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個月的寶寶做體檢時,有哪些項目是必須要做的
六個月的寶寶做體檢時,有哪些項目是必須要做的?
以上就是關於六個月的寶寶做體檢時,有哪些項目是必須要做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⑵ 孩子3歲前,需要做哪些體檢
引言:如果孩子已經三歲了,父母可以適當帶孩子去做體檢。
⑶ 新生兒需要進行哪些常規體檢體檢時需要注意什麼
在年輕人有寶寶之後,應該有一些東西要注意。例如,如果您想了解寶寶的身體健康,則有必要進行一些體檢。如果嬰兒出生後健康,那麼成年人將更加保證。然後所有新生兒都來了,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做4例,你知道嗎?快點看看,收集它,絕對使用。
第一次體檢:出生後立即
內容:第一次定期檢查嬰兒體驗,衡量寶寶的頭圓周,高度,重量,檢查嬰兒皮膚的顏色,檢查嬰兒的心臟有噪音,正常呼吸,是否肌肉張力和肌肉張力是否有肌肉張力符合標准。每個新生嬰兒都經歷了這些檢查。
第四次體檢:體檢第一步四至六周
此檢查的重點是:檢查嬰兒肌肉發育,肢體開發和智力發展。通過寶寶的頭檢查寶寶的肌肉發達。判斷嬰兒的肢體是否正常。通過智力篩查,如讓嬰兒追逐一個紅球,判斷寶寶的智力發展。此外,一些基本考試,測量高度,重量,檢查生長是否正常,心跳和其他器官符合標准。這項體檢可以說是寶寶體檢計劃中的第一步。媽媽和爸爸最好為寶寶選擇一個固定的醫院。在未來,醫生可以對嬰兒的發展普遍了解。對於大多數新手母親,我如何知道我的孩子是否健康?當然,您可以從相應的體檢中學習,所以我希望寶藏媽媽不能忽視這些檢查。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體檢只是一個簡單的緊張,權衡重量,那麼你認為太簡單了。以上是一種4路檢查,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做。這些情況很重要。只有你這樣做,你才會更負責你的孩子健康。
⑷ 寶寶8個月體檢需要做哪些檢查
體檢項目及時間表 很多醫生在寶寶8個月的時候,不會安排體檢,如果你有任何疑問無法等到下次檢查,可以跟醫院預約體檢時間,提前體檢。下次體檢將在寶寶9個月的時候進行,請按時帶寶寶進行身體檢查。 寶寶9個月體檢 第六次體檢 出生9個月 【體檢項目】: 稱體重、量身高、量頭圍、驗視力、檢查動作發育、口腔檢查、微量元素。
⑸ 寶寶平時做體檢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1、出生後立即進行的檢查:寶寶經歷的第一次常規檢查,測量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查看寶寶皮膚的顏色,檢查寶寶心臟是否有雜音、呼吸是否正常、肌肉緊張程度和活動是否符合標准。
2、四到六周體檢第一步:檢查寶寶肌肉發育、四肢發育和智力發育。通過寶寶趴下的抬頭情況檢查寶寶的肌肉發育。通過髖關節是否運動自如,判斷寶寶的四肢發育是否正常。通過智力篩查,比如讓寶寶追著一個紅球看,判斷寶寶的智力發育。另外是一些基礎檢查,測量身高、稱體重,檢查生長是否正常,心跳和其他器官是否符合標准。
3、三個月的心智發育檢查:醫生主要檢查寶寶的身體和心智是否正常發育。寶寶現在已經三個月大了,與周圍的環境有了越來越的接觸。他的眼神是否跟著物體移動,能否用目光與人交流,並對別人的微笑報以笑容,寶寶是否能把兩只手握在一起抓東西,能否握拳,這些都在檢查范圍內。
4、六個月的運動能力檢:醫生就把檢查的重點放在寶寶的運動能力和靈活性上面。大多數寶寶已經能夠在趴在床上用雙臂撐起身體,並仰起頭,還能很輕松地用手拿起物品。另外醫生會注意幾個重點:寶寶是否能夠注意到別人的目光,是否對呼喚或電話鈴有反應,是否能翻身。
5、九個月微量元素檢查:最好檢查一下寶寶體內的微量元素,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容易因為缺鈣、缺鋅,而食慾不好,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醫生會抽一滴寶寶的指血,用來做化驗,這種方法比化驗頭發更准確。
⑹ 寶寶共需做幾次體檢帶寶寶做體檢需要做准備什麼
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父母最重要的。父母,你知道嗎?定期與兒童進行體格檢查,有助於我們迅速掌握兒童的健康狀況和發育狀況。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關於兒童體檢父母知道多少?孩子需要多長時間做身體檢查?
醫院密度大,細菌多,兒童抵抗力弱,在這種環境下容易感染,為什麼?孩子去醫院了,家長最好給他准備一個小口罩。帶孩子做體檢時,家長要隨身攜帶孩子以前的體檢報告。這樣醫生就可以檢查以前的記錄,綜合評估孩子的健康狀況。血液檢查和其他體檢要求孩子在檢查前禁食,因此家長應准備好食物和飲用水,以便檢查後盡快康復。在孩子接受健康檢查的日子裡,父母應該穿著輕便舒適的衣服接受檢查。
我們必須特別注意這些問題。近年來,兒童在體檢中會出現以下主要健康問題,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健康標准,視覺問題。資料顯示,0-6歲兒童視力異常率較高。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入學的孩子中有32%反射光線不正確。視力異常是否與兒童先天發育或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有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關注孩子的視覺狀況,迅速發現孩子的視覺問題。
⑺ 帶寶寶應該做身體哪些體檢
1、出生後立即進行的檢查:寶寶經歷的第一次常規檢查,測量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查看寶寶皮膚的顏色,檢查寶寶心臟是否有雜音、呼吸是否正常、肌肉緊張程度和活動是否符合標准。
2、四到六周體檢第一步:檢查寶寶肌肉發育、四肢發育和智力發育。通過寶寶趴下的抬頭情況檢查寶寶的肌肉發育。通過髖關節是否運動自如,判斷寶寶的四肢發育是否正常。通過智力篩查,比如讓寶寶追著一個紅球看,判斷寶寶的智力發育。另外是一些基礎檢查,測量身高、稱體重,檢查生長是否正常,心跳和其他器官是否符合標准。
3、三個月的心智發育檢查:醫生主要檢查寶寶的身體和心智是否正常發育。寶寶現在已經三個月大了,與周圍的環境有了越來越的接觸。他的眼神是否跟著物體移動,能否用目光與人交流,並對別人的微笑報以笑容,寶寶是否能把兩只手握在一起抓東西,能否握拳,這些都在檢查范圍內。
4、六個月的運動能力檢:醫生就把檢查的重點放在寶寶的運動能力和靈活性上面。大多數寶寶已經能夠在趴在床上用雙臂撐起身體,並仰起頭,還能很輕松地用手拿起物品。另外醫生會注意幾個重點:寶寶是否能夠注意到別人的目光,是否對呼喚或電話鈴有反應,是否能翻身。
5、九個月微量元素檢查:最好檢查一下寶寶體內的微量元素,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容易因為缺鈣、缺鋅,而食慾不好,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醫生會抽一滴寶寶的指血,用來做化驗,這種方法比化驗頭發更准確。
⑻ 四個月寶寶要做哪些體檢
寶寶四個月了,這時媽媽應該要帶寶寶去醫院繼續免疫接種,例如:打第二劑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和小兒麻痹口服疫苗。除此之外,一些兒童生長情況的檢查也必不可少。 四個月大的正常寶寶,趴著時已經會高高地頭抬、前胸挺起了,會發出「嗯嗯」的聲音,手可以進行抓握,當然他還喜歡將手或握住的東西往嘴裡放,因為這時,嘴是他們接觸及探索外界的主要「工具」。每天,洗澡和換尿布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刻。還有一個問題不能忽略,父母必須注意寶寶的前、後囟門有沒有過早閉合,一般來說,前囟門則在6個月左右會完全閉合,如過早得留意腦部發育是否有問題。父母一旦發現寶寶沒法做到以上述項目,就得咨詢醫生了。 四個月的寶寶必查項目 頭圍 四個月大的男寶寶頭圍約在38-44cm左右,女寶寶約在38-43cm左右,只要在生長曲線3%-97%的范圍內都屬正常值。 身高 四個月的寶寶比剛出生時高約10cm左右,但這不是絕對的,只要生長曲線不要掉太多即算正常,例如原本是97%,掉到10%就要注意了。 體重 四個月的寶寶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之後每個月約多0.5kg,6個月-1歲再多約2kg,故到了一歲約為出生時的3倍了。 追視 這時寶寶的眼球會跟著顏色鮮明的定點跑,如果醫生拿著紅色的紙片左右移,寶寶的眼球也會隨之左右移,這個動作要在寶寶四個月大之前就完成,如果四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父母就得留意了。而這時寶寶可以看到約2公尺-3公尺遠的距離。 聽力 這時寶寶會跟著聲音的來源轉頭,只要在耳朵邊發出聲音,他就會尋找聲音的來源。而醫生還會繼續追蹤耳道有無發炎的現象。 脖子 醫生會摸摸寶寶的脖子,看有無斜頸、淋巴結腫大等異常情況。 脊椎 四個月的寶寶坐著的時候已經不會搖頭晃腦了,他會直視前方,而躺著的時候,抓住寶寶的雙手拉起,上半身已經會順勢的挺起,頭同樣的也會直視前方。 心跳 醫生會聽聽寶寶的心跳速度及規律性是否在正常范圍,以及有無心臟雜音。 腹股溝 這類檢查是看寶寶有無疝氣、淋巴結腫脹。男寶寶檢查陰囊無水腫,女寶寶檢查大陰唇有無股起或有無分泌物。 皮膚 寶寶出生後出現的濕疹或脂漏性皮膚炎狀況,一般可在在二個月左右時消失,可是到了3-4月時仍然一直抓臉、甚至出現局部皮膚龜裂的情況,父母就要注意是否孩子是否患了異位性皮膚炎。 腿部 繼續觀察孩子是否有體關節脫位的狀況。 抓握 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會抓握東西了,並且會本能地放在嘴裡。 3-4個月寶寶問題集 狀況1:壓奶寶寶 有些父母會發現寶寶的奶量變少了,而且生長的速度也較以前慢,於是很擔心他是不是生病了。 醫師解釋:四個月左右的寶寶,生長速度即開始趨緩,或者因為對周遭的事物好奇而吃奶不專心,所以並不一定是壓奶。尤其是喝母奶的寶寶,媽媽會感覺孩子吃奶的頻率變得比較固定,不再一天很多次了,所以會覺得量沒有以前多,可實際上孩子已經懂得攝取固定的奶量了,而且只要不是體重不長、活力有問題、發展遲緩或大便不正常,就不必太擔心。 狀況2:唾液寶寶 父母只要留心一點,就會發現寶寶這個階段會開始一直流口水。 醫師解釋:因為他即將要長牙齒了,牙床不舒服導致口水一直流下來。由於小寶寶的皮膚極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一直有水卡在下巴、臉部,又沒有及時擦乾的話,就容易有濕疹。因此,建議父母盡量看到寶寶流口水就擦掉,但不是用衛生紙一直搓喔!只需輕輕按干就行了,以免破皮。 醫生建議:如果用清潔用品洗臉,一天一次就好了,以免皮膚變得太乾燥,而且盡量不要用有療效的葯膏擦寶寶皮膚,洗完澡後以乳液保護肌膚即可。
⑼ 爸爸媽媽需要知道,新生寶寶都需要做哪些身體檢
爸爸媽媽需要知道,新生寶寶都需要做哪些身體檢查
一、 阿氏評分(新生兒評分):是嬰兒出生後立即檢查他身體狀況的標准評估方法。在孩子出生後,根據皮膚顏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張力及運動、反射五項體征進行評分。正常新生兒評分應達到10分,評分7分以下的新生兒考慮患有輕度窒息,評分在4分以下可能患有重度窒息。大部分新生兒的評分多在7- 10分之間。
具體評分標准:
1、皮膚顏色。全身皮膚紅潤為2分;手腳末稍呈青紫色,軀干紅為1分;全身呈青紫色為0分。
2、心率。心跳有力,每分鍾超過100次為2分;心跳微弱小於100次/分鍾為1分;聽不到心音為0分。
3、刺激後反應。哭、反應靈敏為2分:痛苦表情為1分;刺激無反應為0分。
4、肌肉張力及運動。如果嬰兒活躍程度正常、肌張力正常,打2分:如果只有手腳略微彎曲、肌張力低下打1分;如果嬰兒松軟為0分。
5、呼吸。呼吸良好、哭聲響亮為2分;呼吸微弱、不規則、哭聲低為1分;沒有呼吸為0分。
二、新生兒滿月(28天)體檢:
1、測身高及體重:這是了解新生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至53厘米,體重在2550克以上,平均3000克左右。
2、頭部:觀察頭顱的大小和形狀,輕撫寶寶的頭皮,以感覺骨縫的大小、有無血腫。
3、頸部::有無斜頸,活動是否自如,用手指由內向外對稱地摸兩側,以感覺有無鎖骨骨折。
4、胸部: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呼吸動作是否協調,頻率應在每分鍾30-45次,有無呼吸困難。用聽診器聽肺部的呼吸音。
5、腹部:先看有無胃蠕動波和腸型,然後用手輕輕撫摸,感覺是否腹脹及有無包塊。臍部有無臍膨出,殘端有無紅腫及滲液。
6、臀部:皮膚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7、眼睛及耳廓:將紅球放在距雙眼30厘米左右的地方,水平移動紅球,觀察寶寶的雙眼能否追視紅球; 足月新生兒耳廓發育好,耳廓直挺。
8、生殖器及肛門:注意有無畸形,男嬰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陰囊。
9、四肢:有無多指或並指,雙大腿能否攤平,以了解有無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三、新生兒42天體檢:主要是身長、體重、胸圍、頭圍的測量,嬰兒智能發育的評價5項,通過檢查可以讓媽媽了解寶寶的成長發育速度,是否健康等。(不僅是新生兒在42天後需要檢查,產婦也需要做全身的檢查哦!)
四、新生兒出生進食48小時後的檢查:在新生兒出生進食48個小時後,由腳掌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陰干後封袋寄至篩檢中心檢查,可檢驗是否有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