休待遇雙軌制極大不公激起人民強烈不滿情緒怎麼辦
別活得太累,別忙得太疲憊;想吃別嫌貴,想穿別說浪費;心煩了找朋友聚會,瞌睡專了倒頭就睡。生屬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也許,愛情是一種緣。你刻意去追求的東西也許是終生都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燦爛,反而是會在你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
❸ 人社部真的取消養老雙軌制嗎
取消雙規制度、國民享受免費醫療,都是政府說的「中國夢」中小康的內容,雖然現在專在這屬個星球上只有很少的人享受不到免費醫療這樣的基本社會保障,但對於中國大陸國民來說,這都是「夢」。
雙軌制制度只有在憲政民主的政治體制下才可能消除,黨的媒體反復說過了,憲政不屬於社會主義,中國要永遠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不管說的是和如何天花亂墜,但實際上,就是把國人劃分為體制內和體制外。體制內實行一套部分保密的社會制度,專門服務於大蓋帽和體制內的事業單位,體制外實行一套專門服務於「破草帽」。體制內的少數人佔有90%以上的社會資源和財富。體制內的國民享受一切有保障的生活,體制外的國民,自生自滅,但必須向體制內繳稅。
各種各樣的雙軌制度姓「社」不姓「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重要特徵之一,你說會取消嗎?除非國家實行政治體制的大幅度改革。
❹ 就退休雙軌制三十問人社部的三十問之下部
16、根據執政為民的理念,黨和政府要求黨員幹部與人民同甘共苦,為什麼會出現對有的人只「保基本」,對有的人實行「高薪制」、高退休待遇?
17、為什麼要求退休雙軌制並軌的民意連年成為兩會民調之首,官方卻至今既無解決之策,也無正式回應,年年說「加快」、「促進」,實則以「復雜」、「慎重」、「頂層設計」為借口,遲遲不付諸實際行動?
18、為什麼《養老保險法》中全體公民的養老保險辦法都由全國人大直接制定,唯獨公務員的養老保險辦法由國務院規定?這不就是公務員的養老保險辦法由公務員自定嗎?這符合程序正義的原則嗎?由國家財政負擔的公務員待遇要不要接受納稅人的監督?
19、貫徹《養老保險法》,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企業職工和其他公民都納入了養老保險范圍,為什麼唯獨公務員至今拒不參加養老保險,仍心安理得地享受計劃經濟的傳統退休待遇,成為我國《養老保險法》外唯一群體,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唯一空白和死角?
20、為什麼機關人員退休後仍由財政資金發放名目繁多的津補貼,甚至成倍超過其名義退休金,企業卻分文沒有,這合理嗎?
21、為什麼「十一五」規劃縮小養老金差距,實際上卻擴大了三四倍而不見官方吭氣?完不成縮小目標要不要問責?究竟還要不要繼續縮小?有任期責任沒有?為什麼沒有能力縮小差距完成規劃目標的主管官員的官位可以不受任何影響?
22、為什麼「十一五「規劃明明寫著「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費水平形成差距,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卻還要繼續擴大這個差距?由此造成的不穩定因素由誰負責?
23、目前養老保險人均繳費為工資的28%,按目前三比一的供養比,替代率應為84%,為什麼實際只有40%左右?40%左右的養老金替代率意味著退休人員的收入水平比在職時降低了一半多,生活保障水平極低。為什麼會出現養老繳費率世界最高而替代率卻最低的極端反常現象?
24、為什麼企業養老改革越改養老金替代率越低,由改革前不繳費的90%降低到目前高繳費的40%多?養老保險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25、養老改革前近五十年間一直由國家負擔的企業職工的退休金,改制後全部轉嫁到在職職工身上,形成目前六十年間退休的職工養老金全部由在職職工當期的的繳費來承擔的極端不合理狀況?政府對企業老人高達十多萬億的社保歷史欠賬何時歸還?,政府財政長期佔用企業老人養老錢的狀況何時改變?
26、養老改革前實行低工資高積累政策,發工資前都預扣了社會保險費其中包括養老保險費用上繳至國家。為什麼實行統賬結合後企退職工的「視同繳費」賬戶長期空白,相應的統籌基金也長期空缺,長期空賬運行,養老金長期半額發放?改制中應該由政府為「老人」、「中人」繳納的28%「視同繳費」賬戶欠費何時歸還到賬?
27、其他國家財政收入中用於社保的比例比我國高出幾倍。為什麼不能根據《憲法》規定的國家對於職工的保障責任,由國家承擔企業養老基金的一部分列入政府財政預算,而是要求企業養老基金自我保障,只是在因社保欠賬出現養老基金缺口時才給予臨時財政「補貼」?勞動者創造的財政蛋糕為什麼沒有企退職工的份額?
28、黨章規定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謀求自身特殊利益,為什麼機關人員卻享受著高出民眾多倍而且實際上等於終生不退休(替代率高達92%—107%,退休後還要隨在職的同時增加退休金)的超國民養老待遇?
29、為什麼官方的養老金差距數據是用企退職工繳過費的毛收入與機關不繳費的部分養老收入(名義養老金)作比較得出的虛假差距,而不是用企退職工扣除個人賬戶返還部分的凈收入與機關不繳費的全部養老凈收入(含津補貼福利收入)作比較得出的真實差距?這種做法符合實事求是原則嗎?
❺ 我在單位交了養老保險又在農村交了養老保險應該怎麼辦
有三種辦法,分別如下:
1、有單位交養老保險,可以先把農村的養老保險停掉。
2、如果有重復繳費部分,去社保局把單位的養老保險繳費明細列印一份,拿到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的社保局辦重復繳費的退費手續。
3、如果不是同時復繳費的,將來辭職,可以把單位的養老保險到社保局開轉移證明,把證明交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社保局,把兩地社保累計在一起。
(5)人社部養老保險雙軌制改革今年將出方案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作用:
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❻ 人社部:企事業單位養老金雙軌制將合並統一 有什麼好處
人社部,並未提出要合並雙軌制,國家目前也沒有出台相關文件,因此,近期不會出台,
退休金雙軌制是當今中國社會最大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違背了社會主義宗旨,從制度上將中國社會劃分了兩個類似封建社會的社會階級,為機關事業單位編制職工規定了達到正常待遇三到五倍的超國民待遇,貶低了企業職工及其他從業者的社會地位與尊嚴,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社會矛盾,並為青少年的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產生了負面影響。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不繳納或很少繳納社會保險,直接從國家財政支出退休金,所以從本質上來講,退休金雙軌制是一種歧視性的剝削政策,是以剝削所有納稅人為基礎的。
人社部以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八連漲為緩兵之計,繼續拖延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進度,對於八連漲的總幅度卻不如事業單位漲一次的幅度,卻隻字不提,對於五省市改革幾無進展的情況,卻隻字不提。改革時間表,也遙遙無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對於政府改革的信心,也開始慢慢的持懷疑態度,質疑與強烈要求廢除雙軌制的民眾群體,也越來越大。政府准備用多長時間廢除這樣一個遺留的錯誤政策,考驗政府的決心,也考驗民眾的耐心。或許,眾多在祖國一線辛勤工作幾十年的企業老同志,期望的是在有生之年,看到雙軌制廢除的曙光,看到自己對祖國建設所付出的貢獻,沒有被遺忘。
❼ 社會養老保險是哪一年執行的
社會養老保險於1997年開始正式實行。
我國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於20世紀50年代專初期,後屬分別於1958年和1978年作過兩次修改。
1997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我國建立了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制定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7)人社部養老保險雙軌制改革今年將出方案擴展閱讀:
20世紀80年代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試點開始進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開並不斷深化,建立了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的基金籌集模式,確定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統一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社會統籌部分採取現收現付模式,均衡單位負擔;個人賬戶部分採取積累模式,體現個人責任,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實行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不會增加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也不會影響離退休人員待遇水平。
參考鏈接:網路_社會養老保險
❽ 養老金傾斜調整超6千不漲、低2千漲30%,您同意嗎
養老問題一直是全民關心的問題,「退休領養老金,超6000不漲、低2000漲30%」,初看這個養老金調整方法,似乎是照顧到了低收入人群,但其實違反了以下幾個原則。
單位
從上可見,雙軌制終結後參加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新人」,其養老保險的繳納標准及待遇計算標准跟企業職工是一樣的,但是老人和中人還是既得利益者,想要養老金雙軌真正並為一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由此可見,「退休領養老金,超6000不漲、低2000漲30%」,這個想法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為了縮小養老金領取的差距,但最終卻是行不通的,單純一刀切太過於片面,違背了公平原則。
❾ 就退休雙軌制三十問人社部的三十問之上部
1、養老改革二十多年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決議一再提出「促進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為什麼機關人員仍在原地不動?從上世紀開始「摸石頭」摸到新世紀,跨越了幾個五年規劃,只摸石頭不入水,究竟還要摸多久?難道真的摸上癮了嗎?
2、為什麼早已有了企業養老改革十幾年的實踐經驗,事業單位同樣搞「繳費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還要搞什麼試點?事業單位試點多次擱淺與公務員一拖再拖至今仍拒不參與一起試點有無關系?
3、為什麼《憲法》規定我國實行市場經濟,公務員養老卻可以一直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傳統退休辦法?這符合憲法的規定嗎?
4、為什麼《憲法》規定了企事業機關人員平等的養老權利,現行的退休雙軌制卻以部門劃線,造成同等條件人員養老待遇相差數倍?這符合憲法的規定嗎?
5、胡曉義說我國不能建立「從搖籃到墳墓」的高福利制度,為什麼我國卻出現了少數人進「搖籃」,多數人進「墳墓」的怪相,公務員分文不繳卻享受著高出繳費者幾倍的養老待遇,退休了還要隨在職的一起漲,出現了事實上的終生不退休;高額繳費者的養老金受制於「保基本」原則,替代率反而比國際勞工組織《社會保障最低標准公約》規定的最低55%的替代率還要低十幾個百分點?事業單位試點受阻原因據說是害怕「養老待遇大幅降低至企業水平」,這不就是害怕「從搖籃到墳墓」嗎?
6、為什麼本應縮小收入差距的社會保障,實際上反而急劇拉大了差距?
7、為什麼作為主人的勞動者必須自己掏錢為自己養老,而作為僕人的機關人員卻分文不掏?
8、為什麼機關人員長期不盡繳費義務而享受高額待遇?這符合胡曉義說的「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養老保險基本原則嗎?
9、為什麼繳費者的養老金只有千把元,分文不掏的卻能高出幾倍,凈得五六千元?
10、為什麼養老待遇會出現「三個企退老高工趕不上一個機關勤雜工」的世紀怪相?
11、為什麼企業連漲七次的增加額竟沒有機關一次增加的多?甚至出現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收入一次增加額就超過了企業的人均的全部養老金?
12、為什麼退休待遇千把元的驚天動地,五六千元的鴉雀無聲?社會保障信息本屬公開的范圍,為什麼機關事業的退休金數據竟然變成了「涉密信息」?
13、要求發展成果共享實現共同富裕,為什麼卻要對奉獻一生的企退老人實行只「保基本生活」的原則?說是可以搞補充養老,60年來已經退休的老人們創造的剩餘價值已經全額上繳,補充養老該由誰來辦?難道這些因長期實行低工資高積累而做出重大犧牲的企退老人就無權分享發展成果嗎?
14、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僱傭勞動者只能得到相當於本身勞動力價值的基本生活費用,我們是社會主義制度,如果也實行只「保基本」的原則,與資本主義的區別在哪裡?只「保基本」的原則符合社會主義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生產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嗎?胡曉義所說的不準「福利過度」的「度」是否就是不準企退人員跨越「保基本」這個「度」?
15、為什麼只對企業職工及其他公民養老金實行「低水平,廣覆蓋,保基本」原則,機關公務人員卻不在此列,不受此限,提高退休待遇未見有任何標准限制?
❿ 可恨的退休金雙軌制人社部的狗官還在欺騙退休老工人說2014年平均達到2000元純
國家現在各個省市,幾乎平均都超過2000了啊,自2005年開始,我國每年都要調整一次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高企退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經過10年連續上調,我國月均養老金將超過2000元,比2005年增加近兩倍。全國74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將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