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失地農民職工養老保險2019年11月29日繳費56438.48元領多少錢
職工養老金=個人繳納總和/139+基礎養老金
這里個人繳納總和/139=56438/139=406元,估計養老金也就1000元左右
B. 這些政策必須知道,2019年有哪些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政策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金待遇
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中。
男性45周歲以下,女性40周歲以下的失地農民,這部分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後,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項目,憑借失地農民身份證明,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優惠待遇。
C. 2019年失地人員社保怎麼買
1、截止2010年12月31日前,男不滿65周歲、女不滿60周歲,經本人書面申請,可從2010年12月向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10年(即為120個月),繳納起始年齡不得早於16周歲,高中或中等以上學校畢業的應從畢業後起算。2、截止2010年12月31日前,男65周歲以上不滿70周歲,女60周歲以上不滿65周歲,經本人書面申請,可從2010年12月向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10年(即為120個月)。若男到達70周歲、女到達65周歲時,其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在此次辦理參保時,根據年齡情況由本人一次性補足所差的繳費年限。3、截止2010年12月31日前,男70周歲以上、女65周歲以上,經本人書面申請,可從2010年12月向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10年(即為120個月)。同時,可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5年(60個月)。我國對於失地農民實施的養老保險並不是統一的,而是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制定並出台的,目前沒有出台新政策的地區還是按照已有的政策執行,但有部分地區對於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有變化,例如甘肅省:1.採取躉繳費(一次性繳清費用)辦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完全失地農民,其養老保險躉繳費年限的年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方法為:(征地時已核定的本人躉繳養老保險費基數總額/躉繳年限)/征地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征地時已核定的本人躉繳養老保險費基數總額=征地時已核定的本人年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躉繳年限。未按規定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需要按照上述方法來計算哪些年平均繳費工資的指數達不到0.6的失地農民,應當按規定補足。2.繳費年限的計算:採取躉繳費辦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完全失地農民,又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並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其全部繳費年限以躉繳費年限與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之和計算。3.採取新老方法對比計發養老金:以新方法計發養老金高於以市州或縣區原規定方法計發養老金的,以新方法計發結果發放養老金;新方法低於老方法的,在該通知實施之日至2019年底期間,除發放新方法計發的養老金外,還要增發差額的90%,2020年增發差額的70%,2021年增發差額的50%,2022年增發差額的30%,2023年增發差額的10%,2024年以後全部採用新方法計發養老金。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D. 是不是2019年開始失地農民男性55歲就可以領養老金
沒有這種規定的
男人必須滿六十周歲才能領取養老金
這是國家法律規定的
E.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如何辦理
一、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繳納對於農村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繳納,國家出台了新的政策,保持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基金兩部分構成。然後政府、村集體、個人一同出資。個人自願繳費標准分為3600元和6600元兩個檔次,選擇了之後,就不能再改動。按年繳費分為了100-800元繳費檔次,而且國家對於失地補貼給出了嚴格的政策,政府承擔費用為養老保險最高檔次乘以補繳年限計算得到的應繳費總額的60%;部分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應繳費總額的60%乘以實際失地比例。
二、失地養老保險領取條件家裡老人達到60歲之後,每月可以領取2000元,這是對於繳納了15年養老保險費用的,在年滿60歲時就可以開始領取,分別有多個檔次,第一檔村集體和個人繳納32340元,每月可領取220元的養老金。第二檔次村集體和個人繳納48510元,每月可領取300養老金。在領取養老金的時候,要本人持身份證、銀行存摺(工行、農行、郵政)到社保處辦理相關手續,然後通過社保局統一發放。
至此,關於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繳納及失地養老保險領取條件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如果大家想要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就要按照規定及時繳納養老保險費。
F. 2019年失地的農民還有失地保險嗎
一、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基本情況
1.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參保對象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以自願的參加保險,年齡的判別是以居民身份證上登載的出生日期為准,土地的徵收時間以當地征地的批文為准。
2.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
由於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實施的菌體政策的不同,保險繳費的比列也是不一樣的,一般是按照不同的年齡段採取不同的繳費比例,按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繳費數額,並且各地還將逐步的提高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
3.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辦理程序
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農民因帶好征地協議及土地補償合同、身份證明材料,然後填報申請表和待遇審批表,經過國土部門審核征地情況和保障資金的明細,經過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審核通過後或發放相關的手冊和證明。
三、2019年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補助標準是怎樣的?
每個地區的禁忌情況不同,繳費和補助的標准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標準的確定是具體補助標准由縣級政府根據應增收的專項資金總額、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數量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統籌確定,並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物價指數變動等適時調整。
例如雲南地區參保繳費補助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1000元,原則上是不高於當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最高繳費檔次標准。一般參加保險的農民每年可以享受一次定額草包繳費補助。
G. 安微省廬江縣2019年徵收土地失地養老保險怎麼扣除
被徵收土地面積的不同,補貼標准也有所不同
1.被征地30%以下(不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0元;
2.被征地30%—50%(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32元;
3.被征地50%—70%(含5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64元;
4.被征地70%(含70%)—100%以下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97元;土地被完全徵收(即100%以上)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