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累死累活,卻養出一個不孝順的孩子
文文兒
晚上和媽媽嘮家常的時候,老媽說你那個趙叔叔真是白養了一個兒子。聽老媽說,趙叔叔突然生病住院,住院將近一個月,他那個上初中的兒子不聞不問,後來趙叔叔回家靜養,他兒子嫌爸爸在家礙事,竟然去學校住宿捨去了,你說那小子也十六七了,怎麼一點事也不懂。
聽完媽媽的話,震驚之外也有點意料之中。這個趙叔叔在我們這一片是出了名的溺愛孩子。趙叔叔就生了這么一個兒子,從小的時候就特別寵,要什麼給什麼,趙叔叔和阿姨對兒子都是事事包辦,連上學的書包都沒讓孩子自己背過,我不止一次的見過趙叔叔的兒子在大庭廣眾下對爸媽拳打腳踢,而趙叔叔和老婆永遠是笑臉面對兒子。所以為什麼趙叔叔會養出這么不孝順的孩子,還真是他做錯了。
雖然趙叔叔的兒子是個個例,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累死累活的為孩子,可是孩子卻一點也不心疼人,怕以後要成為白眼狼吧。為什麼累死累活也養不出一個孝順的孩子,如果你是這幾種父母,別不敢承認就是你錯了。
1、為孩子包辦一切
現在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父母願意為孩子付出所有,可以說是衣來張口,飯來伸手,這樣的孩子很難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是養不出好孩子的,不要等到孩子真正習慣你給予一切的時候才後悔!
2、不懂得示弱
很多父母覺得在孩子面前自己就要無所不能,其實父母在孩子面前該示弱的時候就要示弱。例如做家務的時候說自己完成不了,讓孩子參與,下班的時候說自己很累,讓孩子幫忙端茶。同時父母對孩子不必「有求必應」,不讓孩子覺得擁有的東西來得很容易。讓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
3、不給孩子回報的機會
很多父母都是當孩子有什麼好吃的想給爸媽,或者給父母准備禮物的時候,爸媽都會說我不吃、我不要,留著自己吃自己用吧。長此以往,孩子理所當然就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回報的機會。當給孩子分東西吃的時候,一定要當著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為的就是讓孩子明白,沒有誰規定好東西都一定屬於自己,吃東西要先分享,讓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所以不想讓孩子一步步變得不孝順,這3件事家長可以適當的做一做。
你家孩子懂事嗎?
❷ 長大後孝順的寶寶都有這些表現,看看你家孩子有嗎
長大後孝順的寶寶都有這些表現,看看你家孩子有嗎?
孩子永遠都是一個家庭的核心所在,是爸爸媽媽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就對孩子疼愛有加,給孩子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孩子生病了,爸爸媽媽所承受的痛苦並不比孩子少,這就是爸爸媽媽對兒女的愛,純凈又無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慢慢老去。當他們走不動了、生病了,身為人子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無疑是像小時候被照顧一樣去照顧父母。其實孩子孝不孝順,小時候就能看出。
小華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她跟老公結婚好多年才有了一個孩子,其實一個家庭最怕的就是這種事,原因很多人應該都明白。因為這種晚到的孩子,父母會覺得來之不易,異常珍貴,因此就會倍加珍惜,對孩子過多寵愛,最後變成溺愛。小華就是這樣。小時候一直慣著孩子,孩子長大後依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花錢大手大腳,卻不願意給爸爸媽媽買一件東西。就連後來娶回來的媳婦都學會對小華冷眼相看,看著都心酸。
最怕的就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寵溺,對於孩子,正常教育就好了,不要偏激。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些特徵,那你就偷著樂吧,孩子長大後會很孝順。
一、面對美食想著父母
都知道,孩子對於好吃的東西是沒有抵抗力的,看見美食就走不動路,吵著鬧著讓媽媽買。這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孩子把吃的拿在手裡,在自己吃的時候還能想到媽媽,那你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加孝順。在孩子把美食遞過來的時候,父母的心裡肯定是欣慰、幸福的,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的好意,否則,次數多了,孩子就會不再跟父母分享了。
二、懂得觀察父母的情緒
父母每天要去上班,回到家就已經很累了,本想休息一會,可有的孩子就很沒有眼色,一會吵著自己肚子餓了,一會又讓父母陪自己玩。但有的孩子就很會察言觀色,父母下班後,孩子會觀察父母的狀態,如果父母太累,還會主動給父母脫鞋、捏肩等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會很孝順。
三、懂得替父母分擔
父母每天要辛辛苦苦去掙錢,回到家後,還有一大堆家務等著去做,如果孩子看到父母做家務很辛苦,自己主動去分擔,比如:幫媽媽掃地、洗菜,甚至學會了自己洗衣服,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會變得更加孝順。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幹不了,這也是孩子對自身的一種提升。
希望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孝順的孩子,這對於父母就是最大的安慰。
❸ 怎樣從小培養孩子的孝心,避免孩子長大後成為白眼狼呢
現在社會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一個年輕的女子因為母親不給錢買手機而動手打人;成年男子因為父母不給錢而把父母掃地出門等等。
第三、正確養育孩子。很多家長平時無限縱容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要怎麼樣就怎樣。這在無形當中就會讓孩子過度自我,常常過度滿足的孩子,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化身為白眼狼。所以,很多孩子成為白眼狼,父母的教育方式其實也有很大的關系。小小的孩子是一張白紙,你給予他什麼樣的教育,他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總結來說,要想孩子不成為白眼狼,還是要有正確的教育。
❹ 怎樣從孩子小時候的表現中看出長大以後會不會是孝順
相信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孝順,其實孩子將來是不是孝順,從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就能夠看出大概。有的孩子小時候看上去年輕,但是相當有禮貌,不管吃飯還是坐姿都相當端正,對待長輩禮貌有加;有的孩子從小就比較自私,不管有什麼東西根本不會與其他人分享,父母也不例外。其實如果孩子從小由下面這些表現,將來很有可能是個孝順的娃,父母以後就能盡情的享福了。
小結:孩子長大之後是不是孝順,其實通過小時候的一些行為就可以看得出來,對此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進行正確引導,防止孩子長大後成為白眼狼。
❺ 孩子有哪幾種表現,孝順父母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人常說:百善孝為先!現實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的長輩為自己的兒孫付出了自己能做的全部,然而當一些長輩們年紀大了,做不動重體力勞動了,卻發現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孝順,明明有好幾個子女,合該兒孫繞膝,安度晚年,卻偏偏晚景凄慘。
其實很多長輩落得這個下場,多是教育沒跟上的緣故,孩子就像是一根小樹苗,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生出一些枝椏,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問題。一般情況下,從小有就這幾種特徵的孩子,就是生出了歪斜的枝椏,如果家長不好好教育,長大之後容易不孝順。
如何糾正孩子的這些行為?
當你家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溺愛」,此時家長們就要找找原因了,如果是長輩的過分溺愛,那就需要先將長輩跟孩子隔開,或者是跟長輩達成一致,共同讓孩子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如果是家長自己的過分溺愛,那就不能繼續心軟下去,對孩子軟硬兼施,只要堅持肯定可以讓孩子改正過來的。
❻ 寶寶孝不孝順,從這3點就能看出來,你家寶寶中招沒
寶寶孝不孝順,從這3點就能看出來,你家寶寶中招沒
在這個人心不古的社會里,很多家庭中的孩子從小被一大家子人寵著慣著,享受著比我們小時候更好的物質條件。而作為家長,有時候也會因為工作忙等等因素,忽略對孩子的教育。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家長不能一味地培養自己孩子多優秀,卻忽略了最應該關注的孝順。
那麼,哪些行為是孩子不孝順的預兆呢?
1. 不勇於承認錯誤,還把錯誤嫁禍給別人
現在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有很多,至於什麼叫承擔責任,知道這個道理的孩子又是少之又少。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別人的事都是冷漠對待。當自己犯錯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逃避責任,甚至把錯誤嫁禍給別人,讓別人替自己去受罰。
這樣的孩子,小的錯家人慣著寵著,到大的錯,可能會超過自己承受的范圍的話,很有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的路。不會承擔責任的人,以後組建成新的家庭,會盡到自己對家庭的義務嗎?以後等父母老去,會盡到自己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嗎?恐怕這真的要打一個問號了。
2. 隨意頂撞父母
在青春期出現叛逆期很正常,但是孩子從小就學會頂撞父母,那就不正常了。在這個老齡化嚴重的社會,爺爺奶奶作為溺愛孫子的主力軍,往往把孩子寵得無法無天。爸媽有時候想訓一下孩子,都會被老兩口攔下。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家長們為她做什麼都是理所應當的。如果哪天的無理要求沒有被滿足,是否會頂撞父母嗎?這個很有可能。
3. 沒有感恩之心
這是從第二點引申出來的更深層次的東西,如果一個孩子都可以隨意頂撞父母而不會被家人訓的話,那她是否會繼續無法無天?感恩是衡量一個人行為的標尺,如果連感恩之心都沒有的話,那作為父母,你能保證你的孩子在某一天不會因為你滿足不了她的任意要求,而不會對你揮拳嗎?父母在一天天變老,孩子一天天長大,沒有感恩之心。
可能廣大父母覺得我說的會有點誇張,但是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什麼結果都是從小一點點變大的,今天你的孩子可以嫁禍給別人,到未來的某一天,他可能會因為某些行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家長們啊,不要再溺愛孩子了,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❼ 寶寶不孝順怎麼辦寶寶已經1歲半了,卻不知道和父母分享食物,喜歡吃獨食,還喜歡打父母,如此不孝長大
才一歲半啊!還不懂事呢!孝不孝順完全在於你怎麼教育!你可以以身作則,孝順自己父母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❽ 寶寶的二腳指頭比大腳指頭長,意味著寶寶長大了不孝順嗎
一點科學根抄據都沒有,大多數的人都襲是二母腳趾頭長,孩子孝不孝順是要看你們當父母的如何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你怎麼做孩子就怎樣學,如果你本身就是個孝順的孩子,你的孩子也差不到哪去,但是如果你表裡不一的話,還是是有樣學樣的。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做擇,給孩子做出個榜樣。祝你健康快樂!
❾ 寶寶孝不孝順的三個表現,趕緊看看你家寶寶中了幾個
養兒防老是屬於封建思想,太落後,太自私了,但現實也確實是養孩子也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孝順、體貼我們。父母對寶寶的愛都是不求回報的,正是這種不求回報的愛,讓孩子孝順父母成為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那麼寶寶孝順不孝順父母,其實從他在小的時候的表現,就能窺探出一二,以下三個表現可以看出寶寶孝不孝順,趕緊看看你家寶寶中了幾個?
第一,對爸媽大呼小叫,不尊重父母 當今社會很多的家庭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對孩子百般呵護,有求必應。孩子就跟土皇帝一樣。正因為如此,有的孩子但凡有點不順心的事,父母做的不合他的意,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狂發脾氣,頂撞父母,大呼小叫。這種寶寶長大後很有可能就不孝順父母了!
第二,不幫忙做家務,不關心爸媽 寶寶由於年齡小,沒辦法做家務屬於正常現象,但一般孩子到了3歲以後就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了,比如拿一些小東西等等。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卻總是擔心孩子,不讓其做任務事情,給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務活一概不碰的壞毛病。即使地上有垃圾也會一腳踢到旁邊,絕不會撿起來的。千萬不要小瞧不做家務這件事情,這樣的孩子不會知道心疼父母,不願為父母分擔事情,長大了,再去改變這種劣性就很難了,還是要適當的讓孩子做些家務,知道爸媽的辛苦,關心爸媽。
第三,吃獨食的寶寶 父母都心疼寶寶,想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給他。每當家裡有好吃的都會給寶寶吃。加上寶寶天生就有一定的佔有欲,更會把一些自己喜愛的物品占為己有,家長應重視這種行為,縱容孩子自私,溺愛孩子會讓他們養成貪得無厭不孝順的習性。
❿ 從小很難養的嬰兒,長大了最不孝敬父母
一般如果家長孝順長輩,長大後孩子也會孝順父母
身教大於言教
然後,如果家長嚴格管教孩子,但是絕不打罵、侮辱,孩子長大成器後,也會非常感恩父母的教誨
然後從小要溝通,告訴他孝順的重要性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