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糕點

重陽節糕點

發布時間:2020-11-28 12:11:49

重陽節的來歷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

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

㈡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2)重陽節糕點擴展閱讀: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㈢ 祝福長輩的話

1、在悲傷時您是慰藉;在沮喪時您是希望;在軟弱時您是力量;母親節版到,送出祝福,祝願權媽媽,健康長壽;祝福媽媽,幸福長留。

2、迷惘時的苦苦規勸,遠行時的殷切叮嚀,無助時的慈祥微笑,跌倒時的鼓勵之聲,母親給我最偉大的愛,祝福天下母親,母親節快樂!

3、爸爸每日風里來,雨里去,為家人的生計而奔波,您太累了,爸爸,現在兒女們都已長大了,您也該享享福了。祝您父親節快樂!

4、車銷售工作的,經常在外地,在父親節來臨之際,祝天下所有和我父親一樣辛苦勞做人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祝節日快樂。

5、父親節來到,簡訊也熱鬧,送吉祥如意,父親甜如蜜,送快樂溫暖,父親永平安,送幸福美滿,父親享安閑;簡訊轉一轉,父親歲歲安。

㈣ 請問以下10個行為中有幾個不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吶 放風箏、吃月餅、飲雄黃酒、登高、賞菊、食重陽糕

吃月餅、飲雄黃酒、踏春、燒艾草
放風箏、登高、賞菊、食重陽糕、佩茱萸、祭祖
選D
廣東陽江市有重陽節放紙鳶習俗,艾草是端午的。

㈤ 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桓景的人,起初桓景的生活非常安逸,但是有一天村子裡突然出現了一個瘟神,它散布了瘟疫,讓很多人都死去了。桓景的父母也沒有逃過,自己也差一點喪命,好了以後的桓景決定要將這個惡魔消滅,於是他就去拜師學藝。

他訪問了很多地方,最後打聽到有個古老的山上有個神仙,於是他就去拜他為師,經過桓景的一番努力最終練得神術,下山時他師傅說「今年的九月九日瘟神會再次出來害人,你快回去為民除害吧」,桓景走時,師傅送給了他一瓶菊花酒、一袋茱萸葉,讓他發給村民。

在那天桓景把村民安排到了一座山上,把東西分給大家,然後就帶著青龍劍與瘟神大戰,最後將瘟神殺死。從此,村民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之後村民為了紀念桓景,每年的九月九都會舉行登高,喝菊花酒,插種茱萸等活動。

(5)重陽節糕點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1、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越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

2、登高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3、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㈥ 漳州的節日習俗

漳州沒有什麼習俗的,只有幾個典型的。

流行於漳州市區、龍海及九版龍江沿岸村莊權的一種習俗。它於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當地俗稱「五月節」這一天舉行,規模盛大,參賽船隻多達一百多隻,每條船長二十米左右,水手三、四十人,船身分別漆成紅、黃、青、黑、白等各種顏色,象徵紅龍、黃龍、青龍、白龍等。比賽時船頭一人擊鼓,船尾一人敲鑼,作為指揮統一劃船的信號,船當中一人手持五彩繽紛的「蜈蚣旗」在空中揮舞,兩岸成千上萬的觀眾歡呼喝彩,場面十分壯觀。

㈦ 重重陽節吃什麼食物,重陽節吃什麼糕

吃重陽糕來:重陽糕又稱花糕、源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現在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其他習俗:
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千姿百態。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

㈧ 求重陽節的代表性標志!(不要菊花,糕點……)

重陽節不是進入冬季標志,而是有特殊含義,各地皆有不同講法,如我的故鄉,重陽登高是為了紀念古代一位地方官

㈨ 重陽節是蛋糕還是敬老

重陽節是送蛋糕敬老人!
重陽節的習俗之一是吃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比如蛋糕都稱之為重陽糕。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糕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絕老年大學教學成果展演 瀏覽:284
又是九月九重陽節難聚 瀏覽:945
一個月給父母交多少錢 瀏覽:314
介紹重陽節怎麼過的作文 瀏覽:703
石河子市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229
女兒給自己父母多少錢 瀏覽:554
遼寧老人90歲國家補貼 瀏覽:34
敬老院消防安全 瀏覽:595
榮成老年大學教師 瀏覽:992
如何成為自己最好的父母 瀏覽:773
支付寶如何解決老年人市場 瀏覽:398
幼兒園重陽節包餃子方案 瀏覽:28
兄長應該怎麼稱呼弟媳的父母 瀏覽:959
包頭青山老年大學烘焙 瀏覽:310
男友問你父母在家嗎什麼意思 瀏覽:876
石龍敬老院電話 瀏覽:490
父母給你的東西好與不好怎麼形容 瀏覽:278
特崗折算工齡與養老金 瀏覽:369
聽父母的建議有什麼好處 瀏覽:16
上海閘北區老年大學招生簡章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