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獨生家庭的父母有多少

獨生家庭的父母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3-07-18 08:20:17

A. 獨生子女父母補貼最新政策2022

獨生子女按下列確定標准有夫妻雙方只生育一個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個存活的;由社會福利機構撫養成人且沒有兄弟姐妹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2獨生子女補貼最新政策,希望大家喜歡!

2022獨生子女補貼最新政策

1、獨生子女父母獎金補貼

獨生子女父母只要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憑證件就可以領取獨生子女父母獎金補貼,每個地區補貼的金額不同,最高為2000元,領取時間為:從領證之月起到子女18周歲為止!

2、獨生子女計劃生育獎勵扶助補貼

農村獨生子女父母,因響應國家政策,在他們年滿60周歲以後,可享受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補貼,只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就可以領取!

3、獨生子女家庭傷殘扶助補貼

有勞動力才有生產力,像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如果有一個人傷殘後,會直接影響生產力,國家為了幫助獨生子女家庭順利度過困境,對獨生子女家庭子女出現傷殘情況時,可以申請補助。

4、獨生子女人員死亡補貼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如果獨生子女不幸遭遇死亡的,不論是何原因造成的,他(她)的直系親屬都能每人每月領到補貼撫恤金。

5、獨生子女教育補貼

對於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國家也會給予一定的教育補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享受高考加分優惠政;二是直接發放現金補貼。

以上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七條。

獨生子女一年補貼多少錢

第一,只要是辦理了獨生子女光榮證的父母每年都可以領到至少60元以上的補助,一直到孩子長到18周歲為止。

第二,獨生子女的父母只要是年滿59歲後,國家都會給予其父母每年960元的補助,需要說明的是,想要領取這項補貼是需要經過審核批準的,具體條件請詳詢當地部門。

第三,只有獨生子女的父母可以辦理名望證,凡持有《獨生兒女父母名望證》的夫妻,自領證到兒女滿足18周歲前,每個月可付出10元獨生兒女嘉獎費。

第四,國企工人們所熟知的退休補助,即獨生子女的父母按前提措置退休的職工,退休金加發百分之五。

第五,針對農村的獨生子女補貼政策,即村落獨生兒女戶的養老保險補助。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在購買新農保時,給予必定補助,有的處所還是全免的。

第六,獨生子女的父母,在女方年滿五十五周歲,男方年滿六十周歲時,每人享有至少1000元的一次性嘉獎。

獨生子女補貼申請流程

(一)先由所在單位將本人婚姻生育情況公示七天,公示方法,參考當地政策,有些地區採用本人持2019年度當地當月報紙拍照(照片上應能夠清晰顯示本人及報紙印發日期)進行公示,有些地區組織單位職工無記名投票調查,初步確認情況屬實後,出具獨生子女證明。

(二)到戶口所在地計生辦(一般是女方及子女戶籍地、原計生管轄區),帶單位證明材料和戶口薄(身份證)、結婚證、獨生子女證等,經查核證件、證明材料和微機檔案後,出具正規獨生子女證明。

(三)縣計衛局核實後加蓋公章,並留存相關證明材料。

(四)將計生部門證明,交所在單位統一上報教育局、人社部門審批。根據審批情況(標准數額等),報財政局批復並撥款到單位發放。

獨生子女費發放到多少歲

本省戶籍獨生子女父母,由當地人民政府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享受以下優待獎勵補助:

(一)屬於職工和城鎮居民的,從發證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歲止,每月發給獨生子女保健費十元,並可給予適當獎勵。獨生子女保健費和獎勵金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各負擔百分之五十。職工以外的其他人員由當地人民政府統籌解決。對於城鎮居民中的獨生子女父母,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時,按一定標准發放計劃生育獎勵金;(二)屬於農村居民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獎勵或者辦理養老保險;

(三)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後未再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夫妻,由人民政府給予一定的扶助金;

(四)就業、住房、扶貧救濟及子女入托、入學、醫療等方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照顧;

(五)產婦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產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護假。產假、看護假期間,照發工資,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B. 中國獨生子女家庭大約為多少

盡管已成社會熱點,但中國到底有多少失獨家庭目前仍沒有確切數據。據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斷:中國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會有1009萬人在或將在25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不用太久之後的中國,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
>>數量
1009萬家庭可能面臨失獨
易富賢的數量推斷來自於兩組數據:一個是中國從1975年到2010年共產生了2.18億個獨生子女家庭;另一個是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每出生1萬人,就有360人在10歲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歲之前死亡,760人在44歲之前死亡。
結合這兩組數字不難算出,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中有1009萬人會在25歲之前死亡。
按照醫學上49歲生育極限年齡來看,這些失去孩子的母親很少再生育自己的第二個孩子。
>>現狀
生活無助「抱團取暖」
哈爾濱的一對夫婦幾年前失去了他們的獨生女兒。女兒當時在北京讀大四,實習期間在外租房,因為長得漂亮,一天晚上回家路上遭到相識者奸殺並被殘忍分屍拋到小湯山。女兒去世後的四年間,這對父母一直在尋找兇手、打官司。四年間,他們自虐般地住地下室,吃最差的飯菜,因為他們覺得女兒慘死,自己不能有任何享受。官司四年後結束,兇手繩之以法,媽媽爬上小湯山垃圾山頂放聲大哭。
「墳墓里如果是我,該多麼幸福。」這位媽媽說。
在唯一的孩子離去後,養老成了首要問題,入住政府養老院需要兒女簽字,這讓沒有兒女的他們無處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獨父親說。此外,歧視、健康等種種問題也接踵而至。
絕大多數失獨家庭最終都開始遠離正常社會,以「抱團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面對未來的生活。
>>政策
經濟補助難解根本問題
據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國計劃生育條例》第27條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但對於這個「必要的幫助」究竟是什麼樣的標准且如何實施並沒有明確說明。
從失獨家庭的現狀來看,政府雖然在持續推進對這個群體的關注,卻一直停留在對具體的經濟政策做一些細枝末節的修改,始終難以徹底解決失獨群體目前面臨的多重生活問題。
國家計生委原巡視員、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原理事長苗霞表示,更大的挑戰還是這些父母的生活空白問題,比如未來養老怎麼辦?
>>建議
經濟、精神共慰藉
如何解決失獨家庭目前面臨的問題?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秘書長史柏年日前提出了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管齊下」的辦法。
「從經濟來講,要把對失獨家庭這樣的風險補償標准提高。」
在生活照料方面,史柏年稱:「要發展社會性的養老,包括機構養老以及社區養老。」
「第三個層面就是精神慰藉。」史柏年說,「社會公眾的理解很重要。大家應該有這樣一種意識,失獨家庭並不是問題家庭,媒體報道也不要把他們標簽化。」
苗霞認為,「幫助失獨群體走出陰影政府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也有這個責任。例如像病人在醫院搶救需要家屬簽字的規定應該考慮修改,例如社會組織可以做一些有針對性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讓失獨者走出陰影。」

C. 獨生子女父母60歲國家有什麼補貼

我國針對獨生子女家庭出台了很多福利政策,符合條件便可以領取一筆獨生子女補貼。



民法典有所規定,領取條件如下所示:

一、擁有獨生子女光榮證,每年便可以領到補助,直到子女年齡達到18周歲為止。

二、持有《獨生兒女父母名望證》的夫妻,從拿到證件起到孩子18周歲之前,每個月均可獲得補助。

三、擁有獨生子女證之後,父母只要年滿60周歲,國家便會每年給予其父母補助。

四、農村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購買新農保時國家會給予一定補助,有的地方實行全免政策。

五、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女方滿55周歲,男方滿60周歲,每人可以享有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

六、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退休之後,退休金會再加發5%。

獨生子女父母補貼類型有多種,這里簡單說明以下三種,分別為獨生子女父母補貼、獨生子女家庭一次性補助和獨生子女養老補貼。

1、獨生子女家庭一次性補助:領取人領取時需要持有獨生子女證書或證明,並且父母雙方均年滿60周歲以上,方可領取,領取方式為一次性領取。

2、獨生子女父母補貼:當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到達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之後,可以按月領取這筆補貼,也可以一次性領取,就目前來看,上海是補貼力度最大的城市,夫妻兩人可以一次性領取1萬元。

3、獨生子女養老補貼:獨生子女的家庭情況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很大,為緩解贍養老人的壓力,各地政府給出不同類型和標準的相關補貼。

在不同的地區,獨生子女家庭每月補貼所領取的金額不一樣,父母退休後,領取金額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據各省市的不同政策,查看具體的補貼方式和補貼金額。



總而言之,在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之後,當地政府都是有相關保障的,符合條件的一定要記得去申請。

D. 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多嗎

現在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因此不少家庭都已經有了二胎。不僅如此,像三胎,四胎,五胎的家庭比比皆是。先不說家庭條件如何,就是這股勇氣作為寶媽的我都是十分的佩服。

1、生孩子多的家庭,這3種好處獨生家庭比不上,到晚年特別明顯1、家庭氛圍好獨生子女的家庭,在孩子小的時候會和父母親近,但在家裡終歸是孤獨的,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和父母的代溝也會越來越大。但家裡的孩子多,就會是另外一種情況了,不管孩子在什麼階段,孩子和孩子之間總會有聊不完的話題,孩子們的話語中總會帶有歡樂,因此這種感覺肯定會影響整個家庭的氣氛。而這種氛圍到老了之後更明顯。過年過節家裡更熱鬧

2、分擔家庭壓力,特別是老人老了病了的時候,更能體會有兄弟姐妹的好論現在的孩子教育成本確實是有些高,有的人就會認為要一個孩子就可以了,再多了只會增加負擔。但是看問題要往長遠看,俗話都說,一個孩子也是帶,兩個孩子也是看,雖然小的時候是增加了一些壓力,花同樣的時間來看好幾個孩子,累是累了些,但長大了就都大了。等到父母老了以後,沒有任何賺錢的能力了,孩子多就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會造成把家庭的重擔放到一個人身上的情況。

3、不會面臨失獨的風險,特別有些老了過了生育年齡再失獨的更可憐做什麼事情都是有風險的,包括生孩子。雖然獨生子女的家庭,相對來說,享受的各種教育,各種物質都是上等的,獲得的教育資源也會更好一些。但如果家裡唯一的孩子出現了意外,這可是對家庭致命的打擊。因此雖然孩子多的家庭起初會有一些壓力,但他們不面對這種失獨風險。

4、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家裡的孩子多,競爭也就很多,自理能力也就會越強。家裡的孩子多了,父母有時候會很忙,很多的細節也不是能一一照看到的。就像吃飯或者穿衣服,家裡的孩子多,家長肯定早早地就開始鍛煉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從小就有自理能力的人,一般到社會上獨立性也會很強。記得一位音樂家曾說過,「我不知道有什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神聖的職責了」。養育孩子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因此不管家裡有多少個孩子,作為家長都應該努力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喜歡多生孩的家長,還要提前做好這些准備,才是對孩子對自己負責1、金錢的准備有人說房價就是最好的避孕葯,這話說得確實也不錯,一個城市的月平均工資還買不到一個城市一平方的房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有房子才有自己的家,而生孩子至少也要有個房子。現在從備孕檢查身體開始我們就要花錢了,產檢要花錢,生產要花錢,孩子已經健康無事,打預防針,衣服,玩具,尿不濕,奶粉這些都是要花錢的。而有錢我們養孩子才有底氣,才能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下生活。

2、時間的准備對於孩子的陪伴第一人就是媽媽,孩子生下來時最依戀的人也是媽媽,媽媽從小給孩子母乳喂養,帶著孩子長大,可以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讓孩子體會到媽媽的親情。所以生孩子對於媽媽來說需要做出的犧牲會更大,一般來說,至少在孩子沒斷奶時媽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而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也是需要家長的陪伴的,這時候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要盡可能的擠出時間來陪伴孩子。

3、身體的准備不少媽媽說生完孩子之後身體每況日下,我們在懷孕時胎兒的所有營養都是從母體中來,如果媽媽自己本身營養不太夠的話,很容易造成懷孕生孩子後自己的身體會變得更差。想多生幾個孩子的媽媽更加要在備孕和生娃時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攝入均衡的營養,對孩子好,對自己也好。

E. 中國單親家庭佔比多少

2021年單親家庭比例佔4%左右。 因為中國人數量較多,所以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是2020年的數字,大概算一下,1000萬個單親孩子的話,按都是獨生子女的話,即1000萬個單親家庭,總家庭數按3.3億個家庭算,大概3%唄,鑒於現在離婚率較高,可能中國單親家庭人數還可能更高,大約百分之四左右。 離婚率——關於女性的價值 女性整體價值觀,基本決定家庭幸福度,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使女性將不再完全依附於男性,對生活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權,我國離婚率居高不下也有這一部分原因。 女人選擇男人標准,要麼圖愛,要麼圖錢,兩者都具備的少之又少,很多家庭男性的壓力遠高於女性。有數據統計,男性的壽命平均要低於女性壽命5年以上。 我國有很多男性,到了婚姻的年齡,但沒有能力去承擔婚後的一切開支,房車、教育三座大山,現在的物價漲幅已遠超工資的漲幅,在這種現實條件下,很多家庭貧困的男人寧願選擇單身,勉強成家的,也有很多因為柴米油鹽把家庭弄的支離破碎,離婚只在眼前了。 中國單親家庭佔比多少2 單親家庭超2000萬戶。 我國1至2人的微型家庭大幅增加,3至4人小型家庭戶明顯減少。單人家庭迅速增長,2010年30歲以上未婚者中獨居家庭比例達43.2%。單親家庭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為2396萬戶,成因以離異為主,70%為單親母親家庭。 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離不開大數據,大數據也帶來了很多的便捷和高效,可是有一個數據卻是最近讓我非常痛心的,那就是根據大數據的顯示——2019年,我們國家的離婚率高居世界榜首,而且這已經是連續15年在上漲,單單就2019年的第三季度,全國登記離婚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310多萬對。 值得注意的是,結婚和離婚的間隔周期呈現出逐年縮短的態勢。離婚不只是對夫妻雙方的傷害,更是對他們曾經愛的結晶,幼小的孩子的重大傷害。 孩子是無辜的,卻要在本該無憂成長的年紀被迫承受這樣的重壓和分離,實在是讓人痛心。 上海某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就曾說過,自己的班上有將近一半的孩子都是單身家庭,而且這位老師還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明顯和雙親家庭的孩子不太一樣,他們常常是不愛說話的很少放鬆地大笑,他們看起來「情商」更高,很會看人眼色。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們基本都無法只像一個孩子那樣天真無邪,都被迫過早地長大了。 離婚不是罪過,但如果因為離婚而傷害到了無辜的孩子,父母們就真的需要反思和彌補了,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下單親家庭下該如何與孩子健康相處。 龐大的離婚數據下,單親家庭暗藏著對孩子不可逆的傷害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依戀模式」,指的就是孩子會與自己最穩定的主撫養人(一般多指父母、產生正性的情緒聯結。 而這樣的聯結對他們日後的社交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缺少這種聯結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 1、愛情觀扭曲 仔細想來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因為從小生長在離異家庭,因此對婚姻和愛情都有所忌憚,不敢輕易作出承諾更不敢輕易走入婚姻關系,又或者即便結了婚,也更傾向於「丁克」。 這正是因為從小親身感受到了不幸婚姻的隱患和傷害,不想再重蹈父母的覆轍,也不想再讓自己的孩子感受這種傷害,由此形成了不夠健康沒有信任的'愛情觀和婚姻觀。 2、社交恐懼頻發 夫妻不和的表現形式通常就是無休止的爭吵冷戰,或者分居甚至背叛,這幾種形式的共同點都是無法正常健康的溝通。 孩子如果經常目睹和經歷這樣的溝通模式,也勢必會產生相應的心理障礙,受父母的影響,他們不知道如何和家人正常溝通,也不知道如何和朋友愉快相處。久而久之,他們在社交方面將極度缺乏自信,以致產生社交恐懼。 3、自信心嚴重缺乏 感受不到健康的家庭溫暖和明確的親情的孩子,會本能地覺得自己是不配被愛的,甚至會覺得父母的不和與自己有關。這就會讓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缺乏,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好,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別人困擾。 這樣的孩子以後進入社會做事情也會畏手畏腳,不敢完全釋放自己,總是習慣於看別人的眼色。表面上看起來「情商」很高,其實是在習慣性地討好別人。 中國家庭的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這三種是主要原因 既然離婚會對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傷害,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父母被迫結束了婚姻呢,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1、結婚就是草率行事 首先,現在閃結閃離的年輕人不在少數,結婚本就是沖動下的產物,又或者是因為未婚先孕不得已進入婚姻。這樣的婚姻本身就缺乏穩固和健康的感情基礎,婚後一旦發現不合適,必然就會更容易引起爭執。 2、缺乏家庭責任心 現在的人更加崇尚自我的感受,任何時候都習慣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但結婚尤其是生育子女後,每個人就擁有了多重的身份,如果只看重自我的那個身份,而忽視丈夫(妻子、和父母這兩個身份,勢必會思想狹隘,作出不負責任的決定。 3、盲目跟風心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離婚也變成了一種風潮,很多人覺得離婚並沒有什麼大不了,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不是經常離來離去的嗎,看起來很瀟灑很自在啊。普通人難道不能效仿嗎? 其實你只看到表面的帥氣瀟灑,自己的苦處只有自己知道,那些你看不到的瀟灑的背後,也許充滿了眼淚和悔恨。所以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輕易鼓勵離婚,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應該是慎之又慎的事情。 中國單親家庭佔比多少3 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呢? 首先,單親家庭的孩子,生活的家庭不完整,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都沒有完整家庭的全面,和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心理會不平衡,容易產生嫉妒心理。 其次,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自然意味著缺失父母一方的愛,孩子會容易叛逆,經常做出一些格格不入的事情來引起別人的關注。 再次,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父母關系不和諧,長期吵架,甚至離婚以後也是老死不相往來,容易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容易形成抑鬱心理。 最後,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沒有人可以和他溝通,一般性格比較內向,也就容易被其他孩子嘲笑和欺負,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心理教育不能放鬆 離婚是成年人做的決定,對於被動承受這一切的孩子來說,父母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正確的引導,才能避免孩子受到離異的負面影響。 1、告訴孩子父母對他的愛是不改變的 離婚必然面臨分離,不論是哪一方要離開孩子,都要對孩子作出承諾,告訴孩子即使無法每天一起生活,但對孩子的愛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為親子關系是不會因為離婚而隨之破裂的。 要讓孩子知道,離婚只是身體的離開,心靈是永遠連接的。並且要在離開後依然給予孩子充足的關心和適當的陪伴,尤其是在孩子重要的人生階段,不可缺席! 2、不要說另一方的壞話 很少存在和平分手,因此離婚後也請盡量保持風度,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另一半的壞話。離婚是兩個人一起造成的,不是一人的過錯,因此不要把責任全部推給對方,尤其是不要讓孩子因此對對方產生敵意。 畢竟對孩子來說,父母雙方都是他的至親之人,孩子還需要依靠父母兩個人。 3、約定雙方都接受的教育方式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本著不傷害孩子的原則,雙方可以約定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教育和相處方式,比如離開的一方多久可以見孩子,是否可以一起給孩子過生日等。 雖然夫妻的身份不在,但父母的責任還是要盡,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任何一點小感受和小情緒,讓孩子不要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是和其他小夥伴不一樣的。給孩子傳遞正確的親情觀,讓孩子建立穩定的安全感。

F. 全國獨生子女有多少人

法律分析:盡管已成社會熱點,但中國到底有多少失獨家庭目前仍沒有確切數據。據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斷:中國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會有1009萬人在或將在25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不用太久之後的中國,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十七條 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

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

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

G. 中國現在有多少家庭是父母是獨生子女並且孩子也是獨生的

很多了,但具體的數字還真沒有官方的統計

H. 現在中國獨生子女家庭有多少

獨生子女,是指一對夫妻生育的唯一子女,換句話說,沒有一個親兄弟姐妹。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具有同樣的身心發展規律。但親兄弟姐妹關系會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產生一定作用。獨生子女除了有親子關系外,沒有親兄弟姐妹這層關系,因此其社會化帶有自身的特點,但是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都能學會交朋友。獨生子女政策是為了響應號召,而實施的控制人口增長過快的一項政策。獨生子女在家中常常感到自己是被人熱愛和歡迎的,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這是幼兒心理健康良好的基礎。因此多數獨生子女情緒愉快,性格活潑,朝氣蓬勃,容易樹立積極向上的心理,有利於激發探索世界的主動性、積極性。
1)夫妻雙方只生育一個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個存活的;
(2)無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3)由社會福利機構撫養成人且沒有兄弟姐妹的;
(4)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離異後,一方依法與該子女共同生活,未再婚或與無子女的人再婚但沒有生育的。
再婚夫妻,雙方各有一個子女,原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生育子女已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再婚後未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可以繼續享受獨生子女父母待遇。
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且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再婚後未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生育子女的一方可繼續享受獨生子女父母待遇,未生育子女一方可享受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的獎勵。

閱讀全文

與獨生家庭的父母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