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勤勞儉朴孝敬父母量三百字作文
勤勞儉朴,孝敬父母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中學生在家庭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一)養成勤勞儉朴的作風
勤勞儉朴包括努力工作的節約用度兩個重要方面。勤勞是指勤奮工作,熱愛勞動的品質和行為。勤勞表現為自覺積極地參加各種必要有體力勞動的腦力勞動,勤奮工作,吃苦耐勞,忠於職守,重視勞動效率和質量等等。儉朴是珍惜勞動成果,不鋪張浪費,不追求奢侈享受,節儉朴朴實的生活作風的行為。
勤勞和儉朴是相輔相成的。勤勞意味著創造勞動成果,儉朴意味著愛惜勞動成果。在民間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師臨終時對兩個兒子說:「我辛苦了一生,沒什麼留你們,我只能給你們兄弟倆留下一塊匾。」這塊匾分成兩半,大兒子拿一塊「勤」字,他起早貪黑,拚命勞動,確實收獲不少,可他不知道節約,平時大吃大喝,結果家裡沒有一點積蓄,日子過得很艱苦。小兒子拿了」儉「的一半,他只知道節省,吃飯穿衣都盡量節儉,卻不知道去勞動創造,沒多久,家裡東西用完了,日子過得同樣很艱苦。後來,兄弟倆終於醒悟過來,把兩塊匾湊到一起,「勤儉」成了弟兄倆有致富法寶。這個故事說明勤勞和節儉是相互聯系的。勤勞是開源,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節儉是節流,節約社會財富,積累財富,以利再生產和合理消費。
B. 友善,誠信,節儉,孝敬的朗誦文章
中華民族的美德有很多: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等等。其中之一是節儉。成由節儉敗由奢。積少成多,節約資源,節約糧食,節約電能等等,從我做起,從點滴開始,從小事做起。節儉養德,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儉,是我們繼承和發揚的好作風。 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水,人人節約資源,國家資源就可持續,節儉了,就培養了我們良好的品德。 傳遞關愛 小時候母親總是對我說 鳥兒在天空自由地飛翔 我們不要傷害它 花兒在大地上盛開 我們不要摘掉它 草兒綠油油的可愛 我們不要踐踏它 尊敬老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多少年後我才明白 母親樸素的語言蘊藏著很深的哲理 當一個人擁有一顆能容下世間萬物的心時 他就能感化世人教化世人 讓愛在這個世間生生不息的傳遞 母親將關愛傳遞 我也學會將關愛傳遞 傳遞關愛愛就能滿人間 愛滿人間 這是母親的哲學 其實它也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哲學
C. 愛國、誠信、勤儉、友愛、孝敬五個方面都要寫嗎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我覺得,以核心價值觀中的 一個說深、說透就可以了。
D. 勤儉節約和節儉(勤儉)是一個意思嗎
勤儉節約和勤儉是一個意思,和節儉不是一個意思,勤儉節約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要勤,二要節儉,內涵要比節儉廣些。
E. 什麼叫孝敬父母,什麼叫勤儉節約,什麼叫
如果通俗來講,孝敬父母就是讓父母過的舒服一些,讓他們心情更愉快,生活更幸福一些。
而對於勤儉節約來講,可以理解為學會理財學會過日子,不那麼鋪張浪費。
F. 節儉、孝敬、文明內容
1、生活節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 生活節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
學校、 學校、家 庭應該引 導學生合 理消費, 理消費, 社會環境 包括輿論 導向尤其 要注意, 要注意, 不要遷就 和助長孩 子的拜金 主義。 主義。
腳上穿名牌鞋,手裡拿流行款式手機,
腳上穿名牌鞋,手裡拿流行款式手機,一種新的攀比現象目前正在 中小學生中蔓延開來。記者日前在一些學校采訪看到,
中小學生中蔓延開來。記者日前在一些學校采訪看到,中小學生在 穿著顏色、款式幾乎相同的校服下,攀比之風已從衣服轉到了「
穿著顏色、款式幾乎相同的校服下,攀比之風已從衣服轉到了「腳 手上」 上」和「手上」。
2、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 學會料理個人生活, 收放整齊。 收放整齊。
3、生活有規律, 生活有規律, 按時作息, 按時作息,珍惜 時間, 時間,合理安排 課餘生活, 課餘生活,堅持 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
4、經常與父母交流、學習、思想 經常與父母交流、學習、 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 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
G. 孝敬,節儉的詩
1、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2、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3、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唐·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H. 勤儉節約 孝敬父母
買一些人參,或者買一些好的茶葉,這些都對老年人身體有幫助,最主要的就是版回家裡要對權父母孝敬,那比買什麼都強,回到家裡一定要多陪父母聊天··告訴他們你在外面是多麼的好,別讓他們為你操心。多幫父母些忙··過年走親戚的肯定不少,別讓父母累者了·,有什麼重的東西你來拿··
祝你合家歡樂··
I. 有關孝敬和節儉的名言有么
孝敬: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兒行千里母擔憂
●河裡孩子岸上娘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
●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
●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英國)
節儉: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大意: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
大意: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有勤儉敗有奢。
------(唐)李商隱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
------(清)金纓
古今天下,官宦之家一、二代敗落;勤儉商家延續三、四代;勤樸耕家延續五、六代;而謙信孝友之家則達八、九代。
------書摘
以耕讀為本,以勤儉為德。
------(明)施耐庵
黃金無種子,惟生勤儉家。
------書摘
汝是無產者,勤儉是吾宗。
------陳毅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薛瑄:《薛文清公讀書錄》卷五
禁奢崇儉,美政也。
----魏源:《魏源集·治篇》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純仁傳》
民奢示之以儉,民儉示之以禮。
-----桓寬:《鹽鐵論·救匱》
人們最基本的物質需求:空氣,陽光,水,其實就與錢沒有太大的關系。至於人際和睦、心靈充實、情趣活潑、人格高貴等生命價值的重要內容,更不是錢能買來的。------ 韓少功(海南作家)
我可以捨得用很多錢去幫助別人,卻捨不得把一個好好的東西或事物丟棄。我不是為了錢而節約,而是為了節約而節約。節儉的品德,在我看來,已經不僅僅是因為「錢」的問題,而是一種操守、品行和文化。
------張抗抗(北京作家)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大意: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
大意: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有勤儉敗有奢。
------(唐)李商隱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
------(清)金纓
古今天下,官宦之家一、二代敗落;勤儉商家延續三、四代;勤樸耕家延續五、六代;而謙信孝友之家則達八、九代。
------書摘
以耕讀為本,以勤儉為德。
------(明)施耐庵
J. 勤儉節約,感恩父母
孝敬父母是伊斯蘭的主命善功,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蘭經》告示我們:「你們當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當孝敬父母」這節經文把敬拜真主與孝敬雙親連在一起,可見伊斯蘭教是何等地重視孝敬父母,崇拜真主是天道之首,因為拜主是萬善的整體規模,孝敬父母是人道之首,因為孝敬是高尚人格的標志,是處事接物所必備的道德。
我曾經看到這樣的一片報道:一位母親陪同兒子參加高考,兒子在教室里考試,母親在外面守侯。因為天氣太熱,氣溫過高,不久這位母親便中暑倒在了地上,被路人送到了醫院。在醫院,母親一直沒有蘇醒過來,令眾多醫生束手無策,最後還一個護士想到一個好點子,在母親的耳邊輕輕地說 「高考結束了」。話還沒說完,母親便坐立起來,大聲地說「我得趕緊問問我兒子考得怎麼樣?!」在這個生死關頭,母親心裡牽掛的仍是正在考試的兒子。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她永遠把兒子放在了第一位,因為關心兒子,而忽略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我相信各位同學的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同樣會為你們付出的,因為你是她的孩子。他們愛你,她們關心你勝過自己的生命。 可是同學們,你們又有多少人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呢?以前只知道父母對兒女有義務,卻不知道兒女對父母也有義務.捫心自問,你為父母倒過多少杯水?你為父母洗過多少次腳?想想看,從次呱呱落地到現在,父母為你花費了多少心血,除了倒水,洗腳,你還做了什麼。
同學們:不要讓眼角失去光澤的父母再度為你擔心;不要讓徒添白發的父母再度為你操勞.
為父母做的不必激情澎湃,不必驚天動地.他們要的是最簡單的。一聲祝福、一個微笑、一杯熱茶,父母已經感覺我們懂事了,擦擦桌子、洗洗碗、疊疊被,替父母分擔家務讓父母感到我們已經長大了。
同學們,行動起來,每天為父母做件事,在小事中回報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吧。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感謝讓我參加這次活動的所有人。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心》。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從我們出生到現在,那個被我們稱為母親,稱為媽媽的人為我們做過什麼?
當你1歲的時候,她喂你吃奶並給你洗澡;而作為報答,你整晚的哭著;
當你3歲的時候,她憐愛的為你做菜;而作為報答,你把一盤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當你4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下彩筆;而作為報答,你塗了滿牆的抽象畫;
當你5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了漂亮的衣服;而作為報答,你穿著它到泥坑裡玩耍;
當你7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了球;而作為報答,你用球打破了鄰居的玻璃;
當你9歲的時候,她付了很多錢給你輔導鋼琴;而作為報答,你常常曠課並不去練習;
當你11歲的時候,她陪你還有你的朋友們去看電影;而作為報答,你讓她坐另一排去;
當你13歲的時候,她建議你去把頭發剪了,而你說她不懂什麼是現在的時髦發型;
當你14歲的時候,她付了你一個月的夏令營費用,而你卻一整月沒有打一個電話給她;
當你15歲的時候,她下班回家想擁抱你一下,而作為報答,你轉身進屋把門插上了;
當你17歲的時候,她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而你卻抱著電話和你的朋友聊了一晚上;
當你18歲的時候,她為你高中畢業感動得流下眼淚,而你卻跟朋友在外聚會到天亮;
當你19歲的時候,她付了你的大學學費又送你到學校,你要求她在遠點下車怕同學看見笑話…。
這就是母親為我們做的事情,當然,母親為我們做得還遠遠不止這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親愛的同學們,那麼我們回報給父母的又是什麼呢?你是否在他們勞累一天後為他們遞上一杯茶,送上一雙拖鞋?是否為他們洗過一件襯衣,哪怕一雙襪子?你是否覺察到父親那已經微微駝了的背,母親那滿臉的皺紋,縷縷的銀發?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父母在身邊的日子吧!在我心中,父母一直都是我的奇跡!不要的等到我們失去他們的那一天才發現我們不曾做的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會感恩吧。真心的為父母做些事情,哪怕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給他們長段曲子,講個笑話!讓我們一起將這份感恩之心延續,我想父母的冬天將不再寒冷,黑夜將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將常常配在他們身旁!
再此,我祝願天下所有父母安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