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保險繳多少個月
養老保險敏正一年要交12個月。
一、個灶拿告人養老保險繳費:
個體工商戶或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在參加養老保險時,將按照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隱明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掛靠單位繳納養老保險:個人部分將按照個人的上年月平工資8%交納養老保險。
三、由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要交夠幾個月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要交夠幾個月?答: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要交夠180個月,達到退休年齡後才能辦退休手續。
❸ 請問養老保險是按月累計15年還是按年累計15年
是按月累計的15年,也就是180個月。養老保險交滿15年後,交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交的時間越長,領的養老金越多。所以,在交滿15年後不必著急把養老保險停交了。
養老金計算辦法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下限為0.6,上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計算中,無論哪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例:
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5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500元+4500元×0.6)÷2×15×1%=540元
例2:
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
❹ 養老保險交多少月
法律分析:在中國,養老保險至少要交15年。第一,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的繳費年消野限滿15年時,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養老金。第二,即使本人繳費滿15年,也應該繼續繳費,繳費年限已滿15年但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要繼續參保拿臘喊繳費,履行繳費義務。養老金待遇的確定與參保人的繳費年限的局源長短以及繳費基數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延長自己的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❺ 60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按多少個月計算
139個月。指的是60歲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金的計發月數。有關的計發月數是2005年國發38號文件公布並確定的,至今17年了,沒有變動。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表,是從40歲到70歲每一年都有一個對應的計發月數。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5歲是101個月。低於40歲或者超過70歲退休,按照40歲和70歲的計發月數計算。
一、演算法有四點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二、退虛輪休金是企業或事業差衡信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三、養老金領取標准
想要領取養老金,首先就需要繳納養老金滿15年,其次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是需要達到退休年齡。如果因為特殊崗位身體原因申請提前退休的人群,也有相對應的發放月份,比如40歲時候已經繳足了15年社保。而職工身體原因特殊工種申請提前退休,計發月數為233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攔卜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❻ 養老保險最少要交多少個月
養老保險最少要交180個月,少於180個月就不能退休,但多交不限,你交280個月或者380個月都行,你交的時間越長,將來的退休金就越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養老保險交多久,要每月交多少
這一個要看繳費時間繳費金額,領取年齡,當地消費水平基本上每一個人的都不太一樣的
養老保險
假設一種理想狀態進行估算:
假設就在今年65歲退休,且40年來每個月工資都是5000元的情況,北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
每月領取總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6463+5000)÷2×40×1%=2292.6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192000÷101=1901元
最後每月領的養老金=2292.6+1901=4193.6元
那麼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
以北京市月薪5000元,25歲開始繳納,總計繳納年限40年為例計算。那麼到退休時共繳納:
個人繳納8%×5000×40年×12=192000元
單位繳納20%×5000×40年×12=480000元
總計交了672000元。
為了「回本」,至少要領:
672000÷12÷4193.6=13.35年
所以,奮起的80後、90後們努力活到79歲,這樣還能掙點國家的錢。
當然,這個數據完全是假設狀態下的估算,且不說40年來工資會循序上漲的,到65歲退休的時候上年度在崗人員平均工資也一定會漲的!這里有一種簡要估算基礎養老金的方式,如果每月的繳費基數工資都和所在省份的上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相同,那麼退休後可領的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0%
❽ 個人養老金要交滿多少月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所謂養老金交滿15年的期限,只是按月領取養老金一個最基本年限,按相關規定,如已滿15年期限,但仍未到退休年齡或條件者都必須繼續繳納,除非屬於低裂仿保、失業人員等特殊情況。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部分參保人員對基本養老肆鎮纖金新計發辦法缺乏全面、正確的了解,導致參保繳費意識淡薄,未能按照實際就業狀況,如實申報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這部分人員普遍存在15年和保下限心理。他們認為,只要按下限繳費滿了15年,能夠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旅如低條件,即便仍處於就業狀態,有勞動收入,也不願意繼續參保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