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甲減是一種什麼疾病哪些人群容易患這類疾病
一、甲減是一種內分泌性疾病
甲減是由於甲狀腺激素缺乏、不足,以及對其不反應,導致人體機體代謝活動下降,從而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內分泌性疾病。甲減可在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中發病,由於病症不太明顯,很容易被患者忽略,或者被誤認為是其他情況,比如奸娠期、更年期或抑鬱症的綜合表現;比如記憶力減退,患者往往會以為是年紀大的必然現象。隨著疾病時間的逐漸延長,其身體乏力、脫發等現象也將會逐漸顯現出現。
拓展知識:如何從飲食上預防甲減
一是合理確定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並適當吃一些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
二是盡量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不吃鹹食品,如臘魚、腌菜等鹽含量高的食物。
三是盡量不要空腹運動。
② 體檢發現甲狀腺異常,最後明確甲減,它可怕嗎,一文帶你認識它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為 甲減 ,是由於體內的甲狀腺激素不足,或者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疾病。甲減是內分泌非常常見的疾病,根據我們國家2010 年在十個城市進行的甲狀腺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甲減的患病率可以達到17. 8%。也就是說,差不多每6個人里,就有一個人患有甲減,可見甲減是多麼常見的疾病。按照一般規律來說,甲減患者,女性是明顯多於男性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甲減的發病率會逐漸增高。因此,甲減最常見於中老年女性。
甲減的病因很復雜,許多種情況都可以導致甲減。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兩類。
最常見的原因,是第一種,也就是甲狀腺永久性的破壞。例如,因各種原因進行的甲狀腺切除手術;甲亢患者進行的放射碘治療,也就是通過放射線(β射線)來破壞甲狀腺;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炎症,可以直接破壞甲狀腺。這些情況下,破壞的甲狀腺一般是不能再生的,甲減是持續性的。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甲狀腺沒能正常發育,導致甲狀腺缺如或異位,或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是嬰幼兒甲減的一個原因。
少數情況下,由於一些其他葯物,例如胺碘酮、鋰劑等葯物,對甲狀腺功能有一定的影響,用葯期間可以造成甲減;一些病毒感染,如感冒包括新冠等也可以部分性的破壞甲狀腺,造成甲減。但是這種情況下,甲狀腺的破壞不嚴重,不持久,在去除影響因素後,80%的患者甲狀腺功能可以恢復正常。所以,沒有能治好的甲減。甲狀腺功能若能恢復,是疾病自身變化所致。
甲減患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時候很不特異。主要取決於兩點: 一是甲減的嚴重程度,另外一個,是甲減發生的時期。
首先,甲狀腺激素缺乏的程度,是差別很大的,可以從只缺一點點,到幾乎完全缺乏。當甲狀腺激素只缺一點點時,化驗檢查提示甲狀腺激素水平是正常的,只有促甲狀腺激素水平輕微增高,這個時候患者不會有任何的感覺,被稱為亞臨床甲減。當甲減的程度加重達到臨床甲減時,會出現甲狀腺激素水平的降低,這個時候患者可以出怕冷、乏力、食慾下降、大便干、腹脹,體重增加等等症狀,但每個患者的表現的側重點可以不一樣。
此外,甲減發生在嬰幼兒時期,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發生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可以出現生長遲緩,青春發育延遲。老年患者主要影響血脂代謝,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高。而孕期出現甲減,會影響胎兒智力智能的發育。
綜合來說,發生在人生關鍵時期的甲減,即使程度不重,對身體的影響也很大。
首先,由於多數情況下,甲狀腺的病變,不論是先天沒有發育,還是後天被破壞了,一般都不可能再生,甲減不能恢復,因此甲減治療的原則,就是補充甲狀腺激素,我們叫做替代治療。
替代治療最初使用的動物甲狀腺提取的甲狀腺素片,但是這種葯物的有效劑量每一批次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其中T3/T4的比值不穩定,治療效果也各異,因此並不推薦首選。
左甲狀腺素(L-T4)是治療甲減首選的替代葯物。L-T4是人工合成的甲狀腺素,其結構與人體合成的甲狀腺素基本一致,已經在臨床應用多年,療效可靠、不良反應小,即使在孕期也可以安全應用。腸道吸收好、血清半衰期長、每日服用1次即可,依從性好,治療成本也很低。
L-T4片劑的胃腸道吸收率可達到70% ~-80%,主要吸收部位在空腸與回腸,空腹條件對於L-T4的吸收至關重要。早餐前60 分鍾服葯吸收最好,但早餐前60分鍾服葯可能對大多數患者造成困擾,為服葯方便,至少要在早餐前30分鍾服葯,若無法做到,可選擇睡前服葯。睡前服葯要注意避免服葯時間距離上一次進餐最好有2個小時間隔。
一些葯物可以影響L-T4的吸收,包括碳酸鈣、硫酸亞鐵,以及一些食物纖維,添加劑等都可以影響L-T4的吸收。因此,L-T4不建議和任何葯物同服,也要有至少半小時的間隔,最好是能間隔在4小時以上。
此外,胃腸道本身的疾病,以及一些用葯,也可以影響L-T4的吸收。
因此,每個患者需要的L-T4的劑量取決於患者的甲減的嚴重程度、年齡、體重等,要個體化。
此外,L-T4的起始的劑量和達到完全替代劑量所需時間要根據年齡、體重和心臟功能狀態確定。
總之,甲減是一類常見疾病,治療效果明確,服葯相對簡單,但需長期用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不要隨便自行停葯。
CXF
③ 甲減注意事項
甲減雖然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也不能忽視其疾病帶來的危害,尤其在治療時聽取醫生的建議,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用葯,平時甲減的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也要充分的。患者需要在平時多注意自己的飲食,知道哪些食物不能食用,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尤其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碘元素。
甲減的飲食禁忌
飲食對於甲減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那麼甲減患者應如何進行飲食調理呢?下面為您甲減的飲食禁忌。
1、補充適量碘
國內一般採用每2千克至10千克鹽加1克碘化鉀,用以防治甲狀腺腫大,使發病率明顯下降,適用於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此外,對生育婦女更要注意碘鹽的補充,防止因母體缺碘而導致孩子患克汀病。
因缺碘引起的甲減,甲減應吃的蔬菜需選用適量海帶、紫菜,可用碘鹽、碘醬油、碘蛋和麵包加碘。炒菜時要注意,碘鹽木宜放入沸油中,以免碘揮發而降低碘濃度。
2、攝取足量蛋白質
每人每天蛋白質攝入量至少超過20克,才能維持人體蛋白質平衡。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人體中每日約有3%的蛋白質不斷更新。甲減使小腸黏膜更新速度減慢,消化液分泌腺體受影響,酶活力下降,白蛋白下降,故應補充必需氨基酸,供給足量蛋白質,改善病情。
蛋白質補充可選用蛋類、乳類、各種肉類、魚類;植物蛋白可互補,如各種豆製品、黃豆等。
3、限制肥膩飲食
甲減患者往往有高脂血症,這在原發性甲減患者中更明顯,故應限制脂肪與膽固醇飲食,每日脂肪供給量應占總熱量的20%左右。
4、糾正貧血
有貧血者應補充富含鐵質和維生素B12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必要時還應補充葉酸、肝制劑等。還要保證供給各種蔬菜及新鮮水果。
5、忌選食物
忌各種生甲狀腺腫物質,如捲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動物腦及內臟等。限用高脂肪類食品,如食油、花生米、核桃仁、杏仁、芝麻醬、火腿、五花肉、甘乳酪等。
甲減患者的護理方法
甲減治療是個長期過程,護理也很重要。甲減患者應動、靜結合,做適當的鍛煉。同時甲減患者要注意保暖,養成每天大便的習慣。甲減的護理方法有:
1、因病人表情淡漠,精神抑鬱,性情孤僻,應對病人加強心理護理,關心體貼病人,主動與其談心,交流思想,以解除病人的顧慮,增加他們的生活情趣,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病情嚴重者應絕對卧床休息:因病人厭食,常出現營養障礙,應鼓勵病人進食,選擇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低鹽飲食,調節飲食花樣,以促進病人的食慾。昏迷的病人應給予鼻飼流質飲食。
3、病人常有畏寒、體溫較低的表現,若體溫低於35℃可出現呼吸淺而慢,心率過緩,血壓降低,嗜睡等症狀時,多數發生粘液性水腫昏迷的先兆,應立即搶救,並採取保暖措施,如加蓋棉被、置熱水袋等,同時應注意防止燙傷。
4、保持大便通暢:對頑固性便秘的病人可給予緩瀉劑,如果導片、番瀉葉等。必要時給開塞露或行生理鹽水低壓灌腸以通便。
5、加強對病人的皮膚護理:每天用溫水給病人擦洗1次,並塗潤滑劑,防止皮膚乾裂及感染。對粘液性水腫昏迷的病人應做到「四勤」:勤翻身、勤整理、勤按摩、勤擦洗,以有效防止褥瘡的發生。
6、准確觀察並記錄病人的尿量,嚴密觀察其全身水腫消退的情況,並根據水腫消退的快慢來調節水及電解質的出入量。
7、甲減的護理方法還包括應用甲狀腺制劑治療時,應按醫囑遞增葯量,嚴密觀察葯物療效及其副作用。如病人出現心動過速、失眠、興奮、多汗等症狀時,應遵照醫囑減量或暫時停葯。
如果要預防甲減發生,需要進行定期體檢,自己的甲狀腺功能。平時,多提高自身免疫力,及時治療可能引起甲減的甲狀腺疾病。比較規律的生活方式對預防甲減也很重要,要學會自我調節,減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