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體檢都檢查什麼項目
一般常規的體檢項目包括抽血、心電圖、B超和放射科檢查(包括DR拍片或CT檢查),以及身高體重、血壓、大便常規、尿常規等基本項目另外,還有內科、外科、五官科、眼科的項目。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體檢前需要注意的地方。
體檢前需要空腹8~12小時
檢查完空腹項目(驗血、上腹部B超等),可先進早餐。
空腹主要是針對一些容易受進食影響的特定項目:腹部超聲、血糖、血脂、生化、代謝等檢查。
腹部超聲檢查要禁食
要求禁食是因為飯後整個消化系統就開始活躍起來:膽汁在分泌、膽囊在收縮、消化道蠕動增多增快、胃腸道內氣體、液體量會增加……這會嚴重干擾超聲這種依靠實時反饋的檢查。
空腹抽血
血糖、血脂、生化等指標也受進食的影響。進食後食物分解為小分子進入血液,影響各種指標,除非是急診,否則這樣的結果沒有太多參考意義。
8小時前停止進食可能還不夠,禁食之前一段時間也不能吃太多夜宵,尤其是喝酒,因為酒精會損傷肝細胞,導致體檢中的轉氨酶指標升高,影響檢測結果。
CT檢查放輕松
做胸部CT、腹部CT時,醫生會指導他們吸氣、呼氣、屏氣,但是往往當患者聽到CT儀發出響聲看到指示燈的閃光和儀器的轉動就出現緊張情緒,也忘記了屏氣了,這樣會影響顯影質量。其實,做檢查時,患者只需要根據醫生的指示做就行,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負擔。患者可以提前在家裡進行些簡單的屏氣訓練,如腹式呼吸練習
在做腹部CT前,可以喝一瓶水,讓胃中充滿水,這樣可以讓病變部位的顯影更明顯。
需要憋尿的B超
做子宮附件、輸尿管、膀胱或前列腺彩超時需憋尿,使膀胱充盈後才能進行。
不要戴隱形眼鏡
如果在查視力前匆忙摘下隱形眼鏡,不僅刺激眼睛,眼屈光系統得不到調節,還會直接影響裸眼視力的檢查結果。帶框架式眼鏡的患者,應提前將眼鏡摘下,讓眼屈光系統充分調節好。檢查視力前,不要滴眼葯水,否則視力會更加模糊。
女士還要注意這些
●盡量不化妝
很多病症可以從生理檢查出來,但也需要從面容的狀態來結合判斷。化妝會改變真實的狀態,尤其看中醫時更要注意不要化妝,所謂望聞問切,第一步即是望。
●不穿戴金屬的衣服、配飾
高密度的物品如玉石、金屬首飾,甚至有些衣服的拉鏈,或者是內衣里的金屬材質,對於DR拍片或者是CT檢查都有極大的干擾,都不能穿戴,否則很可能影響檢查結果。
●不穿連衣裙、連褲襪等
做心電圖、B超時,需要讓儀器直接接觸皮膚,需要露出胸口或腹部,所以聰明的你可以穿上下分開的套裝,不要穿連衣裙、連褲襪。檢查時,還要將手機、鋼筆、鑰匙等物品放在一邊。
●做婦科檢查和超聲項目
注意避開經期,最好在月經結束後3~7天,檢查前兩天避免性生活、陰道灌洗。
體檢就是在一個人正常的生活狀態下進行一次檢查,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充足睡眠,不要過度勞累,保證合理飲食。
❷ 入職體檢都查哪些項目
1、外科檢查
新員工入職還需要檢查外科,外科檢查是醫生通過看、觸摸檢查皮膚、脊椎等是否有病變。
2、肝功能
新員工入職體檢的項目主要檢查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這四項,對肝臟健康進行系統檢查,如各種肝炎、腫瘤等。
3、胸部透視
新員工入職體檢的項目,也就是常說的X光檢查,主要是肺部健康狀況進行檢查。這里要提醒那些計劃懷孕或已經還有的人群,不要做胸透,這對孩子對健康有副作用。
4、心電圖
這是檢查參加入職體檢者心臟是否健康,主要是檢查入職體檢者是否有心律失常。另外,對於心肌缺血和其他非循環系統疾病,心電圖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5、內科
主要是針對參加入職體檢者的心、肺、肝、脾、膽囊、神經系統檢查。
6、眼科
檢查參加入職體檢者的視力狀況、眼瞼、結膜、眼球、是否色弱、等等。另外,通過眼科的裂隙燈檢查,可以發現入職體檢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壓。
7、血常規
血常規有18個項目,主要是檢查入職體檢對象是否有炎症,血液病或者貧血等等。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數、白細胞數、血小板數、血紅蛋白等等18項指標。
❸ 一般體檢主要都是哪些項目
主要檢查骨密度、心電圖、B超、X光檢查、心血管檢查、眼底、動脈硬化、血糖、血脂、血流變和腫瘤篩查等。
加上其他的體檢基本檢查項目,包括內外科、胸透、腹部B超、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
中老年人的身體功能也沒有年輕時候好了,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因此,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三個月或半年左右。特別是步入60歲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左右,如果有條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醫生主持檢查,以便全面、系統地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和對受檢者進行健康指導。
❹ 一般正常人體檢有哪些項目怎麼選體檢項目
我上次去美年大健康體檢時候,他們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選擇體檢項目主要看年齡和病史或家族史。美年官網上有很多套餐可以選擇,各個套餐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最簡單的就是根據年齡來選體檢套餐,基礎的項目有身高、體重、心電圖、血壓、腹部B超等,年紀大的套餐內增加了胸部CT、甲狀腺彩超、腫瘤篩查等。
❺ 體檢哪些項目
1.醫院和一般體檢機構的體檢套餐還是比較全面的。不過我也選出了一些常規套餐里可能遺漏的重要項目,把它們總結成「123」,建議你千萬別漏掉:1種細菌:幽門螺旋桿菌;2種病毒:HPV病毒、乙肝病毒;3種必要檢查:男性要查肺部低劑量CT、胃腸鏡、前列腺超聲+PSA;女性要查肺部低劑量CT、胃腸鏡、乳腺的超聲或鉬靶。2. 很多人會忽略胃腸鏡,但它能夠有效查出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檢查前需要空腹。3. 建議如果沒有家族消化道癌症病史,可以從40歲開始胃腸鏡篩查。如果你的家族有消化道癌症病史,那麼建議從30歲就開始。4. 如果你覺得胃腸鏡太痛苦了受不了,那麼你可以預約無痛胃腸鏡,需要提前一兩天住院,但是做的時候能有效減少痛苦。5. 如果你第一次胃腸鏡檢查沒問題,那麼未來每3-5年篩查一次就可以,不需要每年都做。6. 篩查肺癌,建議做低劑量螺旋CT(LDCT),比傳統胸片更好。有研究指出,76%小的肺部病變通過胸片發現不了,而低劑量CT可以。7. 查肺癌的年齡建議從40歲就開始,每年一次。現在肺癌的發病女性患者增多,不吸煙的患者也增多,不是不吸煙就一定安全。8. 男性還建議做PSA+直腸指診,可以有效預警前列腺癌,一般建議男性50歲開始檢查。若檢查有異常,需要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或者穿刺活檢。9. 如果家族中有前列腺癌病史,那麼建議男性別等到50歲了,到了45歲就立刻做。10. 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是宮頸癌,預防它,30歲以下的女性可以只做TCT檢查,如果是陰性,每三年做一次就行。如果是30歲以上女性,建議做TCT+HPV兩種檢查,不要缺任何一個。如果結果呈陰性,未來可每5年做一次。 11. 女性健康另一大殺手是乳腺癌,40歲以下的女性推薦每年做一次乳腺超聲。40歲以上的女性、家族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應每年進行一次乳腺超聲+鉬靶,必要時還可輔助磁共振。鉬靶的優勢在於,能夠發現細小鈣化的地方,而超聲很難發現。12. 還有一種危害健康的細菌大家容易忽略:幽門螺旋桿菌,要通過碳13呼氣試驗檢測。如果你常有口腔異味、胃部不適、反酸噯氣,或者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更應該每年都做這一檢查。13. 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炎、胃潰瘍、胃癌極為相關,萬一感染還會傳染別人,一定要盡早治療,治癒率高且不易復發,成人治癒後每年復發的概率僅為1-3%。14. 幽門螺桿菌檢查,18歲以上的成年人都建議做,但不建議18歲以下的人做。因為對未成年人,即便查出陽性,治療需要服用2周的抗菌葯,對腸道菌群的影響遠大於成人,所以還是等成年了再查。15. 還有一些機構宣傳「更全面防癌,做PET-CT項目」,但我不建議做。因為PET-CT不是針對健康人的,而是針對癌症病人的,用來明確腫瘤的轉移程度,或者是針對已經腫瘤標記物異常、常規篩查又找不到腫瘤部位人做的。你體檢沒有異常,就沒必要做,輻射還大。16. 還有某些機構推薦,但其實沒必要做的項目:「一滴血查癌症」「生物電查數百種病」,這些沒有科學支持。查性激素、骨密度,只有已經出現了某些病症的人才需要,健康人即便查了,也沒有有效的干預措施。17. 雖然現在世界范圍內的癌症篩查指南都建議從50歲開始查。但是這些年,癌症的發病趨勢越來越低齡化。保險起見,我建議你把第一次精準癌症篩查的年齡提前到40歲,因為40歲之後患癌風險呈指數倍增長。18. 如果你的家族有癌症病史,而且直系親屬患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父母),那麼建議回憶一下病人發現癌症的年齡,減去15歲,就是病人的子女應該開始篩查的年齡。比如,你的父母在60歲查出了結腸癌,那麼你自己應該在45歲時就開始篩查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