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3個月寶寶應該做什麼檢查
正常的體檢就好比如微量元素,血鉛,身高,體重 一般1歲以上的寶寶半年體檢一次,如果你家寶寶一歲半檢查過了,可以等2歲再去檢查,這次檢查的項目和以前一樣的,醫生根據寶寶生長發育情況,再決定是否查血常規、微量元素、骨密度等等。
『貳』 十八個月的寶寶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寶寶18個月時)
醫院檢查
1~2
歲,體檢變為每半年一次,並應進行全面體檢。醫院除了檢查身高、體重、頭圍以外,還會檢查頭部、脖子、耳朵、眼睛、牙齒、腹胸部、生殖器。檢查是否有淋巴結腫大的情形,看耳朵是否有感染的症狀,眼睛是否斜視,牙齒是否變黃變黑,牙齒的排列及咬合是否正常、心肺處有無雜音及心跳頻率、是否有肝臟或臟脾異常腫大、是否有疝氣。此外,還需要查大便和血紅蛋白,因為1歲半的寶寶,很容易貧血或感染蛔蟲。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動作發育: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能扶著欄桿一級一級上台階。
視力:此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盡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避免斜視。
聽力:爸爸叫寶寶把書或其他物品遞給媽媽,寶寶能照做,證明寶寶已經可以聽懂簡單的話了。
小貼士:這時候寶寶頭部的前後囟門都應閉關了,如果尚未關閉的話,一定要盡快就醫。
『叄』 月孩子體檢有哪些項目
嬰幼兒體檢十分重要,可以從體檢中得知寶寶是否健康成長,也可以讓自己對寶寶的身體狀況更加了解。從新生兒到3歲,寶寶總共經歷10次體檢。每次體檢對於寶寶來說,都是一個成長的里程碑,爸媽一定要重視哦!
第一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剛出生,寶寶1個月。
【體檢項目】:皮膚顏色等身體各個部位、心率、刺激後反應、肌張力、呼吸。
【溫馨提示】:這是寶寶出生後接受的第一次檢查,一般在出生後立刻進行。如果發現寶寶異常,可及早進行治療。
【檢查項目】:
重點項目解讀:
牙齒檢查:醫生會查看寶寶出牙狀況,了解寶寶是否患有齲齒,並指導家長幫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
更多嬰幼兒體檢項目及時間表>>
該給嬰幼兒喝什麼樣的水?嬰幼兒絕對不能做的六件事
嬰幼兒體檢注意事項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體檢重點不同,寶寶時期的體檢主要是生長發育上的,2、3歲的孩子最主要檢查營養方面是否均衡,以免影響生長發育,如果是否貧血,是否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還要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檢查,包括現在社會常見的孤獨症、選擇性緘默症、攻擊行為等。
轉載:來自知識網路
『肆』 健康體檢都檢查哪些
一、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壯年:
每1~2年檢查一次,檢查的重點項目是心、肺、肝、膽、胃等重要器官,以及血壓等。但體質較差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等帶有遺傳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二、中老年:
身體進入多事之秋,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因此,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特別是步入60歲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左右,檢查項目由醫生酌情決定,但每次都應檢查血壓、心電圖、X線胸透和血尿便常規。
由於糖尿病的發病率顯著增高,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的或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者,應檢查尿糖及血糖。如果有條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醫生主持檢查,以便全面、系統地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和對受檢者進行保健指導。參加體檢者自己應准備一個健康體檢手冊(或由醫院制備),每次都應認真填寫。
三、老人體檢
已婚婦女除進行上述檢查外,還應定期(每年1次)檢查子宮和乳腺,以便早期發現婦女多發的宮頸癌和乳腺癌。從事與有毒有害物質密切接觸工種的職工,還應定期專項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職業病。
四、兒童:
1、生長發育檢測。包括稱體重、量身高、測頭圍等,出生6個月內的孩子每月查一次;6個月到1歲的孩子每2個月查一次;1歲到2歲的孩子每3個月查一次;2-3歲的孩子每半年查一次;3歲以上的孩子每年查一次。
2、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微量元素、血鉛等檢查。
3、五官科檢查。對先天的語言發育障礙、聽力損傷、斜視等疾病要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4、性器官檢查。
5、骨科檢查。
(4)14個月寶寶體檢都做什麼擴展閱讀:
體檢作用:
健康體檢能夠早期發現疾病和影響健康危險因素。疾病是在損害性因素下發生內部調節機制紊亂的異常生命活動。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可以對抗和抵制其異常活動,避免出現症狀時的痛苦
健康體檢為受檢者提供檢查結果的客觀描述和健康隱患的提示,對疾病的進一步檢查屬於診治疾病的醫療體檢范疇。
定期健康體檢,從視觸叩聽檢查的結論中,發現新的異常體征;
定期健康體檢,從常規化驗數據的量變中,查出身體質變的信息;
定期健康體檢,隨著年齡的增長,補充新的項目、新的內容,實現早診斷、早治療。
『伍』 滿月的寶寶體檢都做什麼項目
一般檢查項目 一般檢查指的是觀察寶寶從頭到腳的外觀是否有異常,檢測寶寶的體溫、脈搏、心跳是否正常,並且了解寶寶的活動力或當下的精神狀況是否良好。此外,爸爸媽媽還要了解寶寶平日的食慾與大小便等等狀況是否正常。 體溫與脈搏 檢查寶寶的體溫與脈搏是否正常,通常是與身體檢查與打預防針一起進行的,如寶寶發高燒(38℃以上)時是不能打預防針的。 臉部 通過外觀的觀察,了解寶寶的五官是否對稱,某個部位是否有歪斜的狀況。 囟門 觸摸寶寶的前囟門處,了解是否有鼓起的現象(如果鼓起,代表腦壓增加),或是有凹陷的現象(如有,可能是營養不良或是脫水)。另外,寶寶的囟門通常會在1歲~1歲半之間合起來,若是過早或過晚密合,都有可能影響寶寶腦部的發育。 眼睛 用光筆照射寶寶的眼睛,觀察瞳孔的大小以及對光的反應,以及是否有斜視的問題。 嘴巴 先檢查寶寶嘴巴的外觀,看外觀是否正常;然後讓寶寶張開嘴,檢查口腔黏膜上是否有小白點等情形(有小白點,說明寶寶有奶垢或鵝口瘡)。 耳朵 檢查寶寶耳朵的大小是否適當,有無耳道或是長異物。同時還要檢查寶寶的聽力,在寶寶的耳朵旁邊發出聲音或是叫他,看看他對聲音的反應是否靈敏。 頸部 檢查寶寶是否有斜頸現象,或頸部兩側是否有先天性腫塊。 皮膚 按壓寶寶的額頭,了解寶寶是否有黃疸,並檢查其他部位的皮膚狀況,如是否有胎記、斑點,或是有皮膚過敏問題。 心臟(心雜音) 檢查寶寶的心臟是否有雜音,有些寶寶會有暫時性的心雜音,之後慢慢會消失。若沒有消失,就需要視情形做心臟超聲波檢查,了解寶寶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 腹部 1摸摸寶寶的肚子,檢查肝脾是否有腫大或是硬塊。 2檢查寶寶的腸胃蠕動狀況是否正常。 3輕敲寶寶的肚子,了解是否有脹氣問題。 改善脹氣的方法 1改善餵食的方法,通常喂牛奶的寶寶脹氣問題較嚴重,餵奶前要檢查奶嘴中是否有過多空氣。 2無論是喂母乳還是喂配方奶,在寶寶喝完奶後務必要幫他拍背排氣。 3在餵食1個小時以後,以順時針的方向按摩寶寶肚臍的周圍,或是用毛巾給寶寶熱敷肚子。 4在寶寶肚子周圍塗上薄荷油,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寶寶排氣。 外生殖器 1按壓寶寶的腹股溝管,看是否鼓起或很大,過大有可能是疝氣所致(腸胃跑到腹股溝管處)。 2檢查寶寶外生殖器的外觀、大小與位置是否正常,陰囊水腫或是隱睾是最常見的問題;另外則要看男生的包皮是否過緊,以及是否有尿道等等。 3檢查寶寶的睾丸是否有隱睾或是疝氣。 四肢 檢查寶寶的四肢外觀是否正常,是否有長短腳,手指、腳趾是否有畸形。 髖關節 1將寶寶的下肢彎曲成90°,並往下壓,檢查寶寶是否有先天性髖關節異常或是脫臼。 2輕輕轉動寶寶的關節,注意其是否會發出聲音,若發出聲音則代表有異常。
『陸』 15個月男寶寶體檢都要查什麼項目
指導意見: 這個情況一般是會檢查血檢,心臟,肝功等,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來進行檢查孩子的情況為好的。
『柒』 寶寶平時做體檢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1、出生後立即進行的檢查:寶寶經歷的第一次常規檢查,測量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查看寶寶皮膚的顏色,檢查寶寶心臟是否有雜音、呼吸是否正常、肌肉緊張程度和活動是否符合標准。
2、四到六周體檢第一步:檢查寶寶肌肉發育、四肢發育和智力發育。通過寶寶趴下的抬頭情況檢查寶寶的肌肉發育。通過髖關節是否運動自如,判斷寶寶的四肢發育是否正常。通過智力篩查,比如讓寶寶追著一個紅球看,判斷寶寶的智力發育。另外是一些基礎檢查,測量身高、稱體重,檢查生長是否正常,心跳和其他器官是否符合標准。
3、三個月的心智發育檢查:醫生主要檢查寶寶的身體和心智是否正常發育。寶寶現在已經三個月大了,與周圍的環境有了越來越的接觸。他的眼神是否跟著物體移動,能否用目光與人交流,並對別人的微笑報以笑容,寶寶是否能把兩只手握在一起抓東西,能否握拳,這些都在檢查范圍內。
4、六個月的運動能力檢:醫生就把檢查的重點放在寶寶的運動能力和靈活性上面。大多數寶寶已經能夠在趴在床上用雙臂撐起身體,並仰起頭,還能很輕松地用手拿起物品。另外醫生會注意幾個重點:寶寶是否能夠注意到別人的目光,是否對呼喚或電話鈴有反應,是否能翻身。
5、九個月微量元素檢查:最好檢查一下寶寶體內的微量元素,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容易因為缺鈣、缺鋅,而食慾不好,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醫生會抽一滴寶寶的指血,用來做化驗,這種方法比化驗頭發更准確。
『捌』 十一個月的寶寶如果體檢,應該查些什麼呢
大部分的醫生在這個月並不會安排一般的健康檢查,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沒有辦法
等到下次檢查的話,可以聯系醫生。寶寶的下一次體檢是在第12個月,體檢項目: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量胸圍、驗視力、測聽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長牙情況等等。
『玖』 十八個月的寶寶需要體檢哪些項目拜託了各位 謝謝
寶寶18個月時體檢項目: 1~2歲,體檢變為每半年一次。到第6次體檢的時候,孩子已經18個月了。 大小便:能夠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也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濕了褲子也會主動示意。 動作發育: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能扶著欄桿一級一級上台階,下台階時,他就往後爬或用臀部著地坐著下。 視力:此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盡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避免斜視。 聽力:會聽懂簡單的話,並按你的要求做。 血液:孩子須檢查血紅蛋白,看是否存在貧血情況。 這時候的孩子有一些特殊的問題引起醫生的關注,醫生可能就會在這次體檢的時候提醒你。 蛔蟲症:1歲半的孩子,自己能夠吃東西、喝水,但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感染蛔蟲症。應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蟲卵。 肘部脫位:1歲半的孩子活潑而好動,但其肘關節囊及肘部韌帶鬆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牽拉時易造成撓骨頭半脫位。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服時,教訓孩子時,應避免過猛的牽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