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古詩屈原作者

重陽節古詩屈原作者

發布時間:2022-12-27 02:59:26

1. 愛國詩人屈原在他的什麼詩中,有描寫重陽的詩句

屈原的偉大之處是完成了中國詩歌的偉大革命,給我們留下光輝不朽的詩篇,是中國文學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偉大詩人。

《楚詞》的出現為我國文學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詩經》雖然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但它絕大部分都是民歌,明顯的特徵是集體創作。而《楚辭》是吸取民歌精華的再創作,比原來的民歌提高了一大步,而且內容廣泛。在繼承發展《詩經》的四言形式上,創造了四、五、六、七言長短不拘的形式,形成了一種新詩體~楚辭體,開中國辭賦之先河。特別是在修辭和美學的發展方向上,也是重大貢獻。

《離騷》全詩雖有日月風神之影貫穿,但多採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意識、品德和復雜的社會現實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岀來。細讀品味,整詩過程陳述的其實就是作者本人的理想、境遇以及悲歡離合的濃縮。

2. 愛國詩人屈原在他的什麼詩中有描寫重陽的詩句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為:九歌、招魂、天問、離騷、九章、卜居、漁父。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最早的長篇抒情詩。詩中詩人用了許多比喻,無情地揭露了統治集團的丑惡,抨擊了他們的姦邪、縱欲、貪婪、淫盪和強暴。同時,他也塑造了堅持正義、追求真理、不避艱難、不怕迫害、熱愛鄉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離騷》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一些事物特徵的描繪,詩人都大量採用誇張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強了《離騷》的浪漫主義氣韻。比、興手法的運用,在《離騷》中是非常多見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詩人品質的高潔,以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以駕車馬比喻治理國家等。
《離騷》的形式來源於楚國人民的口頭創作,詩人又將之加以改造,構成長篇,使之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國的不少方言,造句頗有特色。

3. 屈原重陽詩句

: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4.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5. 屈原重陽節

屈原和重陽節沒有關系,但和端午節有關。 1、端午節就是一個為了祭祀屈原的節日。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重陽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6. 關於寫重陽節端午節的詩句古詩

1.關於端午節和重陽節的詩句

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唐 杜甫《端午日賜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唐 劉禹錫《競渡曲》 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堯潘《端午日》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飢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宋 蘇軾《屈原塔》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宋 蘇軾《少年游 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一千年。

——宋 蘇軾《浣溪沙 端午》下闋 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蘇軾《浣溪沙 端午》 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

——宋 張耒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

——宋 張耒《和端午》 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 ——宋 秦觀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 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

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宋 黃裳《喜遷鶯 端午泛湖》 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

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 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閑對燕飛鷗舞。

——宋 晁補之《永遇樂 端午》 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 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陳與義《臨江仙》 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

——宋 楊無咎《齊天樂 端午》 淡妝濃抹,西湖人面兩奇絕。 菖蒲角黍家家節。

水戲魚龍,十里畫簾揭。 凌波無限生塵襪,冰肌瑩徹香羅雪。

遊船且莫催歸楫,遮莫黃昏,天外有新月。 ——宋 趙長卿《醉落魄 重午》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宋 趙蕃,《端午三首》其二 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

釵頭雙荔枝。 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 相思十二時。

——宋 李石《長相思 重午》 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 向時痴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懷舊》 亦有魚龍戲舞,艷晴川,綺羅歌鼓。 鄉情節意;尊前同是,天涯羈旅。

漲綠池塘,翠陰庭院,歸期無據。 問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處? ——宋 盧祖皋《小龍吟 淮西重午》下闋 深院榴花吐。

畫簾開,束衣紈扇,午風清暑。 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早已有,遊人觀渡。 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志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糈。

誰言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 又說是蛟饞龍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 劉克庄《賀新郎 端午》 餐菊飲朝露,平生不啜 。

與龍爭角黍,無乃謗湘纍。 ——宋 劉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fr=ala0。

2.關於中秋節,重陽節,端午節,清的古詩

中秋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____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隱《嫦娥》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____蘇軾《陽關曲 / 中秋月》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____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憶對中秋丹桂叢。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____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重陽節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____鄭谷《菊》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

只覺魂銷。____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____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____孟浩然《過故人庄》端午節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____蘇軾《浣溪沙·端午》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____蘇軾《浣溪沙·端午》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____張耒《和端午》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____邊貢《午日觀競渡》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____趙蕃《端午三首》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____舒頔《小重山·端午》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____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____文天祥《端午即事》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____杜牧《清明》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____晏殊《破陣子·春景》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黃庭堅《清明》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____高翥《清明日對酒》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____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3.關於重陽節、中秋節、端午節的詩句各兩首

端午

1、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中秋

1、中秋

(唐)李朴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2、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重陽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關於中秋節,重陽節,端午節,清的古詩

中秋節

1.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____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3.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隱《嫦娥》

4.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____蘇軾《陽關曲 / 中秋月》

5.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____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7.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8.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重陽節

1.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3.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4.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5.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____鄭谷《菊》

6.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____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7.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8.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____孟浩然《過故人庄》

端午節

1.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____蘇軾《浣溪沙·端午》

2.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____蘇軾《浣溪沙·端午》

3.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____張耒《和端午》

4.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____邊貢《午日觀競渡》

5.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____趙蕃《端午三首》

6.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____舒頔《小重山·端午》

7.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____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8.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____文天祥《端午即事》

清明節

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____杜牧《清明》

2.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3.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____晏殊《破陣子·春景》

4.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黃庭堅《清明》

5.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____高翥《清明日對酒》

6.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____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7.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5.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古詩

1、《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2、《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6.有關重陽節的詩句 古詩

1、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

2、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3、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4、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5、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參》

6、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杜甫《九日寄岑參》

7、轅門菊酒生豪興,雁塞風雲愜壯游。——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7.寫重陽節的詩句 的古詩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唐】宋之問

鳳剎侵雲半,虹旌倚日邊。

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

時菊芳仙醞,秋蘭動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蹕扈歸天。

《九月九日望蜀台》

【唐】蘇頲

蜀王望蜀舊台前,九日分明見一川。

北料鄉關方自此,南辭城郭復依然。

青松系馬攢岩畔,黃菊留人籍道邊。

自昔登臨湮滅盡,獨聞忠孝兩能傳。

《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唐】崔元翰

偶聖睹昌期,受恩慚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8.有關節日(春節、端午、中秋、清明、重陽)的古詩

一,春節

《共內人夜坐守歲》

南北朝時梁朝-徐君倩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

簾風開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這是一首非常溫情的詩,詩人描寫了和妻子圍爐守歲的場景。「歡多情未極」,開篇就情感濃釅,作者歡愉的情感滿溢在修辭的界限之外,他是這樣的在乎妻子、在乎和她共度的時光。

他寫夫妻之間的除夕夜話,寫的是酒的氣味、食物的氣味,最後定格在吹入簾帷的風的氣息,愛情和親情滲透在感官點點滴滴的細節里。相伴是一種樸素的深情,在中國傳統的觀念里,最美好的年節,總是與至親摯愛相守度過。

二,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問一聲牧童哪裡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小村。這首小詩,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小牧童的熱情指引,自然會叫詩人道謝連聲;杏花村裡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詩人心頭喚起許多暖意!

三,端午

《節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過端陽節的時候買了櫻,桃,桑椹,菖蒲,而且買了雄黃酒。並且在家門口貼上了黃符紙,注意雄黃,菖蒲,黃紙都是辟邪的。雖然貼了這么多辟邪的東西,但是還是擔心債主找上門來。此詩表現了貧困人民真實的生活情況,幽默中帶著一點苦澀。

四,中秋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五,重陽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這首詩是李白在當塗(今安徽當塗)龍山登高之作,時在唐代宗寶應元年(762)秋重陽節後一日,作者已於前一日登過一次龍山,並作了首《九日龍山飲》,這屬於第二次登上宴賞,故作者感嘆菊花連續兩天遭到採摘,聯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創。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重陽節詩詞欣賞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中秋吟月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端午節詩選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清明詩句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古詩里讀懂春節:最美好年節與親人相守度過

9.關於重陽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的古詩

重陽節:

九月重陽節,開門見菊花

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山台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10.關於端午,中秋節,重陽節,除夕的詩句

端午節的詩句: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元宵節: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古詩屈原作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金是十三薪嗎 瀏覽:688
長壽花怎麼保養最好 瀏覽:40
表明孝敬 瀏覽:804
金源養老院 瀏覽:849
伊春廠辦集體退休金 瀏覽:428
父母一方死亡兒子戶口怎麼遷出 瀏覽:13
冰雪大世界60歲 瀏覽:585
百色2015年養老保險政策 瀏覽:279
怎麼與老年人交流溝通 瀏覽:801
山東省公務員退休工資 瀏覽:699
養生白酒有哪些大品牌 瀏覽:80
局級女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787
社會實踐敬老院照片 瀏覽:855
房子小父母來看望住不下怎麼辦 瀏覽:73
延長退休年齡干預了人力市場自由 瀏覽:523
廣東省養老機構規范化建設指引 瀏覽:576
老年人可以吃糟蛋嗎 瀏覽:457
工作3年有多少養老金 瀏覽:794
新出台養老金交滿15年 瀏覽:785
河南息縣農村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