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仲博孝敬

仲博孝敬

發布時間:2023-02-15 12:14:23

Ⅰ 黨錮列傳序 原文

孔子說:「人性本來都相接近,習染不同才漸漸區別。」說的是人的好惡本來相同,只是變化的途徑不同罷了。約束意念行為就不放縱,玩物成癖志向就會喪失。因此聖人引導人修養性情,控制約束人的放縱,謹慎選擇他結交的人物,節制他的偏愛。雖然人情事物有種種區別,內容形成也不相同,但是說到陶冶性情匡正風俗,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春秋末年世風輕浮多詐,仁義道德衰敗,但還藉著仁德名義來擴充自己實力,靠著忠義的旗號來建立自己的功業。行為符合義理,強大的敵手也會心虛氣短;一句話不合正義,卑賤的奴僕也能說出道理。大概是前輩聖賢遺留下風范,能夠讓人們效法追求吧。戰國時期仁德忠義已經衰敗,姦邪詐偽盛行成風。強大的憑著武力獲勝而稱雄,弱小的因為奸詐不夠而被欺辱。以至有人謀劃半個計策就獲萬金酬勞,提出一種主張就被賞給珠寶。有的徒步走來就當官掌了權,脫掉了草衣升任了卿相。士人花言巧語極力詭辯,因為根本的一點是能獲得私利,所以大家沒有約定卻像影子緊隨物體一樣都跟著這麽做。從此人們的愛好崇尚相互取代,隨著時代來回變化,那種風氣不能保留,那種弊病不能恢復。
到漢高祖憑藉武力平定天下,勇武將士大量出現,國家法令寬松隨便,禮制條文簡單鬆弛,大家繼承戰國四君子的遺風,人人懷有僭越君主的心思,輕視生死看重義氣,怨仇恩惠必定回報,法令在個人家中制定實施,權力落到卑賤平民手中,豪俠仗義的行為,形成當時的風氣。從武帝以後,崇尚儒家學說,懷揣經書身攜經典的人,到處都能大批碰見,以至出現石渠閣的紛爭論辯,流派之間的袒護攻擊,舞文弄墨的人,盛行一時。到王莽刻意偽裝,最終篡奪了政權,忠正仁義的人,把被任命做官當成恥辱,於是就把流浪隱居深山看作榮華,把清貧窮困生活當成富貴。即使國運註定重新振興,劉漢再次執掌政權,人們卻還是保持潔身自好的行為,相互仰慕學習愈演愈烈,拒官不做的節操,被當時的人們看重。到桓帝、靈帝年間,君主放縱貪逸社會政治混亂,國家大事交給宦官閹人,正直人士把跟宦官一同任職看成恥辱,因而平民百姓憤怒違命,隱居人士批評朝政,於是這些人名聲四處傳揚,相互標榜評論,對公卿品頭論足,對朝廷隨意褒貶,剛愎自是的風氣,從此流行開來。
在上位的人喜好的東西在下面就會過分地流行,矯正彎曲就一定要比直還更過一點,事情的道理是這樣的。像范滂、張儉這些人,清心寡慾嫉惡如仇,最後還是被看作亂黨,不正是這樣嗎?
當初,桓帝做蠡吾侯的時候,跟隨甘陵人周福學習,到他登上皇位,就提拔周福擔任尚書。這時他的同郡人河南尹房植在當時朝廷很有聲望,甘陵老鄉就給他們編了歌謠說:「天下的楷模是房伯武,當老師而做官的是周仲進。」兩家的賓客相互譏諷攻擊,於是各自結成朋黨,漸漸生出矛盾,從此甘陵出現南北兩派,黨人之說,從此發端。後來汝南太守宗資任用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瑨也把大權交給功曹岑晊,兩郡的人又給他們編了歌謠說:「汝南的太守是范孟博,南陽人宗資只管畫圈打鉤。南陽太守是岑公孝,弘農人成瑨只坐在那裏叫。」因為這些歌謠傳進太學,各位儒生三萬多人,以郭林宗、賈偉節為首,一起跟李膺、陳蕃、王暢等人相互褒獎推崇。太學中稱他們說:「天下楷模是李元禮,不畏強暴有陳仲舉,天下的高才是王叔茂。」另外渤海人公族進階、扶風人魏齊卿,都敢直言評論,不避豪強。從公卿以下,沒有人不害怕他們的批評議論,都匆匆忙忙趕著跟他們結交。
當時河內人張成善於看風水算命,他推算預測會天下大赦,就讓兒子去殺人。李膺擔任河南尹,督促拘捕了他,不久遇上大赦被免罪,李膺更加憤怒痛恨,到底審判誅殺了他。當初,張成利用占卜預測的技能結交宦官,皇帝也常向他詢問占卦。張成的學生牢修於是上書誣告李膺等人豢養太學儒生遊子,結交各郡學生門徒,相互頻繁往來,一起結成私黨,誹謗攻擊朝廷,擾亂敗壞風俗。於是天子震怒,頒發詔令到各郡國,逮捕私黨人士,通告天下,讓大家一起痛斥聲討,於是逮捕李膺等人。他們供辭牽連到陳寔等二百多人,有的逃跑沒被抓獲,全都懸賞通緝。使者四處奔走,在路上相互都能碰見。第二年,尚書霍諝、城門校尉竇武一起上表替他們求情,皇帝怒氣稍稍減退,才全部赦免他們回歸鄉里,終身禁錮不準做官。私黨人士姓名,仍然記錄在王府。
從此正直人士被貶斥流放,姦邪惡人勢力興旺,天下仰慕風氣的人,於是相互標榜,提出天下知名人士,為他們取了特別稱號。最上等的叫「三君」,次一等的叫「八俊」,再次一等的叫「八顧」,再次一等的叫「八及」,再次一等的叫「八廚」,就像古代的「八元」、「八凱」一樣。竇武、劉淑、陳蕃是「三君」,所謂君,是說他們被一世的人尊崇。李膺、荀翌、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㝢是「八俊」,所謂俊,是說他們是人類的精英。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范滂、尹勛、蔡衍、羊陟是「八顧」,所謂顧,是說他們能用道德行為引導人們。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是「八及」,所謂及,是說他們能夠引導人們跟隨尊崇的聖賢。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是「八廚」,所謂廚,是說他們能用財產救人。
另有張儉的同鄉人朱並,秉承中常侍侯覽的旨意,上書告發張儉跟同鄉二十四個人相互另起名號,一起結成私黨,圖謀危害國家。把張儉和檀彬、褚鳳、張肅、薛蘭、馮禧、魏玄、徐乾稱為「八俊」,田林、張隱、劉表、薛郁、王訪、劉祗、宣靖、公緒恭稱為「八顧」,朱楷、田盤、疎耽、薛敦、宋布、唐龍、蠃咨、宣褒稱為「八及」,刻石結盟,共同結成私黨,張儉是頭領。靈帝詔令刪除上書人名後依名單逮捕張儉等人。大長秋曹節趁這個機會暗示主管官員奏請拘捕從前的私黨人士前任司空虞放、太僕杜密、長樂宮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㝢、潁川太守巴肅、沛國相荀翌、河內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任城相劉儒、太尉掾范滂等一百多人,全都死在牢獄之中。其餘的人有的早死沒有趕上,有的逃亡得以免難。從此各個有私怨矛盾的人,趁機相互陷害,被人瞪了一眼的小怨恨,也全打入私黨案中。另外州郡秉承上司旨意,有些根本沒有關聯的人,也遭到這場禍害。那些被處死流放罷官禁錮的人,有六七百人。
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鸞上書極力為黨人辯護,言辭十分直率懇切。皇帝看了奏章大怒,立即詔令司隸、益州用囚車拘捕曹鸞,押送槐里牢獄拷打致死。於是又詔令州郡再檢查黨人的學生部下父子兄弟,凡在官位上的,都免職禁錮,范圍包括到他們的五服親屬。
光和二年,上祿縣長和海上書說:「禮制規定,從祖兄弟要分家單過,他們之間骨肉情分已輕,親屬關系已遠。而現在對黨人的禁錮包括到他們的五族,既違背了經典的條文,也違反普通的法令。」皇帝看了之後醒悟過來,對黨人士的禁錮自從祖親屬以外的,全都得到撤銷。
中平元年,黃巾賊人起兵造反,中常侍呂強報告皇帝說:「對黨人的禁錮已經長久,人們心情多有怨恨。如果長久不赦免寬恕,他們容易跟張角合謀,動亂越來越大,後悔也沒法救了。」皇帝擔心他說的情況,於是大赦私黨人士,被誅殺流放的人家全都回到家鄉。後來黃巾軍勢力逐漸強盛,朝廷內外分崩離析,法律條文盪然無存。
黨人事件從甘陵、汝南開始,到李膺、張儉兩人身上形成,天下遭到禍害二十多年,牽連到的各位人士都是天下的優秀人才。「三君」、「八俊」等三十五人,其中姓名事跡都有的,一起記載在這裏。陳蕃、竇武、王暢、劉表、度尚、郭林宗另外有傳。荀翌附在他祖父《荀淑傳》中。張邈附在《呂布傳》中。胡母班附在《袁紹傳》中。王考,字文祖,東平國壽張人,是冀州刺史;秦周,字平王,陳留郡平丘人,是北海相;蕃向,字嘉景,魯國人,是郎中;王璋,字伯儀,東萊郡曲城人,是少府卿,這些人地位事跡都不顯著。翟超,是山陽太守,事跡記載在《陳蕃傳》,他的字和籍貫都不清楚。朱㝢,沛國人,跟杜密等人一起死在牢獄中。只有趙典僅僅記載他的姓名而已。

閱讀全文

與仲博孝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半月板磨損手術 瀏覽:403
社保交了15年還沒到退休年齡還需要交嗎 瀏覽:164
中老年人吃維生素c 瀏覽:429
重慶家庭護理床老人床多少錢 瀏覽:698
男生的退休年齡是多少 瀏覽:879
老年人60歲以後會得哪些病 瀏覽:247
父母把房過戶給我手續怎麼辦 瀏覽:965
2016退休金細則 瀏覽:30
染色體檢查前要做哪些准備 瀏覽:915
雜訊崗前體檢為什麼要查尿檢 瀏覽:600
50周歲還能交社保 瀏覽:298
中老年人必吃的健康食物 瀏覽:93
醫院怎麼開失能老人證明 瀏覽:618
2013年沈陽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瀏覽:160
你們有退休金嗎英語怎麼說 瀏覽:440
70歲的人刑事犯罪規定 瀏覽:223
國家政策對軍人父母有哪些好處 瀏覽:899
70歲老人手指抽筋怎麼辦 瀏覽:170
幼兒繪畫重陽節 瀏覽:603
豐富老年黨支部活動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