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養老金調漲方案,工齡部分未作調整仍為每年按3元算,普調部分從2012年的115元人均減少為85元,實際凈減少14.6%。以30年工齡來算2013年月漲175元(85+30*3),12年為205元。
『貳』 上海市2013年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調整方案
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於2013年12月27日發布的2013年上海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全文如下:
各委、辦、局、控股(集團)公司,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切實保障本市城鎮企業退休(職)人員的基本生活,經研究,自2014年1月1日起調整本市城鎮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市2013年底以前已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並按企業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生活費)的人員,按照以下辦法增加基本養老金(生活費):
(一)每人每月增加130元。
(二)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月增加額不足30元的,補足到30元。
(三)以本人2013年12月份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生活費)為基數,增加3%(增加額尾數不足一角的,見分進角)。
(四)2013年12月31日前女年滿60周歲及以上(1953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男年滿65周歲及以上(1948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其中:2013年當年內女年滿60周歲(1953年出生),男年滿65周歲(1948年出生),以及年滿70周歲(1943年出生)、75周歲(1938年出生)、80周歲(1933年出生)的人員,可按照2012年年滿60周歲(男年滿65周歲)、70周歲、75周歲、80周歲人員已享受的標准(本通知實施前的標准)先進檔,再增加。
二、2013年12月31日前女年滿60周歲及以上(1953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男年滿65周歲及以上(1948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人員,按本通知第一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生活費)後,月基本養老金(生活費)不到1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增加後的月基本養老金(生活費)不超過1500元。
三、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並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規定享受原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兩航起義人員、持有中國海員工會核准頒發起義船員證書的招商局駕船起義人員,按上述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後,每人每月再增加200元。
四、按本通知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生活費)所需費用由本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列支。
『叄』 2013年重慶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怎麼調整
重慶晚報 2015年04月14日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宣布,重慶市市將從今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按照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提高10%確定。這是2005年以來,國家連續第11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據悉,本次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其中,定額調整與退休時間掛鉤,按照退休時間的不同,劃分為兩個時間段分別調整:即2005年12月31日及其以前退休且領取養老待遇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0元,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且領取養老待遇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60元。
掛鉤調整是指,按照退休時確定的本人繳費年限確定調整金額。先按照本人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在按照繳費年限分檔增加待遇,即繳費年限15年及其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15元;繳費年限在16年至20年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25元;繳費年限在21年至25年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在26年至30年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在31年至35年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55元;繳費年限在36年至4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65元;繳費年限在41年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75元。
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按照國家規定,對企業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適當提高調整水平,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繼續確保基本養老金不低於我市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
目前,我市各級人力社保部門和財政部門正在抓緊組織實施兌現工作,確保在4月底前將增加的待遇兌現到位。市民如有疑問,可於明天起撥打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者12333進行咨詢。另外,從明天起,市民也可登錄重慶市人社局官方網站查詢自己的養老金待遇調整情況。
『肆』 2013年7月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是多少請問
按月領取來:
基礎養老金源=(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伍』 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新政策出台了
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新政策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按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並在退休前被單位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級政工師及勞動部門批準的高級技師,在按本通知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六、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人發[2002]82號文件精神,切實解決部分企業軍轉幹部生活困難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3]29號)精神,退休的軍隊轉業幹部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戰部、財政部、民政部《關於進一步解決原工商業者生活困難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2]9號)精神,原工商業者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原工商業者)。
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按原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規定,享受原標准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陸』 黑龍江省2013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最新消息
《關於20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並結合我省目前存在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基礎偏低、贍養率高、基金支付壓力大等現狀,我省將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進行調整。據了解,本次調整,我省將在國家政策范圍內,盡最大努力提高調整幅度。
2012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已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退職人員以及其他參保人員(「五七工」、「家屬工」等),從今年1月1日起增加基本養老金;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由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列支。
普遍調整
2012年12月31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人員,每月增加142元;
2012年12月31日前退職及其他參保人員,每月增加112元;
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在上述基礎上再增加2.5元,其他人員繳費年限按15年計算,其中按城鎮個體勞動者辦法繳費超過15年的,按實際繳費年限計算。
特殊調整
1945年9月2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在普調基礎上,再增加50元/月;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間參加革命工作的,在普調基礎上,再增加40元/月;
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不含建國前老工人),在普調基礎上,再增加30元/月;
經普遍調整和符合70周歲以上人員、艱苦邊遠地區傾斜後,正高職和副高職基本養老金分別以4615元/月和3530元/月為上限,低於上述標準的,正高最高再調整450元/月,副高最高再調整350元/月。以上三項中符合兩個及兩個以上特殊調整條件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執行標准最高的特殊調整政策。
在設立機關事業單位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地方的企業退休人員、退職以及其他人員,在普遍調整和特殊調整的基礎上再增加25元/月;
2012年12月31日前年滿70-79周歲的退休、退職人員以及其他參保人員,再增加60元/月;
80周歲以上退休、退職人員以及其他參保人員,再增加80元/月;
軍隊轉業幹部按上述規定調整後其基本養老金低於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到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
『柒』 上海2013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是多少具體是怎麼樣的
目前政府部門還未公布,政策一旦出台,各大媒體包括市人保局的網站都會第一時間報道的,您不妨多關注媒體的新聞報道。
『捌』 北京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
2012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政策出台本報訊: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198萬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將按人均月增230元的標准進行調整,調整後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將從目前的2280元提高到2510元。這是本市第20次調整退休養老碧枝金。
1.向低於平均水平者傾斜月增30-45元
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而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同時,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和陵增加52.5元。
2.根據退休人員2011年基本養老金水平,按絕對額再次普遍增加養老金
2011年低於養老金平均水平2280元的人員 增70元/月/人
2011年月養老金2280元(含)至4000元的人員 增40元/月/人
2011年月養老金4000元以上的人員 增20元/月/人
3.向特定群體傾斜
對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群體,此次按參加革命工作喚慧戚時間進行調整,每人每月增加400元到440元不等。
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按專技職務增120-220元/月/人;低於2510元補足到2510元
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原工商業者低於2510元補足到2510元
4.65歲及以上所有退休人員月增90-150元
65-69周歲 增90元/月/人
70-74周歲 增110元/月/人
75-79周歲 增130元/月/人
80周歲以上增150元/月/人
『玖』 今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怎麼調整
安徽省華能人力資源為您解答(專業辦理個人社保、企業員工社保掛靠代理,養老退休社保五險補繳)
每年的7月份是社保基數調整的時候,基數調整一般養老也會股跟著調整,調整可以視為就是增長。但不是一定。
養老調整後會補發當年1-7月的退休金差額。
『拾』 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
[導讀]退休雙軌制導致了養老制度中的嚴重不公,。公務員退休後,養老金不應由財政支出,不應讓納稅人來養著退休公務員。基於消除不平等的願望,社會上對取消雙軌制的呼聲甚高,但改革卻一直未有進展。
轉播到騰訊微博
近日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發布的《2011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指出,一方面是近半數的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另一方面是基金結余收益率大大低於通貨膨脹率,中國養老金制度正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2010年若剔除1954億元的財政補貼,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征繳收入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建設兵團)共有15個,缺口高達679億元。而據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2000年至2008年全國社保基金總的收益率可能不足2%,低於同期的通脹率。
現時我國養老保險的基金來源主要是保險費收入及其利息收入和財政補貼,而就統計局的數據來看,我國的社會保障主要用於養老,但對社會保障方面的財政投入並不足夠。社會保障在發達國家的財政支出中通常佔去相當高的比例,如在瑞典、丹麥和法國等國家,社會保障均佔到財政支出的42%以上。反觀我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財政支出共8.9萬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130.62億元,僅佔10.2%,此項已包含就業支出仍不足上述國家社會保障單項支出比例的1/4,可見我國對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有多低。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的財政收入近年來年年超收,今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累計9.730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6.8%,是年初預算增長8%的3倍有餘,中央與地方都將超收。老百姓繳納的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本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在我國對社會保障投入連年不足而財政收入卻連年超收的情況下,理應加大對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將超收部分大比例劃歸社會保障。
誠然,對養老等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需要增加,但財政投入的增加並不能完全解決養老保險制度的困境。要解決養老金收不抵支、收益率大大低於通脹率的問題,則需擴大養老基金來源與提高養老金保值增值能力。對此,近日證監會新任主席郭樹清提出,將分散在各省份的2萬億元養老保險金及3.9萬億元住房公積金組織起來,設立專門投資機構投資資本市場。
養老金入市炒股的說法雖得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的支持,卻引發了普遍的爭議和擔憂,養老金是絕對輸不起的養命錢,對安全性的要求極高,但股市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沒人能夠保證只賺不賠。在美國的著名養老計劃401K中,的確存在以養老金買股票的情況,但是每個個體有選擇權,可以選擇買股票債券,也可以選擇相對安全的專項定存。如果按郭會長所言將養老金整體打包入市,等於個體無權選擇,所有地方養老金「被」炒股,與401K養老計劃的性質顯然不一樣。
如何把養老金做大仍存在爭議,而無可爭議的是,我國養老制度的困境並不僅僅在於把養老金做大,更在於養老制度中的不公平。我國長期存在退休雙軌制,即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與企業人員退休,實行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分別按20%和8%的標准繳納,並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單位則由財政統一籌資,統一支付。最大的不同是,兩者標准相差極大,機關單位的養老金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企退人員的人均收入只有1400元,與機關單位退休人員有著3-5倍的懸殊差距。同樣退休在家,何以公務員可由財政統一撥付高額養老金,而企退人員卻只能享受退休前自行繳納的養老保險且標准遠低於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