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到底傷過多少人
很多人說「我是為你好」真的很傷人,然而還有很多人雖然沒有說過這句話,但做的事情都懷有這樣的信念。所以,今天我想要分享一下「我是為你好」這背後有著怎樣一種期待,拿在這里最常見的父母和孩子來舉例。
孩子的存在對父母來講意味著什麼?
或者一個更加簡單的問題是:孩子是什麼?所有父母都會說一句話:「孩子是我的。」這句話的內涵可廣泛的不得了,孩子是我的什麼呢?答案就有很多了。
在課堂上我們收到的答案有:孩子是我的繼承人、天使、精神支柱、心靈伴侶、意志的延伸、未能完成心願的實現者、養老保障、情感寄託、資產投資、附屬品、養老保障、知心朋友、玩伴寵物、出氣的沙包、炫耀的對象、光宗耀祖的工具、包袱累贅、丟臉的原因... ,最恐怖的答案是孩子是我生命的一切。
所有答案都有了,就是沒有把孩子當孩子看也沒把孩子當成一獨立生命體來看待。
「我是為你好」,核心的問題當然是我們對孩子的定位是什麼,而這些定位通常跟生命中的事實無關,絕大部分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意願,甚至可能是無法實現的幻想。
B. 一句為你好,究竟給孩子造成了多少心理陰影
「都是為了你好」這是多少父母的常用語。
C. 那些被父母一句「為你好」給毀掉的情侶,後來怎麼樣了
01
上周末浪回家,從父母口中得知一驚天大八卦:表哥原定明年年初的婚禮取消,並向女方提出退婚。
剛聽到這消息時我一臉懵逼,據我所知表哥與他女朋友從大學相戀至今,感情肥腸好,怎麼突然說掰就掰?
好奇地追問原因,父母說是舅舅嫌棄女方是外省人,家境又不好,所以棒打鴛鴦。
聽說舅舅還指責表哥:「你可以和這女生玩玩,但結婚,免談!」
我三觀簡直被震碎,對輕言放棄的表哥更是恨鐵不成鋼。
這件家族「醜事」讓我想起前幾天微博的一個熱搜話題:
被父母一句為你好給毀了的情侶。
底下評論許多,大多是為沒結果的愛情遺憾,其中帶著對父母的譴責。
「我和初戀男友是我母親反對黃了的,分手後本來煙酒不沾的前男友是抽煙喝酒都全了,分手四年後不幸肝癌去世,我覺得我就是間接的劊子手。」
「初戀,被拆散,原因是嫌棄他家窮。結果他現在開廠自己當老闆了。而我聽從父母安排嫁了個媽寶男,三天兩頭婆婆就找事。」
「相遇相愛,三次上門提親,父母拒絕,從此消失。十六年後的2017年4月26日,偶遇,四目相對。意外的我們語無倫次,留下聯系方式,做不成夫妻就做最好的朋友。」
乍一看這些熱評時,我深深鄙視那些自以為是的、打著為你好的名號實則限制你戀愛自由的父母。
但細想之下,有些父母的「為你好」也未必沒有道理。
02
我見過不少人違背父母意願,堅持與所謂的真愛在一起,最後落得被綠被拋棄的下場。
幡然醒悟後他們也總愛說這樣一句話:「要是當初我聽了父母的話,就不會被騙了。」
凡事不能只看一面。
有些父母拆散情侶的「為你好」是說一套做一套;有些父母的「為你好」,是通過自己的閱歷看出對方的品性,看出了雙方的不合適。
你怎麼分辨他們是對是錯?
除了父母的意見,愛情總會遭遇來自四面八方的指手畫腳,親人、好友甚至是陌生人,都可以影響你認定的感情。
接受他們的意見可能會造成戀情失敗,不接受也可能會悔恨終身。
那你聽還是不聽?
03
有句老話說得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處對象的人是你,娶老婆嫁老公的人也是你,為什麼不能自己拿主意?
愛情與婚姻就像穿鞋子一樣,合不合適你心裡有數,別人哪知道你有沒有縮著腳趾裝合腳。
對方愛不愛你,你能從他為你做的事,望你的眼神就可以看出;
對方靠不靠譜,你可以看他是否每次都遵守承諾,盡管是件很小的事;
對方品性如何,觀察他對旁人的態度,你便可以了解清楚。
如果你連你愛的人,都需要通過他人的話語來判斷他,那叫什麼狗屁愛情。
還有,別常老嚷著真愛真愛,要是真愛你會輕易讓他離開嗎?
那些評論說因為自己父母才導致當年分手的那些網友,把愛情失敗的原因都歸結於父母,然後裝情聖地懷念過去。
但自己有沒有責任,心裡還沒一點13數嗎?
聽我一句勸,
別把自己的愛情與婚姻賭在別人身上。
D. 很多的一句為你好,究竟有多傷害孩子
有多少父母因為一丁點兒小事就訓斥、打罵孩子。有的父母可能對孩子說:我打你罵你,這是為你好!父母不管你誰管你?讓孩子不但要承認錯誤,還要對父母心懷感恩。但實際上,有的父母之所以打罵孩子,可能是因為單位受了別人的委屈;可能是因為孩子吵鬧,耽誤了自己的休息。有的父母總能為自己打罵孩子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一個最好的借口就是我為你好!
有多少父母,說過同樣的話,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希·佛洛姆所言:「那些自我犧牲的的父母對子女通常都有著深入骨髓的無意識依賴心理和自我價值感缺失的問題,他們戴著以道德為名的面具,束縛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不好意思,我的親人還真沒有這樣的,倒是在單位這種自私自利虛情假意的人特多,所以我經常告誡自己,職場上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利益!
E. 父母的為你好有多害人
父母的為你好大部分都是好的,並沒有嚴重到害人這個地步。
當遇到與孩子相關的事情時,父母不要急著做決定,先問問孩子,對於這件事情是什麼樣的看法、應該如何解決。然後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給予一些可行性的建議,而不是替孩子做決定。
比如,當孩子早戀了,不要急著收繳孩子所有的通訊工具,苦口婆心一番勸說。而是試著,問問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對方,對愛情有什麼看法。
想起一個泰國短片《先別急著罵孩子》中,當媽媽看到滿身污泥的孩子從幼兒園出來時,孩子還沒開口,便開始喋喋不休責怪孩子。
其實孩子並不是淘氣,而是為了幫助園丁爺爺搬花盆。
得知真相後的媽媽們淚流滿面,紛紛表示誤會了孩子。
所以多給孩子解釋和溝通的機會,多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才是為人父母最高級的做法。
F. 一句為你好給孩子帶來哪些陰影
序言:生活當中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和孩子說一句話,我是為你好,我是為你好這樣的一句話會給孩子帶去很多的陰影。父母一味的為孩子做主,這樣會導致孩子在長大以後變得非常的沒有主見,即使家長自認為是對孩子好,也應該適當的學會放手。讓孩子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父母不應該在任何時候都主張性的為孩子做主。
當孩子面臨5~6歲的時候,就應該果斷性的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不要總是去管著孩子。讓孩子完成自己的想法,比父母的教導來的更有教育性,父母雖然不會害孩子,但是卻從來不會問一問孩子的想法。要尊重孩子,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早早的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闖一闖。
G. 父母經常把「為你好」掛在口頭上,讓我非常煩躁,我該怎麼辦
引言:父母經常把“為你好”掛在口頭上,會讓孩子感到煩躁,在這種情況下要跟父母好好溝通,說明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長與自己的孩子鍵鏈相處起來都不是特別的愉快,經常把“為你好”掛在口頭上,導致孩子比較反感,但其實只要父母可以真正的尊重孩子並理解孩子,那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模頌也是比較簡單的,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分析一下,遇到這種情況孩子應該怎麼辦?
三、小結
在與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旦亮鄭,要告訴父母,自己已經長大有自己的想法,知道什麼該做,知道什麼不該做,並且告訴父母,在正常情況下不要過多干預自己的生活,但當自己出現錯誤的舉動,或者是做了什麼過分的事情時,表示父母可以及時干預,幫助糾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不要太過干涉孩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