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隋唐的重陽節

隋唐的重陽節

發布時間:2021-03-16 17:35:35

重陽節的來厲

九月抄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或「老人節」。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我國人民對重陽佳節歷來有著特殊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Ⅱ 重陽節的來歷(簡略)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

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2)隋唐的重陽節擴展閱讀

1、戰國時代

重陽節已經是一個節日,但在當時僅在王室開展活動。

2、魏晉時代

節日氣氛漸濃,倍受文人墨客吟詠。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3、唐朝時期

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據記載,正式將農歷九月九日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是在唐德宗李適年間(公歷780年左右)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中元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從此,民間和宮廷共同慶祝重陽節,並且在這一天組織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

4、宋朝時期

重陽節已經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

Ⅲ 隋唐時期重陽節的發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贈佩帶的。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重陽節的起源及發展歷史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Ⅳ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的由來如下:
「重陽節」名稱記載見於三國時代。據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內》中曾容這樣描述當時的重陽節:「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重陽節習俗:
據現存的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重陽節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重陽節這一天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Ⅳ 重陽節的來歷

1、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的《遠游》詩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官兮」之句。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重陽節的習俗農歷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熱鬧非凡。

2、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3、重陽節被正式定為節日,則始於唐代。此後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宮廷、民間都會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唐代的許多大詩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維、杜甫等,都留下過關於重陽節的詩篇。

(5)隋唐的重陽節擴展閱讀: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兒女的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陽糕的製作古人比較講究,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有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小紅紙旗,點蠟燭燈。意欲用「點燈」、「吃糕」來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點都稱之為重陽糕。

Ⅵ 隋唐建立的節假日歲時文化

唐代長安,幾乎每個月都有與一定的節日、時令相關的活動。這些活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民間習俗,也表明了古代人民濃烈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觀念。唐代詩人運用他們的生花妙筆,在許多詩章中對此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

1、燈節
相傳這個節日最早是在開春為了求得蠶絲豐收而於此日祭祀「地神」的。後來因漢代人迷信「太乙天神」,從正月十五日黃昏開始,通夜在燈火中祭祀,因而逐漸形成了這天夜裡張燈的習俗。古代把正月十五日的燈節稱為「上元節」(與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相對應),又稱為「元宵節」。近代風俗要在這天夜裡吃湯圓,故湯圓又稱「元宵」。

唐代長安實行宵禁,夜禁鼓一響,便禁止出行,「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到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這三天大街小巷燈火通宵達旦,全城競相奔走,熱鬧非常。「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李商隱《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歡》)。當時有一種製作「燈輪」或「燈樹」的風尚,如唐睿宗時期的一個元宵節,就曾在長安宮城外架起一座高二十丈的燈輪,上纏彩色絲綢,點飾金玉,懸掛五萬盞燈。一些皇親貴戚也趁此時競相誇富斗奇,製作大型「燈樹」。蘇味道詩中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描述的就是「燈樹」。在展覽花燈的同時還有歌舞表演,在皇宮內,則是由宮女們表演大型歌舞「千門開鎖萬戶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2、寒食和清明
寒食節在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或第一百零六天,屆時全國禁止舉火,只能冷食事先做好的飯菜,故名寒食。寒食禁火的風俗周代即有,民間盛傳此禁專為介之推而設。介之推不受晉文公之賞而隱於綿山,文公尋不著,便放火燒山以圖逼其出,不料介之推竟抱樹不出而被焚。以後於介之推死之日便禁火寒食,逐漸成為全國風氣。

唐代寒食日有嚴格的禁火令,違者受罰,這一天「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寒食過後,宮內小兒便在殿前鑽榆柳木取火,先得火者賞絹三匹、碗一口,然後派人將新火傳送給各大臣,以示皇恩。韓的《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寫的即是此景。寒食日的傳統食品有麥芽糖(餳)伴大麥粥、杏仁酪、棗面餅(之推蒸餅)、雞蛋。「雞球餳粥屢開宴」。講究的人家還在雞蛋上刻繪圖畫。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與寒食為同一天或後一天,後人由紀念介之推而推及他人,遂成為全國性的掃墓祭祖節日。

寒食、清明期間,唐長安盛行打鞦韆、打球和拔河等體育活動。打鞦韆據說是為了預防寒食日冷餐傷身。這是春日最受婦女們歡迎的活動。鞦韆本名「千秋」,原取「千秋萬歲」,祝人長壽的意思,明代陳卧子詩曰:「禁苑起山名萬歲,復宮新戲號千秋」。王建有《鞦韆詞》,細致地刻劃了打鞦韆的動人情景:

長長絲帶紫復碧,裊裊橫枝高百尺。
少年兒女重鞦韆,盤巾織帶分兩邊。
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
下來立地重系衣,復畏斜風高不得。
傍人送上哪足貴,終賭明斗自起。
回回若與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
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這些姑娘們不顧一切往高處盪,人都與百尺高的樹梢平了;抖落了頭釵,仍不在意。只是下來以後,往上一看,才覺害怕。

相傳宮內在寒食日宮女也玩鞦韆,玄宗稱其為「半仙之戲」,大約宮女們盪上盪下,綵帶飄風,婉如仙女。

打球有兩種,一是步打,即蹴鞠;另一是馬球,又名波羅球。王建詩中有「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寒食內人常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韋庄的詩說:「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都寫的是宮女們於寒食、清明日賜球並得賞錢的情況。

馬球曾經為唐代最盛行的運動項目之一。寒食節皇帝往往專門賜給臣子們貼彩之球,以供戲樂。張籍詩雲:「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唐代有好幾個皇帝是馬球好手。據《封氏聞見記》中,中宗時,以李隆基為首的皇家馬球隊曾大敗吐蕃隊。關於馬球運動,張祜在《觀泗洲李常侍打球》詩中作了精彩的描述:

日出樹煙紅,開場畫鼓雄。
驟騎案上日,輕撥蹬前風。
斗轉時乘勢,旁捎乍迸空。
等來低背手,爭得旋分鬃。
遠射門斜入,深排馬迥通。
遙知三殿下,長恨出征東。

除打球,長安人也經常在這一時期舉行拔河比賽。相傳唐中宗曾於清明日讓大臣們在梨園球場拔河。張說曾在《奉和聖制觀拔河俗戲應制》詩中,記錄了唐代長安盛行這一運動的情況:
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
鬥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春來百種戲,天意在宜秋。

唐代寒食、清明時節,長安還盛行斗雞,杜淹在《詠寒食斗雞應秦王教》中細致地描述了斗雞場面:
寒食東郊道,揚韝競出籠。
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
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
長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
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
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這種風俗在唐代相續不斷。武則天時韋承慶在《寒食應制》中也有「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之句。斗雞風在玄宗時最盛。

3、三月三
我國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節」後定在三月三日。人們都於此日到水邊去洗滌污濁,舉行「消災除邪」儀式,同時相聚游樂。人們還往往於此日邀朋集友會於環曲水流旁,置杯於上游,任其飄下,停於誰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寫於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記上巳節流觴吟詠之景。

唐代的三月三,主要是一個以春遊為中心內容,持續時間較長的節令。當時人們最喜歡去的地方,首先是曲江池及其附近的杏園一帶。

三月三日,皇帝往往在曲江池宴會群臣,貴婦們則鬥富誇奇,杜甫的《麗人行》淋漓盡致地描述了這種盛況。普通士女則有斗花的風氣,以致「好花皆折盡,明日恐無春」。

上巳前後踏青也別有情趣,杜牧《長安雜題長句》詩曰:「祥雲輝映漢宮紫,春光綉畫秦川明。草妒佳人鈿朵色,風回公子玉銜聲。」有時下雨,也擋不住郊遊的人。唐彥廉《上巳日寄韓公》雲:「上巳接寒食,鶯花寥落晨。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

唐代還曾特許宮女們於上巳日在興慶宮內大同殿前與家人相會。這天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探親,有的宮女家人沒來探望,她從早到晚在人群中尋找,呼喚,直到「放風」結束,只得傷心地「涕泣而入」。

上巳後不久,就是牡丹盛開的季節,春遊活動也形成新的高潮,「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

在這期間,新考中的進士也有許多活動,如去杏園舉行「探花宴」,去雁塔題名,去曲江游樂等等,他們的活動,使長安春日遊玩的氣氛更加濃厚。

4、端午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五日,本名「端五節」,又有「端陽」、「重五」、「重午」等不同名稱。這是全國性的節日。逢節當天,人們最普遍的食品是「粽子」。《風土記》中記載,古代的棕子除粘米外,還要粟、棗等配料。唐代長安人則常吃一種「百索粽子」,皇宮中還往往於此日趕制許多粉團粽子,讓人們用小角弓去射,射中就吃。

相傳曲原投江後,曾有許多船隻前往打撈,因而南方於端午節有競龍舟的風氣。

唐代長安人於此日身佩五色織帶,稱為「長命縷」,「五色縷」,「續命縷」。權德輿曾於此日得到皇家賞賜的綵帶,有詩雲:「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端午日人們還飲菖蒲酒,懸掛艾草,意在驅蟲去邪。飲菖蒲酒還有保平安的含意,殷堯藩有詩曰:「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唐代制鏡工匠有一個獨特習俗,是五月五日午時在揚州的長江中心的船上鑄造銅鏡,專門進貢皇上,稱「天子鏡」。白居易在《百煉鏡》中說:
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
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
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史手自封。
人間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

5、七夕
七夕原為傳說中牛郎織女的相會日,「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渡來。」以後七夕也逐漸成為民間的重要節日,人們於此日「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權德輿《七夕》)織女是神話中的織紡能手,因而唐代七夕節,婦女在當院設置穿針台,擺上果品,向織女「乞巧」。夜裡若有蜘蛛(被稱為「喜子」)張網於穿針台上,則認為大吉。「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劉言史《七夕歌》)皇宮中也有此風俗,「每年宮里穿針夜,敕賜諸親乞巧樓。」(五建《宮詞》)

在七夕夜的月光下,用彩絲線穿七孔針,成了婦女們大顯身手的機會,林傑《乞巧》詩雲: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宮中特製一種「七孔金鈿針」,供宮女們乞巧使用。

6、重陽節
「九」諧音「久」,古人重視「久」,故於重九日有慶祝風氣,「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重陽節的具體風俗習慣,源於東漢。據《續齊諧記》載,後漢時汝南人桓景聽方士費長房說,九月九日將有大災降於其家,宜率家人佩茱萸,外出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以後遂成風氣。

九月秋高氣爽,宜登高望遠,范燈有詩雲:「憶長安,九月時,登高望見昆池,上苑初開露菊,芳林正獻霜梨。」

茱萸香氣濃烈,能驅蟲,除濕,逐風邪,治寒熱,利五臟,消積食,故被認為能「去邪氣」。插戴茱萸是普遍的風氣,王維有一首名作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外菊花酒是節日不可缺少的飲料。

7、除夕和元旦
除夕之前,人們盡量往家趕,以求與親人團聚。除夕夜全家團聚歡宴,喝驅寒去濕的花椒酒,即把花椒放於盤中,飲酒時撮一點放入杯中。宴後全家人圍坐火盆到天明,稱為「守歲」。杜甫有詩雲:「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董思恭詩雲:「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儲光羲詩曰:「闔門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寫的就是歡宴和守歲的情景。

除夕還有一種驅除瘟疫的迷信儀式,稱為「儺」(nuó,音若挪)或「大儺」。這是從遠古傳下來的活動。《論語》中有「鄉人儺」的記載。唐人於此日選男童,戴可怖的面具,著紅黑衣褲,擊鼓舞蹈以驅鬼。領舞者稱「方相氏」,伴舞者稱「子」,另有執事十二人。唐詩中的「儺聲方去疫」(姚合),「更為鄉儺羨小兒」(徐鉉),即說的是這類活動。唐皇家此日則要舉行規模盛大的「大儺」儀式,人數達五百多人。沈期有詩雲:「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子亂驅妖」。王建更有詳細的描寫:「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第二天一早,便是新年了。首先高興的是兒童,「燎火委虛燼,兒童炫綵衣」(劉禹錫)。爆竹也是不可少的,「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來鵠)。

唐代還沒有貼春聯的習俗,而往往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個名字,掛於門首,稱為「仙木」或「桃符」。傳說神荼、郁壘乃兄弟,「性能執鬼」,居桃樹下。五代時,後蜀孟昶於桃符上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是第一副春聯。以後「桃符」成為春聯的別名。

唐人春節要吃「五辛盤」又叫「春盤」,乃是由五種有辛辣氣味的蔬菜拼成,以發散五臟中的陳氣。此外還有膠牙餳,柏葉酒,屠蘇酒也是傳統的食品和飲料。白居易詩雲:「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唐代風俗,長者後飲,最後飲者稱「藍尾」。

元日過後,唐長安人開始走訪親友,互相邀宴,稱為「傳座」。「鏘鏘華駟客,門館賀新正」(李郢),一派熱鬧氣氛。

元旦之後不久就是「立春」,此日吃春盤,也舉行拔河比賽,相傳可促成秋季的豐收。李隆基詩雲:「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觀拔河俗》)。

立春日唐人還有佩戴綵綢剪成的燕子和在門上貼短語的習俗,稱為「宜春字」。詩人則寫詩貼門楣。韋庄有詩記此事「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貼綉楣」(《立春》)。

Ⅶ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直至唐朝,已經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歷專朝歷代沿襲至屬今。
由於在《易經》中,「六」為陰數,「九」為陽數,因此九月九日兩陽相重,故為重陽。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閱讀全文

與隋唐的重陽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鐵雨》3 瀏覽:943
在銀行如何幫父母代辦業務 瀏覽:82
乾乾電影網站 瀏覽:218
父母和孩子談心用什麼成語 瀏覽:267
過年怎麼讓父母給你買電動車 瀏覽:619
國產大胸美女電影 瀏覽:466
霸道大尺度電影 瀏覽:304
用微信的老年人是什麼心態 瀏覽:562
女大學生沙龍主演 瀏覽:454
推薦中文字幕在線觀看好看的排行榜 瀏覽:446
敬老院院長來警務站 瀏覽:290
電影泰國女人從輪船被糟蹋 瀏覽:641
孝敬老人的主題黑板報 瀏覽:262
體檢肺和心臟怎麼查 瀏覽:463
甘肅秦安縣老年人高齡補貼多少 瀏覽:344
廣東雲浮新興哪裡有照顧老人阿姨 瀏覽:312
生活中的的瑪麗電影 瀏覽:613
70歲老人陰莖短小 瀏覽:117
沙療養生項目有哪些 瀏覽:312
唐水生伺候太太是什麼電影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