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現在的人不孝敬父母,是社會的原因,還是個人腦殘求答案,謝謝
你要聽實話么?我告訴你,現在的人不孝敬父母,是因為我們正在從農耕文明剝離。如果你看過歐美的電視就會知道,他們的父母和兒女的關系更淡薄,兒女長大後,父母千方百計要把兒女趕出家門。而中國正相反,中國人講究的是四世同堂,兒孫繞膝,這是老人們最滿足的事情。有個電影專門描寫了這中東西方的差異,有個法國少年被父母趕出家門,來北京生活,結識了一個中國女孩結婚了,然後他們和女孩的父母爺爺奶奶生活在四合院里,兒子的父母過來看兒子時,就驚奇的發現了中國人的家族式生活方式,這和他們西方的分居生活是完全不一樣的。
為什麼東方人會有四世同堂的習俗?那是因為我們是農耕文明,務農這種事情當然是由經驗最豐富的家長說了算,所以一家之長就是家庭的支柱,家族越大,老人越多,家族就越有理,這樣敬老的觀念就產生了!
很抱歉西方人是沒有敬老觀念的,你看過泰坦尼克號嗎?他們在最危險的時候,說的是什麼?孩子和婦女先上救生艇,有沒有說老人先上船的?沒有。中國人敬老不愛幼,西方人愛幼不敬老,這就是本性。西方是海洋文明,商業文明,講究的是貿易,公平,誠信。老人在這樣的社會組織下,沒有什麼特別的作用,所以也就沒有中國人那麼好的待遇。
也就是說,敬老這種觀念,很抱歉,不是與生俱來的。愛幼可能是每個人類的天性,每個人都會去本能的保護幼兒,哪怕這個孩子不是你自己的,但是很抱歉,敬老是只有農耕文明自己千百年來自我培養的意識,不是本能。那要說為什麼現在我們敬老的人少了,我要告訴你,因為我們現在種地的人少了,老人的作用沒有以前那麼明顯了……人類其實是很利益的一個種族,如果我們不能從老人那裡獲得更多生活的經驗,那本能的就會失去敬老這種習慣!
Ⅱ 孩子不孝順的話從小就有徵兆,這幾個特點很明顯,家長們可要留心
作為單親媽媽,小美把自己所有的愛和精力,都用在照顧女兒桃子身上。不管多麼辛苦,她都不會讓桃子受到委屈,盡其所能地給予女兒最好的物質生活。
原本以為女兒也會跟她一樣,格外珍惜兩個人相依為命的日子。小美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成了女兒的「提款機」,買不完的零食和品牌衣服,壓得小美有些喘不過氣來。悲哀的是,桃子居然這一切理所當然,而且買的零食,她也從來不會主動讓媽媽吃。
顯然,桃子在媽媽的寵溺中,已經養成只會享受的心理。在她看來,不管媽媽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慾望的溝壑是很難填平的,未來桃子會變得更加自私,而媽媽小美也會更加辛苦。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 健康 優秀的長大,不求他有多大的出息,但最起碼知道感恩。可是偏偏,有些孩子從小就透露出他不孝順的一面,甚至還沾沾自喜。這些行為,家長真的需要提前干預和制止,要不然以後家長和孩子都會疲憊不堪。
孩子不孝順的表現,多半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寵愛孩子沒有錯,但是很多父母過了界,總想著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他們,結果最後卻養成了極度自私的孩子。可能是在父母這里索取和享受慣了,他們的世界中只有自己,總是以利益為先。遇到事情,這些孩子沒有絲毫的責任感,不顧及父母,更不懂體諒大人的辛苦。
為了更好的保護孩子,很多父母甘願充當他們背後的「奴隸」,很多事情都毫無原則地承擔。時間久了,孩子就學會偷懶,因為他知道身後有父母,什麼事情都有人扛。一旦懶惰成性,將來是很難改正的,孩子完全不會心疼父母的付出,更不懂得感恩。
很多老人直到現在都覺得,孩子的護食行為是聰明的表現,只想說這些「愚昧」的教育觀念,真的會害了孩子。從小就護食,說明孩子不懂分享,就連最親的人也不願意分享,這樣的心理是極其可怕的。要知道,餐桌上的 美食 ,是父母辛苦做好的,理應讓他們先吃才對。
生活中,其實很多孩子都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行為,他們自私且懶惰。可父母總是用一句「他還小」,就輕松地一筆帶過,於是錯過了最佳的教育時間。等到真的發現他們不孝順的時候,後悔也來不及。都說,孩子生來如同白紙一樣干凈,他們身上的壞毛病,多半都是父母教育的傑作。顯然,孩子出現自私懶惰的行為,跟父母脫不開關系。
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干涉和包辦孩子的事情,給他們時間和空間,學著獨立和成長。在獨立操作的過程中,孩子會減少依賴的心理,同時還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不易。最重要的是,當孩子獨立完成某件事後,他的自信又提升了。不要覺得孩子年幼,很多經驗和能力,都是在實踐中得來的。
既然想讓孩子成為孝順的人,那父母就要通過言行和身教去影響他。教育路上,說得再多也無益,不如實踐的效果喜人。生活中,父母要努力去孝順長輩,然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讓他知道何為孝順,而且具體到事件中。生活中對老人的態度溫和,使用敬語,相信孩子都能學會。
多給孩子看一些關於孝道的繪本書籍,或者是相關的視頻,再不濟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真實去感受孝道。當然,這個過程並不是想讓孩子立馬就做到孝順長輩,而是希望把「孝順」的理念印刻在他的腦海中。慢慢的,故事聽得多了,看得多了,就會影響孩子的做事態度。
有些長輩比較寵溺孩子,甚至容忍他們做出一些離譜的事情。即便是被孩子故意打到臉上,長輩也會用一句「不疼」,或者「爺爺臉皮厚」輕松化解。正是長輩這種無所謂,且沒有底線的寵溺態度,才造就了孩子不孝順的行為。因此,對於這些不敬行為要做到零容忍,必須給予孩子嚴厲的懲罰和教育。
不管何時,只要發現孩子有自私的行為,家長都要及時幫助他們改正,千萬不要心軟。教育路上,父母可以跟長輩相互溝通,商討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堅持做到不溺愛、不縱容,相信都能養成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說起孩子的不孝順行為,家長覺得還有哪些比較明顯呢?
Ⅲ 為啥對父母越不孝的人財運越好
不是越不孝順的人財運越好,只是不孝順通常更自私,自私的人通常就比較小氣,也就是通常說的摳門,摳門的人對於自己的利益一般都抓得比較狠,爭得也凶。
這種人對財很執著,吃什麼都不肯吃虧,也容易動壞腦經,你看到的財運好只是表面,可不代表他們手裡就一定干凈。
Ⅳ 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不孝順父母的人,必然也是個自私自利之人!
認為父母沒有什麼利用價值反而還要消耗自家的錢財,所以心生怨恨!
此類人心胸狹隘忘恩負義,身邊也不會有什麼真心的朋友,且自己的兒女也必定不孝!
Ⅳ 媳婦不孝順怎麼辦 聰明老公都會這么做
媳婦不孝順怎麼辦?很多公婆都抱怨自己的媳婦不夠孝順,其實原因卻如話中說的“媳婦孝順與否,關鍵看兒子“。足以看出兒子在婆媳關系中發揮的重要性。
一、媳婦不孝順怎麼辦
常言說得好,“媳婦孝順不孝順,關鍵在兒子”,我認為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婆媳相處,特別是朝夕相處的婆媳,天天在一個屋檐下生活,哪能沒有磕磕碰碰呢?其實,女人都是想處理好這段關系的,婆媳關系是一個微妙的三角關系,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兒子,一個聰明的、情商高的男人總是會讓母親和妻子都開心,更不會被婆媳關系搞得焦頭爛額。
二、媳婦不孝順兒子應該如何做
1、帶頭孝順婆婆
很多婆媳矛盾指責妻子“不孝順”,其實,你的態度決定妻子的態度。當兒子的孝順了,做妻子的自然也會仿效。因為她是因為愛你,才會叫他們一聲爸媽。你關心照顧母親,妻子自然不敢怠慢,婆媳就會像母女一樣心貼心。因為她會感受到丈夫是個真心實意孝敬婆婆的人,才會更尊敬你,才會更用心地孝敬婆婆,經營家庭。
2、讓妻子做好人
化解婆媳矛盾的重要一點是增加婆媳之間的親密度,而聰明的老公會把做好人的機會讓給妻子。過節了,買什麼東西孝敬父母,在家裡,多引導妻子誇誇婆婆,贊她廚藝精湛,贊她持家有方,贊她家庭和睦,有什麼能討父母歡心的事也多讓妻子來做。即使是自己做的,也提一句有妻子的心意。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人會對善意無動於衷。
3、不在婆婆面前和妻子吵架
一個妻子在家庭的地位往往是由老公給的。兩人過日子,不止紅酒咖啡,還有雞毛蒜皮,自然會吵架,可是再鬧也不要在婆婆面前吵架。因為這或許會暗示母親:一來是因為兒媳沒做好才和你吵起來——母親當然會站在你一方;一來是因為兒媳在你心中根本沒有什麼份量,所以你才這么不尊重她。長此以往,婆婆也不會尊重妻子,還會加深婆媳矛盾。
4、對父母和岳父母一視同仁
也許有人想問,這和婆媳關系有關么?當然有關。當一個男人,把岳父母當做自己的父母來孝順、來關愛的時候,嫁給他的女人自然會放在心上。女人都是感性的動物,你用和善的態度對待她的父母,她不會對公婆漠不關心,你逢年過年地買禮物探望,她也不會對公婆不做表示。親其所親,愛其所愛。其實女人明白,嫁給了一個男人,就永遠無法逃避他的家庭他的父母。哪怕各自獨立居住,哪怕不需要公公婆婆幫忙帶小孩,因為丈夫和公婆之間的天然的血緣關系,是永遠存在的。所以女人怎麼做,全看男人的做法。
5、經營好自己的夫妻關系
三、媳婦不孝順的原因分析
1、媳婦自私
有的媳婦待人處世只考慮個人,往往把婆婆當做小家庭利益的競爭者和多餘者,出而對婆婆刻薄、冷漠,甚至虐待。也有的為自己舒適,硬要把婆婆擠出家門。還有的為了自己享樂樂,把一切家務椎給婆婆,自己坐享其成.當甩手媳婦。
2、媳婦脾氣不好
有的媳婦性情急躁,脾氣不好,常常是遇事不冷靜.嘴上不讓人,動軌發火,事後又不肯向婆婆作點自我批評,這樣就容易把雙方關系搞僵。
3、婆婆自身的缺點
有的婆婆,還留有封建道德觀念,視自己為“一家之主”,媳婦則應“絕對服從”。或把家務全推給媳婦,自己在旁指手畫腳;或干涉媳婦的吃喝穿戴等生活方式,限制媳婦的自由;或是看不上媳婦而歧視、虐待她。還有的婆婆心存偏見,厚女兒,薄媳婦。婆婆如此對待媳婦,必然引起媳婦的強烈不滿而產生對立情緒。於是,有的媳婦便採用不孝敬的對策來回敬。
4、彼此缺乏感情
有的媳婦和婆婆彼此沒有感情,而雙方又不主動增加了解,感化對方,建立感情上的紐帶。於是,只要雙方之間出現矛盾,關系常立即惡化。媳婦婚前因籌備結婚曾與婆婆鬧過矛盾,婚後又沒有解決,也是引發對婆婆不滿,失去“孝道”的原因之一。
5、報復心理
有的本來對婆婆毫無成見,但看見丈夫對自己父母缺乏“孝道”,便心裡不滿,伺機報復,把對丈夫之氣發在無辜的婆婆身上。
6、母親的教唆
有些糊塗的母親伯女兒出嫁後在婆家受氣,便向女兒傳授制伏婆婆的“高招”;有的女兒與婆婆有了小矛盾,母親非但不好好開導女兒,反而支持女兒“干到底”。這樣,使助長了媳婦不孝敬婆婆的氣勢。
7、缺乏教養
一些媳婦不孝敬婆婆,就是因為從小缺乏良好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