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登高遠

重陽節登高遠

發布時間:2022-12-20 21:40:31

1. 重陽節——泰山之巔「登高望遠」

  這周的周三,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因為是重陽節,所以我想到了遠在異地的爸爸,每次都是和他視頻通話,已經快有一年沒和他見面了,雖然視頻通話也能看見他,也能和他說話聊天,但是我懷念那個充滿著父愛的擁抱。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只是近年來,人們對老人的推重,故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長房 謂( 桓景 )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又《風土記》曰: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頭,言辟除惡氣而御初寒。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魏晉·陶潛《九日閑居》

莫怨登高白玉杯,茱萸微綻菊花開。唐·馮延巳《拋球樂》

典出自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恭帝》:「 王宏為江州 刺史,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東籬下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未幾,望見一白衣人至,乃刺史 王宏 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後歸。」後因以為重陽故事。亦用作朋友贈酒或飲酒、詠菊等典故。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唐·李白《九日登山》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唐·杜甫《復愁十二首》

《晉書·孟嘉傳》:「九月九日, 溫 ( 桓溫 )燕 龍山 ,僚佐畢集。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至,吹 嘉 帽墮落, 嘉 不之覺。 溫 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 嘉 良久如廁, 溫 令取還之,命 孫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處。 嘉 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 後以「孟嘉落帽」形容才子名士的風雅灑脫、才思敏捷。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唐·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唐·錢起《九日閉居寄登高數子》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誇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而罷。

蘇軾在杭州,於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以詩戲之曰:「指點雲間數點紅,笙歌正擁紫髯翁。誰知愛酒龍山客,卻在漁舟一葉中。」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有許多古人在重陽節的這一天都是登高望遠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蜀中九日/九日登高》就是一個好例子,都是寫詩人重陽節的這一天在異地,懷念故鄉、家人朋友。老師說我們也應該遵循古人的習俗去「登高望遠」,泰安最高也最著名的山當然就屬泰山了。泰山可謂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正好也可以到玉皇頂向泰山老奶奶祈福書院的未來能發展的更好、家人都能更加健康……

  書院位於天燭峰附近,徒步過去也就8.2公里,對於我們這種天天鍛煉的書院來說是絕對沒問題的。到了目的地,買完票就正式開始登山了,想想還是有點小興奮的。

  我們龍騰隊一直往前沖,打頭陣。聽老師說天燭峰到玉皇頂僅有5.4公里,按照平常徒步的速度最多也就兩個小時就能到,於是我們什麼也沒有管,只往前沖。可事不願違啊!聽著挺近,但走起來就不一樣了,看著那一望無際的台階,真是要了我的兩條腿嘍!

  爬第一個山丘時,令我最為驚嘆的就屬大天燭峰下面的千尺瀑了。壁立千仞,水自天來。逢雨季,白練懸空,飛渡直下,匯人仙鶴灣。走過千尺瀑時,我在想:如果在這里建一個滑水、滑石,是不是很瘋狂!很要命!。看到這樣一種美景,讓我不禁想到了一首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一個山丘的頂端就是山呼門。山呼門又稱「望天門」。此處兩山夾道,為秦御道天然隘口。相傳秦始皇登封泰山,文武大臣在此三呼萬歲,俗名「三呼門」。剛爬上那無千無萬的台階,全身都是汗,登上山呼門,風呼呼的吹來,可真是金風送爽啊!站在山呼門上,不僅能更加涼爽,還能欣賞千岩競秀的風景。山呼門可真是個好地方啊!

  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台階之路,不光只顧著走,停下來休息時也可以看看四處的風景。風魔峪就是一個休息的好去處,又有小亭子可以坐會兒,附近的風景也還不錯。風魔峪 此處山深谷險,多生怪風,故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盧卡斯先生到此考察,曾盛贊此峪可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相媲美。這樣的景色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真不知會不會出現什麼恐怖的東西。要是真有人在大半夜經過這里,准會被嚇個半死。

  快到玉皇頂的時候,感覺腿稍微動一下,都會酸痛不已,身體彷彿被吸幹了一樣。真是寸步難行啊!剛開始的路程,還是挺有動力的,有些時候也能沖刺一下。由於前面都把體力耗得差不讀多了,到了後面只能靠著蠻力往前走。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局,就應該一步一步慢慢來,不要急著往前沖了。

  只有大約一公里就要到玉皇頂了,讓我看到了後石塢索道,而且還不是露天開放式的,是我沒做過的那種。看著坐在上面的人從我旁邊過去,心裡滿滿的羨慕嫉妒恨啊!只好用意念讓自己繼續前進。身為龍騰隊的一員,將來可是要走長征的,怎麼能連這點山路都走不動呢?如果連這點山路都走不動的話,將來要怎麼走過雪山啊?只好繼續開始步履蹣跚的前進。

  終於跋山涉水到了玉皇頂,歐耶!解放了,不用再走那無窮無盡的台階了。第一想到的是冷和餓,等著大部隊上來,可以開飯了。整頓完後,在山上靜坐,玉皇頂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也是靈氣最充足的地方,在這里打坐,能更容易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吸收靈氣,使身體里的邪氣都驅除,讓身體里都是正氣。由於我們龍騰隊還要徒步回書院,我們就提前下山,大部隊留在這里祈福。

  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玉皇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始建年代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殿前有"極頂石",標志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說明這里是歷代帝王登封,封禪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東亭可望"旭日東升",西亭可觀"黃河玉帶"。這么神聖的地方沒有去參觀,真是可惜了,如果還有下次的話,我一定要好好參觀一下。

  本來以為真的解放了,接下來的路應該會很輕松吧。可是從南天門出來一看,我滴媽呀,這個樓梯也太恐怖了吧!看了以後,腿直打哆嗦。我在想:萬一摔下去不摔個半死,也得摔個半殘吧!辛虧旁邊有扶手,給我增加點了安全感。前幾段樓梯都是很長的,走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生怕真摔下去了,也沒人救得了我。後面漸漸地克服了恐懼,速度也加快了許多,直到後來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下了樓梯。

  中間為了等龍騰隊的一位成員大廚同志,我們在中天門足足等了有一個半小時。披著個外套,坐在馬路旁邊,看著旁邊來往遊客的目光,以為我們是被人丟棄的小孩子呢。為了讓大廚補償我們,於是我們統一決定讓大廚請我們喝酸梅湯。(最後還是我們自己掏了腰包。)

  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下山到紅門了,還沒來得及緩一會,就又要徒步回書院了。從紅門回書院還有12.3公里呢,腿剛廢,又要走一段路,看來腿要殘了。看來姚老師是決心讓我們不要腿了的節奏啊!不過幸好,坐公交車,少走了5公里的路程。回到書院後,已經精疲力竭,感覺身體都透支了。只想著躺床上睡覺,連平時記得最清楚的英語打卡都沒弄,浪費了1元錢。

  這次的泰山之旅真是收貨滿滿啊!不光欣賞到了山清水秀的風景,還凈化了身心,最主要的是完成了這次重陽節的意義。雖然玉皇頂是泰山的最高點,但是最後我還不是走到了,就像塞內加說過的「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徵服不了的東西。」

——END——

2.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遠眺

1、辟邪氣之說

重陽節登高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彌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2、祈福和感恩

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3、吉利之意

不過,也有說農歷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因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4、登高採集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

其實,重陽節的登高寓意很是簡單,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這個節日登高是為了懷念遠方的親人,寄託著自己的思念之情。

屆時,人們拿著酒水和美食,一邊登高,一邊欣賞美景,一路下來,心情舒適,登高之處,望向遠方,表達著自己對許久不見的親朋好友的思念!

3.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望遠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意義

1、一說可能源於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前往山上遊玩,以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才逐漸轉化成為一種娛樂活動了。

2、一說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葯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葯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至於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後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徵,起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於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

4. 重陽節登高望遠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朝代】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創作背景:

此詩原註:「時年十七。」這說明此詩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雲:「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5.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優美句子

1、一年一度重陽,祝福大不一樣,生活喜氣「陽陽」,職場「陽陽」得意,幸福身邊徜「陽」,愛情沐浴陽光,心情陽光燦爛。收下祝福吧!重陽節快樂!

2、美的鄉音,純正的美酒,優美的歌聲縈繞在你身旁,為你和你的家人送去美好的祝福!九九重陽節,祝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及每位朋友節日快樂!

3、財神今天到,獎金滿錢包;出門撞桃花,美女入懷抱;紅霞映滿天,歐美任逍遙;金秋重陽節,仕途步步高!

4、高望遠思朋友,茱萸插遍送祝福,菊花烈酒消煩惱,糕點甜蜜人幸福,秋風送爽心情妙,丹桂飄香平安路,重陽節到,願你健康幸福!

5、濃郁的茱萸在峰頂遙望友人的容顏,重陽的糕點融化親人濃濃的柔情,菊花的美酒浸潤心底思念的記憶,團圓和樂的心願似飛箭直指心田。願重陽佳節家家溫馨美滿慶團圓,戶戶安寧享祥和。

6、秋風萬里長,秋菊一縷香,登高望遠時,思念細品嘗。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插下茱萸,為你將快樂繼;舉起酒杯,為你驅走疲憊;道聲祝福,為你帶來幸福!

7、秋菊開,香萬里,沁人心脾心情爽;茱萸懸,保安康,幸福。安樂萬年長;出門游,登高處,把酒臨風樂逍遙;送祝福,情誼濃,重陽好運樂陶陶!

8、九九相逢是重陽,秋高氣爽菊花香。九九相隨是重陽,天長地久歲月長。九九相伴是重陽,好事成雙不可擋。九九歸一是重陽,步步登高人吉祥。重陽節快樂!

9、重陽氣壞了灰太狼,不能團聚還要抓羊。對著菊花發毒誓,一定殺盡小綿羊。他正趕著去找你,你要小心的提放。重陽節里多快樂,你這可愛的小綿羊。

10、登高望遠逢凶化吉,菊花飄香幸福來報道,身插茱萸願你永快樂,遇難成祥生活比蜜甜,重陽糕,菊花酒,打包送給你,祝你九九重陽節過得愉快。

11、九艷陽天,登高賞菊間,飲酒插茱萸,祝福隨思至願君快樂重陽日,安康長又久,幸福到永遠。

12、生活是座迷宮,愛是一個謎題,從容游迷宮,開心解謎題。景好不如人美,相遇不如神交,九九重陽節,祝你樂逍遙!

13、重陽節來到,登高望遠不可少。一為健身體,有氧運動身體好;二為祈福運,事事順利節節高;三為發祝願,合家團圓常歡笑。願你快快樂樂過重陽

6.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登高望遠都有哪些好處呢有何寓意

7. 重陽節登高是什麼意思

「重陽節登高」就是要登高望遠,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舉家登高望遠。登高傳說是為了避災,因為有民間故事講到,古時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佩戴茱萸登山,回來後發現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遠走的家人無恙,——雖然這是個遙遠的故事,但是流傳到風俗習慣里,上至帝後、下至民間,都會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望遠。

(7)重陽節登高遠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廣東,重陽節又稱「重陽登高」、「重九」、「登高節」、「女兒節」、「茱萸節」、「菊花節」等。從前,民間有登高野遊、把酒賞菊、放風箏、蒸花糕、吟詩懷念遠游之人及迎接嫁女歸家等活動。這一天,人們上墳拜祭先人,表示追思。

《燕京歲時記》敘述清代北京在重陽節立「九花山子」。九花即菊花,至今重陽節的某些習俗仍在流行。近年,又將重陽節確立為老年節。是日,舉行各類活動,以表示對老人的尊敬。

8.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精選65句)

秋菊迎風怒來放,九九重陽滿園香;步履輕盈精神爽,登高遠眺心情妙;觀山閱水憑欄笑,神采飛揚樂逍遙;把酒賞菊心歡喜,懸掛茱萸福運開;默默祈福您好運,九九重陽福安康!下面我幫大家整理了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精選65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1

1、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

2、諸君才絕世,獨步許誰強。妙信《九日酬諸子》

3、只座上、已無老兵。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4、初見雁,已聞砧。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5、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賦》

6、艱難薄俗猶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王遜《西夏重陽》

7、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8、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9、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0、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11、極喜御戎全上策,倚欄長嘯晚煙橫。王瓊《九日登長城關樓》

12、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13、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14、更有三仁忠與孝,高名千古出人頭。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15、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揚旗旌。王瓊《九日登長城關樓》

16、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17、賡歌聖人作,海內同休明。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18、朔方三度重陽節,河曲干旌歲歲忙。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19、朔風萬里入衣多,嘹嚦寒空一雁過。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20、凈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2

1、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蜀中九日》

2、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凈境重陽節,仙游萬乘來。插萸登鷲嶺,把菊坐蜂台。《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4、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作》

5、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重陽日寄韋舍人》

6、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月九日》

7、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醉花蔭》

8、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九日》

9、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日齊山登》

10、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11、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

12、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濕露香濃。《重陽東觀席上贈侍郎張固》

13、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十日即事》

14、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九日》

15、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目極暫登台上望,心遙長向夢中歸。《九日雨中》

16、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重陽阻雨》

17、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獨斟。《丁巳重陽》

18、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19、重陽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陽感懷》

20、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21、雲木疏黃秋滿川,茱萸風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2、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23、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

24、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九日醉吟》

25、一為重陽上古台,亂時誰見菊花開。《重陽日有作》

26、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旅中過重陽》

27、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28、炎節在重九,物華新雨余。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

29、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陽夜集蘭陵居與宣上人聯句》

30、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九日登山》

31、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九月九日玄》

32、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沉醉東風》

33、蜀王望蜀舊台前,九日分明見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34、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35、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36、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九日》

37、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採桑子重陽》

38、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採桑子重陽》

39、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九日登高》

40、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閏九月九日獨飲》

41、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42、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重陽席上賦》

43、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九日》

44、落帽台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45、令節曉澄霽,四郊煙靄空。天清白露潔,菊散黃金叢。《重陽日即事》

9.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
1、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司空圖《九月八日》
3、懷王獨與佞人謀,聞道忠臣入亂流。今日登高望不見,楚雲湘水各悠悠。——戴叔倫《湘川野望》
4、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5、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6、岩磴列雲旗,吾君訪道時。乾行萬物睹,日馭六龍遲。望遠回天顧,登高動睿詞。願因山作壽,長保會昌期。——孫逖《奉和登會昌山應制》
7、秋葉風吹黃颯颯,晴雲日照白鱗鱗。歸來得問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幾人。——張諤《九日宴》
8、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登高一長望,信美非吾鄉。——申歡《兜玄國懷歸詩》
9、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司空圖《重陽阻雨》
10、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白居易《九日寄行簡》

10. 關於重陽登高的詩句

1.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 鄭谷《菊》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 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少年自負凌雲筆。 —— 劉克庄《賀新郎·九日》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對青山強整烏紗。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九日悲秋不到心。 —— 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 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 蘇洵《九日和韓魏公》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 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

——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 —— 趙時春《原州九日》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綠杯紅袖趁重陽。 —— 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葯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

—— 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君子強逶迤,小人困馳驟。 —— 杜甫《九日寄岑參》。

2. 關於重陽節登高的詩句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3. 與登高有關的名詩句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後,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朱放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范燈 【憶長安·九月】 憶長安,九月時,登高望見昆池.上苑初開露菊,芳林正獻霜梨.更想千門萬戶,月明砧杵參差.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人煙湖草里,山翠縣樓西.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朱慶餘 【旅中過重陽】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草際飛雲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籬畔菊 賈島 【登樓】 秋日登高望,涼風吹海初.山川明已久,河漢沒無餘.遠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虛.賦因王閣筆,思比謝游疏.,今日為誰黃。

4. 有關「登高望遠」的詩句,急,

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崔塗 【送友人】 登高迎送遠,春恨並依依.不得滄洲信,空看白鶴歸.申歡 【兜玄國懷歸詩】 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登高一長望,信美非吾鄉.李賀 【句】 倚劍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並見《海錄碎事》.) 張諤 【九日宴】 秋葉風吹黃颯颯,晴雲日照白鱗鱗.歸來得問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幾人.崔國輔 【九日】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年十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縉 【九日作】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後,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王之渙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也,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戴叔倫 【湘川野望】 懷王獨與佞人謀,聞道忠臣入亂流.今日登高望不見,楚雲湘水各悠悠.朱放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武元衡 【登闔閭古城】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武元衡 【塞上春懷】 東風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滿淚痕.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雲樹重傷魂.鄭絪 【九日登高懷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羊士諤 【寄裴校書】 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歐陽詹 【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 簪萸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白居易 【九日寄行簡】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三日歡游辭曲水,二年愁卧在長沙.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司空圖 【重陽阻雨】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司空圖 【九月八日】 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司空圖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羨少年場,白菊堆邊鬢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葯,今朝第七十重陽.孫逖 【奉和登會昌山應制】 岩磴列雲旗,吾君訪道時.乾行萬物睹,日馭六龍遲.望遠回天顧,登高動睿詞.願因山作壽,長保會昌期.高適 【宋中十首】 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張琰 【春詞二首】 垂柳鳴黃鸝,關關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殺閨中婦.日暮登高樓,誰憐小垂手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筳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你看是不是?。

5. 關於重陽登高的詩句

1、採桑子 重陽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 關於重陽登高的詩句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重九日宴江陰

[唐] 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九日登高

[唐] 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 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 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聖,夢里見尋仙。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登高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國的老年人 瀏覽:619
老人家胃痛吃什麼葯 瀏覽:630
體檢怎麼預防尿檢不過 瀏覽:56
簡述我國養老保險體系 瀏覽:336
40歲領取養老金 瀏覽:709
常州市金壇養老院 瀏覽:322
福州企業社保現有退休會拿到多少錢 瀏覽:204
養生堂喝什麼茶最通絡 瀏覽:702
老年人輪椅圖片 瀏覽:855
孝順不如嘴甜 瀏覽:61
雲南普洱和個舊市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448
超過退休年齡加班費 瀏覽:697
北京退休人員不夠十五年社保怎麼辦 瀏覽:963
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標準是什麼 瀏覽:516
養老院經歷 瀏覽:147
東莞哪裡有狂犬抗體檢測 瀏覽:162
老年大學秋季開學了 瀏覽:678
老年人尿酸高怎麼辦 瀏覽:785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有哪些方面 瀏覽:627
長沙托養老人院一個要交多少錢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