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保險的繳納15年是指累計的15年還是連續的15年
社保的養老復保險累計交制夠15年,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開始享受退休金待遇。
按照現行規定,累計計算的繳費年限至少滿十五年的,退休後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如果間斷繳費導致累計繳費年限不滿十五年的,只能領取一次性養老金。
對於間斷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計發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直接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同時計發基礎養老金,以退休時上一年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合歷次間斷繳費前的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進行平均化處理,取出算術平均值。這樣就使計發基礎養老金的基數降低,相對計發的基礎養老金也將減少。
現在退休金的構成: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20%+本人養老金賬戶總額的1/120。也就是說,你繳納社保的年數越多,基數越高,個人社保賬戶的總額就越多,退休時的養老金就越多。
Ⅱ 養老保險是累計15年,還是必須連續交15年才可以享受退休金
正確的說法是:連續交滿十五年的養老保險退休以後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如果沒有連續交滿十五年的養老保險退休以後就不能享受按月領取醫療就的待遇
Ⅲ 社保是累計15年還是連續15年
《社會保險抄法》規定,參襲保人養老保險繳費最低必須累計繳滿15年,退休後才能享受待遇。參保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要交足最低15年,既可以連續繳費滿15年,也允許累計繳費滿15周年。
另外,繳費年限長,計發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發比例就大;繳費水平高,實際繳費指數就相應高,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結果就高,由此可見,「多繳多得」並非虛言,參保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進行選擇。
養老保險要繳費滿15年,退休時才能領取養老金。這是養老保險制度的一個硬杠杠,部分人由於年齡大、參保晚、中途失業、中斷繳費等等原因,繳費時間非常短,還有的是斷斷續續的,等到自己臨近退休時才發現,自己的繳費時間加起來還不足15年,無法享受養老待遇。
這類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章第十六條中明確寫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Ⅳ 社保繳納15年,是連續還是累計
社保繳納15年,是按累計年限計算的。社保中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是15年,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是20~30年不等(各統籌地區規定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釋義(十一)》規定: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並不是說繳滿15年就可以不繳費。對職工來說,繳費是法律規定的強制性義務,只要在用人單位就業,就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費。同時,個人享受基本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直接相關,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大,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Ⅳ 連續繳納社保15年和累計交滿十五年社保,領的退休金一樣的嗎
連續繳納社保和累計抄繳納滿15年社保,領取退休金的時候差距是很大差距;也會影響其他基本保險關系;為社保包括五險,其中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還有工傷保險;接下來我們逐一詳細說明;
斷繳養老保險最退休金的影響有哪些那?
其實主要影響還是在於繳費基數和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影響,如果我在2000年連續繳納到2015連續繳納15年養老保險和從1995年到2017年累積繳納滿15年;兩個繳納年限相同,但是繳納時間不同,因為我們要考慮每年都在上調工資,相應的繳費基數有很大差距,從而影響我們的退休金;不過不管是連續還是累計都可以申請辦理退休;
斷繳醫療保險對於我們有哪些影響
醫療保險斷繳三個月,當年的醫療保險年限被清零,就是說斷繳那年是不計算繳費年限的這樣對享受醫療保障就有很大的影響;
在斷交繳醫療保險次月就不可以享受醫療保險保障,如果在這個期間生病看病的費用需要全部自費,所以我們盡量避免斷交醫療保險;
Ⅵ 養老保險連續交納15年與累計交納15年有什麼不同
社保的養老保險累計交夠15年,商業保險里的養老保險是是連續的
1:按照現行規定,累計計算的繳費年限至少滿十五年的,退休後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如果間斷繳費導致累計繳費年限不滿十五年的,只能領取一次性養老金。
2:對於間斷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計發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直接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同時計發基礎養老金,以退休時上一年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合歷次間斷繳費前的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進行平均化處理,取出算術平均值。這樣就使計發基礎養老金的基數降低,相對計發的基礎養老金也將減少。
3:我還想告訴你的是,現在退休金的構成: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20%+本人養老金賬戶總額的1/120。也就是說,你繳納社保的年數越多,基數越高,個人社保賬戶的總額就越多,退休時的養老金就越多。
Ⅶ 社保是連續交滿15年還是累計交15年就可以拿養老退休金
是累計計算的,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襲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Ⅷ 養老保險為什麼必須要累計繳滿15年以上才能正常辦理退休
養老保險的繳費原則是你交的越多,得到的也會越多。國家有規定要退休養老保險的繳納時間累計要達到15年,但並不是說只能交15年,不能多也不能少,或者是達到15年之後就不能再繼續交了。根據國家《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參與上繳養老保險的人,需要在滿足法定退休年齡的基礎之上還要求要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保險,退休之後才可以按月領取自己的養老金。
計發月數是由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自己退休的年齡來確定的。由於每個人退休年齡不同,所以計發月數自然也不相同。交費時間和錢數都影響著養老金的多少。所以,總的來看,養老金確實是多繳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