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生如何孝敬父母
高中是很關鍵的時期,父母只希望你能好好讀書,你優秀的成績就是孝敬父母了,特別是高考能考個好成績,不止你驕傲,父母也會驕傲,所以認真學習就是最大的孝敬父母,另外還可以星期天回家幫幫父母。我覺得這就是高中時期最好的孝敬。
B. 關於父愛的句子唯美
父愛如歌,聆聽得是心酸的累;父愛如傘,感受的是保護的暖;父愛一座山,給予得是無比的威嚴;父愛如光,照亮每個瞬間。勵志故事網為大家精選了60句描寫父愛的唯美句子,一起來看看吧。
1. 沒有哪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但是,我們大家都有某種推測或某種信任。——米南德
2.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顏之推 《治家》
3. 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4. 父愛是一陣微風,父愛如山,高大而巍峨,讓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愛如天,粗曠而深遠,讓我仰而心憐不敢長嘯;父愛如河,細長而源源,讓我淌不敢涉足。父愛是深邃的偉大的純潔而不可回報的,然而父愛又是苦澀的,難懂的憂郁而不可企及的。
5.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
6. 父親不需要用多好的語言來贊美他,像一頭任勞任怨的牛!
7. 父親期望兒子比自己更加無可指責,這是無可指責的。——普勞圖斯
8.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9.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10. 父親是一位現實主義詩人,每天面對土地,不停地播種,耕耘,收獲。為了生存,父親堅毅目光已經穿越著黎明前的黯淡。
11. 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世界上最大的愛莫過於母愛,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美德。父母給我們的愛從不奢求回報,我愛我的父母!
12. 每一代人總是反抗自己的父輩,卻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13. 讓自己的兒女們光宗耀祖是父親們的主要缺點。
14. 擁有思想的瞬間,是幸福的;擁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擁有父愛也是幸福的。——瓊瑤
15.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
C. 高中作文呼籲孝順父母親
最近,我讀了《論語》,當我讀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時,不由全身一震。我孝敬父母了嗎? 不孝敬父母的人如同狗和馬。可見孔子是多麼痛恨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古時候有「小黃香,能溫席」、包丞為母辭官,近代又有陳毅為母親洗腳的故事。這些感人的故事,這些偉大人物的崇高品德,令我自愧不如。以前我很不注意孝敬父母,放學回家從不跟父母打招呼,動不動就耍脾氣,甚至還對父母大呼小叫。現在想起來真是大錯特錯了。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古人孝敬父母,從一些生活小事做起,從小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做到: 1、要聽從父母的教誨,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2、子女要體貼父母長輩,作子女的應該懂得要力所能及地多分擔一些家務勞動,要善於理解父母。父母有時身體不適,作子女應該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們。 3、外出時要和家長道別,回家時先向父母問號,吃飯時,先請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菜。 4、小學生不僅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放學回家先到祖父母房間問安,幫他們做一些點煙遞茶的小事,給他們講一些校園里的所見所聞,吃飯時,先扶他們入座,恭恭敬敬地遞上碗筷。
D. 關於孝順的議論文,800字以上
我們的生命、思想;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一切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所以,我們不能不孝敬父母。
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崇尚孝順的人和事。他們有的是平民,有的是皇帝,但他們孝順雙親的事跡,都成為千古美談!薄太後的兒子漢文帝劉恆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身為帝王的漢文帝,其實完全沒必要事事親力親為,只要一聲令下,什麼都可以做好。可是,他做了。至少他沒有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帝王如此,平民百姓又何嘗不是呢?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但他從不抱怨,總是恭順對待。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直到冰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這份孝心足以感動每個人。
劉恆和王祥不管身份是否卑微,地位是否顯赫,但是,他們都做到了孝敬父母,劉恆雖然身為皇帝,但他侍奉母親的舉動讓我們深受感動,而王祥可以視自己的養母為親生母親對待,以德報怨,更是讓人感動,他們孝順父母的一言一行,難道我們不應以他們為榮嗎?
孝順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平常一句問候,一個愛的眼神,一句感激的話語,都能讓父母高興很久。當父母的生日到來時,即使說一句生日快樂,父母的心裡都會很高興的,當父母生病了,如果拿一點葯,父母也會覺得開心,當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時,如果為父母倒杯水,父母都會覺得再累也願意,當父母傷心的時候,一句短短的安慰,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孝順父母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一個人來到世界上,總會與他人相識,產生親情、友情、戀情,其中濃的化不開,砸碎骨頭連著筋的唯有父母親情。所以,不管貧窮也好,富貴也罷,孝順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責任。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這輩子都無法償還的,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父母就開始為了我們而奔波忙碌,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他們寧可自己苦,也不肯讓我們受苦,他們對我的愛,是無盡的,偉大的,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創造者,是他們讓我們可以享受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是他們讓我們過的如此快樂,難道,我們不應該報答他們嗎?
E. 作文高中生如何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
爸爸媽媽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順和尊敬我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天的學生,爸爸媽媽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並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作家畢淑敏曾言「孝心無價」。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好字。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價的。
既然父母對兒女如此恩重如山,做兒女的又有什麼理由不孝敬父母呢?不僅沒有任何理由,而且做兒女的對父母的孝敬無論好到什麼程度都不為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精忠報國、事業有成的人,都和聽從父母善言、尊敬奉養父母、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是分不開的。凡是不敬師長、不講信用、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自私自利、無惡不作、干盡天理不容、危害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人,都是敗家子、逆子;尤其是對父母忘恩負義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選用良才時,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們認為: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麼會對我君王盡忠呢?此說十分有理。因為孝敬父母的人忠心耿耿,實在可靠。可見,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礎。所以,中國古代是以孝道作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盡孝的好榜樣。
F. 高中作文2500 尊重父母為主題 急!!!!!!!!!!!!! 謝謝!
「喂,老媽,你給我把語文書送來,1點鍾前必須送到。」在學校的公話亭,我門常會聽到這樣的命令聲,我們的同學自己事情沒做好,需要麻煩家長,竟然用命令的口吻與家長說話,連最起碼的講文明有禮貌都沒做到,怎麼談孝敬父母呢?
生自己的是父母,養自己的是父母,對自己付出最大的還是父母。不講孝道,不敬父母,又怎為人!
我們的爸爸媽媽除了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還要不辭辛勞地操持著我們的家庭。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也是無法回報的。我們是家庭中的一員,在充分享受 父母關愛的同時,也應該孝敬父母,應盡自己對家庭的義務與責任。孝敬父母,就是真誠地、發自內心的對父母的尊敬、熱愛、關心和贍養,是為人的根本。一個人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如果一個人連生養、教育他的父母都不能尊敬,又怎麼能愛祖國愛人民呢?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自古就有「上書救父」的故事:漢代時,山東有個小姑娘叫淳於緹縈,她的父親醫道很好,因被豪商誣告,判下肉刑的重罪。緹縈主動隨父親進京,上書朝廷,並自願獻身為奴,抵贖父親的刑罰。漢文帝被她的孝心所感動,終於下令赦免其父,並廢除了肉刑的法令。德高望重的陳毅元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副總理、外交部長,他回鄉探母時,親自給母親洗腳,洗母親因大小便失禁而弄臟的內衣內褲。我們從電視節目中看到:一個上小學的女孩兒,母親病卧在床多年。小女孩兒承擔起了全部家務,每天買菜、做飯、收拾房間,為母親擦洗身體。家裡生活十分困難,她養成了省吃儉用的習慣。在這種情況下,她每天按時到校上課,勤奮苦讀,還擔任學生幹部,成為三好生,被評為十佳少年。
那麼,我們今天的孩子應該怎樣做呢?真孝敬父母,就應該聽從父母的教誨,不應隨便頂撞,有不同想法應講道理;真孝敬父母,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體諒父母的艱辛,盡可能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真孝敬父母,就應該為父母分憂解難,在父母生病時,在父母有困難時,盡力去關心照顧父母、協助父母;真孝敬父母,就應該刻苦學習,努力求知,讓父母少為自己的學習擔憂;真孝敬父母,就應該在離家外出是,自己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時間較長,應及時向父母匯報情況……總之,真正的孝心要體現在言行上,體現在細節處。
我相信,我們的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成為一個體貼、關心、尊敬、熱愛父母的好孩子。生活自理,學習自己負責,主動與父母交流溝通。對父母有禮貌,上學、放學,都同父母打招呼,以免他們掛念。父母下班回家,能迎上前去,主動幫忙接東西。能聽父母的話,接受勸告,不任性、不頂嘴,有事徵求父母的意見,遇事與父母商量,做錯了事主動認錯,取得諒解。父母暴怒,先躲避後再解釋。體貼父母,能主動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擦桌、拖地、盛飯、收拾碗筷等等,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使父母歡心。父母生病時,能細心照顧,端水送葯。吃東西時,能先想著父母。能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買東西事先徵得父母的同意,不亂花零錢,少吃零食等等。
同學們在人生漫長的生涯里,是誰將你養大?是誰送你上征役?是父母啊!如果你在各方面都能做到孝敬父母那也是一種成功。最後,讓我以大家熟知的《遊子吟》來歌頌父母的偉大吧
G. 如何孝敬父母作文高中
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題記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當父母都老的時候》,文中說的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
當我們都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們,請你們做兒女的理解我們,對我們有點耐心不要嫌我們整日嘮嘮叨叨,前言不搭後語,其實都是為你們好!
當我們吃飯是嘴漏,把飯菜與口水流到衣服上師,你們千萬別責怪我們,也不要嫌我們臟,請你們想一想:當初,我們是如何手把著給你么喂飯的,是如何為你們擦屁股端尿。
當我們說話是,忽然忘了主題,請你們給我們一點回想的時間,人老了,難免有些遲鈍,讓我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們在旁邊聽我們說下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當我們漸漸變老,直到彎腰駝背,老眼昏花,甚至病倒不起,請不要悲傷,這是自然規律。你們只要能給我們送口飯,添點衣服,時常回家看看,我們就知足了。
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請多給我們一點愛心吧!當初,我們引導你們走上人生之路,如今請陪伴我們走完最後的路程。我們會回報你們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這我們對你們無限的愛!
是的,孝敬其實並非一定需要多少金錢,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就行。而處於學生時代的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只懷有感恩之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願乞終樣。」這是鳥兒的感恩。努力學習,實現夢想。這是我們的感恩。是的,其實感恩很「簡單」,其實孝敬很「簡單」。只要我們努力學習,考上大學,贏個美好的未來,讓父母以我們為傲,以我們的為榮,幸福地過完後半生,這就是對父母的孝敬,對父母最好的回報。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圓自己的夢更圓父母的夢!
比爾·蓋茨曾說過:「天下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是的,我們要珍惜時間,趁父母還健在趕緊孝敬吧,否則我們做兒女的將永遠後悔。
H.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必須相信自己!才能奮發向上!!人的一生,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分別回代答表著生存、生活和責任。人與人的差別,表面上是財富的差別,其實是福報的差別;表面上是容貌的差別,其實是心地的差別;表面上是人脈的差別,其實是人品的差別;表面上是氣質的差別,其實是涵養的差別。內心的境界大不同,決定人生的命運大不同。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感悟】的過程
!伴隨著【時間的遷移】【自己的成長】和【不同的事情】,變化出【不同的選擇】和【不同的結果】!!進而【讓自己】去完成【由漸悟到頓悟】的過程!
這么說吧
:人生的過程,就是【心路】的旅程
!面對【精彩紛呈】的世界或者【艱難曲折】的境遇,【心裡】怎麼去想
,就會有【不同情況】的出現
!更會有【不同的結果】在等待
!
也許【這就是】冥冥之中【自己的命運】!即使如此,我也會【認定目標】【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盡吾力而未果終不悔矣】!因為
,努力【不等於】成功
!但是【不努力】就肯定【不成功】!因此
,人{活著}的意義就是【創造希望===為了明天】!!!
讓我們都為之共勉
吧
!
I. 高中生可不可以化妝
我建議你高中期間簡簡單單淡妝塗個防曬之類的不要化濃妝。高中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化妝花費的時間,可不僅僅是在鏡子前梳妝打扮的時間。不贊同化妝的原因一是購買化妝品的金錢問題二是化妝花費的時間問題。
我不反對化妝,高中時期重點就是學習想化妝可以大學期間學習,大學時間富餘,化妝也不會有人管制你。女生都愛美,只是你愛美的時間不對。
所以,建議你把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高中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成績優秀的孩子根本不會在探索化妝過程中去浪費時間。
J. 高中生演講稿,關於「節約用錢,孝敬父母」的~謝啦
母親是觀世音!!!
相傳有一個非常不孝的人,平時對母親百般虐待,甚至毆打他的母親。一天,這位不孝子想到要去南海普陀山,禮拜觀世音菩薩。走啊走,就要到南海普陀山了,因為他不識路,於是便向人問路。
他問說:「請問南海普陀山在那裡呀?」
路人反問道:「你去南海普陀山做什麼?」
他 說:「我去南海普陀山拜觀世音菩薩。」
路人說:「南海普陀山並無觀世音菩薩。」
他 說:「那觀世音菩薩在那裡呢?」
路人說:「觀世音菩薩就在你家。」
他 說:「在我家?沒有啊,我們家那來觀世音菩薩。」
路人說:「有啦,你回家便可見到。」
他 說:「可是我並未見過觀世音菩薩長什麼樣子呀!」
路人說:「你回家會見到一個衣服穿反了,鞋子也穿反了的人,那人便是觀世音菩薩,你得禮拜她哦!」
這不孝子深感奇怪,家裡那來衣服穿反了,鞋子亦穿反的人?沒有這樣的人呀!但是路人明明說:「去南海普陀山遇不著觀世音菩薩,得回家才遇得著觀世音菩薩。」於是他便回去了。
他早上由家裡出門走到下午才到南海普陀山,那時交通非常不便,他再由南海普陀山走回到家裡時已是半夜了,他便向母親敲門。
母親因過去常被兒子打,心裡非常畏懼,深怕動作慢了又要挨兒子打,於是匆忙起床穿好衣服、鞋子,三步並兩步趕去為兒子開門。一開門,兒子見到眼前這位衣服穿反了、鞋子也穿反了的人,以為是觀世音菩薩便立刻向她下跪,抬頭一看,發現她便是自己的母親,原來母親即是觀世音菩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駐世活佛。
這段故事給我們如下的啟示:
我相信告訴那個不孝子:「觀世音菩薩就在你家」的路人便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藉此機會告訴這不孝子:「你若不孝順你的父母親,去普陀山拜觀世音菩薩做什麼呢?去了普陀山拜觀世音菩薩而心中卻不孝順,那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