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保卡江蘇省內可以跨市使用嗎
江蘇省內醫保卡可以跨市使用,目前江蘇省就醫結算平台互聯互通,泰州、宿遷、蘇州、南通、鹽城等在省轄市范圍內實現了參保人員異地刷卡看病報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IC)卡。
社會保障卡作用十分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社會保障卡功能,個人社會保障相關信息記錄、電子憑證和信息查詢等,記錄參保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戶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辦理醫療、失業、養老、工傷和生育等社保事務。
(1)江蘇省內退休職工醫保異地結算擴展閱讀:
使用方法:
1,醫保卡使用范圍:參保職工在定點醫院、葯店就醫購葯時,可憑密碼在POS機上刷卡使用,但無法提取現金或進行轉帳使用。
2,醫保卡余額查詢:參保職工可通過撥打電話進行余額查詢,也可在中行儲蓄所或市區定點醫院、葯店查詢。也可以上網在社保查詢系統登錄查詢。
3,醫保卡交易查詢:參保職工可以到中行的儲蓄所憑身份證和醫保證要求列印醫保卡交易記錄,包括個人帳戶金的撥付記錄和消費記錄。對交易記錄有疑問的,可以到中行零售業務部進行查詢。
4,醫保卡密碼:參保職工若修改密碼,可撥打電話進行修改,也可持身份證到中行儲蓄所進行修改。參保職工若忘記密碼,可持身份證到中行儲蓄所掛失原密碼並更改密碼。
5,醫保卡的保管:參保職工要妥善保管好醫保卡,若不慎丟失,請立即到單位開具證明信並到醫保處蓋章確認,然後持身份證到中行儲蓄所掛失,並辦理補卡手續,7天後可領取新卡。
6,注意事項:當醫保卡交易次數達到60次時,參保職工必須到中行儲蓄所列印交易記錄,否則,會停止該卡的使用。交易記錄列印完後,該卡即可繼續使用。
在葯店100%自己承擔,住院才能享受到報銷比例(還得在醫保范圍內的)。
住院在醫保范圍內的,根據實際花銷的額度,如:花10000元報銷范圍在55%-65%之間。
Ⅱ 江蘇省內異地醫保報銷
江蘇省新農合,異地就醫看病報銷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到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內辦理異地就醫容備案手續,然後持卡直接異地結算住院費用;二是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後,在異地看病個人先墊付門診和住院費用,然後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零星報銷。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江蘇省醫保省內異地住院
只有住院治療才會報銷,其他不可以。即是住院治療也得進行辦理轉診證明,進行轉診備案,就可以省內異地住院治療出院時就會醫保異地即時結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江蘇異地就醫 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江蘇省醫療保險異地就醫指南
一、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什麼情況下需要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要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一)異地安置退休人員;
(二)異地長期居住或長駐異地工作、學習連續時間在6個月以上人員;
(三)因病經參保地定點醫療機構診斷需轉外地醫療機構診治的人員。
上述(一)和(二)情形者,簡稱「長期駐外人員」。
二、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如何結算或報銷?
除急診以外,參保人員必須先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所發生的異地就醫費用才能直接結算或報銷。異地就醫費用有以下兩種結算方式:
1、刷卡直接結算:參保人持江蘇省統一社會保障卡(以下簡稱「社會保障卡」)在異地就醫聯網醫療機構就醫時,可刷卡直接結算。醫療費中應由個人承擔的部分,由個人直接現金支付或個人賬戶支付,應由醫保統籌基金支付部分,由醫保經辦機構與醫院結算。
2、先墊付後報銷:參保人先自己全額墊付醫療費,再憑疾病診斷證明、費用發票等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
三、怎樣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1、長期駐外人員:第一步,參保人員攜帶本人社會保障卡(江蘇省統一社會保障卡)、本人身份證(代辦人需攜帶代辦人身份證),並填寫《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登記表》(可在參保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站下載),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手續;第二步,選擇異地就醫結算方式(①刷卡直接結算;②先墊付後報銷);第三步,選擇②先墊付後報銷的人員要選定就醫地2-3家定點醫院;第四步,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核對,並將參保人信息上傳至異地就醫結算平台。
2、因病轉外就醫人員:第一步,參保人員攜帶本人社會保障卡、本人身份證(代辦人需攜帶代辦人身份證)和由當地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轉診意見的《基本醫療保險轉外就醫備案表》,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手續;第二步,選擇異地就醫結算方式(①刷卡直接結算;②先墊付後報銷);第三步,選擇1家就診醫院;第四步,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核對,並將參保人信息上傳至異地就醫結算平台。
四、在異地突發疾病(急診)時醫療費用怎麼結算?
1、參保人員臨時外出時,在異地突發疾病就醫的,由個人先全額墊付醫療費用,再憑急診診斷證明、費用發票等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
2、辦理過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因突發疾病在非備案地或備案地未聯網醫療機構就醫時,由個人先全額墊付醫療費用,再憑急診診斷證明、費用發票等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
五、辦理異地就醫手續後,就醫有什麼規定?
1、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的人員,必須在備案地聯網醫療機構或選擇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才可以刷卡直接結算或報銷;
2、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的人員,其社會保障卡只能在備案地使用,而在參保地不能同時使用。
3、目前,省內異地就醫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都可以刷卡直接結算;跨省異地就醫只有住院醫療費用可以刷卡直接結算。零售葯店暫不能結算。
六、參保人員異地就醫時,享受什麼待遇?
1、參保人員在省內異地就醫時,醫療保險待遇執行參保地的政策;
2、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時,執行就醫地規定的醫保目錄范圍及有關規定(包括葯品目錄、診療項目及耗材和醫療服務設施標准),基本醫療保險的起付線、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執行參保地政策。
七、參保人需變更有關信息時,怎麼辦?
1、長期駐外人員要變更居住地或返回居住地居住的,應前往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取消取消異地就醫備案。
2、因病轉外就醫人員要變更醫療機構的,應按參保地規定辦理變更並備案新的醫療機構。
八、我省省內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地區和醫療機構有哪些?
目前,江蘇省內所有市、縣、區都與省異地就醫結算平台聯網,實現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異地就醫聯網醫療機構共計1199家。其中,三級醫療機構138家,二級醫療機構267家,一級及未定級醫療機構794家。
具體名錄可登錄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官網進行查詢。官網地址:
九、我省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進展如何?
目前,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進很快,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和異地轉診人員這四類人員的住院費用可以直接結算。
江蘇省的13個市都已完成了與國家異地就醫系統對接,並開通了267家跨省異地就醫聯網醫療機構。只要您居住或就醫的省和城市與國家異地就醫系統聯網,就可以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無論是我省參保人前往省外就醫,還是省外參保人來我省就醫,都需要提前在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相關手續。
十、江蘇省省、市級醫保經辦機構異地就醫業務聯系方式。
Ⅳ 江蘇省內異地醫保卡
江蘇省社保卡可以全省通用。從2015年起,江蘇省已經統一發放江蘇省社會保障卡,新的社保卡內打破了江蘇省內的區域容限制,可以在江蘇省范圍內享受醫療看病等社保服務。但是社會保障卡的日常業務經辦是實行屬地化管理的,社會保險關系所在省轄市為卡管屬地,負責申領、補卡、換卡、銷卡及卡面信息變更等業務辦理。卡管屬地隨省內社會保險業務關系跨市轉移而變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退休 醫保 跨省 江蘇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在北京市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可以子啊居住地江蘇就醫,醫療費用按照北京市的規定在江蘇省就地結算。
根據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
《關於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發〔2016〕120號
一、目標任務
2016年底,基本實現全國聯網,啟動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結合本地戶籍和居住證制度改革,逐步將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納入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覆蓋范圍。
二、基本原則
(一)規范便捷。堅持為參保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結算服務,參保人員只需支付按規定由個人承擔的住院醫療費用,其他費用由就醫地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按協議約定審核後支付。
三、規范異地就醫流程
(五)規范轉出流程。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前,應到參保地經辦機構進行登記。參保地經辦機構應根據本地規定為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建立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庫並實現動態管理。參保地經辦機構將異地就醫人員信息上報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部級經辦機構),形成全國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庫,供就醫地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獲取異地就醫參保人員信息。
(六)規范結算流程。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出院結算時,就醫地經辦機構根據全國統一的大類費用清單,將異地就醫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等信息經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實時傳送至參保地經辦機構,參保地經辦機構根據大類費用按照當地規定進行計算,區分參保人員個人與各項醫保基金應支付的金額,並將計算結果經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回傳至就醫地定點醫療機構,用於定點醫療機構與參保人員直接結算。
Ⅶ 退休人員醫保己辦理了異地轉移怎樣使用
醫保卡目前不支持異地使用。如果確實有需要異地看病的,需要提前在參保社保局醫保科辦理一個異地就醫手續,方可享受醫療報銷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這條規定的核心精神是:「職工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條規定的富有彈性的前置條件是:「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
病人入院前由醫療保險機構憑入院手續支付住院費,每一次預支款最高限額不得超過300元。如繼續住院治療預支款不足時,應由醫療單位出具催交通知單,提前一天通知醫療保險機構付款,並在再次支付預交款時收取前一次預付款的自費部分,否則,保險機構拒絕承付繼續住院的費用。
患者病癒出院時,應由醫療單位和本人在出院前一天通知醫療保險機構,按三方規定共同辦理出院醫療葯費結算,如不按時辦理出院醫療葯費結算,本次住院的醫療葯費不予報銷,並將開支的費用從退休費用中扣除。
患者病癒出院時,因病情需要繼續服葯的,按規定慢性病用葯量不得超過7至9天,急性病不得超過3至5天,否則按自費處理。
Ⅷ 江蘇省內社保卡可以跨市使用么
江蘇省內社保卡可以跨市使用,目前江蘇省就醫結算平台互聯互通,泰州、宿遷版、蘇州、南通、鹽城權等在省轄市范圍內實現了參保人員異地刷卡看病報銷。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IC)卡。社會保障卡作用十分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社會保障卡功能,個人社會保障相關信息記錄、電子憑證和信息查詢等,記錄參保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戶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辦理醫療、失業、養老、工傷和生育等社保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