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於丹論語感悟1孝敬之道

於丹論語感悟1孝敬之道

發布時間:2021-01-07 14:57:56

『壹』 讀於丹《論語》感悟之四 誠信之道有感 1000 字左右 快

於丹教授,一位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的學者,拜讀完《於丹<論語>感悟》之後,真的感覺是受益匪淺,予人以心靈的震撼!她以通俗易懂的白話,將孔子的《論語》細細詮釋,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和溫暖;她從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愛之道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麼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通篇讀畢,我感受最深的是三個方面:人何以立志?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於丹老師解釋說: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短短幾句話,卻含義雋永,發人深省。讓「老者安之」,就是要孝敬父母,可是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我們的心中對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嗎?如若沒有,很難想像一個使「老者不安」的人能夠使「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於丹教授在書中指出有句話需要每個人謹記,那就是出自《論語·里仁》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是啊,做父母的大多清楚的記得子女的生日,可是,做子女的又有幾個知道父母的生日的呢?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父母高壽,得享天年,本是樂事,可是,隨著父母歲數的增長,我們還有多少時間來盡孝呢?同時,對於我們教師來說,除了自身要努力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之外,還肩負著讓學生從小樹立這種立志之本的真正內涵的使命,推而論之,現在的學生又有幾個人能知道父母的准確生日呢?人何以向學?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於丹老師解釋說,一個人要是每天連飯都不吃,連覺都不睡,天天在那冥想,想破了腦袋也沒有多大用處,不如好好去學。學是前提,那麼又該如何學呢?通過對《學習之道》這一章節的學習,筆者認為,其一,學問須化入內心。學習的目的是不斷提升自己,人也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哪些東西真正有價值。興趣是激發學習動力的最根本源泉,作為教師,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首先就要想方設法去活躍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把學問化入內心,得到真正的提高。其二,要善於向不同的人學習。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要抱著謙虛謹慎的態度,虛心好學,從做的好的人身上學習優點,從做的不好的人的身上汲取教訓,以免犯同樣的錯誤。其三,要因材施教。當子路和冉有分別向孔子請教同一個問題時,孔子卻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兩個答案,其原因就在於子路和冉有兩個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因而,作為教師,我們要更多的觀察孩子,並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必有其優點,只不過在於我們是否善於發掘並加以培養。其四,要學以致用。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於指導實踐,推動發展。但是,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要善於變通。正如孔子在《論語·子罕》中所說的:「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力;可與力,未可與權」。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在堅持原則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做出變通,做到通權達變。人何以誠信?誠信是中國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論語》中有很多關於誠信的論述。孔子曰:「人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自古以來,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誠信也是品評人物最基本的出發點,也是每個人立足社會的基礎。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市場經濟體制在建立過程尚未完善,與之相適應的法制與倫理,尚未完全「配套」,許多人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追逐最大限度利潤,採取弄虛作假、坑蒙拐騙、行賂受賄,乃至違法亂紀、謀財害命等手段,謀取非法利益,將誠信作為一種最廉價的成本棄之不顧,對社會風氣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例如,近的有牛奶「三聚氰氨」事件,遠的有「蘇丹紅」事件等等,都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其生產者見利忘義,背棄了誠信這一做人的基本品質。那麼,今天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只要我們堅守自己的誠信,那麼,終歸會有越來越多的志同道合的人與我們一起走下去,共同建設誠信美好和諧的社會。而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把誠信的這種品質、信念身體力行的傳授給我們的學生,讓他們從小就樹立起誠信為先的理念,一輩子做個有誠信、有品性的人。

『貳』 於丹論語感悟的內容簡介

《於抄丹〈論語〉感悟》是《於丹〈論語〉心得》的續篇,從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愛之道等七個方面闡述了《論語》中所蘊藏的智慧及其對現代生活的啟示。全書語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詩的特點,流暢親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徹。
本書以央視2008年「百家講壇」同名講座之完整錄音稿為基礎修訂潤色而成,比該講座的電視播出版內容更全面、更豐富,文字量多出將近一倍。全書雙色印刷,並以著名畫家陳傳席畫作為彩色插頁,裝幀精美。

『叄』 於丹孝敬之道有感作文350字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回. 孝敬之道就是這答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遠離了產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父子的關系已經不存在跟群臣關系的對應,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過時了? 是不是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就不是做人的很笨了呢? 一本《論語》捧在手裡,我們說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那麼它的樸素和溫暖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也就是說,《論語》告訴我們修身養心的道理,並且還會給出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學生有很多的問答.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

『肆』 於丹《論語》感悟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於丹《論語來》感悟 txt全集小源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1節:孝敬之道(1)
孝敬之道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去腳下樸素的起點。
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遠離了產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父子的關系已經不存在跟君臣關系的對應,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過時了?
是不是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
一本《論語》捧在手裡,我們說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那麼它的樸素和溫暖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去腳下樸素的起點。
也就是說,《論語》告訴我們修養身心的道理,並且還會給出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學生有很多日常的問答。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說:"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車馬這些好東西,與朋友一起享用,用壞了也沒……
有問題再找我

『伍』 「百家講壇」,一共有多少節目呢,誰能全說出或大部份說出

2008年03月03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李連英》mp3

01_姓名與身世之謎-紀連海
02_艱難的「北漂」生活-紀連海
03_小太監生涯-紀連海
04_危急時刻-紀連海
05_辛酉政變中的小太監-紀連海
06_安德海之死-紀連海
07_安德海的教訓-紀連海
08_崛起之謎-紀連海
09_太監乾政-紀連海
10_生死較量-紀連海
11_李連英之死-紀連海

2008年02月25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馬未都說陶瓷收藏MP3第1部分
01_曙光初現-馬未都
02_變土為金-馬未都
03_稀世珍瓷-馬未都
04_皇家珍瓷-馬未都
05_五彩珍瓷-馬未都
06_民窯傳奇(上)-馬未都
07_民窯傳奇(下)-馬未都
08_瓷中神話:元青花-馬未都

2008年02月24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於丹《論語》感悟
特別節目:本色於丹(上)-主持人: 張越、主講人:於丹
特別節目:本色於丹(下)-主持人: 張越、主講人:於丹
特別節目:於丹《論語》心得回顧-於丹

01_孝敬之道-於丹
02_智慧之道-於丹
03_學習之道-於丹
04_誠信之道-於丹
05_治世之道-於丹
06_忠恕之道-於丹
07_仁愛之道-於丹

2008年02月01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劉心武揭秘《紅樓夢》MP3第6部分(史湘雲)

40_史湘雲01:出場之謎-劉心武
41_史湘雲02:寄養之謎-劉心武
42_史湘雲03:定親之謎-劉心武
43_史湘雲04:金麒麟之謎-劉心武
44_史湘雲05:結局大揭秘-劉心武

2008年01月26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詩歌唐朝
01_唐詩氣象-莫礪鋒
02_詩抒胸懷-莫礪鋒
03_懷才不遇-莫礪鋒
04_滄海桑田-莫礪鋒
05_君子之交-莫礪鋒

2008年01月25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新解三十六計MP3第1部分
01_借刀殺人-喬良
02_圍魏救趙-喬良
03_瞞天過海-喬良
04_以逸待勞-喬良
05_趁火打劫-喬良
06_拋磚引玉-喬良
07_無中生有-喬良
08_打草驚蛇-喬良
09_暗渡陳倉-喬良
10_隔岸觀火-喬良
11_笑裡藏刀-喬良
12_順手牽羊-喬良
13_借屍還魂-喬良
14_混水摸魚-喬良
15_金蟬脫殼-喬良
16_關門捉賊-喬良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歷史人物的悲劇、明十七帝疑案
歷史人物的悲劇01_唐太宗成功的背後-邱紫華
歷史人物的悲劇02_貴妃之死-邱紫華
歷史人物的悲劇03_兩個錯位皇帝-邱紫華

明十七帝疑案15_明仁宗暴死之謎

2008年01月21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馬未都說傢具收藏
01_盛世收藏
02_床前明月
03_一榻清風
04_正襟危坐
05_拍案驚奇
06_箱櫃傳奇
07_小傢具大境界
08_軟硬兼用
09_去偽存真
10_大器晚成

2008年01月11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劉心武揭秘《紅樓夢》MP3第5部分
35_賈寶玉01:玉石之謎-劉心武
36_賈寶玉02:人格之謎-劉心武
37_賈寶玉03:意淫之謎-劉心武
38_賈寶玉04:多重人格之謎-劉心武
39_賈寶玉05:結局大揭秘-劉心武

2008年01月02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武則天
01_則天家世-蒙曼
02_初入宮廷-蒙曼
03_狐媚惑主-蒙曼
04_後宮風雲-蒙曼
05_沖擊後位-蒙曼
06_殿廷爭鋒-蒙曼
07_鞏固後位-蒙曼
08_國舅之死-蒙曼
09_母儀天下-蒙曼
10_帝後爭鋒-蒙曼
11_垂簾聽政-蒙曼
12_晉升天後-蒙曼
13_李弘之死-蒙曼
14_李賢之廢-蒙曼
15_高宗殯天-蒙曼
16_廢黜兒皇-蒙曼
17_揚州叛亂-蒙曼
18_誅殺裴炎-蒙曼
19_燕啄皇孫-蒙曼
20_女皇登基-蒙曼
21_風聲鶴唳-蒙曼
22_請君入瓮-蒙曼
23_匯聚賢才-蒙曼
24_奪嫡大戰-蒙曼
25_重立廬陵-蒙曼
26_嵩呼萬歲-蒙曼
27_小寶興衰-蒙曼
28_二張亂政-蒙曼
29_政壇博弈-蒙曼
30_神龍政變-蒙曼
31_白發餘威-蒙曼
32_無字豐碑-蒙曼

特別節目:阿丘記錄蒙曼-主持人:阿丘、主講人:蒙曼

2007年11月19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李清照
01_書香才女-康震
02_門當戶對-康震
03_喜憂參半-康震
04_風波再起-康震
05_國難當頭-康震
06_雪上加霜-康震
07_顛沛流離-康震
08_再嫁婚變-康震
09_夕陽歲月-康震
10_一代詞宗-康震

2007年11月07日新增:
百家講壇_《劉心武揭秘〈紅樓夢〉》MP3第4部分
29_薛寶釵01:選秀之謎-劉心武
30_薛寶釵02:指婚之謎-劉心武
31_薛寶釵03:情愛之謎-劉心武
32_薛寶釵04:與賈母關系之謎-劉心武
33_薛寶釵05:情障之謎-劉心武
34_薛寶釵06:結局大揭秘-劉心武

百家講壇_《傳奇紫砂壺》mp3
01_慧眼看紫砂-康爾
02_神秘紫砂壺-康爾
03_壺中有乾坤-康爾
04_紫砂壺王-康爾

2007年10月18日新增:
百家講壇_焦裕祿
01_臨危授命-周文順
02_執政為民-周文順
03_改天換地-周文順

2007年09月30日新增:
百家講壇_玄奘西遊記(第三部)、特別節目:玄奘精神

25_佛學之爭-錢文忠
26_降伏外道-錢文忠
27_國王鬥法-錢文忠
28_生死決戰-錢文忠
29_危機重重-錢文忠
30_東歸軼事-錢文忠
31_遊子還鄉-錢文忠
32_帝王與高僧-錢文忠
33_魂系真經-錢文忠
34_彌勒佛真相-錢文忠
35_晚年風波-錢文忠
36_法師圓寂-錢文忠

特別節目:玄奘精神-主持人:張越、主講人:錢文忠

2007年09月04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范蠡

01_西施之謎-孫立群
02_范蠡從政-孫立群
03_兵敗為奴-孫立群
04_巧施苦肉計-孫立群
05_蓄勢待發-孫立群
06_一血前恥-孫立群
07_一代商聖-孫立群

2007年09月03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易中天品三國(第四部:重歸一統、第五部:評價三國)

第四部《重歸一統》:

37_非常君臣-易中天
38_難容水火-易中天
39_痛失臂膀-易中天
40_禍起蕭牆-易中天
41_以攻為守-易中天
42_無力回天-易中天
43_風雲際會-易中天
44_坐斷東南-易中天
45_情天恨海-易中天
46_冷暖人生-易中天
47_逆流而上-易中天
48_殊途同歸-易中天

第五部《評價三國》:

49_天下大勢-易中天
50_歷史插曲-易中天
51_百年孤獨-易中天
52_千古風流-易中天

2007年08月28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楊子榮》mp3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正說吳三桂》mp3

01_英雄身世-張望朝
02_獨闖匪巢-張望朝
03_匪首之謎-張望朝
04_打虎上山-張望朝
05_英雄之死-張望朝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正說吳三桂》mp3
50_正說吳三桂01:相貌與身世之謎-紀連海
51_正說吳三桂02:崛起之謎-紀連海
52_正說吳三桂03:勤王之謎-紀連海
53_正說吳三桂04:吳三桂與絕代佳人陳圓圓-紀連海
54_正說吳三桂05:一叛再叛之謎-紀連海
55_正說吳三桂06:吳三桂之死-紀連海

2007年07月14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劉心武揭秘《紅樓夢》MP3第3部分(林黛玉、特別節目)
24_林黛玉01:血緣之謎-劉心武
25_林黛玉02:眉眼之謎-劉心武
26_林黛玉03:黛釵合一之謎-劉心武
27_林黛玉04:險境之謎-劉心武
28_林黛玉05:結局大揭謎-劉心武

揭秘《紅樓夢》_特別節目:揭秘劉心武-主持人:張越、主講人:劉心武

2007年07月02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王立群讀史記MP3第1部分(史記、漢武帝、特別節目)

01_史家絕唱-王立群
02_宮闈角逐-王立群
03_立儲風波-王立群
04_儲君之爭-王立群
05_繼位太子-王立群
06_景帝清障-王立群
07_平安太子-王立群
08_董生對策-王立群
09_竇嬰為相-王立群
10_太後乾政-王立群
11_田竇交惡-王立群
12_竇嬰之死-王立群
13_漢匈交兵-王立群
14_馬邑之謀-王立群
15_阿嬌失勢-王立群
16_初露鋒芒-王立群
17_李廣難封-王立群
18_公孫丞相-王立群
19_煽風點火-王立群
20_借刀殺人-王立群
21_琴挑文君-王立群
22_情變之謎-王立群
23_以死殺人-王立群
24_童言無忌-王立群
25_淮南大案-王立群
26_皇室恩怨-王立群
27_一錯再錯-王立群
28_另類奇才-王立群
29_廬山真面-王立群
30_一代將星-王立群
31_萬石之家-王立群
32_寵信江充-王立群
33_太子失寵-王立群
34_巫蠱之禍-王立群
35_臨終託孤-王立群
36_千秋功過-王立群
37_絕筆之作-王立群

王立群讀史記_特別節目:易中天對話王立群-主持人:易中天、主講人:王立群

2007年06月29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正說清朝二十四臣MP3第2部分(紀曉嵐)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正說清朝二十四臣MP3第3部分(多爾袞、特別節目)

2007年06月28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紅樓夢里的配角》MP3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老子與百姓生活》MP3第2部分目錄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唐詩的故事》MP3第1部分(李白、杜甫)
2007年06月27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魯迅》MP3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陸游、唐伯虎、楹聯的故事》MP3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金正昆談現代禮儀第2部分、另類英雄李雲龍、過年、晉商成敗之謎》MP3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明十七帝疑案》MP3第2部分(朱棣)
2007年06月26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玄奘西遊記》MP3(第二部)

13_化敵為友-錢文忠
14_走進印度-錢文忠
15_佛影謎蹤-錢文忠
16_聖地游歷-錢文忠
17_真假女兒國-錢文忠
18_在劫難逃-錢文忠
19_至死不渝-錢文忠
20_佛學盛衰-錢文忠
21_到達西天-錢文忠
22_那爛陀奇緣-錢文忠
23_大雁塔傳奇-錢文忠
24_何去何從-錢文忠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從悲到喜說西廂、〈西廂記〉中的愛情》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漢代風雲人物》MP3第2部分(項羽)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漢代風雲人物》MP3第3部分(呂後)

2007年06月19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唐史系列01:玄武門之變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唐史系列02:貞觀之治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正說鰲拜、紅旗渠的故事、我心目中的陳嘉庚

01_政治世家-孟憲實
02_晉陽起兵-孟憲實
03_李淵稱帝-孟憲實
04_初露端倪-孟憲實
05_秦王破陣-孟憲實
06_太子之爭-孟憲實
07_水火不容-孟憲實
08_玄武喋血-孟憲實

01_太宗繼位-孟憲實
02_天下和解-孟憲實
03_貞觀路線-孟憲實
04_太宗納諫-孟憲實
05_魏徵進諫-孟憲實
06_長孫皇後-孟憲實
07_以民為本-孟憲實
08_太子危機-孟憲實
09_太子廢立-孟憲實
10_後世安排-孟憲實
11_貞觀之魂-孟憲實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44_正說鰲拜01:家世之謎-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45_正說鰲拜02:崛起之謎-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46_正說鰲拜03:登上權力頂峰之謎-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47_正說鰲拜04:輔政之謎-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48_正說鰲拜05:鰲拜與康熙矛盾激化之謎-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49_正說鰲拜06:康熙智擒鰲拜之謎-紀連海

紅旗渠的故事01_惜水如命-李蕾
紅旗渠的故事02_修渠風波-李蕾
紅旗渠的故事03_英雄悲歌-李蕾
紅旗渠的故事04_修渠奇觀-李蕾

我心目中的陳嘉庚(上)-主講人:陳毅明,主持人:易中天
我心目中的陳嘉庚(下)-主講人:陳毅明,主持人:易中天

2007年06月08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我讀經典
01_我讀先秦諸子-易中天
02_強勢由人-王立群
03_獨特的啟蒙-錢文忠
04_無形中的指引-孫丹林
05_有用與無用-馬駿
06_解析《韓非子》-孫立群
07_莊子的人生境界-康震
08_明經讀史,感悟人生-閻崇年
09_毛佩琦七解《中庸》-毛佩琦
10_兼愛與非攻-隋麗娟
11_君子與小人-孟憲實
12_《論語》的魅力-孔慶東
13_感悟孔孟-馬瑞芳、紀連海
14_荀子的啟示-葛劍雄
15_浩然之氣與人格之美-徐放鳴
16_在成長中感悟-於丹
17_《易經》與人生-曾仕強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玄奘西遊記(第一部)》mp3

01_玄奘身世-錢文忠
02_皈依佛門-錢文忠
03_求學之路-錢文忠
04_潛往邊關-錢文忠
05_偷渡國境-錢文忠
06_邊關被擒-錢文忠
07_險象環生-錢文忠
08_身臨絕境-錢文忠
09_被困高昌-錢文忠
10_異國傳奇-錢文忠
11_龜茲辯經-錢文忠
12_西域奇遇-錢文忠
[/COLOR]

2007年03月16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說聊齋》MP3第2部分(共10集)
說聊齋15(馬瑞芳細說聊齋01)_化虎報仇說向杲-馬瑞芳
說聊齋16(馬瑞芳細說聊齋02)_懶漢致富說王成-馬瑞芳
說聊齋17(馬瑞芳細說聊齋03)_人生啟蒙看書痴-馬瑞芳
說聊齋18(馬瑞芳細說聊齋04)_驚世駭俗說細侯-馬瑞芳
說聊齋19(馬瑞芳細說聊齋05)_掙脫牢籠雲翠仙-馬瑞芳
說聊齋20(馬瑞芳細說聊齋06)_女扮男裝奇巾幗-馬瑞芳
說聊齋21(馬瑞芳細說聊齋07)_獨撐家業說細柳-馬瑞芳
說聊齋22(馬瑞芳細說聊齋08)_飛上枝頭做鳳凰-馬瑞芳
說聊齋23(馬瑞芳細說聊齋09)_自食便液韋公子-馬瑞芳
說聊齋24(馬瑞芳細說聊齋10)_悲戚赴難田七郎-馬瑞芳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物理的挑戰》MP3.rar

[COLOR=green]
2007年03月15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秦代人物(呂不韋、李斯)mp3
呂不韋01_呂不韋棄商從政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2_呂不韋游說秦國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3_秦始皇生父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4_呂不韋輔佐異人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5_呂不韋輔佐嬴政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6_呂不韋死亡之謎-孫立群

李斯01_從政之路-孫立群
李斯02_力諫逐客-孫立群
李斯03_焚書之謎-孫立群
李斯04_沙丘之變-孫立群
李斯05_助紂為虐-孫立群
李斯06_李斯之死-孫立群

2007年02月27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MP3.rar
目錄如下:

於丹《論語》心得:
01_天地人之道-於丹
02_心靈之道-於丹
03_處世之道-於丹
04_君子之道-於丹
05_交友之道-於丹
06_理想之道-於丹
07_人生之道-於丹
特別節目:解讀於丹-主持人: 柴靜、嘉賓:易中天、主講人:於丹

於丹《莊子》心得:
01_莊子何其人-於丹
02_境界有大小-於丹
03_感悟與超越-於丹
04_認識你自己-於丹
05_本性與物性-於丹
06_總有路可走-於丹
07_堅持與順應-於丹
08_談笑論生死-於丹
09_心態與狀態-於丹
10_大道與自然-於丹

2007年02月25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明亡清興六十年》(第四部)MP3.rar
目錄如下:

36_洪承疇降清-閻崇年
37_中原悲歌-閻崇年
38_多爾袞攝政-閻崇年
39_太後下嫁之謎-閻崇年
40_李自成進京-閻崇年
41_吳三桂降清-閻崇年
42_山海關大戰-閻崇年
44_歷史之鑒(上)-閻崇年
45_歷史之鑒(下)-閻崇年
46_英雄家世-閻崇年

2007年02月05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慈禧(下部)、慈禧陵寢》MP3.rar
目錄如下:

《慈禧(下部)》
慈禧15_慈安之死-隋麗娟
慈禧16_驅逐奕欣-隋麗娟
慈禧17_重用奕譞-隋麗娟
慈禧18_曲折親政-隋麗娟
慈禧19_光緒大婚-隋麗娟
慈禧20_六旬慶典-隋麗娟
慈禧21_懲罰珍妃-隋麗娟
慈禧22_帝師遺恨-隋麗娟
慈禧23_母子反目-隋麗娟
慈禧24_廢帝風波-隋麗娟
慈禧25_珍妃之死-隋麗娟
慈禧26_光緒之死-隋麗娟
慈禧27_慈禧大葬-隋麗娟

《慈禧陵寢》
慈禧陵寢01_慈禧陵寢建造之謎-趙英健
慈禧陵寢02_慈禧陵寢被盜之謎-趙英健

2007年01月12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明亡清興六十年》(第三部)MP3.rar
目錄如下:

26_皇太極新政-閻崇年
27_突發事件-閻崇年
28_尚方寶劍-閻崇年
29_北京危機-閻崇年
30_保衛北京-閻崇年
31_袁崇煥落獄-閻崇年
32_袁崇煥冤死之謎-閻崇年
33_祖大壽降清-閻崇年
34_建立大清-閻崇年
35_松錦大戰-閻崇年

2006年12月31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易中天品三國(第三部:三足鼎立)mp3
目錄如下:

25_半途而廢-易中天
26_得寸進尺-易中天
27_進退失據-易中天
28_借刀殺人-易中天
29_命案真相-易中天
30_奪嫡之爭-易中天
31_乘虛而入-易中天
32_蜜月陰謀-易中天
33_白衣渡江-易中天
34_敗走麥城-易中天
35_夷陵之戰-易中天
36_永安託孤-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_特別節目:與易中天面對面-主持人:王志、主講人:易中天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2006年12月mp3
目錄如下:

明十七帝疑案09_朱棣01:起兵謀反之謎-毛佩琦
明十七帝疑案10_朱棣02:直搗南京之謎-毛佩琦
明十七帝疑案11_朱棣03:朱棣篡位-毛佩琦
明十七帝疑案12_朱棣04:朱棣治國-毛佩琦
明十七帝疑案13_朱棣05:遷都北京之謎-毛佩琦
明十七帝疑案14_朱棣06:後宮之謎-毛佩琦

易中天品三國32_蜜月陰謀-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33_白衣渡江-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34_敗走麥城-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35_夷陵之戰-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36_永安託孤-易中天

玄武門之變01_政治世家-孟憲實
玄武門之變02_晉陽起兵-孟憲實
玄武門之變03_李淵稱帝-孟憲實
玄武門之變04_初露端倪-孟憲實
玄武門之變05_秦王破陣-孟憲實
玄武門之變06_太子之爭-孟憲實
玄武門之變07_水火不容-孟憲實
玄武門之變08_玄武喋血-孟憲實

老子與百姓生活14_善的智慧鏈-姚淦銘
老子與百姓生活15_人際交往的智慧與境界-姚淦銘

2006年12月05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2006年11月(較小系列)
目錄如下:

呂不韋01_呂不韋棄商從政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2_呂不韋游說秦國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3_秦始皇生父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4_呂不韋輔佐異人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5_呂不韋輔佐嬴政之謎-孫立群
呂不韋06_呂不韋死亡之謎-孫立群

易中天品三國28_借刀殺人-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29_命案真相-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30_奪嫡之爭-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31_乘虛而入-易中天

於丹《論語》心得_特別節目:解讀於丹-主持人: 柴靜、嘉賓:易中天、主講人:於丹

說聊齋20_女扮男裝奇巾幗-馬瑞芳(又名:馬瑞芳細說聊齋06)
說聊齋21_獨撐家業說細柳-馬瑞芳(又名:馬瑞芳細說聊齋07)
說聊齋22_飛上枝頭做鳳凰-馬瑞芳(又名:馬瑞芳細說聊齋08)
說聊齋23_自食便液韋公子-馬瑞芳(又名:馬瑞芳細說聊齋09)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蘇軾》mp3
目錄如下:

蘇軾01_少年成名-康震
蘇軾02_初出茅廬-康震
蘇軾03_大難臨頭-康震
蘇軾04_瀟灑東坡-康震
蘇軾05_東山再起-康震
蘇軾06_知難而退-康震
蘇軾07_天倫之樂-康震
蘇軾08_手足之情-康震
蘇軾09_東坡印象-康震
蘇軾10_蘇軾之死-康震

2006年10月31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2006年9月、10月(較小系列)
目錄如下:

說聊齋17_人生啟蒙看書痴-馬瑞芳
說聊齋18_驚世駭俗說細侯-馬瑞芳
說聊齋19_掙脫牢籠雲翠仙-馬瑞芳

於丹《論語》心得01_天地人之道-於丹
於丹《論語》心得02_心靈之道-於丹
於丹《論語》心得03_處世之道-於丹
於丹《論語》心得04_君子之道-於丹
於丹《論語》心得05_交友之道-於丹
於丹《論語》心得06_理想之道-於丹
於丹《論語》心得07_人生之道-於丹

易中天品三國25_半途而廢-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26_得寸進尺-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27_進退失據-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_特別節目:與易中天面對面-主持人:王志、主講人:易中天

2006年10月30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明亡清興六十年(第二部)》
目錄如下:

14_單騎閱塞-閻崇年
15_營築寧遠-閻崇年
16_帝師督遼-閻崇年
17_寧遠大捷-閻崇年
18_覺華島之戰-閻崇年
19_努爾哈赤之死-閻崇年
20_寧錦大戰(上)-閻崇年
21_寧錦大戰(下)-閻崇年
22_魏忠賢專權-閻崇年
23_憤然辭職-閻崇年
24_崇禎登極-閻崇年
25_重掌帥印-閻崇年

2006年10月12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慈禧(上部)》
目錄如下:

慈禧01_選秀入宮-隋麗娟
慈禧02_榮為貴妃-隋麗娟
慈禧03_暗爭皇權-隋麗娟
慈禧04_叔嫂聯手-隋麗娟
慈禧05_實施政變-隋麗娟
慈禧06_垂簾聽政-隋麗娟
慈禧07_整飭吏治-隋麗娟
慈禧08_壓制奕欣-隋麗娟
慈禧09_初興洋務-隋麗娟
慈禧10_別樣母子-隋麗娟
慈禧11_歸政同治-隋麗娟
慈禧12_同治之死-隋麗娟
慈禧13_二次垂簾-隋麗娟
慈禧14_君臣母子-隋麗娟

2006年09月14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明亡清興六十年(第一部)》
目錄如下:

01_崇煥之死-閻崇年
02_萬曆怠政-閻崇年
03_朝政危機-閻崇年
04_成梁守遼-閻崇年
05_滿洲興起-閻崇年
06_遼事初起-閻崇年
07_薩爾滸大敗-閻崇年
08_開鐵失守-閻崇年
09_明宮三案-閻崇年
10_沉陽失守-閻崇年
11_遼陽陷落-閻崇年
12_廣寧迎降-閻崇年
13_傳首九邊-閻崇年

特別節目:對話閻崇年-主持人:董倩、主講人:閻崇年

2006年08月30日新增:
[中華崛起·騰飛-資源庫]百家講壇_易中天品三國(上)
目錄如下:

01_大江東去-易中天
02_真假曹操-易中天
03_奸雄之謎-易中天
04_能臣之路-易中天
05_何去何從-易中天
06_一錯再錯-易中天
07_深謀遠慮-易中天
08_鬼使神差-易中天
09_一決雌雄-易中天
10_勝敗有憑-易中天
11_海納百川-易中天
12_天下歸心-易中天
13_青梅煮酒-易中天
14_天生奇才-易中天
15_慧眼所見-易中天
16_三顧茅廬-易中天
17_隆中對策-易中天
18_江東基業-易中天
19_必爭之地-易中天
20_兵臨城下-易中天
21_臨危受命-易中天
22_力挽狂瀾-易中天
23_中流砥柱-易中天
24_赤壁疑雲-易中天

特別節目:拷問易中天-主持人:張斌、主講人:易中天
易中天之我的歷史觀(《易中天品三國》(上)的書中附贈光碟中的內容)
易中天品三國01(重新演講版)_大江東去-易中天

[COLOR=green]

http://www.verycd.com/topics/58681/
電驢的下載地址,MP3格式的

『陸』 於丹論語感悟之---孝敬之道,觀後感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遠離了產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父子的關系已經不存在跟群臣關系的對應,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過時了? 是不是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就不是做人的很笨了呢? 一本《論語》捧在手裡,我們說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那麼它的樸素和溫暖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也就是說,《論語》告訴我們修身養心的道理,並且還會給出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學生有很多的問答。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說:「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車馬這些好東西,與朋友一起享用,用壞了也沒有什麼抱怨。這就是我的願望。」 顏回說:「我的願望呢,就是一個人不經常誇耀自己,也不經常宣揚自己的功勞,能夠做到謙遜也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學生們發現老師還沒有說話。子路對老師說:「希望聽聽老師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說出對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簡單,就三句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 我們想一想,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跟三種人的關系,那就是我們的長輩--- 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的平輩--- 一生相伴的朋友,我們的晚輩--- 自己的兒女。 孔子先不去談我們怎樣建設家國社稷,怎樣建立多少功勛,而是說讓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頓了,讓我的朋友對我可以信任、託付,讓孩子們覺得我是個值得追慕、緬懷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夠讓這三種人心中有這樣的種種寄託,也就夠了。 這里滿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之安」。 我們都在說,中華民族一種美德叫孝敬,但是,我們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孝嗎? 一個「安」字容易做到嗎?讓老人外在得其安身,內在得其安心,可能每個兒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真正能夠做好卻很不容易。 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人人不可迴避。 在孝順這件事上,民間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叫做「論心不論跡」。我們知道,不一定每一個孝子都有充足的錢財和高貴的地位,能夠按照他的夢想把愛摺合成一種物質條件給他們的父母。有時候一個深刻的心願,但是做起來卻只是一件朴樸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對老人的這種安頓,也許我們有種種標准,比如買多大的房子,買什麼樣的車,帶老人到什麼地方旅遊,讓他穿什麼樣的衣裳,有什麼樣的飲食,但是這些能讓老人真正安心嗎? 很多學生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做「孝」。「自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去問老師,什麼叫做孝啊 ?老師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這真的就是孝了嗎? 孔子接著反問,你看狗馬這個動物都能得到飼養,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里孔子又是一個反問句:「曾是以為孝乎?」你竟然認為這是「孝」嗎? 子夏問老師什麼叫孝。孔子又說了一種現象,他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謂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們都會去搶著去干;在一個物質條件不很豐富的條件下,盡量讓長輩做到有吃有喝。但是,這樣竟然可以算「孝」嗎? 孔子的反問是令人深思的。中國人常常將「孝」和「敬」連用,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我們心中對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嗎? 今天是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兒女們總是太忙太忙了。 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要讓老人因為有自己這個孩子而得到安頓,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 今天我們總在說,孝敬是一種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種本能。我們反過來說一個命題,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人說過那是美德嗎?沒有,因為那是近乎本能。 這個世界上,生物之愛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這個現象很美好,但也近乎殘酷:所有的愛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對父母來說,兒女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父母怎麼盡心都不為過。 我們看到很多故事,比如孩子得病了,這父母守在手術室外面,說把我的肝臟移植給他吧,把我的腎臟移植給他吧。我想,如果說能移植心臟,那肯能十個媽媽裡面有九個願意。 但是,我們去找找兒女為父母做過什麼事情,肯能遠遠不如父母對兒女做的多。 怎麼理解我們做到的孝,讓我們從孔子的這兩個反問句開始:我能養活父母了,是孝嗎?我凡事搶著做讓父母有衣有食,是孝嗎?那我們先來看看,父母對孩子這一生又意味著什麼? 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與大樹的故事) ... 這個故事,其實說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的一生。 老樹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是在樹下玩大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這樣的一種成長,在父母身邊長大,走向社會。但為什麼人到最後才會歸來呢?這就是平時常說的「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麼的不容易。 可是,真等到我們樹根邊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有太多的遺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們已經錯過去了。然而,父母跟我們很少計較。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很殘酷,但兒女的一生,不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了那麼多的東西嗎?父母付出的是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愛。 為什麼孝敬是一種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個個人的生命本能呢?同樣是血緣,為什麼下行的愛這么自覺,如此濃烈,而上行的愛有時候卻顯得牽強呢? 這個可以么?

『柒』 百家講壇 於丹論語感悟 觀後感

<百家講壇>觀後感

看於丹的《莊子》心得,很受啟發。特別是其中的一個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讓我感觸很大。她說,我們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樣,只要看好最後一隻羊就好了。最後一隻羊趕上了,其他的羊就會跑得快了。而現實中,有很多人只看著自己的頭羊沾沾自喜,卻不曾想他的有的羊已經落下了很多了。和這個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個木桶是由許多片木板組成了的,要看這一個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塊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塊木板。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學生,其實你看一看,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其實在日常的學習中,並不需要老師下多大的功夫。相反,真正需要我們幫助的是那些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我們只有抓好了學習落後的學生的成績,那麼我們一個班的成績也就會好了。那些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就像是那隻最後的羊一樣,只有抓好他們的成績才是最主要的。當然任何的比喻都有其不恰當性。我們對於學習一帆風順的學生還要有更高一層的要求。要讓他們有一定的學習方法。能夠自主學習,老師只是給予一定的指導就好了。
這一次的《百家講壇》讓我有了很大的感悟。
《百家講壇》是個好欄目。有時間會常看的。

這是我在網路上搜的 你在根據自己的情況稍微的修改一下 就OK了

『捌』 於丹《論語》感悟之孝敬之道 觀後感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遠離了產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父子的關系已經不存在跟群臣關系的對應,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過時了? 是不是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就不是做人的很笨了呢? 一本《論語》捧在手裡,我們說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那麼它的樸素和溫暖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也就是說,《論語》告訴我們修身養心的道理,並且還會給出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學生有很多的問答。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說:「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車馬這些好東西,與朋友一起享用,用壞了也沒有什麼抱怨。這就是我的願望。」 顏回說:「我的願望呢,就是一個人不經常誇耀自己,也不經常宣揚自己的功勞,能夠做到謙遜也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學生們發現老師還沒有說話。子路對老師說:「希望聽聽老師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說出對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簡單,就三句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 我們想一想,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跟三種人的關系,那就是我們的長輩--- 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的平輩--- 一生相伴的朋友,我們的晚輩--- 自己的兒女。 孔子先不去談我們怎樣建設家國社稷,怎樣建立多少功勛,而是說讓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頓了,讓我的朋友對我可以信任、託付,讓孩子們覺得我是個值得追慕、緬懷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夠讓這三種人心中有這樣的種種寄託,也就夠了。 這里滿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之安」。 我們都在說,中華民族一種美德叫孝敬,但是,我們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孝嗎? 一個「安」字容易做到嗎?讓老人外在得其安身,內在得其安心,可能每個兒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真正能夠做好卻很不容易。 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人人不可迴避。 在孝順這件事上,民間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叫做「論心不論跡」。我們知道,不一定每一個孝子都有充足的錢財和高貴的地位,能夠按照他的夢想把愛摺合成一種物質條件給他們的父母。有時候一個深刻的心願,但是做起來卻只是一件朴樸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對老人的這種安頓,也許我們有種種標准,比如買多大的房子,買什麼樣的車,帶老人到什麼地方旅遊,讓他穿什麼樣的衣裳,有什麼樣的飲食,但是這些能讓老人真正安心嗎? 很多學生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做「孝」。「自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去問老師,什麼叫做孝啊 ?老師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這真的就是孝了嗎? 孔子接著反問,你看狗馬這個動物都能得到飼養,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里孔子又是一個反問句:「曾是以為孝乎?」你竟然認為這是「孝」嗎? 子夏問老師什麼叫孝。孔子又說了一種現象,他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謂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們都會去搶著去干;在一個物質條件不很豐富的條件下,盡量讓長輩做到有吃有喝。但是,這樣竟然可以算「孝」嗎? 孔子的反問是令人深思的。中國人常常將「孝」和「敬」連用,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我們心中對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嗎? 今天是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兒女們總是太忙太忙了。 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要讓老人因為有自己這個孩子而得到安頓,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 今天我們總在說,孝敬是一種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種本能。我們反過來說一個命題,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人說過那是美德嗎?沒有,因為那是近乎本能。 這個世界上,生物之愛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這個現象很美好,但也近乎殘酷:所有的愛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對父母來說,兒女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父母怎麼盡心都不為過。 我們看到很多故事,比如孩子得病了,這父母守在手術室外面,說把我的肝臟移植給他吧,把我的腎臟移植給他吧。我想,如果說能移植心臟,那肯能十個媽媽裡面有九個願意。 但是,我們去找找兒女為父母做過什麼事情,肯能遠遠不如父母對兒女做的多。 怎麼理解我們做到的孝,讓我們從孔子的這兩個反問句開始:我能養活父母了,是孝嗎?我凡事搶著做讓父母有衣有食,是孝嗎?那我們先來看看,父母對孩子這一生又意味著什麼? 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與大樹的故事) ... 這個故事,其實說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的一生。 老樹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是在樹下玩大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這樣的一種成長,在父母身邊長大,走向社會。但為什麼人到最後才會歸來呢?這就是平時常說的「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麼的不容易。 可是,真等到我們樹根邊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有太多的遺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們已經錯過去了。然而,父母跟我們很少計較。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很殘酷,但兒女的一生,不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了那麼多的東西嗎?父母付出的是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愛。 為什麼孝敬是一種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個個人的生命本能呢?同樣是血緣,為什麼下行的愛這么自覺,如此濃烈,而上行的愛有時候卻顯得牽強呢?

『玖』 看於丹論語孝敬之道有感100字左右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遠離了產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父子的關系已經不存在跟群臣關系的對應,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過時了?
是不是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就不是做人的很笨了呢?
一本《論語》捧在手裡,我們說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那麼它的樸素和溫暖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也就是說,《論語》告訴我們修身養心的道理,並且還會給出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閱讀全文

與於丹論語感悟1孝敬之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埋葬費用兒女如何分擔 瀏覽:44
孝順兒媳做愛 瀏覽:302
幼兒園送給敬老院禮物 瀏覽:7
臨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哪個好 瀏覽:380
老年人集郵 瀏覽:653
黑龍江殘疾人養老金 瀏覽:274
長壽花長白色棉絮用什麼葯 瀏覽:614
明朝最長壽王爺 瀏覽:387
需要父母幫忙貸款怎麼說 瀏覽:508
嘉興哪裡周日體檢 瀏覽:659
養老社保憑證丟了怎麼辦 瀏覽:941
2020陝西省退休養老金最新消息 瀏覽:616
75歲老人的肺功能應該在多少 瀏覽:516
關愛老年人口號 瀏覽:507
上海養生館300萬事件怎麼樣了 瀏覽:721
老年人嫖娼被罰款 瀏覽:615
農保會延遲退休年齡嗎 瀏覽:300
養老保險號碼怎麼查 瀏覽:702
新秩序會有延長壽命 瀏覽:430
開養生館有哪些難度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