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農村,「不孝形式」,有哪幾種
孝道是我國的一種習俗,也是老祖宗流轉下來的美德。古代,人們非常注重孝道文化,對自己的晚輩更是十分尊重、敬仰;現如今,人們更應該懂得孝敬父母,贍養老人,尤其是農村,面對如此艱難的養老困境,子女們更應該積極盡孝,排除一切困難為老人們養老送終。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社會風氣的轉變,人們思想也慢慢發生了變化。農村,不孝順父母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少年輕人對孝順更是越來越不重視,使得農村的社會風氣變得有點骯臟。那麼,農村不孝順的行為具體表示在哪些形式呢?
1、啃老:無論城中還是農村,啃老算是一件比較嚴重的事情,嚴格一點來講,啃老的人不只是不孝順,反而有點沒臉沒皮了。眾所周知,父母養大一個孩子不容易,如果你成家立業之後依然需要啃老,事事都依靠父母,那麼父母嘴上盡管不說什麼,可他心裡總也是不好受的吧!況且,村子裡的人總是對你指指點點的,你能受得了嗎?
盡孝不是表面的工作,而是要真心實意,讓父母享受健康快樂的晚年,比你賺多少錢都強!
⑵ 在農村,家裡幾個弟兄都不願意贍養老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現今社會很多人都不願意贍養老人,尤其是家裡兄弟姐妹多了的家庭,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總是會不斷推脫,究其原因真的是因為他們都不孝順嗎?其實不是的,只是人習慣了自私,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後小心思就多了,總想自己佔便宜,可也不想一想,自己的兄弟姐妹會不會也是這樣的想法,老人是否會沒人養。
綜上所述,家裡兄弟幾個卻都不願意贍養父母還是自私的心理在作祟,這種事情也不是只在農村才有,很多的城市家庭的人,也是這樣的想法。其實,贍養父母不僅是責任,也是每一位為人子女的義務,他們養你小,你就應該養他們老。
⑶ 農村老人患重病,大多都放棄治療,這是兒女都不孝嗎
現在,農村老年人,住院,住院等,造成每個人的關注和關注,主要是因為年輕的農民耗盡,留在家裡,全職照顧老人。因為在家庭農田裡,你根本無法滿足你的生活,不要升級窮人。這是當前農村社會的真正問題。
我相信,許多農村人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些孩子有良好的經濟能力,盡力治療父母,他們最終跌到兩個空盪盪的空間;經濟形勢是普遍的,兄弟姐妹可能被父母對待。當醫療費用時,它往往不開心,甚至老死都不會來,妻子有一種現象。因此,農村老年人患有嚴重疾病,他們強烈要求他們沒有看到這種疾病,或者他們會在幾天後原諒家。這不是農村孩子的虔誠,而是一個真正的生活問題。讓我談談,或者農民的經濟實力不足。它是沒有養老金的農村老人。沒有醫療保險,這是孝順而不是孝順,沒有基本的關系!你這么認為嗎?
⑷ 為什麼農村老人越老越不孝了
當然不是不孝,只是生活方式不同罷了。
我們鄰居家的這個老頭今年都有60多歲了,說話大嗓門,平時也愛抽煙。
而且基本上是煙不離手,人家抽的那種煙還不是普通的煙,而是自己卷的煙。
那種煙抽起來味道那叫一個沖,有的時候跟著他說話都得離他8米遠。
為什麼離的太近了,都能夠看到他衣服上的油漬,說話的時候嘴裡面也全都是煙的味道。
一個人如果抽煙抽的特別多的話,冊宏到了老年的時候嗓子裡面可能會有痰。
會有各種各樣的痰,這個老頭也是有時沒事的時候就會咳嗽一陣。
然後吐出一口濃痰來,在村子裡面其實也沒什麼。
大不了拿到自己的鞋底在地上隨便蹭一下就可以了,老頭就這樣生活著。
最起碼這樣一種生活習慣已經保持了好幾十年了,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有出現了。
就非得把老頭接到自己家裡面去住,可最開始的時候老頭是拒絕的,為什麼?
因為那個時候老頭的兒媳婦剛剛懷孕,而且老頭的老伴走的也早。
所以我沒有辦法去,自己兒子家照顧自己兒媳婦。
那一段時間裡面是兒媳婦的母親在照顧我兒媳婦,按照老婆的話說。
我去了就不太合適也不太方便,而且咱們這個屋子也不多,住的地方也有限。
你說我去了之後這不是添堵嗎?這樣等我的大孫子三歲以後我再去縣城裡面享清福。
兒子聽了之後點點頭感覺也是這么個道理,如果突然把自己老爹接到縣城裡面來。
的確不太合適,就這樣又待了三年,老頭眼瞅著歲數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不利索了。
走路的時候都顫顫巍巍的,而且自己一個人住,有的時候壓根也不想吃飯。
生活一不規律了各種各樣的毛病就來了。
兒子一看不行了就必須要把老頭接到縣城裡面去。
再加上早些年已經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老頭這一次巧姿伍沒有反抗。
直接去了縣城,在縣城生活的時候老頭又犯病了。
這里的病可不是說老頭的身體不好,而是老頭太能抽煙了。
在咱們村子裡面基本上你露天抽煙沒人管,你想在哪裡抽煙就在哪裡抽煙。
只要別對著老人和小孩抽煙就行,可是在縣城裡面哪一個地方都不讓抽煙。
唯一能抽煙的地方可能就是自己家裡面了,可是在自己家裡面抽煙。
老頭是一連能接著抽了好幾根,這幾根煙基本就不斷,搞到整個屋子裡面烏煙瘴氣的。
自己的孫子和兒媳婦在一旁一個勁地咳嗽,突然也覺得不好意思,可是煙癮上來了,就是想抽幾根。
而且這還不算完老頭在村子裡面想像的那些壞毛病一個也沒有落下。
比如兒媳婦就說了你抓緊時間洗個澡吧,身上都有味道了。
這句話其實說得非常委婉了,因為在之前的時候兒媳婦就已經暗示過老頭好多次了。
可是不知道老頭是沒有聽懂還是誤會了,一直沒有洗澡,直到這個時候老頭也爆發了。
老頭說洗什麼澡,在我們農村如果說洗一次澡的話,得三個月,三個月之後才洗。
要是天天洗澡都浪費水啊,在這里先說明一下,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面。
基本上隔上一兩天洗一次澡是正常的,尤其是北方。
畢竟北方天氣冷也可以理解,而老頭之所以養成這樣的習慣。
是因為是從苦日子裡面過來的,在老頭的思維認知裡面,兩三個月洗一次澡才是正常的。
這一下子家裡面就炸了鍋,兒子兒媳婦齊上陣,終於讓老頭去洗個澡了。
按理來說洗完澡了把這些臟衣服換一換,接下來就好好過日子唄。
可是並沒有老頭還是沒有辦法改變自己隨地吐痰的習慣,一口痰直接吐在了地上。
然後拿著拖鞋在那來回的蹭,可是如果是在農村問題還不大。
在家裡面還可以忍受,可如果去外面購物,去超市裡面。
老頭這樣一口痰吐下去,好多人都給老頭的兒子告狀。
老頭也自知理虧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了,更重要的是在家裡面那幾個毛巾,他一直分不清。
而且睡覺的時候打呼嚕又來回打滾,平日里說話的時候大嗓門。
大早上的時候拿著菜刀做菜把聲音,那就一個大樓上樓下的鄰居全都過來鬧意見了。
到了晚上的時候老頭也不睡覺,在那拿著自己的大收音機匣子聽京劇。
老頭說是聽京劇,可是對於周邊鄰居來說,那簡直就是噪音。
而且老頭也沒有什麼朋友人,家都去跳廣場舞老頭不會跳,踩到老太太好幾腳。
就這樣老頭也覺得沒什麼意思了,索性給自己的兒子攤牌了。
不行這個縣城裡面說什麼我也不住了,我還是孝或直接回老家吧。
⑸ 有人認為農村不贍養老人,是因為子女沒錢,真是這樣嗎
別老拿農村人當回事,就象城裡有個不贍老人的孩子一樣。
農村的孩子沒有錢,只要家裡有孩子,就不會讓老人在家餓死。不管怎麼說,父母和孩子都是有殘疾的家庭吧。
總之,不要總是把農村人作為談話對象來討論。我是農村人。我們村的鄰居很孝順。兒子在外面打工掙錢。媳婦在家照顧老人。我家在照顧卧床不起的婆婆嫁給你。我三年沒抱怨過。
⑹ 為什麼當下農村會出現一些不贍養父母的不孝子
主流思想許可和認可的結果!不除草,肯定滿地的草。
⑺ 如今的農村出現「輪流伺候」老人的現象,如何看待這一現實問題呢
的確如此,如今農村“輪流伺候”老人現象已經很普遍了,較過去十年、二十年發生了明顯變化。過去,一般情況下,有兒子的家庭是兒子輪流伺候老人,基本上不讓姑娘伺候老人。沒有兒子的家庭就另當別論了。如今多是兒女共同“輪流伺候”老人了。個人感到:
1.這是社會時代進步的表現。農村傳統的觀念是養兒防老,姑娘嫁出去了,指望不上了。如今這種觀念變了。姑娘伺候老人,老人也能接受了、認可了。同時,姑娘也不勉強了,更加主動了,有利於老年年安享晚年。
7.這是移風易俗治理的表現。通過持續開展移風易俗教育和家風、家訓、家規宣傳,評選“好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活動,普遍贍養老人當成美德、當成品德,年輕人更懂得感恩、報恩,真正理解了老人“老有所養”的內涵,這其中也有很多典型事例,把老人照顧得非常好。
8.這是社會男女平等的表現。過去在農村,不少家庭都存在著重男輕女的現象,由於這一觀念的存在,相比之下姑娘結婚之後照顧老人的現象就少了,只是有時間或過年過節時去看看,或者是有病期間臨時照顧幾天,和兒子一樣長期照顧的不多,如今這一觀念發生深刻改變,所以在照顧老人上也就平等了,姑娘也是發自內心了。
⑻ 農村留守老人現象不斷惡化,把老人留在農村是不孝還是無奈
現在農村有許多這樣的現象,年輕人都去城市裡打工賺錢,留下來一些老人在農村,年輕人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回一趟家,而也有一些年輕人在城市裡工作,平時假期非常少,回家的次數更加少了,造成了老年人非常孤單。農村留守老人現象不斷惡化,把老人留在農村是不孝還是無奈?關於這個話題,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關於“農村留守老人現象不斷惡化,把老人留在農村是不孝還是無奈?”這個話題,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各位有何想法?歡迎到評論區積極留言。
⑼ 一些農村人為什麼把不孝順老人的罪名都怪在兒媳婦身上
兒媳婦不孝順公婆的現象不只是農村地區有,城市也是一樣。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素質提高,這種現象比較少,但它的確是存在的一種現象。當今社會為什麼會有兒媳婦不孝順公婆的現象,主要和現在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的社會,一個家庭,多部分由女士說了算,極少數無家教之女,對娘家爹媽與公婆區別對待,對娘家爹媽百般關心,對公婆卻是百般刁難。所以這種人應該醒醒,自己為人母親,也會有老的一天。
2、兒子是自己親生的,兒媳不是
兒子是自己親生的,有血緣關系,自然會比較偏袒和疼愛。兒媳婦是外姓人,跟自己也沒有血緣關系,肯定不是真心疼。
即使兒媳婦做的再好,公婆也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兒媳婦一旦有一點做得不好,公婆就會認為這是不孝順,把家庭矛盾來源都扣到兒媳婦頭上。
大家是不是這樣認為呢?歡迎大家留言與我討論。
⑽ 不孝順的五個特徵是
一、讓老人獨守空巢
這應該是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尤其是在農村,兒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很少回家,父母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總會想讓兒女陪在身邊,哪怕多回家看看也好。可是他們總是以工作為借口拒絕。其實,每年周末節假日那麼多,難道真抽不出時間回去探望父母嗎?兒女寧願和朋友聚會玩樂,也不願意回去看看父母,這就是「不孝」。
二、啃老
父母已經年邁,本應該由兒女贍養,哪怕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有退休金,或者都給自己養老攢一些錢,不需要他們贍養,也絕不應該再去向父母索要,有些兒女索要不成,反而會埋怨父母。這種啃老的行為就是最大的「不孝」。
三、指揮父母做事
很多兒女理所當然的認為父母就是照顧自己的,對於自己的請求也必須無條件答應,因此,會經常理直氣壯的指揮父母為自己做一些事情,不管老人是否有精力,是否願意,這樣的行為也是一種「不孝」。
四、讓老人帶孩子
「老人帶娃」已經成了趨勢,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如此:年輕人生,老年人養。而且最可怕的是年輕父母還把這認為理所當然,認為老人在家無所事事,而自己要賺錢養家,老人不帶誰帶?可他們沒想老人已經年邁,需要休養。這種生而不養,把孩子推給老人帶的行為就是「不孝」。
五、經常指責父母
老倆口帶孩子生怕落下埋怨,便會盡力滿足兩個孩子的各種要求,可是兒子兒媳卻經常指責老倆口不會帶娃,動不動就打電話指責一通,偶爾回來一趟更是對老人指手劃腳,孩子寵著也不對,罵一句也不行。老兩口真是有心無力,常常感覺壓力山大。
兩代人的觀念本身就不一樣,更何況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方面,老人帶孩子大多是撫養,而教育還需要父母來做,可父母不但不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還經常指責父母的不對,這就是「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