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同是自己親骨肉,為什麼父母總是偏愛最小的孩子
因為有老大的存在,老二的危機感會更強,也就更會討父母歡心。
不少父母都反映,自從老二長大一些,開始懂點事的時候,他們就顯得比老大更有眼力,似乎更能讀懂父母的小心思,也會在自己想要對老大發脾氣的時候,及時出現調節一下氛圍。大概正是因為老大的存在,讓老二更有危機感,老二迫於「形勢」,也會更討父母歡心,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父母在對比了兩個孩子的反差後,才會不自主地更偏愛小的那個孩子。
父母內心感覺更小的那個孩子,會更需要自己,於是不自主就會偏心。
還有一些父母表示,自己之所以會更偏愛小的那個孩子,其實是自己的心理作祟,他們會感覺老大已經不小了,有什麼事情他們會自己說,自己去要求,但是老二就不一樣了,相對來說他們比較小,各方面也會更脆弱。正是出於這方面原因,父母會感覺小的那個孩子會更需要自己,於是不自主就會更偏心。
其實有這種心理的父母還不在少數,不過這些父母不知道家裡老大可能在年齡上是不小了,但是在父母跟前他們也還是個孩子,他們對父母的愛和關懷也是很需要的,只不過形式上可能會有一些變化。這一點對父母來說也要清楚。
父母會感覺小孩子更可愛,而老大可能正是處處惹父母生氣的年紀。
鄰居大姐家兩個兒子,老大已經讀初中了,正處於叛逆期,比較調皮,平時也總是惹父母生氣。後來她家老二出生了,用大姐的話說兩個孩子一對比,立馬看出差別了,雖然帶老二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過老二因為小小的、肉肉的,也更可愛,加上老二愛笑,平時也很少鬧人。每次輔導老大寫作業都是一肚子氣,這氣也只要見到老二的時候才能消去一大半。所以不自主就會更疼愛小的。
❷ 為什麼父母老是偏愛比較小的那個孩子
我覺得這個問題里,其實是一種你的感受「為什麼我覺得,我的父母總是偏愛我的弟弟/妹妹?」
既然是一種主觀感受,那就可能不夠客觀。實際上,你的感受是沒有錯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講,父母確實關愛小的那個比較多一些。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
①父母的關愛行為主要圍繞孩子的衣食住行為主,你的自理能力比小的那個好太多了,他們覺得你不需要照顧了,所以就會在生活中照顧弟弟妹妹上多一些。所以你感覺對你關愛少了。
②你的需要更高級了,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簡單說就是,你的需要已經由生理需要(吃飽、穿暖)、安全需要升級為歸屬和愛的需要,這個階段需要的滿足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你的內心世界。可是,我們的父母往往是沒有這個能力的。相對來說,還是在滿足孩子生理和安全需要上做起來比較容易,而那正是你的弟弟妹妹們所處的階段。所以父母會更傾向於滿足他們。
③實際上,父母現在給弟弟妹妹的東西,在你像他們一樣小的時候,父母也給過你一樣的照顧。你現在長大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他們也相信你可以照顧好自己,所以會關注弟弟妹妹多一些。
所以,如果你感覺父母更偏愛小的孩子,可以真實地向父母表達你的感受,並且給父母要一個「愛的時間」,在這個「愛的時間」里,只關注你,全然的跟你在一起,當你滿足以後,自然就不會介意父母對弟弟妹妹在生活上的照顧更多一些了。
當然這裡面,我們不討論重男輕女的家庭。我見過很多家庭,上面是姐姐,下面是弟弟,父母對弟弟確實是偏愛的厲害,這種觀念家庭里的女孩子,勢必是受傷的群體。只能期待趕緊長大,學會自己愛自己。
❸ 為什麼家長都喜歡小孩子
因為在父母眼裡,孩子是自己的驕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家長對孩子最大的夢想。
第一、寄託
父母總會有自己未完成的願望,或者憧憬卻沒到達的高度,所以他們會努力培養自己的孩子,希望能讓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自己沒有實現的東西,就好比運動出身的父母總會希望孩子能繼承自己的運動天賦,更加努力刻苦,爭取日後為國爭光站在金牌領獎位。孩子總是被父母寄託厚望,能比自己父母現在所處在的境界高一些。所以說時代在進步,每個家庭的未來也在往前行走,孩子就是父母看到希望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