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語重陽節的五十個單詞左右
防災減災復 在當今的社會中,制我們身邊處處存在著隱患。災害可以分為兩種:自然災害、人為災害。 自然災害包括地震、乾旱、洪水、台風等大自然中存在的,人類所無可避免的。當遇到以上情況時,應保持冷靜,盡可能的保護好自己。例如,在地震發生前...
❷ 中國各個節日的英語單詞!急求~
元旦(1月1日): Year's Day
春節(農歷一月一日):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節(農歷一月十五日):the Lantern Festival
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植樹節(3月12日):Arbor Day
郵政節(3月20日):Postal Day
世界氣象節(3月23日):World Meteorology Day
清明節(4月5日):ChingMing Festival;Tomb-sweeping Festival
國際勞動節(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中國青年節(5月4日):Chinese Youth Day
護士節(5月12日):Nurses'Festiv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國際兒童節(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Day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7月1日):the Party's Birthday
建軍節(8月1日):the Army's Day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Mid-autumn(Moon) Festival
教師節(9月10日):Teachers'Day
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Double-ninth Day
國慶節(10月1日):National Day
除夕(農歷十二月三十日):New Year's Eve
(2)重陽節的英語單詞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會」的法律體制,是構成區域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❸ 中秋節,重陽節,建軍節,教師節,國慶節的英語單詞怎麼寫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
Chongyang Festival 重陽節
Army Day 建軍節
Teachers' Day 教師節專
National Day 國慶屬節
❹ 用英語介紹重陽節
用英語介紹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 annual the 9th day of the nin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day,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In ancient times, there were customs of climbing high to pray for blessings, visiting chrysanthemums in autumn, wearing dogwood, offering sacrifices to gods and ancestors, and feasting for longevity.❺ 中國有眾多的節日,請問這些節日用英語怎麼說(寫出英文單詞即可)
Chinese New Year Eve 除夕襲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Lunar New Year 春節
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
Qingming/Tomb Sweeping Day 清明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
The Night of Sevens/the Chinese Valentine's Day 七夕
Spirit Festival (Ghost Festival) 中元節
Mid-Autumn Festival (Moon Festival) 中秋節
Double Ninth Festival / Chung Yeung Festival 重陽節
❻ 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中段測試題(急急急!!明天就考試了啊!!!!)
重慶一中初2010級語文中期綜合測試卷 2007.11
(本卷共四大題,總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暮秋時節總讓人感覺到一種清明透徹的靜,漫步於一中校園,微風弄樹影秋雨輕揚,黃葉傳秋訊桂子飄香,這是那些亂耳的絲竹,眩目的繁華所不能比擬的。有人說清明、澄澈是秋的風骨,有人說寂寥、悲涼是秋的味道,相信性靈的你會有著自己的漫想,就在這進入重慶一中後的第一個秋季,請用你手中的筆在試卷上留下在這個秋天裡你人生的墨跡。
第Ⅰ卷(共95分)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40分,其中含卷面3分)
【巴渝秋語】取嘉陵水磨胸中墨,以歌樂山架如椽筆,借縉雲半縷秋風,拂心湖幾點漪淪,留墨於秋之重慶。
1.請將下面這個句子用楷書工整地書寫在田字格中。(2分)
山蘊魂乎渝水,水聚魄於巴山。
2.閱讀下面這段文字,按要求給加點的字注音,並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
凡到過重慶者,無不稱其雄奇靈秀。枇杷山竦峙( )居中,瞭望全市;南溫泉背依南山,溫湯宜人。夜幕降臨,整座城市繁弦急管,紅燈綠酒;漫步江邊,長江水水波澹澹( ),洗(zhuó) 俗念。驅車大足,唐末兩宋以來的萬軀摩崖石刻,足飽眼福;溯流彭水,鬼斧神工造就的千里烏江畫廊,引人入勝。順江而下,睹峭壁之上纖路曲折,體現前人(zhí) 著;沿山而行,見山巒之間公路回環,足見今人精神。壯哉!重慶山水!偉哉!今之巴人!
3.下面句中加點詞的含義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是:(3分) ( )
A.李清照,當你於溪亭日暮,沉醉而不知歸路時,可想到你的將來會經歷那麼多的苦難,會過得那麼的伶仃。
B.重慶的冬天已經悄悄的來臨,但那一個個孤苦伶仃的流浪者依舊在那聳立的高廈和逼人的寒氣中漫無目的的流浪。
C.一場大病下來,那原本極健壯的人已是形容枯槁,瘦骨伶仃了。
D.荒涼秋日,夕陽西下,蕭瑟的秋風中走來一匹瘦馬,一位漂泊的遊子伶仃地走在這荒原古道上。
4.下面畫線的句子都有語病,請將改正後的句子寫在相應的橫線上。(4分)
市文廣局局長王洪華:
保護弘揚我市民族文化
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王洪華說,①文廣局將製造出更多的好作品,傳承3000年歷史記載的巴渝文化。
王洪華說,他們將在保護好我市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把其中的優秀傳統加以弘揚。通過各種各樣的舞台藝術,傳承3000年歷史記載的巴渝文化中的古代巴蔓子的愛國精神、重慶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團結一心的互助精神,②以及三峽移民中,移民們「舍小家、顧大家」。
(中新重慶網10月22日電 有刪改)
①
②
【人文一中】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之美德,乃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作為一中的學生更當做行為之典範,美德之傳人。
在重陽節到來之際,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貫徹十七大「老有所養」的精神,培養同學們尊敬老人的優良品德,重慶一中准備開展「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校園活動,同學們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之中。當然,你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位。請聯系實際,發散思維,完成下面兩題。
5.如果你是校學生會的宣傳幹事,為搞好這次活動,需要你寫一則宣傳這次活動的標語,你會怎麼寫呢?(盡量運用一種修辭手法,20字以內,3分)
6.這次活動,希望每位同學回家後做一件對長輩表示敬意的有意義的事情,那麼,尊敬老人的你會做件什麼事情呢?並請你寫出你這樣做的原因。(3分)
⑴事情:
⑵原因:
【關注社會】學習語文並非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我們應當放眼世界、心存天下,關注國計民生。
7.閱讀下面關於中國共產黨十七大的一則新聞,完成後面的題目。(3分)
2007年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閉幕,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更加註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代表們在討論中對於其中的「五個有」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們說,這讓人們看到了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我們黨惠及全體人民的社會體制改革的完整設計,更讓人們確信中國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人民網)
請從「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五個方面中選取你最熟悉的一個方面簡要談談你的看法。(可結合「思想品德課」所學內容)
【學以致用】一個優秀的學生應當具備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請調動思維,完成下面的題目。
8.四季輪回,每個季節都讓人留戀,請仿照下面示例,以「秋天」為話題寫一句話。(3分)
春天象一位步履輕盈的小姑娘,她攜著花籃將五彩的鮮花撒向山坡,撒向原野
秋天 , , 。
【情連古今】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悠遠天空中,古詩詞宛如璀璨奪目的星辰,洋溢著高尚的情感,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9.古詩文積累。(10分,每空1分)
⑴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
⑵ , 。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⑶朱熹《觀書有感》中的「 ? 」這句詩通過形象的比喻告訴我們,思想只有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
⑷春日之時,和風拂面,與三五好友漫步於楊柳岸,翠湖邊,見乳鶯初啼燕銜泥,我們自然會吟哦出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 , 」這充滿生機的詩句;暮秋之際,殘陽古道,秋風蕭瑟中,身在異鄉的遊子又會想到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中「 , 」這道出了心中無限酸楚與悲涼的詩句。
10.詩詞賞析(5分)
閱讀王灣《次北固山下》一詩,回答下面的問題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⑴下列各項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詩人以平實之筆開篇,猶如畫家作畫以前在紙上鋪設的底色,為抒情言志創設出收縮自如的揮灑空間。
B.這首詩是作者旅途思鄉之作,前三聯寫景,最後一聯抒情。
C.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兩句寫舟中所見景物。視野開闊,江潮平靜,江風和順,表達了詩人渴望離開家鄉而志在四方的豪情壯志。
D. 第三聯點明詩人行旅的時間。這是殘冬將盡,新春伊始之際,又是殘夜將盡,黎明來臨之時。
⑵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講求「畫中有詩」,而中國的詩歌也講求「詩中有畫」,兩者的完美結合往往使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遠、意韻更加獨特,請你欣賞右面這幅畫,說說《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最能揭示這幅畫的意境的是哪一句?(2分)
所選詩句: , 。
【通今博古】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閱讀《論語》十則選段,完成文後11——15題。
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⑦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⑴學而時習之
⑵人不知而不慍
⑶吾日三省吾身
⑷傳不習乎
12.下面加點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有朋自遠方來 B.為人謀而不忠乎
C.擇其善者而從之 D.不亦樂乎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譯文:
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14.請你寫出選段第③句和第⑤句中所含的成語。(至少兩個)(2分)
15.來到重慶一中求學,是一種全新的生活的開始,能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嗎?(3分)
答:
。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異曲同工】
(一)閱讀甲、乙兩則文章片段,完成文後16——20題。(20分)
甲:濟南的冬天
老舍
①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②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④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乙:白馬湖①之冬
夏丐尊
①那裡的風,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響,好像虎吼,屋宇雖系新建,構造卻極粗率,風從門窗隙縫中來,分外尖削。把門縫窗隙厚厚地用紙糊了,椽縫中卻仍有透入。風颳得厲害的時候,天未夜就把大門關上,全家吃畢夜飯即睡人被窩里,靜聽寒風的怒號,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後軒,算是我的書齋,在全屋子中是風最少的一間,我常常把頭上的羅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燈下工作至深夜。松濤如吼,霜月當窗,飢鼠吱吱在承塵②上奔竄,我於這種時候,深感到蕭瑟的詩趣,常獨自撥劃著爐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擬諸山水畫中的人物,作種種幽妙的遐想。下雪天,室內外明亮,晚上可不燃燈,遠山積雪,足供半個月觀看。我在那裡所日常領略的冬的情味,幾乎都從風來。白馬湖之所以多風,可以說是有著地理上的原因的,那裡環湖原都是山,而北首卻有一個半里闊的空隙,好似故意張了袋口歡迎風來的樣子。白馬湖風的多和大,尤其特別。
②現在,一家人居上海多日,偶於夜間聽到風聲,都提起白馬湖,「不知今夜又颳得怎樣厲害!」
注釋:①白馬湖位於浙江上虞
②承塵:即天花板。
(原載《平屋雜文》(開明書店1935年版) 有刪改)
16.請你各用一個詞或短語概括兩文的「風」的各自的特點。(4分)
《濟南的冬天》: 《白馬湖之冬》:
17.結合文段,體會下面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⑴他們也並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慈善:
⑵我於這種時候,深感到蕭瑟的詩趣。
蕭瑟:
18.下面句子都運用了修辭手法,所用修辭手法與其他三句的不同的一項是(3分) ( )
A.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B.而北首卻有一個半里闊的空隙,故意張了口歡迎風的到來。
C.松濤如吼,霜月當窗。
D.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19.甲、乙兩文都是寫景的經典文章,都凝聚了作者對自己所處的地方和季節的最真切的感受,兩文的相同之處在於 ,不同之處在於甲文側重寫濟南的冬天
的特點,而乙文則側重寫白馬湖的冬天 特點。從情感上來看,《濟南的冬天》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而《白馬湖之冬》則暗含了作者 的心情。(5分,每空1分)
20.在甲文第①段中作者用非常簡練的幾個詞語便概括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你能用一個詞語准確地概括重慶的冬天給你的最突出的印象嗎?並請寫出你這樣概括的原因。(4分)
⑴選用的詞語:
⑵選用的原因:
【心游萬仞】
(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後21——25題(20分)
初冬月
陳國華
①秋意尚濃,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帶著秋溫,走進了冬的夜空。
②天黑得早了,晚飯後摸黑回宿舍,過了山頭,豁然見西南山坡上空這輪橙黃明凈的初冬月,低垂圓滿,碩大清新,一種美好親切的感覺頓從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錯落而列,視野盡處,一嶺橫天際接晚霞;漸暗的餘霞邊,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畫,近山的輪廓則像濃墨塗出的一樣;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勢迅速開闊,峰巒連綿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濤,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給人今月專為此處明的美感。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著明月,似乎忘卻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縷美好的情感,羽化在這月色之中。
③獨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須思慮縈懷甚至憂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無暇顧及甚至早已忘卻了的,有的卻會清晰的想起來。如此美麗的月光,會使心靈深處的珍藏開出花朵,連痛楚也會變得美麗。但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無所慮無所思,身心放鬆,呼吸都變得輕微均勻,不易覺察。我像一條游到清水裡「偷清」的魚,浮在月光里,吮月華,汲清輝,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④橙黃的月,橙黃的光,橙黃的光里浮懸著輕輕的霜。清虛的夜空里,我彷彿感覺到了月光的流瀉,感覺到了月光的韻律,穎悟到人的情感與月光波動的相依相融;在這柔和美麗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動情,彷彿就能聽到低徊優美的《梁祝》曲,看到飄逸如夢的《天鵝湖》……難道這些作品的誕生也經歷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靈感也得到過月光的滋潤和澆灌?不然,這些美好的東西怎麼會還原在這月光之中?
⑤山脈相互枕藉著、依偎著,匍匐在朦朧的月色里安詳地睡了。真沒想到白天反復經過反復看過的山,經月光的再創造,竟如仙境。山上的樹木擠挨著、擁抱著,進入了夢鄉。松樹等喬木高高的婆娑的樹冠,如傘如雲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潑墨畫。山在呼吸,樹在呼吸,空氣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傾聽,可聽及海角。聽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⑥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體,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國般的寧和。獨處月下,平和而安寧的心靈,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審視,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靈也應該是美好的,我們的所作所為應無愧於這美好的世界,無愧於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靈才能照進美好的月光,心靈美好的人,才敢於獨自靜靜地面對這美好的月色而靈魂安寧。
⑦感謝生活,感謝大自然的賜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囂、污染和擁擠,泊進了這一汪月色,際遇了這處明麗如夢的風景。陶醉在月華天籟中,我甚至忘記了我是什麼時候是怎樣進入這月色的,也沒有想到要走出這月色,走出這個恬靜和悅的夢境。
⑧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僅有屬於自己的那一縷月光,稍不珍惜,就會去日苦多,萬事成蹉跎。君不見,此月方從遠古來,歷滄桑,經興衰,送千古風流,看花開花落……大王月,霜晨月,關山月,紅樓月,俱往矣!山河沉寂無言,酣然入夢;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輩該如何把握這一縷月光?初冬月高懸不語,娟然如洗。
(「紅袖添香」網)
21.第②段描寫了初冬月的顏色是 ,外形是 , 。(請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3分)
22.文章第③段最後一句說「我像一條游到清水裡「偷清」的魚,浮在月光里,吮月華,汲清輝,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你能結合本文段說說作者這么沉醉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不超過30字)(4分)
23.這篇文章的語言非常的優美,請從下面兩個語句中任選一句,說說它美在哪裡?(4分)
⑴橙黃的月,橙黃的光,橙黃的光里浮懸著輕輕的霜。
⑵山脈相互枕藉著、依偎著,匍匐在朦朧的月色里安詳地睡了。
答:我選第 句,
。
24.請你說說第⑦段中「感謝生活,感謝大自然的賜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囂、污染和擁擠,泊進了這一汪月色,際遇了這處明麗如夢的風景。」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25.有人哀嘆「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李白卻將愁心寄予明月,表達對朋友的無限思念之情;范仲淹怨嘆「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蘇東坡卻道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其實,月並不只是那照了漢時關,映了明長城的天空中的那塊沒有感情的冰涼的大石頭。那麼,結合全文來看,你覺得第⑧段首句中所說的「屬於自己的那一縷月光」僅僅是指月光嗎?它實際是指的什麼?在現實生活中你的「那一縷月光」是什麼呢?(5分)
答:
。
第Ⅱ卷(共55分,其中含卷面3分)
四、寫作。
人們常常贊美於桃紅柳綠、山花爛漫的春景,歌詠溪流淙淙、綠蔭蔽日的夏日,欣賞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秋色,卻很少有人贊美冬天,一提到冬天好像就是百花凋謝、一派肅殺。其實,在冬日裡,你可以立於格子窗前,看那第一場冬雨輕輕柔柔、如絲若縷的下,把周遭的景物揮灑成一幅水靈靈的畫、一首濕漉漉的詩;你也可站在季節的橋頭,望著秋天漸漸遠去的身影,等待那如煙似夢的初冬雪在你的視線中飛揚!飛揚!飛揚!細細密密地織了一件華麗而透明的外衣,裡面卻包裹著浪漫的詩意。
某日,當月亮帶著殘余的秋意,悄然爬上了這冬的夜空;某日,當冬陽攜著一絲柔柔的溫暖,在小巷的某個拐彎處鋪灑著陽光的碎片,那你是否正在朔風送雪香的風的清冷中,透過窗欞,分割和組合那一塊冬的景緻呢?
請以「 的冬天」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據自己生活中的真實體悟將題目補充完整;
②文體自選;
③書寫工整、清楚,字數在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