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傳統節日的資料
中國傳統節日有除夕、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和端午節等。
1、春節
古稱: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春節從起源上來看,是由遠古時代的歲首祭祀活動演變來的。
最初的歲首是指「立春」。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的習俗有守歲放鞭炮、貼春聯、拜年 、吃餃子、吃香腸、臘肉和看春晚(近年來才有)。
㈡ 重陽節加菜費記入會計什麼科目
過節加菜屬於職工福利,在發生時,借記應付職工酬謝-福利
月末,按受益員工對應的部門,分配計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中(與計提工資類以)
㈢ 重陽節吃什麼水果,重陽節吃什麼蔬菜,重陽
石榴
重陽復節吃石榴制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鮮艷奪目的石榴紅如瑪瑙、白似水晶,十分惹人喜愛,石榴鮮食味甜微酸,加工製成飲料也清涼可口。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E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
㈣ 重陽節祭灶,朋友家裡放了一個香碗 三個饅頭 三盤菜 三盤面 三碗酒 三碗茶 然後說他們自己家人不能
這是祭灶,又不是送什麼東西,可能是你八字好,或者是貴人,命硬什麼的,
別想多了
㈤ 重陽節的來歷
1、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的《遠游》詩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官兮」之句。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重陽節的習俗農歷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熱鬧非凡。
2、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3、重陽節被正式定為節日,則始於唐代。此後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宮廷、民間都會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唐代的許多大詩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維、杜甫等,都留下過關於重陽節的詩篇。
(5)重陽節挖菜絲擴展閱讀: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兒女的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陽糕的製作古人比較講究,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有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小紅紙旗,點蠟燭燈。意欲用「點燈」、「吃糕」來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點都稱之為重陽糕。
㈥ 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七夕節 中秋節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一、春節的來歷和習俗
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
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二、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
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
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
三、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
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
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
四、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
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
五、七夕的來歷和習俗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
六、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
中秋節風俗是吃月餅,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還有賞月。
七、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
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二是插茱萸、三是飲酒賞菊、四是食重陽糕。
㈦ 重陽節吃什麼 美味菜譜推薦
我們都知道,重陽節的飲食風俗,不僅有茱萸、菊花食品,還有重陽糕等特色菜餚。下面為您介紹重陽節的四大美食!
1、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重陽吃花糕始於西漢,當時稱為「蓬餌」,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陽節吃花糕之風大盛,一直流傳至今。重陽節吃花糕的起因緣於重陽登高習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無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彌補和替代的辦法,因「糕」與「高」諧音,就出現了吃花糕的習俗。
現今重陽節售賣的重陽糕,依然會用五彩繽紛的彩紙剪成三角形,用根竹簽固定,插在重陽糕上,小巧的模樣煞是可愛,也有代替了體型巨大的茱萸的意思。
重陽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陽糕,還要加入棗子、栗子為餡料,這也是南京特色,在南京重陽糕又叫早立糕,蘊含著老人對子女「早點自立」的祝福。
花糕的製法是用江米面加水蒸熟,用屜布沾水包起蒸熟的江米面揉均勻至光滑,分成四塊,再分別拍成2厘米厚的片放在案板上,抹一層豆餡,再鋪一層江米面,依次類推連鋪三、四層後,在最上面密密實實的碼上煮熟的栗子、桃仁、瓜仁,最後撒上京糕絲、青梅果脯等就算製成。無論看著還是吃著都類似於多層的酥皮兒。
有專家指出,重陽糕作為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脂食物,大量空腹食用易造成胃液過多分泌,引起不適。花糕由糯米製成,老年人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胃腸功能不佳者可食經過發酵的重陽糕。為增加甜膩感,一些花糕在製作過程中會摻入豬油以及各色堅果。患有高血脂、冠心病的老人應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以清淡為宜。
某些病人要知道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花糕。比如,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製作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以製作一些不加糖的重陽糕等等。
民間還使用紅棗、茱萸等作為重陽糕的點綴,葯食兩用的一些中葯材放入糕中,可以達到食療的效果。只要掌握好自己的飲食選擇,對重陽糕的品種進行「改良」,選擇或製作適合自己的品種,同樣可以增添過節的氣氛。
2、螃蟹
重陽節的吃食,還有螃蟹。鄭板橋詩:「佳節入重陽,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陽吃蟹傳統的佐證。
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蟹肉較為細膩,肌肉纖維中含有10餘種游離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較多,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維生素A、E和B族維生素較高,特別是蟹黃中富含維生素A,有益於視力及皮膚健康。
盡管都是螃蟹,但不同的螃蟹卻在營養素的含量上有顯著的區別。按照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數據顯示:100克河蟹中含有193.5毫克鈉,181毫克鉀;100克海蟹中則含有260毫克鈉,232毫克鉀。100克河蟹中含有膽固醇267毫克,而100克海蟹中則僅含有膽固醇125毫克。
也就是說,對於不同的人群來說,選擇食用的螃蟹品種和烹飪方式都應當有所不同。對於血壓偏高的人群來說,海蟹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它完全可能導致人的鈉攝入過量,導致血壓的進一步升高,此時最好選擇河蟹。
如果伴有血脂異常,則最好選擇只吃河蟹的蟹肉。在而對於只有血脂異常的人群以及因腹瀉、中暑等導致礦物質大量流失的人群則最好選擇海蟹,不但能夠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而且能夠良好補充流失的礦物質。
在烹飪時,河蟹也最好選擇蒸食的方式進食,以減少多餘油脂的攝入,而海蟹則最好減少食鹽的添加,更不要添加味精損傷其原有的鮮味。
吃蟹方法有講究,如何做到健康吃蟹呢?吃蟹不能沒有新鮮薑末和食醋。因為螃蟹氣味咸、寒,而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解毒之功效;醋除了調味外,還可以殺菌,破壞蟹中的組胺。而且生薑和食醋是調味品,吃蟹時蘸上薑末醋汁,才能使蟹味更鮮美。
吃蟹要適量,搭配有講究。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同時,螃蟹不要和柿子一起吃,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會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還可能引起結石症等。
3、菊花酒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將九月稱「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稱「九花」,北京將菊花當成市花之一。由於菊花斗寒的獨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為生命力的象徵。在古人那裡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認為它是「延壽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彌堅。
古時菊花酒,是頭一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制的。九月九日這天,人們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准備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
到了明清時代,人們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葯,其效更佳。製作方法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等中葯。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中對此有著明確的記載,稱菊花酒是十分盛行的「健身飲料」。
這里為您介紹枸杞菊花酒的做法。
取枸杞子500克,甘菊花20克,麥冬100克,曲250克,糯米7.5公斤。將上葯煮爛,連汁和曲、米如常法釀酒。酒熟壓去糟,收貯備用。
4、羊肉面
重陽節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
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陝北有不少以蕎面羊肉為主料的著名小吃,比如羊肉臊子餄餎、羊肉蕎麥面等。而陝北人過重陽節更是要在晚上享用蕎面羊肉。
中醫認為,蕎麥性涼,能健胃、消積、止汗。據《本草綱目》記載:甜蕎性味甘、平、寒、無毒,苦蕎性味苦、平、寒;蕎麥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滓穢」。
而現代研究證明,蕎麥營養豐富,含有19種氨基酸,可以與主要的穀物(如小麥、玉米、大米)互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含量是一般精製大米的10倍;蕎麥含有的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穀物豐富。
由於蕎麥性涼,故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佳及經常腹瀉的人,不宜多吃蕎麥。為了彌補這一點,陝北人常用羊肉與蕎麥搭配。
羊肉性溫,益氣補虛、溫中暖下,治虛勞羸瘦,腰膝酸軟,五勞七傷。在《本草綱目》中,羊肉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中醫認為,羊肉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冬季食用,可收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人們適時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濕氣,避寒冷,暖心胃。
教你羊肉面的做法。
取羊骨,麵粉,雞蛋,番茄,蔥段,薑片,鹽,醬油。羊骨頭泡在水裡,高壓鍋添水,把羊骨頭放進去,加蔥段和薑片。冒氣後壓10分鍾;骨頭撈出來,湯留著下面條;把骨頭上的肉剔一部分下來,切成小塊。取兩碗麵粉,加點鹽,再打一個雞蛋;活面,放在一旁醒十五分鍾;用壓面機把面團擀成長片;壓成寬面。燉骨頭的羊湯里加一個西紅柿,再加點醬油,面條下到煮開的鍋里,攪散煮熟。
㈧ 土家族的吃穿住行
土家族人民,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定居,除個別大山區有單家獨戶外,一般喜聚一村一寨。最先是同姓同宗為一寨,以姓氏作寨名。後來,有的山寨逐步有了親友傍親雜居,就以地名為寨名了。土家人,習慣於一家住一棟房子, 在土司制度時期,一般平民住的是木叉搭架,茅草蓋頂的茅棚,「改上歸流」後逐步住上了木房子,屋向一般均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不願坐東西向。房子的規模,一般小康人家是「三柱四棋」、「三柱六棋」、「五柱八棋」;大富人家有「七柱十一棋」和「四合天井」的大院。一棟屋一般是三大間 (即四排三間),也有六排三間的,最多是「七柱十一棋」 的大屋,共有十排九間。一棟四排三間的房屋,中間的一間叫「堂屋」,是作祭租先、迎賓客和辦理婚、喪事用的。堂屋兩邊的左右兩間叫「人間」,是住人的,「人間」又以中柱為界分前後兩小間。前面一小間作伙房,內設三尺見方的火坑一個,周圍用三至五寸青石板圍著,火坑中間,架一個三腳架,作煮飯,炒菜時架鼎罐,鍋子用。火坑上面一人高處,從樓上吊上一架木炕,是供烘臘肉和炕濕物用的。後面一小間作卧房。父母住左邊「人間」,兒媳住右邊「人間」。若有兩兄弟,分了家,兄長住左邊人間,小弟住右邊人間, 父母住堂屋神龕後面的「抱兜房」。不論大小房屋都有天樓。樓下住人,樓上分板樓、條樓兩種。在卧房上面是板樓,用木板鋪的樓板,是放各種物件和裝糧食的櫃子,桶子的;在伙房上面是條樓,用木條(土家叫筋條)或竹條鋪成有間隙的條樓,是專放包穀球及其他需要炕乾的各種糧食的。在正屋的兩頭,習慣地一頭轉個「馬屁股」,一頭按個偏屋。在「馬屁股」間打灶,安碾、磨、兼作食堂(一般吃飯在伙房);在偏屋裡設豬、牛欄和廁所。較富裕的人家,還在正屋前面左右兩邊廂房或吊腳木樓、樓下作豬欄、廁所。樓上作姑娘樓,是閨女們織土被面、綉花、績麻、做鞋等活動的地方。廂房也分上下兩層,下層作糧倉和安 織綉西蘭卡普 磨;上屋作書房,客房。為了防止盜賊,房屋四周用石頭、土牆作圍牆,房屋前面是曬坪,曬坪外面靠南的一邊接圍牆。房屋周圍愛種竹子,果樹和風景材。 上述住房一般是生活較好的小康之家。貧苦人家,還是「改土歸流」前那種木叉作架,野竹編牆、茅草蓋頂的茅棚屋。「千根柱頭落地,風掃地,月點燈」就是形容這種茅屋的。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彩色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貴州一帶苗族現今保存有完好的懸棺葬和洞棺葬,據說此舉是為了方便苗家後人打回中原是將已故祖先帶回故土入土為安。
㈨ 中國具有特色特色小吃,傳統菜品等飲食習慣。還有比如說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全國各地有名小吃的名字(一)榮獲第一屆「中華名小吃」的品種19種(1997年12月於杭州認定)1、西安同盛祥飯庄(2種)牛羊肉泡饃、羊肉餅2、西安老孫家飯庄(3種)牛羊肉泡饃、粉蒸羊肉、白雲章酸湯水餃3、西安解放路餃子館(1種)餃子系列4、西安德發長酒店(1種)餃子系列5、西安五一飯店(3種)臘汁肉夾饃、泡泡油糕、油酥餅6、西安飯庄(5種)火晶柿子餅、金線油塔、棗肉沫糊、泡泡油糕、千層油酥餅7、西安春發生飯店(1種)葫蘆頭泡饃8、西安曲江春酒家(1種)鍋貼9、大荔縣飲食服務公司(1種)同州水盆羊肉10、西安小六湯包店(1種)小六灌湯包(二)榮獲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的品種60種(2000年9月於銀川認定)1、西安賈三清真灌湯包子店(1種)賈三清真灌湯包子2、西安樊記臘汁肉店(1種)樊記臘汁肉夾饃3、戶縣飯店(6種)戶縣擺湯面、大肉辣子疙瘩、盤絲酥水晶蘿卜餅、戶縣米面涼皮、煎堆(麻團)4、西安德發長酒店(2種)芝麻薯果、紅蘿卜餅5、西安鐵頭涼皮店(1種)鐵頭涼皮6、陝西捷爾泰有限公司(3種)捷爾泰涼皮、捷爾泰臘汁肉夾饃、捷爾泰灌湯包7、西安坊上人飯庄(4種)牛羊肉泡饃、水盆羊肉、燴羊雜、蜂蜜涼粽子8、榆林高師傅羊雜碎店(1種)高師傅羊雜碎9、寶雞向陽餐飲有限公司(1種)西府扯麵10、西安交通大學飲食中心(2種)金忠大包、金忠麻團11、西安小寨飯店安德坊清真食府(6種)安德坊牛羊肉泡饃、安德坊牛羊肉燴菜、牛肉酥餅、五仁蘿卜餅、美味酸菜盒、臘牛肉12、西安飯庄(4種)大肉鍋貼、手工臊子面、蘿卜糯米餅、豆麵糊糊13、西安聚豐園飯店(2種)雞絲大餡餛飩、雞蛋餅14、西安老孫家飯庄(2種)芝麻燒餅、清真白雲大包15、西安五一飯店(4種)五一大包、五一灌湯蒸餃、韭黃肉絲春卷、小碗粉蒸肉16、西安香悅樓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種)香悅樓餃子17、耀縣金城賓館(2種)耀州蘑菇窩窩面、泡椒鍋盔18、榆林塞上飯庄(2種)馬蹄酥、炸豆奶19、榆林榆馨砂鍋扁食店(1種)榆馨牌砂鍋羊肉扁食20、西安春發生飯店(2種)辣子蒜羊血、粉湯羊血21、西安同盛祥飯庄(2種)酸辣面、水煎包子22、漢中水晶抄手店(1種)水晶抄手23、西安屈崔氏餐飲有限公司(1種)屈崔氏葯膳罐罐雞24、西安清真凱麗思有限公司(1種)凱麗思黃桂柿子餅25、西安解放路餃子館(1種)小籠荷葉鹵面26、西安王恆臘汁肉夾饃店(1種)王恆臘汁肉夾饃(三)榮獲第三屆「中華名小吃」的品種23種(2003年12月於汕頭認定)1、西安小元餐飲有限公司(2種)小元灌湯包、小元地軟素包2、西安眼鏡山野人家(2種)眼鏡山野擺湯面、眼鏡山野面3、西安秦盛臘汁肉店(1種)秦盛臘汁肉夾饃、4、陝西三原老黃家(3種)疙瘩面、泡泡油糕、千層油餅5、西安又一家岐味村餐館(3種)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麵皮、岐山油酥鍋盔6、西安乾州食府(4種)乾州澆湯面、乾州豆腐腦、乾州鍋盔醤辣子、乾州餷酥7、陝西老乾州商務有限公司(4種)老乾州澆湯掛面、老乾州蒸碗豆腐腦老乾州五香鍋盔醤辣子、老乾州杏仁豆麵糊8、西安烤鴨店(2種)鴨肉餅、鴨肉大包
㈩ 重陽節我為父母做了一道菜400字作文
我的拿手菜有一天早晨,媽媽與我約定,晚上由我為爸媽做一道菜,我隨口就答應了。
放學後,我做完家庭作業,看到菜籃里盛放著一些嫩嫩的小青椒,估計足有一盤,於是就決定做一道炒青椒。所干就干,我剪去不能食用的部分,洗好青椒就准備下廚了。打開煤氣,點上火,往鍋內倒入油,等油燒熱冒煙了,將小青椒倒入鍋中,鍋內發出「啪啪——啪啪」的聲音,我握著炒鏟上下翻動著,小青椒在鍋內油光閃亮的。不一會兒,再加入適量的食鹽、料酒和番茄醬等,用炒鏟繼續上下翻動幾下,然後加入適量的味精攪拌,一盤香噴噴的炒青椒就可以出鍋了。隨後,我用筷子夾了一小塊嘗了嘗,感到味道真不錯,心裡沾沾自喜。正在這時,媽媽下班回家了,聞到香味,跨門就問:「飛飛,你炒的是什麼菜呀,好香啊?」我神秘地上前攔住媽媽,要她閉上眼睛,張開嘴巴先嘗嘗。媽媽依照我的「吩咐」,我夾了一塊熱氣騰騰的小青椒放入她的嘴裡,然後叫她睜開眼睛。媽媽一邊細嚼品嘗,一邊追問著:「味道真好!這到底是什麼菜呀?」我拉著媽媽的手走進廚房,指著盤子,說:「這是一道家常菜——炒青椒。」沒等我說完,媽媽就翹著大拇指嘖嘖稱贊道:「這道菜色香味俱全,炒得真不錯,好吃!好吃!你被評為家中的高級廚師。」我高興得蹦著跳著,大聲叫道:「哦,我會做炒青椒啦,還被評為家中的高級廚師呢!」
從那以後,我經常為爸媽做炒青椒吃,他們都喜歡吃。漸漸地,這道菜就成了我的拿手菜了,心想:「等有機會,我要把這道菜做給老師和同學們吃,讓大家品嘗品嘗我的手藝,味道確實很好,不信,下次讓我露一手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