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表現重陽節習俗的詩句

表現重陽節習俗的詩句

發布時間:2023-02-20 02:59:21

⑴ 描寫重陽節習俗的兩句詩

描寫重陽節習俗的兩句詩有:

1、《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2、《九日齊山登高》杜牧: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3、《過故人庄》孟浩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⑵ 重陽節風俗的詩句

有關重陽節風俗的詩句(精選50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具有精煉、集中,節奏鮮明,富有韻律的特點。究竟什麼樣的詩句才是好的詩句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重陽節風俗的詩句(精選50句),歡迎閱讀與收藏。

重陽節風俗的詩句1

1、轅門菊酒生豪興,雁塞風雲愜壯游。——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2、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3、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4、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5、一年最好,偏是重陽。——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6、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

7、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沈輅《九日登高台寺》

8、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9、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0、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重陽節風俗的詩句2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4、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5、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6、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8、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9、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0、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12、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14、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15、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16、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7、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18、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9、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20、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21、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2、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23、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24、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5、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26、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27、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28、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29、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30、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

31、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32、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參》

33、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34、握手經年別,驚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諸子》

35、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曹雪芹《螃蟹詠》

36、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37、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趙可《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小》

38、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39、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

40、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⑶ 描寫重陽節習俗的詩句

描寫重陽節習俗的詩句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重陽節習俗

登高,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這一天,廣東人稱「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員都要回來「拜太公山」。

敬老,重陽節,也是中國老人節,人們要表達對老人的孝敬,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賞菊,重陽日,歷來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時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重陽節舉辦菊花大會,人們一起赴會賞菊。

插茱萸,重陽節人們喜歡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的作用。

⑷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有哪些

詩句:

1、唐代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九日齊安登高》: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譯文:塵世煩擾平生難逢讓人開口一笑的事,滿山盛開的菊花我定要插滿頭才歸。


2、唐代孟浩然的《過故人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我還要來這里觀賞菊花。


3、元代張可久的《折桂令·九日》: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

譯文:西風蕭蕭人已衰老滿頭白發,玉蝶愁飛明日黃花。


4、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譯文:重陽節登高眺望家鄉,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只感無限煩愁。


5、唐代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譯文:九月九日眺望那故鄉的山川,鄉思歸心飛越那隱約的風煙。

習俗: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3、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

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


閱讀全文

與表現重陽節習俗的詩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你一定很孝順 瀏覽:880
老人進老年公寓 瀏覽:943
山西老年公寓杜院長 瀏覽:321
發朋友圈想對不孝順的兒女 瀏覽:802
我和老婆50歲天天做愛 瀏覽:346
江蘇南通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18
怎麼成為養生堂的嘉賓 瀏覽:818
看望前夫父母說什麼 瀏覽:998
龍岩養老院新聞 瀏覽:225
快退休的人員如何辦理社保嗎 瀏覽:841
人80歲稱什麼生肖 瀏覽:589
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定上海 瀏覽:431
老年人疑心病怎麼治 瀏覽:799
60歲不算老年人 瀏覽:639
敬老院春節值班記錄表 瀏覽:28
帶兩個老人住酒店訂什麼房 瀏覽:755
社保斷繳退休時由什麼影響嗎 瀏覽:542
德州體檢去哪個醫院好 瀏覽:57
孝順到金華的公交車時間 瀏覽:811
不孝順公婆的面相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