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的榜樣英語怎麼說

父母的榜樣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3-07-31 04:49:10

Ⅰ 如何用英語介紹我的爸爸媽媽,並翻譯

I have a busy father and a kind mother.My father is a businessman. He is 42 years old. He is short. He likes reading newspapers after meals. He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 He goes to work by car. He has got a nice black car. He often plays golf with his friends on the weekend. He does not often eat dinner with us.My mother is a housewife. She doesn』t work. She stays at home. She is beautiful. She has long hair. She does housework in the morning. She often goes shopping in the afternoon. She is kind, but she is strict with my study. She likes reading. She watches TV at night, too.I love my parents. And they love me too.
我有一個忙碌的爸爸和一個慈祥的媽媽。爸爸是一位商人。他今年42歲。他不高。他喜歡飯後看報紙。晚上的時候他會看電視。他有一輛黑色的漂亮的車。他開車去上班。他經常和朋友在周末的時候打高爾夫。他不是經常跟我們一起吃晚飯。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她沒有工作。一般呆在家裡。她很漂亮。她有一頭長發。她上午的時候做家務。下午的時候去購物。她很和藹,但是對我的學習要求嚴格。她喜歡看書。她晚上的時候也看電視。愛我的父母。他們也很愛我。

Ⅱ 父母親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漢譯英

Parents should be the good example for their kids.

Ⅲ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導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家長離不開關系,需要家長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下面為大家分享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1

1、參與孩子生活

想辦法和孩子互動。像是一起運動、談論電視節目,或准備晚餐。這些活動可以讓你有機會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2、實踐言出必行

嘗試練習你訓誡的東西。孩子,尤其是青少年,當你沒遵守家庭規則時,他會知道。你可以教導孩子不能打別人,但你也不能打他當作處罰,避免造成孩子混淆。

3、健康生活習慣

透過良好的飲食和定期運動來灌輸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要讓你的身體和外表在孩子面前有負面的評價。鼓勵孩子從事運動,這樣他在未來就可以擁有健康。

4、尊重善待他人

不論是年輕人或是老年人,都應該要尊重和善待他們,如果你在孩子面前不尊重別人,等於是在教他,別人都不重要。

5、承認自己錯誤

榜樣也是人類,如果你發現自己犯了錯,不要失志。承認自己的錯誤,汲取教訓,並努力超越自己。如果為了這事苦惱或憤怒,只會讓孩子用同樣的方式去應對。

6、要顯示價值觀

父母的'道德和移情行為可以灌輸孩子強而有力的價值觀,幫助抵銷新聞、媒體對孩子價值觀產生的負面影響。

7、解決問題能力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需要各種問題的指導。家長可以和孩子分享個人經驗和決策能力。用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應對在產生的矛盾。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1、影響性格行為

孩子都會學習爸媽的言行舉止,因為人家會說言教不如身教,你的行為和價值觀都是孩子會學習,因此應該要表現好的一面。

2、影響人際關系

孩子和人互動的方式,就跟爸媽的一樣。所以爸媽如果對人謙恭有禮、樂於助人,孩子一定也會尊敬別人、幫助別人。

3、影響孩子成就

爸媽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決定了未來孩子的成就有多高。爸媽教導孩子自信、勇敢、冒險,孩子一定會比較遠於追求夢想,比較容易有成就。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2

作為榜樣的父母需要避免哪些誤導孩子的壞習慣

1、不耐煩

工作繁忙壓力大,回到家看到孩子又吵又鬧,你終於忍不住大吼起來:「怎麼老是哭啊哭啊!別哭了,真是個煩人精!」

提醒:一個自尊並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成人的尊重。

2、不迴避

結婚多年,你和愛人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著孩子的面吵翻天。

提醒:我們的敵對、爭吵,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

3、太「大方」

你勤儉持家,捨不得給自己買新衣服,可是對孩子卻很大方,從不教他節省。

提醒:我們的這種「愛」,會使孩子只懂得得到,不懂得付出。

4、不關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裡,總是習慣性地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里過得怎麼樣?」一邊問,一邊忙著做飯,整理房間,或者看報紙。

提醒:我們的行為好像在告訴孩子:我並不關心你的答案。於是,孩子從我們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重,並學會敷衍別人。

5、不認錯

你的孩子為爭奪玩具而跟別的小朋友吵架,你的懲罰有些過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後一致,於是從不把話收回。

提醒:我們犯了錯誤,拒不認錯,孩子也跟著一錯到底。

6、愛抱怨

朋友爽約,你對孩子和妻子抱怨:「以後別再理他了。」

提醒:你讓孩子看到,在面對失望的時候,我們沒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是一味責備和埋怨別人。

7、不娛樂

孩子吵著要你給他講故事,可你總是不停地忙著其他的事情。

提醒:我們的行為舉止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家庭中只有家務沒有游戲。

8、愛爭執

你和孩子排隊在超市等著付款。一位婦女插隊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與她理論,最後爭吵了起來。

提醒:我們的做法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使孩子誤以為吵架、謾罵乃至打架都是解決沖突的好辦法。

9、撒謊、推託

你是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老師請你幫忙寫幾篇小文章用在園報上。可是你一直很忙,後來你打電話給老師,告訴她你病了,讓她再找其他家長來寫。

提醒:沒有嘗試就先退縮,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後,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託。

10、說配偶壞話

婚姻之路終於走到了盡頭,你心中充滿了對另一方的怨恨。於是你對6歲的女兒歷數另一方的不是,並且告訴女兒:「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你從此再也不要理他/她。」

提醒:這樣做,孩子學會了恨和報復,更大的問題是,她會對自己一生的幸福都沒有信心。

11、太容忍

某一天,你突然發現愛人有外遇了!你容忍,你告訴自己:「只要他/她還要這個家就行了,你還圖什麼呢,不就是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嗎?」

提醒:我們「善意」營造的一個貌似完整的家,並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和愛。

12、不敬老

在結婚問題上,你的婆婆曾經百般阻撓,於是,婚後你從不孝敬老人,也從不帶兒子去老人那裡玩,背地裡還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詛咒老人。

提醒:不為孩子樹立孝敬的榜樣,那麼總有一天惡果會降臨到你自己頭上!

13、亂丟東西

你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妻子會把你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收拾好,從來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這樣,孩子也會養成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的習慣。

14、言行不一致

你在家總是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

提醒:我們說一套,做一套,孩子長大後會很難堅守自己的道德操守。

15、愛比較

你總是對孩子說:「誰誰怎樣怎樣,他比你強!」

提醒:我們總是用別的小孩的標准來衡量自己的孩子,這會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別人比較上,長大之後做事就會輕易受其他人影響。

16、無秩序

路上又堵車了。你將車從緊急停車道上開了過去。後面5歲的女兒問你:「為什麼我們走這邊?」你說:「這兒沒警察,也沒有攝像頭,沒關系的。」

提醒:當我們在沒人監督時違規,孩子就學會:只要不被抓住,做什麼都可以。

17、過分愛護

你在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6歲的兒子鑽進來想幫忙,你趕緊把孩子推出廚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閑事』,一邊呆著去。」

提醒:我們對孩子的「愛護」,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18、不服氣

吃飯時,你當著孩子的面憤憤不平地告訴愛人:「小王升職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電腦嗎……」

提醒:我們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孩子就學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思進取。

19、壓抑能動性

兒子試圖拆開一隻鬧鍾看個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麼?不準亂動!」

提醒:簡單地說「不」只能破壞親子關系,壓抑孩子的能動性,迫使他們轉入「地下活動」。

20、連騙帶嚇

女兒吵著要買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連騙帶嚇地說:「不聽話,警察來抓你了」、「不聽話,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提醒:當孩子證明「自己被騙了」,以後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話了…………

Ⅳ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在現在生活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一點一滴地影響著孩子的心理與性格方面的影響,因此父母做好榜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麼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呢?以下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篇1

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時時、處處、事事都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孩子人生的好榜樣。

英國教育思想家 托馬斯·阿諾德

【個案點擊】

6歲的萬萬在別人家做客時,十分沒有禮貌。回家之後,媽媽把孩子叫到身邊,嚴厲地對他說:「萬萬,媽媽發現你對劉叔叔講話時,沒有運用禮貌用語。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就是記不住!」萬萬頂嘴說:「媽媽你不能怪我,你不是總是教我要尊老愛幼嗎?你雖然愛護我,可你從來沒有尊重過我奶奶!我下次一定會記得!」媽媽聽了萬萬的話,臉剎那間紅了。

【案例解析】

父母希望孩子成為怎樣一種人,就得首先在自己言行中爭做那種人。父母是孩子終生模仿的樣板,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和品性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單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效仿源。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因此,面對天真的孩子,父母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作用,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美國教育家克萊爾曾說:「如果你自己都不準備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麼。」而「成就」在此的第一要義就是成為孩子接受的、愛慕的、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業和生活其它方面的成就。

孩子身上反映出的不良行為,其原因來自多方面,但首先應歸咎於家庭。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做父母的如果不能起到好的模範表率作用,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有百害而一無利,甚至會使他們毀滅前程。像個案中的媽媽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做到,才造成了被孩子反詰的尷尬。

孩子的任何變化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潛移默化。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處,日夜為伴,尤其未成年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依戀性、模仿性最強,而這時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最高,他們認為父母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是最標准,最美好的,對父母的一切都有強烈的模仿慾望:父母的走路說話、待人接物、歡樂與痛苦等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努力去模仿和效法,無論好壞都兼收並蓄。這種影響是在無意識中產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父母的言行舉止,猶如一本沒有文字的教科書,會潛移化地對孩子產生終生影響。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從思想品德到生活小節,都沒有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較高的社會公德,父母自己就必須成為這樣的人;要求孩子積極進取、勇敢拼搏,父母也要率先示範。只有這樣,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建議父母的方法】

父母作為孩子最早的啟蒙教育者,對孩子的影響也最深遠。父母若想成功教育子女,必須以身垂範,做孩子的榜樣。

方法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方法例示

媽媽發現5歲的孩子欣欣在接受他人禮物時沒有說謝謝,就微笑著對欣欣說:「欣欣,你好像忘記說什麼了?」欣欣顯然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說什麼,這時,媽媽對客人說:「謝謝您送給欣欣的禮物,我代欣欣謝謝您!」欣欣聽了媽媽的話,意識到自己沒有表示應有的禮貌,於是奶聲奶氣地說:「欣欣也謝謝阿姨!」

操作提示

父母不僅是一種權威,而且是孩子言行舉止標準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現在很多情況下成為孩子的參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讓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糟糕。「以教人者教已」,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質和良好習慣,父母都應具備。父母的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的力量。

方法二:父母要以身示教

方法例示

父親帶著兒子劉新去湖邊釣魚。在規定的時間之前,劉新禁不住滿腔興奮,將魚餌拋了下去,沒想到一陣動靜之後,劉新釣上來一條特別長的鱸魚。劉新欣喜若狂,父親也承認他從未見過這樣長的魚。劉新正准備把魚拿下來,父親卻制止了他:「釣魚的時間還沒有到,這條魚不能拿。」

劉新向湖四周看了看,周圍一片寂靜,除了父子倆,沒有別的人了。劉新捨不得這條罕見的魚。於是對父親說:「如果放了回去,下次不一定能夠釣到這么大的魚了。」父親說:「我知道,但你還是得把它放回去。因為時間未到。」劉新不高興地說:「這里又沒有別人。」父親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劉新看到父親堅決的神色,只好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了湖中。

操作提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來規范孩子的言行。可是這種空洞的說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裡,並以父母為榜樣效仿。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謹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絕在自己身上發生。

方法三:父母一定要嚴於律己

方法例示

媽媽帶著10歲的兒子基基在車站等公共汽車。汽車一到,媽媽立即推搡著基基上去佔座位。也許是人小鬼大,也許是眾人體諒,基基順利地佔到了一個座位。可是媽媽上來一看,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下車後,媽媽一路上不停地小聲數落兒子,諸如:「像你這樣以後還有什麼出息?」「我以後別指望你啦!」等,原來媽媽在抱怨基基只考慮自己,沒有把書包放在前面的椅子上,為媽媽搶一個座位。媽媽最後教訓基基說:「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你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操作提示

父母要求孩子言行端正,品德優良,就必須先從自己做起。父母在行為習慣上,應自覺遵守社會倫理道德和社會生活規范。父母在人格特徵上,應有廣博的興趣愛好,孜孜不倦地求知,健康、樂觀的情緒,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等。總之,父母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將使孩子把它溶化到自己的心靈深處與個性之中。

方法四:父母要說話算數

方法例示

袁飛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正下崗待業。袁飛的父母對其教育是很嚴格的:放學後不許下樓玩;作業做不完不許看電視;不許打電子游戲。如果違反,輕則責罵,重則痛打。可是這種嚴厲的教育,仍然沒有使袁飛成為一個好孩子。

原來,袁飛父母整天沉迷於「麻將事業」中,根本沒有重視對孩子的言傳身教。他們以為小孩子只要「管起來」「打幾頓」就會聽話,可結果恰恰相反。一次,父親在「連續作戰」後,帶著睡意回到家裡,卻發現兒子正和幾個「小哥們」打撲克,而且每個人的臉上都貼了不少紙條,立時火冒三丈,動手就打。

袁飛一邊大哭,一邊喊:「我作業寫完了,為什麼你能玩麻將,我就不能打撲克?」一句話問得張父目瞪口呆。

操作提示

無論何時何地,父母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決不能做那種說一套、做一套,在外一套、在家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偽君子。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不許孩子做的,父母也不該去做。要求子女怎樣做,自己先要做出榜樣。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明智的父母都會以身作則,以行垂範,來引導成長中的孩子,給孩子做出好的人生榜樣。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1、以理服人

無論任何事都要教會自己的孩子以理服人,不亂加評論,這樣孩子長大了也會是一個很明事理的人。

2、不在孩子面前爭吵

有時候夫妻爭吵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確一點,那就是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爭吵,這樣會對自己的孩子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響。

3、尊重孩子

不要小看自己的孩子,無論他做什麼事都要尊重他支持他,這樣得到尊重的孩子做起事來更容易成功,記住一點小孩子也是有尊嚴的。

作為父母的我們更應該多多鼓勵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懂得「大拇指教育」的重要性,堅決不採用「食指教育」的育人方法。這點新式教育方法需要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下我(注意事項裡面會提到),咱們來一起探討最新的教育方式。

4、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個一點也不假,有其父必有其子等等這樣的事例無處不在,這里我就不為大家一一列舉了,總之一定要多多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團隊協作能力、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等等。

5、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閑余的時候多帶孩子們出去走走,就會陶冶孩子們的情躁,讓孩子們的心情更加舒暢,老是讓孩子呆在家裡時間久了性格上就會有所孤僻。

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上面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一下,相信大家對於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吧。綜上所述,其實作為父母應盡力去做好孩子的榜樣,不要忽視您們的一言一行,這才是育兒之道。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樣 篇2

大家好,我是咱們大七班XX的媽媽,非常感謝能讓我成為家長委員會成員,我也非常願意成為幼兒園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把我們家長對孩子教育方面的意見建議反映給幼兒園,並把咱們幼兒園的回復反饋給大家。

今天,我主要想談談我的三個觀點,再介紹一下自己最近的三個做法,最後再講講自己對幼兒園教育的幾點建議。

首先,我想談談我對孩子教育的幾點看法

第一個觀點,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各個方面給孩子做好榜樣。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看過中央電視台的那則公益廣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上面講的就是一位媽媽,勞累一天回到家,仍堅持晚上給自己的媽媽洗腳,洗完之後,回到兒子的房間,發現兒子不見了,回頭一看,原來兒子給自己也端來了洗腳水,也要給媽媽洗腳講故事。這則公益廣告非常溫馨,年輕的媽媽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孩子孝敬父母。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講,模仿是他們融入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方法。嬰兒時期,模仿我們說話,孩子會喊爸爸媽媽都是我們一遍又一遍的教給他們的;長大了就模仿我們做事情,大家仔細觀察一下,肯定都可以發現,我們的孩子身上的很多行為習慣都和我們相同。比方說有個年輕的爸爸,忽然發現自家的孩子用腳丫去關電視,很奇怪,後來才想起來,是自己那天抱著他,騰不出來手,就抬起腳丫子把電視機關掉了,這個不經意的動作就被孩子學了去。

我認為,爸爸媽媽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就能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好的影響。比方說父母愛讀書,愛鑽研,在家裡一有空閑就看書,慢慢的孩子受爸爸媽媽影響,也會慢慢的愛上讀書;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尊重別人,待人接物知書達理,那麼孩子受爸爸媽媽影響,也會比較有禮貌;但如果父母回到家,只知道上網、看電視,那也別太期望孩子愛讀書——憑什麼你看的熱火朝天,我要在這里學習啊?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做到,孩子會模仿自己。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道德缺失,我們會時常慨嘆世風日下,自己不敢輕易相信別人。我想,我們大家都不想讓我們的孩子也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也更擔心這個社會把我們的孩子教壞了。我們的孩子現在還都小,受社會的影響比較小,等我們孩子大了,受社會的影響大了,那個時候我們再去引導、教育就可能有些晚了,現在不都有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慨嘆「五天的學校教育、七天的家庭教育,抵不上兩天的社會教育」嗎?尤其是很多孩子長大後,不太願意和家長交流。所以,我們趁孩子還小,還願意跟我們多交流時,盡早在孩子心裡種下善的種子,告訴孩子基本的善惡標准,這樣,孩子才不會被社會上不好的現象給誘惑。

同時,關於這個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的問題,我還想說一個重要的方法觀點——就是父母做榜樣,不止要做,更重要的是跟孩子說、給孩子講。爸爸媽媽們不能指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為孩子畢竟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時候我們做的事情,他也不一定全都能關注得到,所以,我認為家長多多給予解說、引導非常重要,告訴我們的孩子爸爸媽媽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么做,慢慢的我們的孩子都能懂了、也就能學會了。

我的第二個觀點是,品德教育比技能教育更重要,情商培養比智商培養更重要。情商是決定孩子成功與否,以及幸福度高低的關鍵因素。

抓好孩子的成績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優良的品德,讓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因為把孩子的學習問題放大到我們整個人生,我們會發現,成績確實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成績是孩子進入一個好的學校、一個好的工作單位的門票,然而一旦憑借良好的成績進入一個平台,這個平台里的人成績都是差不多的,那麼大家比拼的不再是成績,而是品德、情商,品德好、情商高的人能夠如魚得水,獲得比較好的發展,如果品行差、情商低,很難說能夠在那個好的環境里生存下去。

情商也是智商能夠發揮的重要因素,可能一個問題大家都會,一個事情大家都會做,但是有的孩子有膽量,就能爭取到機會,很多孩子信心不足,不敢爭取,就錯過了機會,這樣孩子們的差距就都出來了。

品德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爸爸媽媽們從小就培養的。一個道德習慣養成了,也就很難再改變了。

我的第三個觀點是,教育孩子要承認差異,准確定位。

就像我們自己不完美一樣,我們的孩子也不完美,所以,我們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制定孩子的培養方案。

下面,我想談談我最近教育孩子的三個做法。

一是經常關閉電視,限制孩子玩電腦的時間,讓孩子多多尋找其他快樂源泉。

電視和電腦不可能不讓孩子看,但一定要限制時間。要讓孩子用這個時間去尋找其他快樂事情,不止是電視和電腦能給孩子帶來快樂。

二是多用說服教育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少使用暴力。

因為孩子很快就可以學會我們教育他們的方式,早晚有一天,孩子會用我們對付他們的方法來對付我們。今天我們對他們惡語相向、橫加指責,明天尤其是孩子青春逆反期開始後,他也會兇巴巴的跟我們講話;如果我們多用暴力的方式制止孩子的錯誤,那麼孩子也會用這種方式和小朋友們解決他們之間的紛爭,甚至可能對爸爸媽媽也使用暴力。而如果我們多說服、多勸解,孩子也慢慢能學會和風細雨的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

三是家長做錯了事情就跟孩子承認錯誤。

作為家長,要多檢討自己,反思自己方法是否得當。不能要面子,做錯了就跟孩子承認錯誤,多和孩子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覺得一個教育專家說的話很有道理,如果一個孩子身上出現了什麼問題,那麼問題的根源一定在家長身上。老師是全班六十多個孩子的老師,而孩子是我們家人的唯一,所以,孩子出現了問題,我們一定要反思自己。從自身做起改正孩子的錯誤。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做法,下面我想談談對幼兒園的幾點建議:

一是多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二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班級和幼兒園的重要活動中來;

三是多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希望家園共同努力,把我們的孩子教育好。

閱讀全文

與父母的榜樣英語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金計發待遇說明 瀏覽:248
2018年退休幹部工資怎樣算 瀏覽:199
退役軍人養老保險怎麼在網上查 瀏覽:377
如何找父母的醫保電子憑證 瀏覽:996
關於養老院的培訓 瀏覽:841
內蒙古2016退休金 瀏覽:515
中央電視台重陽節節目 瀏覽:663
夏至前後多少天艾灸可養生 瀏覽:37
內蒙古社會養老保險今年上調多少 瀏覽:306
等待體檢結果念什麼經 瀏覽:50
老年人沒牙什麼樣營養餐適合 瀏覽:285
養老如果落下一個月沒交怎麼補 瀏覽:729
長壽生寶寶得多少錢 瀏覽:51
活到的時候對父母孝順 瀏覽:288
50歲絕經後還會排卵嗎 瀏覽:376
蘇州虎丘工地體檢什麼 瀏覽:474
50歲後規劃 瀏覽:393
南山養老護理師證怎麼報考 瀏覽:796
廣東東莞市個人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29
秦皇島有哪些養老社區推薦 瀏覽: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