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上孝順父母下照顧弟妹

上孝順父母下照顧弟妹

發布時間:2023-04-26 02:16:46

⑴ 學會照顧弟妹有什麼好處

學會照顧弟妹,首先你肯定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然後也是會幫助你分擔吵虧型家空備務活的,也升猜是以今後也會社會上好好的。

⑵ 家裡長子有義務和責任幫父母照顧弟弟妹妹嗎


我認為作為家裡面的長子,應該有義務和責任幫助父母照顧弟弟妹妹。我在家裡面是長女,我也覺得自己有責任照顧自己的弟弟。

其實這個問題在生活不是那麼富裕的家庭裡面很常見。父母的工資不高,但是家氏鋒耐裡面孩子很多,通常都是大的幫助小的,小的長大了之後能夠回報哥哥姐姐就回報一點,不回報也就算了。在我的潛意識裡面,就是覺得,自己的弟弟比自己小了十幾歲,當初自己上學的時候總是羨慕身邊的同學能夠穿好看的衣服好看的鞋子,有那麼零花錢能夠買自己的東西,所以我就很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基拿讓弟弟過上很好的物質生活。我的父母年紀已經很大了,也不能夠要求他們再做什麼了。而且每當我想到別人有什麼弟弟沒有的時候,我的就會很心疼。所以我弟弟我肯定是要幫助的。

從我的角度來看,你也一樣盡自己的努力來幫助自己的弟弟妹妹,血緣親情是抹不掉。尤其是父母沒有那麼大的能力讓每個子女都過上好日子的時候,長子應該幫助。

其實,現在生存壓力這么大,一個男生在城市裡面需要自己打拚,需要買房子娶媳婦,家裡面幫不上忙的話,還需要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的確很不容易,但是這是命中註定的。不能夠逃避,壓力大一點也沒有關系,等到弟弟妹妹們長大了就好了。到時候你們可以奇異分擔養父母的事情殲春,也很好。

⑶ 為什麼作為老大,要照顧好弟弟妹妹

是的,作為家裡的老大,就應該為家裡分擔,照顧弟弟妹妹。

在一個家庭里,最先出生的孩子,不管年齡再小,只要他有了弟弟或者妹妹,父母對他都有一個期待:要給家裡的其他孩子做一戚嘩個好榜樣,要事事都要起領導、帶頭作用。老大在父母的這種期待下,會不自覺形成使勁往前沖,不會輕易退縮的堅毅性格。這種性格對老大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他會在學習和工作中更加積極向上,不容易被困難打敗。成為家裡所有孩子當中,最成功的那一個。

從小都被父母要求給弟弟妹妹做榜樣,所以容易養成堅毅的性格

老大比家裡的其他孩子有責任心,上進的動力更強

很多老大在孩童階段,就要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要像」爸爸」「媽媽」一樣給弟弟妹妹穿衣服、喂飯、洗澡。所以他們很早就懂得「責任感」。並且很早地知道要努力變強,接替父母守護好家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更加努力上進,盡快把自己從需要被人照顧的狀態,轉變為可以照顧別人的狀態。因此,家裡的老大更容易獲得成功。

​老大是家裡僅次於父母的,為了不讓弟弟妹妹小瞧,他們會更加努力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除了父母,老大是唯一的權威。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他們都比弟弟妹妹見識廣。因為畢竟他旅高們是早出生的。為了維持在弟弟妹妹心目中的權威形象。他們是不允許自己的進步速度太慢,否則會被弟弟妹妹看不起,所以家裡老大會更勤拆仔尺奮、更上進,成為家裡孩子中,最成功的那一個。

⑷ 對父母孝敬對兄弟姐妹照顧應該怎麼評價

對父母孝敬對兄弟姐妹照顧應該怎麼評價?

對父母孝敬對兄弟姐妹照顧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這位男士(女士)心地太善良了,無與倫比!

⑸ 我們要如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

孝順父母是做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兄弟姊妹之間互相友愛,和諧是家族興旺發展的前提,更是孝順父母的基本保證。孝順父母不僅是物質上的更要包括精神上的,盡量不要午逆父母的想法,有了不同的想法要多溝通,多交流,但也不能愚忠愚孝,不管對與不對,一律照辦,那樣反而對父母不好,兄弟姊妹也就不太好想處了。所以不管是父母還是兄弟姊妹都要多交流多溝通,才能家和萬事興。

⑹ 伯父散文隨筆

一晃,伯父去世已有十年之久了,但他卻依舊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今日,在伯父去世十年之際,我不由得想提筆記下關於他的點點滴滴。

——題記

【往事】

伯父是家裡的長子,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兩個弟弟和三個妹妹。雖然有個姐姐,可是姐姐卻一直在外求學,甚少在家。於是,家裡的重擔就落在了伯父身上——他要孝順父母,要愛護弟妹,還要照顧好整個家。

伯父出生在貧窮而困苦的年代,他自小就吃過很多的苦,也受過很多的累。那時,爺爺在外地上班,家裡只有奶奶一個人帶著七個孩子,身為長子的伯父,就承擔起了家裡所有的重活、累活,還要不時地照看弟妹。可伯父從來沒有喊過辛苦,反而把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把家也打理得井井有條。

那時,家裡本來就窮,又有七個孩子要養,家裡的情況可想而知。全家人缺吃少喝是常有的事,可是,那時小姑剛剛出生沒多久。由於缺乏營養,奶奶生下小姑後根本沒有母乳。這樣,小姑的生存就成了個問題。小姑經常餓得嗷嗷直哭,而奶奶抱著小姑也陪著流眼淚。

看到這種情形,伯父感到既擔心又難過——擔心小姑能否生存,難過奶奶在月子里落眼淚。於是,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決定去生產隊偷紅薯干。夜裡,趁沒人的時候,伯父去了生產隊,可他還沒有拿到紅薯干就被逮住了。在那個年代,這算得上是大事,也是「重罪」。這是要不得的「極端個人主義」,是自私自利,是沒有集體觀念。於是,伯父被綁在了村口的大樹上,生產隊長問伯父是否知道錯了,說是知道錯了就從輕處理。可伯父始終不肯認錯,他只說「不能讓我妹餓死,不能讓我娘哭死!」對此,生產隊長很生氣,於是,他拿起藤條狠狠地抽在了伯父的身上。一下下去,伯父的前胸立馬出現了血印子,一下,一下,又一下……不知抽了多少下,可伯父始終不認錯。後來,還是在村裡人的勸說下,伯父才被放了。可當伯父被解開後,他的身子立馬就順著大樹滑落了下來。

伯父是被好心人給背回家的,回到家後,看到伯父傷痕累累的樣子,奶奶心疼地眼淚直流。可伯父醒來後,卻是虛弱地說道:「娘,對不起。兒子笨,沒能給您和小妹弄來吃的。」一句話,說得奶奶眼淚流得更多了。而那時,伯父不過是個剛十幾歲的孩子。

這件事,最終還是對伯父產生了影響。因為伯父的「極端個人主義」,他被學校開除了。這樣,伯父只上到了小學四年級就不得不輟學了。聽說伯父被學校開除了,奶奶很難過,可伯父卻笑著勸奶奶:「娘,沒事,我正好不想上了呢。我下來,還能幫家裡幹活,也能早點掙錢養家呢。」這樣,伯父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開始了他辛苦而勞累的打拚。

因為伯父戴著「極端個人主義」的帽子,所以,伯父在村裡是遭人鄙夷和唾棄的。為了掙錢,伯父不得不隨著那些年長扒納衫的人去了遠方的磚窯上背磚。背磚是個辛苦活兒,它要靠人力把燒好的`磚背出來,每次,每人都要背百十斤的磚。而伯父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人小力單,春腔可想而知,這活兒對他來說有多麼的艱苦。可伯父是個很堅強的人,他從不喊苦叫累,而是默默堅持著,盡力把事情做好。也正是伯父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使他得到了磚窯窯主的看重。窯主看伯父踏實肯干,人又實在,而且他看伯父年紀實在太小了些,就想給伯父換個輕松的活計。

窯主通過關系,給伯父找了個在供銷社賣東西的活兒。那時,供銷社算是好單位了,在那賣東西,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而這餡餅卻砸在了伯父的頭上,為此,伯父對窯主充滿了感激之情。

初到供銷社,那裡的人看伯父年紀小,又是通過關系來的。所以,他們總是合起伙來欺負伯父,不是讓伯父搬東西、拿東西、收拾屋子等等,就是讓伯父幫他們代班。其實,這些事情伯父在家都是習以為常了的,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那些人總是嘲笑他大字不識幾個,啥都不會。對學校,伯父是嚮往的;對知識,伯父更是渴望。可茄含是,他註定是不能上學了。但伯父天性不服輸,他選擇了自學。他憑借頑強的毅力,自學了小學和中學的全部知識,並且自己學會了珠算,打得一手好算盤。伯父曾自豪地說:「這輩子,我最驕傲的事情,就是當年全公社打算盤比賽,我這個沒上完小學的人比過了那些專業人士,獲得了第一。」

也是因為那次的打算盤比賽,讓伯父得以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了名人,不只摘掉了「極端個人主義」的帽子,還成為上級號召學習的典型。這樣,伯父終於衣錦還鄉,滿載榮譽重歸故里。伯父回來後,被安排在了公社裡上班。終於,伯父有了正式工作,可以拿工資了,而且離家近也便於照顧家裡。

那時,和所有人一樣,伯父的工資少得可憐,但他自己一分也捨不得花,而是把錢攢下來。每次回家,伯父就會把錢交給奶奶,讓奶奶分給弟妹,再寄一些給大姐,剩下的就貼補家用。不止如此,他還會把平時的飯菜省下來,帶回家給弟妹加餐。就這樣,伯父一直都在默默地為家付出著……

【至孝】

伯父是個孝子,侍親至孝。聽老爸說,當年爺爺生病住院時,伯父曾寸步不離、衣不解帶地照顧了一個多月。雖然,最終爺爺還是走了,可在醫院里,伯父卻備受稱贊,都誇他是個大孝子。

因為爺爺去世的早,當年伯父是如何伺候爺爺的,我並未見到,而只是聽說。可奶奶生病時,我卻是親眼所見的,也被伯父深深地感動了。

奶奶84歲那一年,一天夜裡從炕上掉了下來,傷得很重,三根肋骨骨折,還有一根扎到了胸部。因為奶奶年歲大了,醫生只是簡單地處理了一下,並沒有做手術。醫生給開了一些葯,就讓回家養著了。

開始的幾天,奶奶的狀態還不錯。可是,沒幾天,奶奶的哮喘犯了,總是喘不過氣來。嗓子裡面有痰也咳不出,經常被憋得滿面通紅。看到奶奶這個樣子,我們都很著急。伯父更是直接去了醫院找醫生。醫生看過之後說:「病人年歲大了,沒啥好法子。先給病人戴上呼吸機吧,讓她多吸些氧,對她有好處。」就因為醫生的這一句話,伯父去買了三大瓶氧回來。爸爸他們問伯父買這么多幹嘛,伯父很乾脆地說:「用唄!還能幹啥?總比沒有了抓瞎強。」可直至奶奶去世,一瓶氧都沒用完。

奶奶戴上呼吸機後,病情的確得到了好轉,這樣我們都很開心。可卻在一個深夜,奶奶的病情忽然加重。奶奶喘不上氣來,臉被憋得通紅,眼見就要憋過氣去了。這時,醫生趕來看了看,搖頭說:「唉,沒用了,准備後事吧……」「醫生,醫生,別這么快下結論,你快說我娘還有辦法救嗎?」伯父聽到醫生下了最後判決書,一下子就急了,拽著醫生的袖子,連聲問道。醫生看到伯父焦急的樣子,本著醫者父母心的原則,說道:「法子,倒還是有一個,不過行不行就不知道了……」「醫生,別管行不行,總要試一試。你說吧,是啥法子?」伯父又是連聲問道。「現在,唯一的法子,就是依靠人力了。你們誰去試試用嘴幫老人把痰吸出來,那樣,老人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說完,醫生搖搖頭,轉身走了。

聽到這個法子後,大家面面相覷,卻是靜默一片。最後,還是伯父說話了:「吸就吸吧!這是咱娘,怕啥?」說完,伯父就爬到了炕上,用雙手掰開奶奶的嘴,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嘴去吸奶奶嗓子里的痰。要吸容易,但要吸出卻是談何容易!伯父不知道吸了多少次,伯父吸得臉紅脖子粗,脖子上的青筋根根暴起。看到伯父這個樣子,爸爸他們都說要替換伯父,可伯父卻說:「不用,我一定能把咱娘的痰吸出來。即使是和閻王搶人,今兒,我也搶定了!」伯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奶奶嗓子中的痰吸了出來,奶奶的呼吸又順暢了,可是,伯父卻暈了過去。

經過一番折騰後,奶奶的病情好轉了,而且,奶奶的身體恢復得很快。自從奶奶好後,已經退居二線的伯父每天都會來老院里陪伴奶奶。伯父的話不多,每次進門就是喊一聲娘,然後詢問一下身體狀況。之後,就是坐在沙發上,陪著奶奶。伯父有可能不說話,但他會一直一直地陪著奶奶,直到我們有人回家,他才會離去。他總說:「絕對不能再讓咱娘一個人在家了,娘年歲大了,需要人照顧。你們忙,那我就白天陪著,等你們忙完再來替我。」就這樣,伯父一直都在陪著奶奶,直到伯父離世……

【傷逝】

都說「好人有好報」,可對伯父而言,卻並非如此。伯父是個好人,也是個孝子,他拼盡全力救回了自己的娘,可他自己卻敗給了車禍。

那是一個冬日的午後,伯父騎著他心愛的摩托車,去公路邊加油。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伯母在家等候伯父,可等到傍晚還是不見伯父回來。伯母不由得心焦,正打算騎車去找伯父時。這時,門外來了一個人,告訴伯母說伯父出事了。聽到這個噩耗,伯母當時就暈了過去,還是堂哥他們先去了事故現場,隨後,我們也趕了過去。

到了那裡,看到的是:撞得面目全非的摩托車,以及血肉模糊、傷痕累累的伯父。看到這個情景,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了,只是在一直流淚。接著,堂姐也來了。堂姐是醫生,她是帶著急救車來的,直接把伯父拉到了醫院,去做了一些必要的處理。

把伯父從醫院拉回來後,自然是要安排殯葬事宜。我們這些兒孫輩,自然是要守靈的。因為伯父是出車禍而亡,而他在去世前,一個親人都沒見到。因此,家裡決定把停靈的時間弄長些。最終,確定了停靈一周。在這一周中,我們這些兒孫輩一直守在靈前,也就見到了許多令人悲傷不已而又感動不已的場景。

伯父出事的第二天,遠在山西的大姑一家趕了回來。一進靈棚,大姑就痛哭不止,她在伯父的靈柩前,不停地念叨著:「娃兒(伯父的小名),你咋就這么狠心地走了呢?你最後一面,誰都沒見到,你知道你給我們留下了多少遺憾嗎?你走了,咱娘想你了,又該咋辦啊?今後,家裡再有啥事,又有誰能拿主意啊……」一連串的喃喃自語,包含了大姑無盡的傷痛和對伯父深深的不舍。說完這些,大姑又是失聲痛哭,嘴裡一直在念叨著:「你走了,家裡失去了半邊天,從今後,這天又該由誰來頂啊?」大姑的哭聲,引得我們哭聲一片,除了傷痛,還是傷痛。

一天中午,堂哥來到靈棚,哐當一聲跪在了伯父的靈柩前,我們正想上前去看看堂哥怎麼了。堂哥卻很平靜地說道:「你們都出去吧,我想和我爸單獨呆會。」我們不知道堂哥這是怎麼了,就都呆愣在原地。忽然,堂哥一聲痛吼:「你們都出去,我就想和我爸單獨呆會,和我爸好好說說話。聽見了嗎?你們,都出去……嗚嗚……」說完,就是伏地痛哭。看到堂哥的樣子,我們知道堂哥需要發泄,我們就靜默無聲地出去了。可我們在外面,卻聽到了堂哥咣咣撞牆的聲音,邊撞邊哭喊著:「爸,兒子不是人!兒子對不住您,那天不應該惹您生氣啊?我還想著和您道歉呢,可您卻狠心地不給我機會。爸,兒子心疼啊!您知道嗎……」堂哥字字含痛、句句含悲,令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一天夜裡,我難以入眠,就在外面遊走。當我望天望得入神時,卻忽然聽到哭聲。我循著哭聲走去,卻看到原來是老爸在哭。我朝老爸走去,問道:「爸,您怎麼在這里偷著哭啊?若是難過的話,還是去伯父的靈柩前大哭一場吧。那樣,您會好受一些的。」老爸看到是我,連忙用袖子擦眼淚,邊擦還邊說:「沒事,沒事,就是風迷了眼。」看到老爸這樣子,我感覺難過,就帶著哭音地說道:「爸,您難受就哭出來吧。我知道您心裡難過的……」「哭,我也想在你伯父的靈柩前好好痛哭一場啊,可是不行啊」老爸沒等我把話說完,就截住了我的話。我感覺疑惑,就問老爸:「為什麼不行?難道還有人不讓您去哭么?」「當然沒人不讓,只是,你們這些小輩已經夠傷心了。我作為長輩,就不要在你們面前表現傷心了。一家中,總要有個人堅強地挺住,把一切事都打理好。你伯父走了,今後,我就是家裡的長子了,我要挑起這一大家子的重擔。」聽完老爸的話,我不由得對老爸肅然起敬——只為了能讓我們這些小輩安心,老爸寧願獨忍悲痛,待到沒人時才自己偷偷傷心。同時,我也為老爸感到心疼:這得需要多麼大的忍耐力啊?自己的兄長去世了,卻還要強忍悲痛、打起精神把一切都撐起來。

……

伯父停靈期間,除了無盡的傷痛之外,也給了我太多的感動。

【思念】

伯父入土為安後,我們的生活慢慢恢復了正常,除了悲痛和思念,其他的,都已慢慢好轉。只有奶奶在不停地詢問伯父去哪了。開始時,我們就撒謊說:「伯父生病了,在北京治療呢,等病好了就回來看您。」最初,奶奶相信了我們的說辭,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越來越心生懷疑了。

那年的中秋節,奶奶把伯父最喜歡吃的月餅藏了起來。堂弟哭鬧著說要吃,可奶奶卻說:「不行,那是留給你伯父的。你不知道,你伯父最喜歡那個口味的了,我要給你伯父留著,等你伯父回來吃。」聽到奶奶的話,堂弟一下子就不哭鬧了,可是,他卻感覺很難過,就跑去找叔叔了。叔叔聽了堂弟的話,也感覺很難受,可他又覺得總這樣隱瞞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他就和爸爸還有姑姑們商量著把伯父的事情告訴奶奶,但只說是生病去世的,而不說是出車禍而亡。經過一番思考和商量,大家都同意了叔叔的提議,畢竟,這事不可能瞞一輩子的。

於是,叔叔就告訴了奶奶:「娘,您別給大哥留著月餅了,他再也吃不到了……他,他……他已經去了……」話未說完,叔叔已是泣不成聲。

「誰,你說誰?」奶奶急切地問著叔叔。

「還能是誰……當然是……我大哥了……」叔叔知道奶奶不願相信這是事實,不得已又重復了一遍。說完這些,叔叔緊張地看著奶奶,就怕奶奶會傷心過度,出現啥情況。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奶奶很平靜,只是沉默了一會,然後才開口說道:「去了么?難怪我這么久都沒見到他了,我說他若是活著,不會捨得不來看我呢……」喃喃自語了一會兒,奶奶從角落裡拿出了一個月餅盒子遞給叔叔,說道:「那你把這盒月餅,給玄子(堂弟的小名)拿去吧。再放著也沒用了……」說完,又接著說:「你拿去吧,我累了,要休息一會兒。」說完,就鑽進被窩不動了。

叔叔盯著奶奶看了一會兒,確定奶奶沒事,才拿著月餅出去。可叔叔剛剛走出屋子,卻聽到從屋子裡傳出了痛哭聲。叔叔轉身想回屋裡去,可想想,奶奶之所以讓叔叔走,就是想自己一個人好好靜一靜。於是,叔叔只是靜靜地站在外面,默默地陪著奶奶哭泣,卻沒有進屋去。

伯父逝去,最傷心的就是奶奶,可我只聽到奶奶哭過那一次,之後,也再沒有聽奶奶提起過伯父。可堂弟卻說,奶奶經常是一夜無眠,坐等天亮,同時,也是淚流一夜。

這,就是我的伯父。他一生吃過太多的苦,受過太多的累,孝敬了父母,照顧了弟妹,當了半輩子的家。可他卻只活了58歲,甚至,臨去前連一個親人都沒有見到,也沒有留下只言片語。

伯父走了,卻把傷痛和思念留給了我們……

伯父,願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⑺ 都說百行孝為先,但你無論對親生母親多好,也不及對妹弟這么好,只知道偏心,心淡怎麼辦

不管是你的父母還是你的愛人,其實想要別人對自己好那麼就該考慮下自己該做什麼,也許你父母覺得你作為自己子女你做的那些孝道還不夠呢,我們無法改變別人或指望別人自己改變,只悉碼迅能通過改變自己的作為來改善我們的人際關系,我給你建議是繼續對你母親再好些,超過妹弟一萬倍那樣就會成功而這種比賽誰對父母好為前提的攀比我覺得可以有,希望你能成功。
如果父母護著弟妹其實也能理解,其實你也大不必太模帆在意了,做好你自己,自己的弟妹自己也疼是不是,當然你是成了家的人了經濟上也必須要自己睜此規劃,疼父母疼弟妹的那部分支出你也得有計劃的去支出,也不能虧了自己男人不是么,對一個家盡自己的力就好了,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無法辦到的耐心說明就對了,我相信你弟妹會理解你的,而父母的那種小心思也很可能是被你慣出來的喲,這個事情找一個平衡點,最好這些,我真的覺得一切煩惱都不會存在了。

⑻ 大的一定要讓著弟弟妹妹嗎

作為大的一定要讓著弟弟妹妹,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這是一種「強迫式謙讓」,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危害:
第一、讓大的缺少安全感。本來大的是家裡被父母疼愛的孩子,可隨著弟弟妹妹的出生,他(她)會承受父母感情上的落差,覺得父母不如從前疼愛自己。心理非常敏感和脆弱,有時會故意犯錯誤,吸引父母的注意。
第二、讓大的變得叛逆暴躁。
強迫大的讓弟弟妹妹,會讓大孩子產生不滿的情緒,變得更加叛逆。孩子小,不會表達心中的想法和需求,只能通過叛逆與暴躁的行為來表示不服。大的長期被「強迫謙笑襪讓」,性格就會改變。
第三、影響孩子之間的感情。
大的讓弟弟妹妹,不但不會加深他們之間的感情,反而會讓大的更加討厭弟弟妹妹。難以達到父母想要的和睦相處的效果。
第四、反而讓猛拆弟弟妹妹變得自私。
因為父母經常讓大的讓弟弟妹妹,就會造成弟弟妹妹更加自私,養成自我為中心的毛病。不懂得尊重哥哥姐姐,長大於別人相處把利益看到很重。
當前二孩家庭勝多,作為父母不要強迫大的照顧和謙讓弟弟妹妹碰知激;對每個孩子表達的愛都一樣,不要偏袒誰;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不要插手,過不了幾分鍾,他們自然會和好。
這是我對大的一定要讓著弟弟妹妹,這一觀點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幫到你。

⑼ 形容照顧弟妹孝敬父母的成語

形容照顧弟妹孝敬父母的成語有,長兄如父,恩重如山,長幼有序,

⑽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他懂得上要尊敬父母、尊重兄長,下要愛護弟弟妹妹

讓孩子多讀讀三字經,幾年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道理,讓孩子結合圖片與文字學習。

閱讀全文

與上孝順父母下照顧弟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