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有的孩子長大後對父母厭惡至極
1、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過於嚴厲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便開始成為嚴厲的代表,在孩子面前成為了一個無所不能、霸道強勢、做什麼都是對的人。似乎全天下的父母都一致認為孩子聽話乖巧才算是自己教導有方,因此孩子必須要言聽計從,否則面對的不是一臉怒容就是打罵。當然,孩子在無知懵懂的年齡時父母教導的話字字句句都十分有道理,不認真聽取的確會犯錯吃虧,自然在心中認為父母是高高在上的強大的值得崇拜。
其實,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完全可以抽出時間去主動跟孩子聊天,聽聽孩子說一說每天經歷了什麼事情,也與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工作中的事情,創造親子時光和尋找共同話題。同時盡量不要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只會責備和訓斥,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孩子的感受,讓孩子願意對父母敞開心扉把心裡話說出來。
每個人都是從一個無知懵懂、無比依賴父母的孩子漸漸長大成一個各方面都比較獨立的大人,我們很多人都聽到過自己父母的抱怨,抱怨我們長大後與父母越來越疏遠,然而大多數父母很少去認真思考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期望著每一位父母都能知道自己種下的因,及時補救莫讓孩子與自己疏遠。
2. 開始越來越討厭自己父母,究竟是怎麼回事
1.溺愛
其實父母溺愛孩子的根本原因是對孩子童年的憐惜,他自己也是抗拒成長的。這種心理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希望通過不讓孩子參與到沉重的現實生活中來,來治癒自己已經太努力了。但這並不能真正治癒受傷的自己,反而會導致孩子失去訓練生存能力的最佳機會,最終在社會競爭中處於劣勢。真正的治癒是建立在成長的基礎上的,一定會產生新的活力,而不是蒼白無力的修補傷口。
父母如果真的想治癒,就要學會讓自己成長,而不是阻止孩子成長,成為真正的人。愛情一定要教育,教育一定要理性。大部分家長的教育不夠理性。他們認為是不夠愛,所以拒絕理智,所以根本無法用正確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他們打亂了和孩子的界限,種下了悲劇的種子,最後問孩子為什麼討厭自己。為人父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要明白,撫養一個孩子,遠不止是看著他長大。
3. 為什麼會反感自己的媽媽,甚至厭惡
1、母親不能以身作則:
不讓孩子在吃飯時看電視,不讓孩子玩手機,自己卻玩得很開心,孩子在那裡寫作業,家長在那裡看電視劇或玩游戲,孩子就覺得心裡很不平衡,家長還是要多陪著孩子一起,讓孩子心裡感覺到溫暖。
4. 為什麼有人很討厭父母
個人理解:不是討厭,只是覺得有點不耐煩
1、父母與孩子溝通少
2、叛逆期
3、父母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句話(孩子在外面,注意多穿點衣服,多注意身體,存好錢等類似的話,不斷的說,永遠把自己小孩當成沒長大的小孩)
4、喜歡對比
5、自己還沒有感受到當父母的感覺
其實很多人還是希望與家人想電視劇裡面的"家有兒女"那樣,快樂和睦的相處
5. 很討厭自己的父母怎麼回事
我真的不知道除了我,還有和我同命相憐,甚至更慘的孩子,我也很討厭我的父母,我真的已經不能和他們交流了,他們的思想我特別想不通,或許和他們的文化少有關系吧,但是也有的父母壓根沒上過學 但是人家照樣把人做的很好很好,我也是個有點內向,並且自卑的人,我討厭回家,別人盼回家,我怕回家,別人盼過年,我怕過年,小時候經常被媽媽打,還因為不小心把碗打碎了,然後我媽媽就一腳把我踩地上,用腳踹,還是那種越打越來勁,小時候就經常說我笨,我從小就覺得自己很沒用,知道,初中、高中,每當我不會做題時我就會懷疑自己的智商,我也是個女孩子,我真的心裡承受不了自己爸媽的辱罵,那種感覺真的像用刀子在刮我的心臟一樣,一陣一陣的,我只能故作堅強,然後跑到沒人的地方,或者假裝上廁所、洗臉,然後狠狠地哭一陣,我真的好難過,真的。知道現在我也剛出來工作不久,我都23歲了,有時候看見別人的爸媽對自己孩子那麼的好,我真的好羨慕,但我又好嫉妒,我好憎恨自己。我甚至都想不通這世上還有爸媽那麼愛自己的孩子。雖然逢年過節我也會回家,該給他們買的,我也會毫不吝嗇的去買,可是我與他們直接已經沒有了那種親情,我該盡的義務,我也會盡我最大努力去給他們,畢竟我從一生下來就在花他們的錢。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出生在這個家庭。
6.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反感父母
因為我們的長輩希望我們少走點彎路,把他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通過教育的方式教給我們,所以長輩總是喜歡教賣兆育我們。我們反感的不是長輩的教育,而是由此戚笑帶來的被否定的感覺。
長輩用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經驗。除去極端部分,大多數內容都是一個時代的主流思想。每個年齡階段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長輩只是比我們多看了一些。就像20來歲的我們,理解不了42歲的想法。長輩不是哲學家,他們能說出經驗帶來的結論,卻很難解釋。或者給出的答案過於牽強,讓自己無法接受和滿意。
長輩說要事業為重,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明明愛情也難得。長輩說要結婚生子,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明明單身也很好。未給出的答案,就像潘多拉魔盒,引誘著我們的叛逆,總覺得長輩在刁難自己。人生就是一本無字天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長輩特別愛說這么一句話:等你到我這個歲數你就明白了。在我們看來是年齡經歷的顯擺,對長輩來說卻是無從說起的無奈。
長輩教育高配含我們的初心,除了為我們好,也是希望我們不要添亂。曾經我帶過一個熊孩子。他很懶,手裡拿著生雞蛋,想直接丟到桌子的碗里。我說這樣會碎的,你必須走過去放。他不聽,非要扔,最後還要我抹桌子擦地板。
如果他這個行為,決定的不是雞蛋的命運,而是人生呢?一人幸福全家歡樂,一人遭殃全家悲傷。因為深深愛著你,所以不希望你受傷害,否則我會很難過。但這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是保護傘太厚,阻礙了自己前進的腳步,還帶著為了自己情緒的自私。可就是因為愛了,才會牽動心。
我們反感長輩指點人生,彷彿自己的未來早已一眼望到底。我們反感的,是長輩否定了我們的無限可能。我們反感長輩語氣權威,彷彿自己的選擇全都是錯誤答案。我們反感的,是長輩打擊了我們的自信意識。我們反感長輩照本宣科,彷彿自己的人生不過是步人後塵。
我們反感的,是長輩剝奪了我們的自由意志。長輩說的很多道理,都是切身經歷後的感悟,大多數都很准。因為我們沒有到長輩的年齡,所以還能肆無忌憚地抗議。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靈驗的實在有些可怕。可道理就是這樣奇怪的東西,你不去經歷,就永遠不懂。
7. 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大,反而會越來越討厭父母
應該是父母的嘮叨,讓子女感覺到厭煩吧。畢竟對於子女來說,如果父母過多的在子女面前嘮叨或者是管束子女的話,那麼作為子女的,有些應該會直接感覺到厭煩,甚至是演變成討厭自己的父母,不想和自己的父母說話。雖然這樣很容易產生家庭矛盾,而且父母對子女的愛過於小心了,因此才會造成雙方之間的矛盾。
久而久之,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此時子女的心中已經開始討厭自己的父母了,甚至是不想見到自己的父母。畢竟這種討厭是一種情感的作祟,子女將生活中的不愉快以及在父母身上遇到的一些心煩的事情,全都強加在父母的身上。
而父母則是依然按照自己疼愛子女的方式繼續和子女交流,也不會去詢問子女需不需要,甚至是不經過子女的同意就任意為之。這樣的話,對於子女來說,只會讓他們對自己的父母越來越厭煩。不過,討厭也不是真的討厭,畢竟誰會真的去討厭自己的父母呢!
8. 為什麼會越來越反感父母
父母跟我們之間畢竟相差二三十歲,互相對問題的看法不一樣,會有代溝,但是我們不能反感父母,他們也是為了我們兒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