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拜請高手:腦溢血恢復期一般為多久,手腳運動一般多久完全恢復
腦溢血較為典型的表現有一側的肢體突然麻木,無力或癱瘓,這時病人常會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跌倒,或手中的物品突然掉地;同時,病人還會口角歪斜,流口水,語言含糊不清或失語,有的還有頭痛,嘔吐,視覺模糊,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現象.患者發生腦溢血後,家屬應進行緊急救護.
腦溢血的病人常有憂郁,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情緒反應.因此,家屬應從心理上關心體貼病人,多與病人交談,安慰鼓勵病人,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耐心的解釋病情,消除病人的疑慮及悲觀情緒,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鞏固功能康復訓練的信心和決心.
每日定時幫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鍾左右.一旦發現病人咳黃痰,發熱,氣促,口唇青紫,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癱瘓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為用力排便致使腦出血再次發生.因此需注意飲食結構,多給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及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等,並給以足夠水分.
鼓勵病人多飲水,以達到清潔尿路的目的.
有需要直接咨詢! 參考:抗栓丸健康網
2. 腦溢血多久後可以自理
腦出血急性期有20天(1)指導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為好,以保證腦血流供給、減輕腦組織缺血狀況.(2)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置,幫助患者做患肢及關節的被動運動.(3)造成現在的症狀表現,只有恢復大腦神經功能,病情才會明顯好轉,病情穩定後,鼓勵患者做主動鍛煉.盡早下床活動,從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進行訓練指導,逐步增加活動范圍和次數,最後幫助進行上下樓梯訓練,讓患肢得到運動,利於功能的恢復.
可以通過純天然中葯治療比較好,中葯龜-龍腦康扶正固本,軟堅散結,補益肝腎補氣養血,滋陰培元直接作用於腦細胞,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腦皮質缺氧、改善腦能量代謝、加速腦血液循環,有利於病情盡快恢復。
3. 腦溢血後遺症恢復正常需要多久腦溢血後遺症一般多久能恢復正常。
腦溢血後遺症一般表現為運動和語音障礙,嘔吐,意識障礙,頭痛頭暈等。如果是四肢導致的運動障礙,可以嘗試用一下欣奇跡來恢復肢體敏捷度,效果不錯。
4. 腦溢血術後恢復期一般需要多久
一,盡早實行針灸治療 針灸選穴以太陰,陽明經穴為主,上肢肩腴,曲池,合谷等,下肢環跳,足三里,太沖等.因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陰陽氣血的生化均源於脾胃,脾主四肢肌肉,只有太陰,陽明氣血充足才能使肢體肌肉運動如常. 二.活動患肢關節.按摩,推拿肌肉,韌帶及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維持肌肉關節,韌帶活動度,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和關節韌帶攣縮.總的來說,被動活動,每次5~10分鍾,上下午各1次,動作應穩健,手法要輕,避免粗暴,以防肌肉韌帶關節的損傷.三.要定期進行檢查.三分治七分養,要做到:l.血壓保持穩定;高壓140以下,低壓90以下.2.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圍;4.戒煙,戒酒;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作息要規律.按時睡覺,少熬夜.6.加強功能鍛煉是根本,7.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多飲水,飲食上要遠三白(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從營養價值看,四條腿(豬,牛,羊)不如兩條腿(雞,鴨),兩條腿不如一條腿(蘑菇),一條腿不如沒有腿(魚).經常吃海帶,河魚,魚油可減低腦細胞死亡速度.
5. 腦出血大概要多久才能恢復正常
腦出血不是一個小病,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醫生會給予我們最准確治療方法。千萬不要在家中自行治療,腦出血多久才能恢復?需要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不同的人身體恢復機制是不同的,與此同時,腦出血的量也是衡量多久才能恢復正常的關鍵性因素。
綜上所述:腦出血的恢復時間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和出血部位來判斷。並不是所有的腦出血換著穿都需要動手術,也不是所有的腦出血患者留有後遺症。腦出血患者一定要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千萬不要有拖著病就會好的心理。有許多病具有潛伏期,剛得病時根本看不出症狀,只有到了中後期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如果身邊有腦出血患者,一定要把他們送到醫院進行詳細診治。
6. 腦溢血的人一般能堅持多久
看嚴不嚴重啦
如果發現的早
及時送醫沒有什麼大問題
如果
時間長了
會造成大腦永久性損傷
偏癱
7. 拜請高手:腦溢血恢復期一般為多久,手腳運動一般多
腦溢血後大多患者會留有一定程度的後遺症,可根據具體後遺症情況進行對症的康復治療。康復時間要看出血量的多少、出血位置及患者本身的體質情況等來綜合分析。
8. 腦溢血的危險期是多久
腦溢血主要就是要看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的部位決定預後效果的。臨床上保守治療的話根據不同的病情程度治療時間方面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患者的個體體質也存在很大的差異。腦出血危險期是20天,病情穩定,過15天就可進行功能鍛煉。
9. 急 跪求 腦溢血全康復時間要多長時間
可能沒有 看情況
1、心理護理
腦出血的病人常有憂郁、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情緒反應。因此,家屬應從心理上關心體貼病人,多與病人交談,安慰鼓勵病人,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耐心的解釋病情,消除病人的疑慮及悲觀情緒,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鞏固功能康復訓練的信心和決心。
2、預防並發症的護理
(1)每日定時幫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鍾左右。一旦發現病人咳黃痰、發熱、氣促、口唇青紫,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2)鼓勵病人多飲水,以達到清潔尿路的目的。並注意會陰部的清潔,預防交叉感染。如發現尿液混濁、發熱,是泌尿系感染的徵兆,應及早治療。
(3)癱瘓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為用力排便致使腦出血再次發生。因此需注意飲食結構,多給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及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等,並給以足夠水分。定時定點給便器排便,必要時應用通便葯物、灌腸。
(4)病人癱瘓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髖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處易發生褥瘡。應用軟枕或海面墊保護骨隆突處,每2~3小時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動作,床鋪經常保持乾燥清潔,定時溫水擦澡按摩,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
(5)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鍾,促進靜脈血迴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發熱、下肢腫疼,應迅速診治。
家庭預防措施
●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的一大誘發因素,積極控制血壓,要經常定期檢查血壓。如果高血壓,一定要服用醫生開的葯。避免過度激動、興奮或生氣;控制食鹽的攝取,保證充足的睡眠等都是避免血壓升高的有效預防措施(請參見上卷高血壓的防治方法)。
●預防和治療其他相關疾病
如冠心病、高脂血症、風心病、糖尿病等都可能會引發中風(防治方法請參見上卷相關章節)。
●控制體重
肥胖是中風及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建議適量做運動,並控制脂肪和糖類的攝取,勿飽餐不動。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提倡高蛋白、低脂、低鹽、低糖及富含纖維素、鈣質和維生素的飲食。你可以吃大量的生菜、烘魚、火雞、雞肉。大蒜、洋蔥及卵磷脂是好的飲食添加晶。它們有效地降低血膽固醇的含量。飲食中也別忘了加入杏仁果及其他核果(不包含花生)、橄欖油、紅鮭魚、鮪魚、大西洋鯖及鯖魚。這些食物含必需脂肪酸,脂肪含量低,而且含有正常心臟功能所需的營養。
●補充卵磷脂
對中風高發人群而言,飲食中添加卵磷脂是明智之舉。可以在麥片、湯類、果汁或麵包中加入兩湯匙的卵磷脂(細粒狀)。卵磷脂也有膠囊的形式。餐前服用一粒膠囊,有助脂肪的消化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那些服用煙鹼素以降低血清膽固醇及脂肪的人,應將卵磷脂列入餐飲計劃中。卵磷脂使膽固醇與其他脂類物質在水中分散,並排出體外。把卵磷脂納入飲食中,可避免脂類物質在重要器官及動脈內堆積。
大部分的卵磷脂來自大豆,但近來,由新鮮蛋黃製成的卵磷脂日漸風行。其他含有卵磷脂的食物尚有啤酒酵母、谷類、豆科植物、魚及小麥胚芽等。
●應避免的食物
要盡量避免含有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脂肪、牛、羊、豬肉、無鱗魚、奶油、煎炸食物和快餐食品。
還應避免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及茶,它們均含咖啡因。避免糖、加:工精製食品、軟飲炎、白麵粉產品,例如白麵包。勿用甘草植物。
●低鹽的飲食
採用低鹽飲食應避免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劑包括:味精、碳酸氫鈉、罐頭蔬菜、已調配好的商品化食品、低熱量軟性飲料、含防腐劑的食品、肉類軟化劑、某些葯物及牙膏(咸性)、軟化過的水。
●注意生活規律
保證大便通暢,避免過度勞累及用力,保證睡眠時間。
●保持心境平穩
善於充實和調劑精神生活,避免緊張、激動及各種不良情緒。
●適應季節變化
保持一定戶外活動。注意夏季飲水和冬季保暖。
●適量運動
堅持適當運動鍛煉,尤其要注意頸椎的運動。
●限制維生素K含量豐富的食物
那些治療時使用抗凝血劑(例如,阿司匹林)的人,應限制維生素K含量豐富的食物。含維生素K的食物會增進血液凝結,應攝取少量。含高量維生素K的食物包括苜蓿、綠花椰菜、白花椰菜、蛋黃、肝、菠菜及所有深綠色蔬菜。要增加抗凝血效果,可在飲食中多添加下列食物:小麥芽、維生素E、大豆、葵瓜子
●定期檢查身體
定期查體或隨診,遵從醫生指導和按醫囑用葯,發生可疑中風先兆時及時就醫。在我們考察的病人中,每個月都定期到醫院復查的一組病人中只有15%復發,而另外一組自行安排治療者竟有75%的人發生了第二次中風,其中40%死亡。
●服用阿司匹林
腦栓塞的病人為抗血小板聚集,可以常備阿司匹林,小劑量服用。
●杜絕不良習慣
尤其要戒除煙、酒嗜好。
●補充營養素
① 卵磷脂
每日餐前服用1粒,人體內每一個活細胞均需要卵磷脂。若缺乏卵磷脂,細胞膜會硬化。它的結構保護細胞免於氧化作用的傷害。大腦外部圍繞的保護鞘膜是由卵磷脂組成的,而且肌肉與神經細胞也含有這種必需脂肪酸。
卵磷脂對老年人尤其重要,它能預防動脈硬化及心臟血管疾病、增強大腦功能、協助肝臟吸收硫胺素(即維生素B1)及小腸吸收維生素A。卵磷脂也能增強體力,且有助於修護被酒精中毒的肝。
② 輔酶Q10
每日3次,各50-100毫克。強力抗氧化劑,預防缺氧導致額外的心臟受損。
③深海魚油
每日2粒,飯後服用。深海魚油含有豐富的多元化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④銀杏萃取物
用量依產品標示,銀杏液中含銀杏鹼、糖苷類。它對血液循環、大腦功能、腦循環及末梢循環、充氧作用及血流和葡萄糖的利用都有顯著改善作用,它能治療記憶力喪失、心與腎毛病、憂郁、耳鳴、哮喘、老年痴呆等症。
⑤ 鍺
每日200毫克。改善組織及器官的氧和作用。
⑥鈣箝合劑加鎂
鈣每日1500-2000毫克分成三餐後及睡前4次服用;鎂每日750—1000毫克,和鈣一樣,分成4次使用。有助於正常的心肌功能。
⑦蒜頭精膠囊
每日3次,各2粒。
⑧ 濃縮的大麥及小麥草汁
它含有各種幫助組織復原的養分。
⑨L-肉鹼(氨基酸)
每日2次,各500毫克,空腹服用。與50毫克的維生素B6及100毫克的維生素c一起服用。降低血中脂肪的濃度。增加氧的攝取及承受緊張的能力卵磷脂2膠囊或1湯匙。與維生素E同時服用。正餐時使用。當作一種脂肪乳化劑。維生素E加速身體吸收、利用卵磷脂。
⑩ DMC葡萄糖酸
50毫克含於舌下慢慢溶解,每天4次。促進氧的利用。
① L-牛磺酸與維生素B6及C
一起加入果汁中飲用;不要與牛奶同時使用,因牛奶會與之競爭被腸吸收。有助穩定心跳,矯正心律不整。
⑩ 鉀
每日100毫克。服用皮質酮、利尿劑或降血壓葯物,通常需補充鉀。
⑩ 維生素E
剛開始,每天100-200IU。漸增,每周增lOOIU,直到800—1000IU的劑量。僅在醫師指示下使用。強化免疫系統及心肌,改善血液循環,並能破壞自由基、
⑩ 維生素B群,添加硫胺酸(B1)及菸鹼素(B3)及吡哆醇(B6)
用量50毫克,與正餐服用。各種維生素D聯手合作時,效果最好。維生素D6是一種安全的利尿劑。注意:如果你曾患風濕性心臟病(心臟瓣膜問題),請勿使用高量的煙鹼酸。
●保健葯膳
① 槐花基
將槐花用開水泡,飲服,每周1次,可以預防腦血栓。
② 芹菜汁
芹菜洗凈後打碎取汁,可以治療腦血栓。
③ 浮萍丸
將紫背浮萍曬干,研細末,煉蜜為丸,空腹溫酒送服。可以治療腦血栓、癱瘓。
④ 烏雞湯
烏雌雞1隻,酒5升。將烏雌雞去毛、洗凈,以酒5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可伴蔥、姜、粥食,睡卧,取小汁,對中風偏癱效果佳。
⑤ 全蠍粉
全蠍25克,將全蠍研成細末,每服0,5克,用開水或薄荷Io克煎湯送服,每月2次。
⑥荊芥薄荷粥
荊芥30克,薄荷20克,豆豉30克,粳米50克。先將前三味葯煎煮20分鍾,取汁去渣,再加入粳米熬煮成粥,空腹食之,每日一次。連服三日。
●天然葯草
可使用伏牛花、北美升麻根、假葉樹、辣椒、蒲公英、人參、山楂果、紅葡萄葉、及擷草根、銀吉萃取物。
家庭治療措施
●應急措施
病人發病時,若處於清醒狀態,搶救者不要驚慌失措,以防病人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出血更多;若病人已處於昏迷狀態,應減少搬動,尤其不要動頭,應當把病人的頭部轉向一側,把頭部墊得稍高。讓患者保持安靜的平卧位置,應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暢,因為有意識障礙的病人不僅會咳嗽和吐痰,同時還容易嘔吐,舌根後墜,這些都易使呼吸道堵塞,危及生命。在家庭急救的同時,應盡快打電活與醫院聯系。
中風患者常神志不清、躁動、抽搐或癱瘓不能動彈,以致從床上摔下,引起外傷,加重病情,因而防止其摔傷也是十分必要的。
●注意觀察
重症病人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瞳孔、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變化。對腦栓塞患者應平卧或頭低位,以保證腦部供血充足。
●盡快配合醫生
治療腦梗死有如清理河道,將堵塞動脈血管的血栓清除掉,就可以恢復血流。目前清除血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葯物將血栓溶解掉,稱為溶栓治療。適用於中風發生不超過6小時、經頭顱cT檢查已排除腦出血的患者。
溶栓有一定的風險,主要風險有腦出血和血管再閉塞。因此需要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家屬及親朋應向醫生提供病人既往某些嚴重疾病的病史,比如有無容易出血的疾病、嚴重的肝病、腎病、心肌梗死等,因為有這些病的患者是不宜進行溶栓治療的。
溶栓治療只是急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措施之一,並不是每一個患者都適用。它有嚴格的適應征。一般來說,年輕和治療早的患者療效較理想。其實,腦血管病只要搶救及時,是有可能完全治癒的。但切記,一定要快!
●了解功能恢復的規律
在中風發作後,經急救治療,病情逐漸穩定。這時病人的功能開始恢復。一般來說、神志清醒的病人軀乾和四肢近端的活動恢復較早。病人初始轉動身體、翻身、而後靠坐、獨坐,進而站立到恢復行走。在身體部位上,大關節要比小關節恢復早,下肢比上肢恢復得早。上肢活動的恢復順序是肩部一肘部一腕手一拇指。而下肢活動的恢復順序是髖部一膝部一踝部一足趾。在時間上,運動功能的恢復經過3個月,進入所謂「運動恢復平台」,即活動能力的改善相對緩慢,進展較為穩定的階段。到6個月時,運動障礙基本穩定。了解這些規律有助於我們針對不同的病人,在不同的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康復治療。
●及早活動
腦血管病人一旦病情穩定,從急性期就應開始進行康復鍛煉。過去有些人過分強調卧床休息,結果病人往往發生關節攣縮、肌肉萎縮等廢用綜合征,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因此,中風病人在生命體征如呼吸、心跳、血壓等穩定後,家屬就可以為病人進行翻身、按摩及關節被動活動。
家庭成員應盡量配合以利於日常的護理和照料。首先應有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以及保持樂觀的氣氛,多與病人交流。家庭的生活護理活動和探視盡量從病人的患側接近病人、有利於促進和刺激患側身體的活動。其實是耐心幫助和誘導病人逐漸恢復日常活動,要經常從床上坐起、如果不能、至少每次吃飯時要扶病人坐起。如果患者開始能自己刷牙、剃須、梳頭和穿脫衣服,即使花的時間較長,也要讓病人自己去做,盡量用簡單容易的方法完成。
●逐步鍛煉
病情穩定後可對病人進行坐位平衡床上動作訓練。一日.病人具有坐位平衡能力,即叮開始做從床—卜到輪椅上,從輪椅到床仁的移動能力訓練。再逐步過渡到步行、上肢功能鍛煉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為日後站立捫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具體的環境條件和家人對康復知識、方法的了解程度來進行康復鍛煉。可以到康復醫學科咨詢醫生和治療師,做到方法正確。下面介紹部分家庭康復的方法。
●上肢活動
(1)坐位或躺位:病人兩手相握,患側大拇指在外、手臂伸直、前抬上舉、越過頭頂,再慢慢放下來。左右側移;再慢慢放下來。肘關節屈曲、伸直。
(2)兩手相握,將手帶向面部:手腕左、右、上、下運動。
(3)健手握患手腕,將患手帶向健側肩的方向,再慢慢放下來至對側腰部。
(4)幫助病人活動肩胛骨和上肢,防止過度牽拉關節,以免引起關節疼痛。當出現肩痛、肩關節半脫位時,患育在各種練習活動中前屈、外展的范圍不要超過凹度、也就是說、前臂抬高不要超過肩膀、以免進一步損傷患肩;家人在運動時可給予手法協助。還可以做一些家庭的操作作業練習,如握手推球或圓筒;握手挾持圓木柱、易拉罐、塑料杯或大的象棋子;練習抓球運動;插板、拼版和積木練習等等。
●下肢和步行活動
為了使患者恢復步行,開始可進行一些床上的准備練習活動。比如:被動的關節和肢體活動;病人自己練習兩側下肢的主動屈伸、內收外展動作;患側給予適當的輔助;橋式動作,即仰卧位時,雙側膝關節屈曲立於床上(患側不穩定時給予扶持)、讓病人抬高臀部。進而進行起坐訓練、站立訓練、單側負重練習等。 步行前站立的姿勢:立正位、眼睛朝前看、自身重量平分於雙腳上。
步行開始將重心移放患腿,健腿向前邁一小步,將重心移放健腿,患腿提起、微屈膝,向前伸,腳跟先著地,然後重心移到整個腳掌上。家人可在患側給於支撐,練習熟練後,逐漸減少支持。
要點:步行姿勢要正確,動作緩慢,初學時每次15分鍾左右,不要操之過急,否則加重痙攣、影響行走能力的恢復。
垂足的矯正:病人的垂足是構成迴旋步的主要因素。早期要正確處理患肢的位置,卧位時給子必要的被動關節活動和牽伸手法。步行練習要按步驟進行,矯正異常步態。垂足明顯影響步行時,可配矯形鞋或自製簡單矯形鞋。
●加強曰常活動的練習
當病人的功能逐漸恢復,在肢體練習的基礎上可以加入日常活動的練習,家庭日常活動的練習在中風病人的康復中十分重要。若病人能夠生活自理、不僅減輕了家人的負擔,而且對他重新參加公共活動創造條件。病人進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的活動,既訓練病人的運動功能,又訓練病人的感知和認知功能,也有益於病人的心理調整。
●保持整潔
保持床單平整、清潔、 乾燥,長期卧床病人易發生肺部感染,要經常扶病人坐起拍背以利分泌物排出,防止墜積性肺炎。保持病室安靜,注意通風,每周用紫外線消毒病室1—2次,防止交叉感染。天氣冷暖轉變時,應注意給病人加減衣服,防止感冒。
●注意口腔衛生
注意口腔清潔,凡不能進食,以及病情危重而鼻飼者,每日用生理鹽水或雙氧水做口腔護理1—2次。鼻飼管每周換1次。
●飲食注意「三低、二不、一多」
即飲食要低脂、低鹽、低糖,不要吃得過飽、不要多飲酒,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鮮魚、鮮蛋、青菜等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身體康復。同時,患者由於氏期卧床,容易發生褥瘡。此時,應給予病人高蛋白飲食,特別是維生素c和魚肝油、葡萄糖酸鋅等,以促進傷口癒合。
●側卧而睡
病人睡姿宜採用側卧位,應多採取患肢在上的體位,這樣有利於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的排出,防止吸人性肺炎。
為了避免褥瘡,病人最好睡充氣床、充水床等,而給病人大約每隔2小時翻一次身是最有效、最方便,最簡單的措施。每次翻身後輕拍病人背部,幫助排痰,但要注意翻身時盡量不要使病人的皮膚與床面摩擦
●預防尿略感染
有些尿失禁的病人會怕小便多,增加家人的麻煩而拒絕喝水,這時家人應鼓勵他多喝水,並鼓勵他自己排尿,預防尿路感染。尿失禁的病人可用導尿管集尿,應定時取下導尿管,使局部乾燥,防止尿道感染,經常用溫水擦洗會陰部。
●按摩輔助排尿
至於尿滯留的病人,可用熱水袋溫敷具下腹部膀胱,或用手掌放在病人膀胱底部輕輕按摩,逐漸加壓向下推,如有尿液排出,要繼續加壓,盡景排空。但注意不可壓迫膀胱中部,也不可用力過大。無效者最好到醫院處理。
●預防便秘
腦血管病人由於長期卧床,進食量小,特別是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攝入較少,腸蠕動差,容易引起便秘;病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抑制便意或拖延排便時間等原因也會導致便秘。所以,平時應多給病人吃香蕉等水果,以軟化大便,同時鼓勵病人定時排便和不要抑制便意,以防便秘。如大便堅硬不能排出,可用蜂蜜或香油30毫升頓服,以潤滑腸道;或用開塞露等塞入肛門,刺激排便;用葯無效時,只有到醫院進行灌腸通便了。因此,腦血管病人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應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
●糾偏良好
有一些民間驗方對治療中風後遺症病人的口眼歪斜頗有療效,你不妨從:戶選擇一二試一試:
①皂角膏
皂角60克,陳醋少許。將皂角去皮研細末,用陳醋少許,調成膏狀,口眼向右斜者貼左面,向左斜者貼右面,一日2次,連貼5日,勿入眼內。
②蓖麻仁膏
蓖麻仁10克,松香30克。上葯分別研成細末,取凈水1000毫升煮沸後放人蓖麻仁末,煮5分鍾後再人後葯末,小火煮3—5分鍾,倒入冷水中,捻收成膏,切成小塊,約3克重備用。治療時先將葯塊用火燙軟,平攤於小圓布上,然後貼於患側的下關穴。左歪貼右,右歪貼左,用膠布固定。7—10天換葯一次,可連續3~4次。
③ 塗雞血
公雞一隻。用注射器刺人雞血管中抽血適量,趁熱將血塗於病較輕之側,(左病塗右,右病塗左)或加熱後塗之。1-2小時後洗凈臉。每日1次,可連用3日。黃鱔血的療效也相當不錯,用法同前。
●蜂毒療法
用蜜蜂1隻,輕輕捏住蜜蜂腰部,將其尾部放在患處,使蜜蜂螫刺入肌體,井用手指輕輕壓其腹部,使蜂毒盡量排人人體。
●預防褥瘡
中風患者由於長期卧床,局部組織受壓過久,引起神經營養紊亂,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缺血、缺氧而發生軟組織損傷,導致正氣虛弱,氣血運行不暢而形成褥瘡。下面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
●定時翻身
每2—4小時變換體位1次,病情穩定後可增加翻身次數。翻身時動作要輕,避免拖、搠、推等動作,以免擦傷皮膚。
●放直軟蟄
對骨頭突出部位要放置氣圈、海綿墊或棉墊,使受壓部位懸空,以防繼續受壓。
●注意肢體位露
對出現癱瘓或偏癱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肢體位置,並協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每天用溫水擦洗受壓部位1—2次。對昏迷、癱瘓、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嘔吐的患者,衣服、被褥污濕後要及時更換;保持臀部、背部、會陰部清潔乾燥,用溫水擦洗浸漬部位,洗凈後局部用六一散(滑石、甘草)或凡士林塗擦。
●定時按摩受壓部位
根據病情,每天按摩2-4次,對骨骼隆起部位,每次至少需按摩3-5分鍾,以活血通經。按摩時可選用50%紅花酒精、當歸活絡酒、滑石粉等。如皮膚乾燥,可塗5%硼酸軟膏,以免乾裂出血。
●褥瘡的治療護理
除積極加強上述預防褥瘡的護理外,還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下列措施:創面膿性分泌物多,伴有炎症反應時,用1:5000過猛酸鉀溶液清洗創面後,外敷龜肝油紗布,每日1次。
糖尿病患者患褥瘡可用鏈黴素3g、滅滴靈5g、爐甘20g,制乳香5g、兒茶5g、冰片2g,共為細末,每次適量敷創面,每日1次。
●中葯治療
雙花30g、蒲公英15g、防風6g、當歸12g、白芷12g、花粉12g、乳香6g、沒葯6g、兒茶10g、芒硝30g,水煎外洗;洗後將浸此葯液的紗布敷在瘡面上,每日更換2次。用葯後壞死組織易脫落,肉芽組織生長快,創面很快癒合。
家庭康復治療措施
●按摩治療
中風偏癱患者癱肢運動不靈;可在醫師指導下,家庭成員給予按摩治療,以預防肢體畸形和攣縮,促進癱肢功能恢復。
一般採用安撫性的推摩、撫摩、捋法、擦摩、輕揉和揉捏等手法,避免過強刺激加重肌肉痙攣。在患者能主動制止肌肉的不自主收縮時,始可採用較深入有力的揉捏、擦摩等手法。按摩的重點是患側肢體。按摩上肢時應包括肩帶肌肉,以消除常起內收攣縮現象。按摩通常與體操結合進行,作為1次治療的開始或結束。
●家庭按摩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側,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關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鍾。手法適中。
按摩者用兩手由上而下埋拿患者癱瘓的上肢肌肉,然後重點按揉和捏拿肩關節、肝關節、腕關節,用左手托住患者的腕部,用右手捋患者的手指。每次5分鍾。
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側,用兩手拇指按揉背部脊柱兩側,由上至下進行,並用手掌在背腰部輕撫幾遍。每次5分鍾。
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側,用兩手拇指按揉背部脊柱兩側,由上至下進行;並用手掌在背腰部輕撫幾遍。每次5分鍾。然後用兩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癱瘓的臀部及下肢後側的肌肉群,撫摩幾次。每次5分鍾。
患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患者在背面,按摩風池、翳風、肩井穴,再按揉肩背部,並輕撫摩幾次。這一套動作進行5分鍾。
按摩手法須剛柔兼施,忌動作粗暴,方能收到治療效果。
●自我按摩方法
偏癱患者在無意識障礙或無嚴重的心功能障礙情況下,可自己按摩。一般常在發病後第3天就可進行自我按摩患側肢體。按摩手法有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捻法、抹法、陷法、摩法、拍打法、踩蹺法、捋法、撫摩法。開始手法宜輕,選用一種或幾種手法,以後手法可以靈活變換,按摩量亦可逐漸增大。
偏癱患者自我按摩時,用健肢將癱瘓的上肢放在胸前,普遍將上肢按摩1遍,然後重點按摩關節部位,肘關節、肩關節適用拿法,指關節適用捋法。能夠坐起時,用健手按摩側下肢,在大腿及小腿部位用按、推;拿、揉、摩、拍打等手法進行自我按摩;足趾以選用捻、捋等方法為佳。不能坐起的患者,用健足的足跟、足底或足旁蹬踩搓動患側下肢。這種踩蹺法對下肢功能恢復有積極作用。
●語言障礙的康復
中風患者可有多種類型的語言障礙,其中以失語症最常見。由於失語直接影響患者意願的表達及與他人的感情交流,妨礙全身其他功能的恢復。
●區別對待
了解失語類型、分別對待。對不同類型的失語患者訓練的側重點亦不問。運動性失語主要是進行言語失用的康復訓練。應著重給患者示範口型,面對面地教。訓練患者用喉部發「啊」音,用咳嗽、吹氣引導發音。語音構成後,讓患者聽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說出後半句或復述全句。對能發音但構音不清者,應及早由易至難練說詞彙。
感覺性失語主要是聽覺語言刺激訓練。如止患者聽語指圖、聽語指字;指物命名後讓患者復述等。
命名性失語主要為遺忘性,護理時應有意識地反復說出有關事物的名稱,強化記憶。
●反復示範
一般講,語言訓練越早越好,首先採用受損最小的交往渠道和患者建立感情聯系,如患者不能講話和閱讀,可用一些患者能利用表達要求的畫片,以後可採用單詞或短語卡片;如患者對口語理解很差,則可採用手勢或視覺信號,配合1—2個意義明確的單詞,避免用復雜的長句。要復誦容易聽懂的語言,同對正常人說話一樣與患者說話,用日常使用的簡單話重復地說,使其對談話抱有信心。每次訓練都應耐心,反復示範,並盡可能採用相同方式。
如患者發音不明了或發出單調緩慢的語言,要耐心琢磨患者有達的意思,如不能理解,就不要輕易點頭示意或表示同意,否則會傷害患者感情。當患者將要說出什麼話的時候,護理人員要抓住他的一點線索和患者對話,以便引起患者的活題。如患者恢復不夠理想,就不要強行高級的練習,應從簡到繁,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